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为进一步规范和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定点救治医院感染防控,切实保障医疗救治平稳有序安全,保障医务人员安全和患者安全,减少新冠病毒传播引起的交叉感染。方法 组织多次参加全国新冠肺炎医疗救治感染防控的专家,结合最新国家规范、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特征及疫情防控形势编写共识。结果 形成新冠病毒肺炎病例定点救治医院感染防控的47条推荐。结论 此专家共识将为对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开展具有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截至2021年7月20日,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数已超1.9亿,并且全球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仍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其可能的传播途径包括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传播以及密闭环境下的气溶胶传播。医务人员作为新冠肺炎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是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目前在多个国家出现了新的病毒变异株,了解医务人员新冠病毒感染的现况,分析医务人员新冠病毒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预防医务人员感染,是保持医疗救治持久力,有效防控疫情的关键环节。为此就医务人员新冠病毒感染现状、危险因素及相关防护措施进行系统描述,为保障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优化疫情防控策略是医疗机构应对新冠疫情、开展新冠感染患者救治的重要保障。本研究在查阅疫情相关文献基础上,从重症患者救治资源配置;建立分级防控体系与分层就诊体系,合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建设网络诊疗服务体系,便利患者就医;医务人员心理关怀及实施疫情精准防控方面阐述医疗机构新冠疫情防控策略,以期为医疗机构完善疫情应对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3+1"模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定点救治综合医院普通病区疫情防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综合医院疫情防控和保障疫情期间普通住院患者安全提供借鉴。方法根据普通病区患者及家属管理特点,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及全院整体防控规划,制定"3+1"防控管理策略,以防控制度、防控措施、人员管理3大方面为主导,配合疫情筛查开展防控管理工作。运用环闭管理,及时反馈防控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指导持续改进,尽可能切断院内感染途径。结果 2020年1月16日—3月1日全院在院患者2 173例,普通病区1 992例,疫情筛查点共筛查出发热、有呼吸道症状和符合流行病学史患者212例;在院患者发热135例,有呼吸道症状93例,均排除新冠肺炎;在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口罩佩戴率100.00%,口罩佩戴正确率83.42%,新冠肺炎相关知识掌握达标率88.64%,护理满意度98.72%;在院患者、陪护家属及医护人员均未发生新冠肺炎感染。结论完善疫情期间防控制度,紧抓患者及医务人员管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严格执行疫情筛查流程,可有效保护院内易感人群,避免院内感染发生,控制疫情扩散。  相似文献   

5.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该病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1]。基层医疗救治定点医院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奉节县人民医院作为基层综合医疗机构,承担着全县医疗救治定点医院的责任。本文介绍了该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管理举措,望对同级别医疗机构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处置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局部疫情暴发期间的工作模式、防控技术指南、诊疗方案、专家共识,综合性医院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通过设置缓冲病区、在新冠肺炎疫情局部暴发期间通过设置综合缓冲病区,实现肿瘤化疗、急危重症、孕产妇、血透等患者的100%医疗救治,零医务人员、患者和陪护人员感染,收治入缓冲病区或综合缓冲病房患者相比急诊入院患者的平均入院时间均明显缩短,降低了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完善了急危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7.
发生在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的肺炎疫情进入关键时期。医院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机构,控制院内感染,保护医务人员健康对于疫情防控具有重大意义。结合此次疫情特点,综合《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和专家共识,梳理出医院在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控制中的7项措施建议,供医疗机构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结合血液透析中心院内感染防控工作的特殊性,针对疫情传播高危因素,规范血液透析患者管理,避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生院内感染。方法:采取一系列综合管理措施,包括制定专科应急方案、优化人力资源、各级各类人员培训与宣教、全面落实患者及医务人员防控筛查等,多维度、无死角地做好管控工作。结果:疫情期间,血液净化中心服务患者共计337人,未出现血透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结论:加强疫情期间防控筛查和落实应急管理流程,可有效保障血透患者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避免发生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9.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人员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英勇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在全国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医务人员面临着工作任务重、感染风险高、工作和休息条件有限、心理压力大等困难。保护关爱医务人员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障。四川省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结合《关于改善一线医务人员工作条件切实关心医务人员身心健康若干措施》《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保障医务人员安全维护良好医疗秩序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根据本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实际,出台了关爱激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的多项措施,切实改善工作条件,关心医务人员身心健康,保障医务人员权益,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管控区(非新冠肺炎病人)集中医疗救治中心药学服务质量,使药学服务多元化,保证医务人员零感染。方法:依据《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二版)》,结合南京市禄口机场新冠肺炎疫情的实际情况和医院感染管理的具体要求,深入分析和研究在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基础上调整药学部门人员结构,改变医院药学服务模式,加强防控知识培训及落实,尝试核酸采样和物流配送工作。结果:顺利完成疫情期间药学服务工作,医务人员零感染。结论:特殊时期药学服务的多元化调整,有利于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锻炼药学部门的应急能力,同时也提高药学人员的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11.
李春辉  黄勋  蔡虻  陈萍  陈文森  陈修文  邓子德  董宏亮  付强  高武强  高晓东  龚瑞娥  巩玉秀  侯铁英  胡国庆  胡必杰  李洁  李卫光  林玲  刘丁  刘聚源  刘卫平  刘运喜  陆群  马红秋  茅一萍  孟秀娟  逄崇杰  乔甫  任南  单淑娟  孙树梅  汤灵玲  童德军  王辉  王力红  王庆红  文建国  吴红曼  吴红梅  吴静  吴秀颖  鲜于舒铭  向天新  熊薇  徐艳  阎颖  杨怀  杨亚红  姚希  袁晓宁  岳丽青  曾翠  曾烂漫  张浩军  张静萍  张乐  张卫红  张永栋  周鹏程  宗志勇  左双燕  李六亿  吴安华  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  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发布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0,19(3):199-213
 

为更好地防控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医院感染,保障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安全,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感染控制 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国内专家(包括赴武汉抗疫一线的部分专家)共同制定本共识。本共识主要适用于同时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和普通患者的医疗机构;指导疫情期间医疗机构一线医务人员合理有效利用防护用品,同时也覆盖了几乎所有非一线医务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防护用品使用。本共识通过评估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新冠肺炎暴露的风险,根据暴露风险来确定不同区域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标准。本共识主要内容还包括:个人防护用品介绍及适用范围,三级防护穿脱流程,个人防护用品异常的防范与应急处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职业暴露处置流程。同时,本共识特别强调,要合理进行新冠疫情期间医疗机构区域划分,以及重点分诊岗位安排有经验的感染科或呼吸科医生参与分诊,这些是风险评估的前提要求;在选择个人防护用品时,既要防止防护不足,又要避免 滥用与过度使用,以保障工作人员安全为前提,预防新冠肺炎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2.
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降低医务人员感染风险,减少采血患者院内感染风险,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指南和通知,结合华西医院门诊部及采血中心实际情况,将采血中心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行期的管理经验进行总结,以期为类似疾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疗机构呼吸内科病房的应急管理措施,为降低工作人员及住院患者新冠病毒感染风险提供保障。方法:2020年1月23日-2月29日期间,根据我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总体要求,结合呼吸内科工作特点,制定全面的病房应急管理措施并落实。结果:病房应急管理工作从容有序,顺利完成各项诊疗护理任务;工作人员及患者均未发生疑似/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结论:我院呼吸内科在突发疫情期间实施的病房应急管理措施有效,值得医疗机构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0,(5):I0003-I0003
3月7日18时03分,随着最后一名治愈患者走出医院大门,德阳18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实现了新冠肺炎在院治疗患者数为"0",确诊患者死亡数为"0",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感染数为"0",德阳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1月中旬,德阳市人民医院全面进入应急防控战备状态,全力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并被确定为德阳市新冠肺炎市级定点收治医院,负责收治全市确诊病例。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自暴发以来,全国已有多例一线医护人员确诊病例,医护人员医疗机构内感染发生率高于平时,引起了全社会关注。医护人员感染不仅给医护人员身心健康造成损害,也对COVID-19救治和防控工作造成巨大影响。在当前COVID-19疫情防控工作处于焦灼状态的关键时期,准确分析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内感染防控的形势,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预防医务人员感染性职业暴露,是保持医疗救治持久力,夺取COVID-19疫情防控工作最终胜利的关键科学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基于COVID-19疫情相关救治工作的现场调研及对医疗机构内感染防控实践经验的梳理,对医疗机构感染防控策略与核心措施进行了系统的再思考和深入的再探讨。  相似文献   

16.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随着防控措施的深入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建立了"双分诊、双缓冲"的组织管理模式,使用了入院前双分诊、入院后双缓冲的方法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保证各项医疗任务顺利完成的同时,减少了医院感染风险,保障了诊疗质量和医患身心健康,取得了科学推进疫情防控的有利成效。  相似文献   

17.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严峻,人群普遍易感。疫情期间,肾功能不全患者对于透析的刚需仍在。由于其疾病本身因素和治疗特点,这些患者抵抗力低,加之血液透析室人员流动大、密度高,较易成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暴露风险极高的医疗场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从院级统筹规划、应急预案制定、医务人员管理、诊疗流程优化、患者分层处置、防护物资合理配置等几方面制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期间血液透析室综合防控措施,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血液透析室管理及应对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0,(4):I0002-I0002
组织健全,勇担重任。作为全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医疗救治定点医院,第_时间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下设新冠肺炎防治办公室,组建六个工作小组。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应急处置预案》等文件,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仪,全面落实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分层次、分批次组织培训,凝聚全院共识。强化落实,保障到位。  相似文献   

19.
热点     
医疗机构要制订多版本防控预案近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进一步巩固成果提高医疗机构新冠肺炎防控和救治能力的通知》强调,医疗机构应制订不同疫情防控压力下的应对预案,其中,预案至少包括一地单独出现或多地同时出现疫情时.  相似文献   

20.
自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医院感染已成为其广泛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对疫情控制造成了极大影响。医院作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前沿阵地和主要战场,通过规范管理医院进出通道及医疗服务流程,实施分级、分流向筛检进院人群,是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保障医务人员及患者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绵阳市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自疫情爆发以来,采取精准通道管理策略,规范医疗服务流程,并不断摸索优化,增强了患者的甄别能力,降低了交叉感染风险,保障了院内医务人员及患者的诊疗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