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徐小达 《现代医药卫生》2014,(14):2157-2158
目的: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IL-6水平变化与急性胰腺炎(AP)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临床确诊AP患者(AP组)和同期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各76例,AP组患者中包括重症胰腺炎(重症胰腺炎组)29例和轻症胰腺炎(轻症胰腺炎组)47例,对所有研究对象展开对症治疗,进行TNF-α、IL-1β、IL-6水平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重症胰腺炎组和轻症胰腺炎组患者TNF-α、IL-1β、IL-6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且重症胰腺炎组高于轻症胰腺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P组患者TNF-α、IL-1β、IL-6水平明显降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患者TNF-α、IL-1β、IL-6水平随着病情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动态监测TNF-α、IL-1β、IL-6水平可为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哮喘患儿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4(IL-4)与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不同时期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IL-12、IL4和IgE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哮喘急性发作组血清IL-12水平显著低于缓解组和对照组(P<0.05),而IL_4和lgE水平却显著高于缓解期和对N~fI(P<O.05).IL-12与IsE呈负相关(r=一0.574,P<0.05),而lL4与 .IsE呈正相关(r=0.587,P<0.05).结论 IL-12和IL4参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整个过程,IL-12降低和I"升高是哮喘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夏枯草对中、重度痤疮患者唾液中白细胞介素1α(interleukin-1α,IL-1α)、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对100例中、重度痤疮患者口服夏枯草水煎液治疗,其中Ⅱ级38例,Ⅲ级27例,Ⅳ级35例,每人每日15 g,连续1周。采集非刺激性全唾液,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别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及40名正常对照者唾液中IL-1α、IL-4、IL-8和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痤疮患者唾液中IL-1α、IL-4、IL-8和TNF-α水平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变化程度均为Ⅳ级>Ⅲ级>Ⅱ级,治疗后IL-1α、IL-4、IL-8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结论痤疮的发病与唾液中IL-1α、IL-4、IL-8和TNF-α水平的表达密切相关,说明免疫因素是导致痤疮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夏枯草可能通过调节痤疮患者外周免疫因素起到治疗痤疮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 30例食管癌患者和 30例健康对照者同时进行了血清IL - 4、IL - 6和SIL - 6R水平检测 ,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果 :血清IL - 4降低 ,IL - 6和SIL - 6R升高 ,其差异显著 (P分别 <0 0 0 1和 <0 .0 1)。结论 :提示该三项指标参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 ,这将有助于寻找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AGA)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18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测定100例AGA患者(观察组,T)和100名健康查体者(对照组,C)血清IL-1β、IL-6、IL-18及TNF-α水平。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一般生理指标及血生化指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IBM SPSS 19.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IL-1β、IL-6、IL-18及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L-1β、IL-6、IL-18及TNF-α水平在AGA发病时升高,提示它们参与了炎性反应过程,在炎症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高渗盐水(HS)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TNF-α、IL-1β、IL-4和内毒素水平的影响及其在肺损伤(ALI)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大鼠45只,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ham)、生理盐水治疗组(NS)、高渗盐水(HS)治疗组。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休克前、休克末及复苏后2、4、8h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β、IL-4的浓度;用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测定血清内毒素水平,显微镜观察肺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 与NS组比较.HS组TNF—α复苏后不同时点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以复苏后4、8h较为显著;IL-1β在复苏后8h时有差异(P〈0.01):IL-4的浓度则有明显升高;血清内毒素水平具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复苏后4h有差异,而在复苏后8h则差异性下降,肺组织的病理学损伤显著减轻。结论HS治疗可抑制创伤失血性休克时促炎细胞因子及内毒素的表达、释放,同时增加抗炎细胞因子的释放与表达,减轻炎性反应,减轻失血性休克肺损伤程度,对肺功能提供保护。  相似文献   

7.
IFN-γ、IL-4、IL-10在川崎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FN-γ、IL-4、IL-10在川崎病(K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分析,使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45例急性期KD患儿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前后血浆中的IFN-γ、IL-4、IL-10蛋白浓度与25例正常同年龄对照组的差异。结果急性期KD患儿血浆IFN-γ、IL-4、IL-10水平觉对照组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予IVIG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FN-γ、IL-4、IL-10可能通过调节T细胞活化的细胞因子机制参与KD发病的自身免疫耐受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L-10、IL-18在川崎病(KD)患儿血清中水平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损害的意义。方法选取80例KD患者,使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的IL-10、IL-18浓度;选取60例正常同年龄入选对照组,检测血清中的IL-10、IL-18浓度,与KD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KD患儿血清IL-10、IL-18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AL患儿IL-10、IL-18水平较无冠状动脉病变患儿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0、IL-18在KD患儿明显增高,而在CAL患儿增高更为明显,IL-10、IL-18可作为预测川崎病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是否易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9.
黄德芳  刘党英 《淮海医药》2011,29(3):203-204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18和IL-1β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比浊法和ELIA法对33例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18和IL-1β的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儿作比较.结果 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18和IL-1β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  相似文献   

10.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IL-8、IL-12及TNF-α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2(IL-1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本研究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了4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其中22例合并肾脏损害)以及30例正常健康儿童的血清IL-8、IL-12及TNF-α水平,分别比较急性期和缓解期以及有无合并肾损害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细胞因子水平;分析IL-8、IL-12与TNF-α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结果HSP患儿血清IL-8、IL-12与TNF-α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无肾损害HSP与紫癜性肾炎(HSPN)组血清IL培、IL-12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HSPN组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高于无肾损害HSP组;HSP血清TNF-α水平与IL-8正相关(r=0.524P〈0.01)。HSP患儿血清TNF-α水平与IL-12正相关(r=0.670,P〈0.01)。结论细胞因子IL-8、IL-12及TNF-α可能参与HSP/HSPN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1.
付卓  万莉雅  徐勇胜 《天津医药》2015,43(9):1073-1078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ALRI) 的相关危险因素, 为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 Med、 Databases-Medline (Ovid)、 Embase、 CINAHL 和 Global Health Library、 中国知网 (CNKI)、 维普 (VIP) 和万方数库, 查找有关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的期刊与论文, 检索时限均为 1990 年 1 月-2014 年 12 月。根据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由 2 位评价员独立进行文献资料的筛选与提取并质量评价后, 采用 Stata 11.0 软件进行 Meta 析。结果 对纳入的 27 篇文献进行 Meta 分析, 结果显示, 低出生体质量、 缺乏充足的母乳喂养、 房间拥挤、 室内空污染、 营养不良、 处于吸烟环境 (或孕妇吸烟) 和 HIV 接触史 (未感染情况) 与 ALRI 密切相关。结论 上述 7 种危因素在ALRI 进程中起重要作用, 还需进一步研究发现其他潜在的危险因素, 以降低儿童 ALRI 的可能性。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急性病; 危险因素; Meta 分析; 儿童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热毒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2组,平均每组40例,对照组儿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热毒宁注射液,结果对照组治愈率为67.6%,有效率为89.4%,治疗组治愈率为90.4%,有效率为96.8%;经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感染具有退热快,有效率高,不反弹,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具有较好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张娴 《北方药学》2013,(8):16-17
目的:分析热毒宁注射剂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2年5~8月临床确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196例儿童患者,年龄1~6周岁,予以常规退热处理,加强饮食护理,在此基础上,随机分为三组进行治疗,分别为热毒宁治疗组、利巴韦林对照组以及热毒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组。结果:经过三天的治疗,热毒宁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5.6%,与利巴韦林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与热毒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组无差异。结论:热毒宁对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对症且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热毒宁和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46例,分为常规治疗组120例,热毒宁组126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85.83 %,热毒宁组总有效率94.44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占70%~80%,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等引起.热毒宁注射液主要由青蒿、栀子、金银花等组成,通过先进的生产工艺及质控体系合成的第5类中药新药,青蒿辛、苦,寒,具有宣郁散邪、解表清热;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祛毒泄热;栀子具有清三焦火,导热下行;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过程中应用热毒宁能够显著缩短病程,促进临床症状消失,提高疗效,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方法:对本科2009年3~10月住院的3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3.3%,多为单一用药与静脉注射用药,以拉米夫定的DDDs(用药频度)和DDDc(日均费用)最大。结论:当前本院临床医师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时,抗菌药物的应用存在着药物品种选择不恰当、用药方法和疗程不适当等问题;医院应加强对临床医师抗菌药物知识的培训与再教育,更新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治观念,提高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RTI)罹患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特点.方法:回顾收集同期收治的RRTI和非RRTI罹患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者为RRTI组和非RRTI组(每组各150例),对比2组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差异.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自拟芩翘汤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验证芩翘汤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421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上呼吸道感染常规治疗,治疗组煎服自拟芩翘汤。35d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413例完成了观察,其中治疗组211例,观察组202例。①治疗后第3天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9%,对照组为87.6%(P<0.01);治疗后第5天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6%,对照组为96.5%(P<0.05)。②自拟芩翘汤对风热犯表、肺卫失宣症候的疗效痊愈率为67.8%,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为50.5%和86.7%(P<0.05)。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自拟芩翘汤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安全效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5例,分别采用炎琥宁和利巴韦林进行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体征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高于对照组的73.7%,且临床症状/体征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利巴韦林。  相似文献   

19.
黄王滨  成泉  郑木为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0):3058-3059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退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均<0.01).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以鼻、咽部局部炎症和全身症状为特征,主要病原体是病毒,西医并无理想抗病毒药物。作为中医儿科优势品种,中成药在本病的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等方面具有优势。分别从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方面,总结了针对以病毒感染为主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常用中成药情况,以期进一步指导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成药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