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李伟  王梓  刘志  张伟  张晶  郑毅男 《医学教育探索》2009,40(11):1823-1825
目的 为了更加科学、准确地控制中药桔梗的质量,建立了同时测定桔梗中去芹糖桔梗皂苷D与桔梗皂苷D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方法 桔梗用 70% 乙醇超声提取,采用 Hypersil ODS2 色谱柱 (250 mm×4.6 mm, 5 μm),乙腈-水为流动相,体积流量 1.0 mL/min;检测波长 210 nm,柱温 30 ℃,以外标法检测。 结果 去芹糖桔梗皂苷D与桔梗皂苷D可以达到基线分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7.81% 和 98.22%。 结论 首次报道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桔梗中去芹糖桔梗皂苷D与桔梗皂苷D的定量测定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稳定可靠,可作为中药桔梗的质量控制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分离纯化桔梗皂苷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 以HPLC法测定桔梗皂苷D和去芹糖桔梗皂苷D的总量为考察指标,考察5种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桔梗皂苷的吸附性能,重点筛选并优化D-101大孔吸附树脂富集桔梗皂苷的各种工艺参数。结果 D-101大孔吸附树脂在4 h后达到最大吸附量15.4 mg/g,40%乙醇溶液可以使桔梗皂苷类成分大部分(解吸率≥90%)从树脂床上解吸附。结论 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桔梗皂苷吸附性能好,完全适合用于工业化富集分离纯化桔梗皂苷类成分。  相似文献   

3.
HPLC法测定桔梗不同部位、不同产地药材中桔梗皂苷D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桔梗不同部位、不同产地药材中桔梗皂苷D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流动相比例为CH3CN∶H2O∶2%H3PO4=28∶57∶1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25℃。结果:山东淄博GAP基地桔梗药材中桔梗皂苷D含量最高,质量最佳;不同部位中韧皮部及根上部含量最高。结论:该方法准确、可行,可以作为测定桔梗皂苷D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结合UPLC/LTQ-Orbitrap-MS技术和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桔梗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作用靶点及潜在的作用机制,并进行相关实验验证,为深入揭示桔梗治疗NAFLD的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方法  通过UPLC/LTQ-Orbitrap-MS技术及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筛选桔梗的活性成分;使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对桔梗的活性成分进行靶点预测;同时通过OMIM、Disgenet、TTD等数据库获取NAFLD靶点;将疾病相关靶点映射到化合物潜在靶点中,获取公共靶点,并将信息导入Cytoscape软件和String在线分析平台分别制作网络图和PPI图,同时进行拓扑学分析;基于R软件使用Bioconductor生物信息软件包进行关键靶基因GO与KEGG功能富集分析。构建NAFLD小鼠模型,通过病理染色切片,qPCR实验验证网络药理学富集分析结果。  结果  结合质谱分析与数据库筛选结果,共获得桔梗活性成分13个,药物靶点278个,疾病靶点1 536个,共同靶点83个,涉及PI3K-AKT、胰岛素抵抗、TNF-α、IL-17、JAK-STAT、T细胞受体等信号通路。实验验证显示关键靶基因存在差异性表达。  结论  该研究初步揭示了桔梗治疗NAFLD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结核分枝杆菌复合体(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 VNTR)重复单位拷贝数与菌株蛋白质谱差异的关系。  方法  采用多位点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ultiple locus 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 analysis, MLVA)对MTBC进行基因分型。同时,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 MS)对菌株的蛋白质谱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分析VNTR位点重复单位拷贝数差异(多态性)与菌株PCA聚类的关系。  结果  共收集157株MTBC菌株。146株MTBC(质谱鉴定得分≥1.700)生成的PCA树状图分为3个群,分别为Ⅰ群(61株)、Ⅱ群(26株)和Ⅲ群(59株)。24个VNTR位点多态性存在差异,其中7个高、7个中等和10个低多态性。MTBC菌株的Mtub39、QUB26、QUB4156位点多态性与菌株MALDI-TOF MS聚类有关(P=0.000,P=0.035,P=0.017)。  结论  MTBC菌株的Mtub39、QUB26、QUB4156位点多态性与菌株蛋白质谱的差异有关,3个位点可能具有调控菌株蛋白质谱构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桔梗皂苷D对人乳腺癌细胞体外杀伤效应及机制。方法将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MDA-MB-231用桔梗皂苷D干预后,采用MTT法检测桔梗皂苷D对这两种乳腺癌细胞系的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桔梗皂苷D对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桔梗皂苷D干预后MCF-7细胞caspase-3、Bcl-2和Bax表达水平。结果 MCF-7细胞抑制率:2.5μg/mL桔梗皂苷D组(8.9±2.4)%,5μg/mL桔梗皂苷D组(24.6±3.6)%,10μg/mL桔梗皂苷D组(39.7±4.1)%,20μg/mL桔梗皂苷D组(64.8±5.2)%,40μg/mL桔梗皂苷D组(82.4±6.5)%;MDA-MB-231细胞抑制率:2.5μg/mL桔梗皂苷D组(5.3±1.7)%,5μg/mL桔梗皂苷D组(17.3±2.9)%,10μg/mL桔梗皂苷D组(28.4±3.5)%,20μg/mL桔梗皂苷D组(50.5±4.0)%,40μg/mL桔梗皂苷D组(71.3±6.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CF-7细胞的凋亡诱导率:5μg/mL桔梗皂苷D组为(9.7±1.6)%,20μg/mL桔梗皂苷D组(29.8±3.1)%,高、低剂量桔梗皂苷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相同剂量桔梗皂苷D组比较,zVAD-fmk可有效抑制桔梗皂苷D对MCF-7细胞的凋亡诱导效应(P0.05);桔梗皂苷D能显著降低MCF-7细胞Bcl-2表达水平(0.43±0.07、0.24±0.04 vs 0.78±0.09,P均0.05),但对Bax表达无影响(0.38±0.05、0.41±0.04 vs0.42±0.05,P0.05)。结论桔梗皂苷D诱导乳腺癌细胞进入caspase-3依赖的凋亡过程,其机制可能与降低Bcl-2表达,降低Bcl-2/Bax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气味测定研究, 快速识别不同产地枸杞子及气味差异物质。  方法  收集甘肃、内蒙古、宁夏、新疆及青海等5个产地枸杞子, 利用超快速气相电子鼻对样品进行检测, 建立气味指纹图谱, 并利用AroChemBase数据库对13个共有气味峰进行指认。运用判别因子分析(Discriminant factor analysis, DFA)、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判别模型、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 PLS-DA)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 并通过变量权重重要性排序(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 VIP)值作图筛选差异成分。  结果  不同产地枸杞子能区分开, 气味色谱峰峰8(己醛)、峰9(糠醛)为5个产地枸杞子样品间的主要差异成分, 己醛含量排序为: 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青海; 糠醛含量排序为: 甘肃>新疆>宁夏>青海>内蒙古。  结论  超快速气相电子鼻可较好分析枸杞子气味特征, 并快速、准确识别差异物质, 为不同产地枸杞子的用药选择和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头顶一颗珠(Trillium tschonoskii Maxim.)的子宫平滑肌收缩作用及其物质基础。  方法  运用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试验方法,对头顶一颗珠分离后的不同馏分进行活性筛选,采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有效部位的主要成分。  结果  筛选出头顶一颗珠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的活性部位,并鉴定了其3个主要成分,均为偏诺皂苷。  结论  头顶一颗珠具有显著的子宫平滑肌收缩作用,该作用的活性成分为偏诺皂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经引经药桔梗的有效成分桔梗皂苷D分别配伍不同治则下中药有效成分麦冬总皂苷、莪术醇、蛇床子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比色法确定各成分抑制乳腺癌细胞4T1和MDA-MB-231增殖的有效剂量;采用均匀设计法进行桔梗皂苷D与不同治则下中药有效成分的配伍优化;通过MTT法和Transwell实验比较和验证各优化配伍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及侵袭的作用。结果:逐步回归分析得到桔梗皂苷D加麦冬总皂苷、桔梗皂苷D加蛇床子素、桔梗皂苷D加莪术醇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最佳配伍剂量。验证实验显示,桔梗皂苷D加莪术醇、桔梗皂苷D加蛇床子素优化配伍对4T1和MDA-MB-231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明显优于桔梗皂苷D加麦冬总皂苷及各成分单用(P〈0.05或P〈0.01);对于4T1细胞,桔梗皂苷D加麦冬总皂苷和桔梗皂苷D加蛇床子素优化配伍对细胞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优于桔梗皂苷D加莪术醇及各成分单用(P〈0.05或P〈0.01);对于MDA-MB-231细胞,则以桔梗皂苷D加蛇床子素和桔梗皂苷D加莪术醇对细胞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最强,优于桔梗皂苷D加麦冬总皂苷(P〈0.01)。结论:桔梗皂苷D与不同治则中药有效成分优化配伍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效果明确,不同的桔梗皂苷D配伍对效应指标的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桔梗皂苷D体外对人乳腺癌细胞的杀伤效应及机制。方法:将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MDA-MB-231用桔梗皂苷D治疗后,采用MTT法检测桔梗皂苷D对这两种乳腺癌细胞系的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桔梗皂苷D对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桔梗皂苷D对MCF-7细胞caspase-3,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MCF-7细胞的抑制率如下:2.5μg/ml桔梗皂苷D组(8.9±2.4),5μg/ml桔梗皂苷D组(24.6±3.6),10μg/ml桔梗皂苷D组(39.7±4.1),20μg/ml桔梗皂苷D组(64.8±5.2),40μg/ml桔梗皂苷D组(82.4±6.5),MDA-MB-231细胞的抑制率如下:2.5μg/ml桔梗皂苷D组(5.3±1.7),5μg/ml桔梗皂苷D组(17.3±2.9),10μg/ml桔梗皂苷D组(28.4±3.5),20μg/ml桔梗皂苷D组(50.5±4.0),40μg/ml桔梗皂苷D组(71.3±6.1);5μg/ml桔梗皂苷D组对MCF-7细胞的凋亡诱导率为9.7±1.6,20μg/ml桔梗皂苷D组对MCF-7细胞的凋亡诱导率为29.8±3.1;zVAD-fmk可有效抑制桔梗皂苷D对MCF-7细胞的凋亡诱导效应;桔梗皂苷D能显著降低MCF-7细胞Bcl-2的表达水平,但对Bax表达无影响。结论:桔梗皂苷D诱导乳腺癌细胞进入caspase-3依赖的凋亡过程,其机制可能为桔梗皂苷D可显著降低Bcl-2表达,降低Bcl-2/Bax比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利用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分析牙周炎患者唾液代谢轮廓,探讨牙周疾病相关代谢模式。方法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法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法,分别对牙龈炎患者、牙周炎患者和健康人群各10例唾液样本进行代谢组学研究,分析代谢轮廓迁移和牙周疾病进程相关性。结果 牙龈炎患者、牙周炎患者和健康人群的唾液代谢轮廓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花生四烯酸、酪胺、L-精氨酸、胸腺嘧啶、N-乙酰氨基半乳糖硫酸盐、前列腺素E2、L-苯丙氨酸和5-氨基咪唑-4甲酰胺核苷酸(AICAR)等8个代谢产物在各组间差异显著。与健康人相比,AICAR在牙龈炎患者和牙周炎患者体内浓度较低,代谢趋势下调,其余代谢物的趋势均上调。结论 唾液代谢谱随牙周病进程而变化,牙周病相关病原微生物和牙周组织代谢异常是牙周疾病发生发展和预后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中药桔梗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预测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桔梗是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的干燥根,主要含有皂苷、黄酮、多糖、甾醇和脂肪酸等化学成分,现代研究表明其具有祛痰止咳、抗炎、抗肿瘤、降血糖、抗肥胖、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从桔梗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体内过程、毒性及溶血性和质量标准等5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综述,并对其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制备18批清心解瘀方标准汤剂,对其物质基准进行研究.方法 以标准汤剂丹酚酸B、阿魏酸、总生物碱和黄芪甲苷的含量、转移率,出膏率、含油量、指纹图谱相似度等为评价指标,建立清心解瘀方标准汤剂相关表征参数允许范围.利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12版)进行指纹图谱分析,采用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刺五加不同部位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分析,为其后续的临床应用及开发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提取分析刺五加各部位样品的挥发性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和比对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HCA)方法分析其成分的差异。结果 从刺五加各部位样品中共鉴定出167种挥发性成分,根、皮、茎、叶、果分别鉴定出71、61、59、48、54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以烯类和醇类化合物为主。5个部位有10个共有成分,包括萜品油烯、β-石竹烯、α-律草烯等。HCA分析结果将刺五加根、果聚为一类,皮、叶聚为一类,茎单独一类;PCA综合得分依次为根、茎、果、叶、皮。结论 刺五加各部位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均有差异,为刺五加非常规药用部位的药食两用深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超快速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线性离子阱质谱法(UFLC-QTRAP-MS/MS)同时测定竹节参根与根茎中皂苷、氨基酸及核苷类共33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XBridge?C18(4.6 mm×100 mm, 3.5μm),以0.1%甲酸水-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柱温30℃,多反应监测离子扫描模式(MRM)测定。根据33种目标成分的含量,采用聚类、非线性映射及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33种成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0;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90%~101.6%,RSD均≤3.6%。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从33种成分的含量角度,竹节参根与根茎中皂苷、氨基酸及核苷类成分较为相似。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为竹节参药材内在质量的综合评价和全面控制提供新的方法参考,同时为竹节参根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毛冬青三萜皂苷(IPTS)对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大鼠粪便和尿液代谢组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维生素D3诱导大鼠AS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IPTS组.检测大鼠血清中血脂四项水平,应用核磁共振(NMR)技术对粪样和尿样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 IPTS干预后,大鼠血清TG含量显著下降(P...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三种常见环境光源对于四种品牌高透分层氧化锆材料颜色的影响,以对临床操作及修复体制作提供参考,降低由于光源的改变导致的高透分层氧化锆修复体与天然牙颜色失匹配的风险.方法 选择四种品牌常用高透分层氧化锆,将其制备为12 mm×10 mm×0.8 mm的方形试样各10个(n=10),分别测量各品牌试样在标准D65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挖掘《圣济总录·口齿门》揩齿方的用药规律并分析其核心方的抗炎机制。方法 收集整理《圣济总录·口齿门》中的揩齿方,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高频药对与药组分析、核心方发现分析、核心方抗炎分子机制分析。结果 共收集102首揩齿方,方剂以治疗齿龈类疾病为主,其中频数超过5的高频药物有细辛、升麻、皂荚、大青盐、麝香等33种,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46个药对与药组,发现了药物组成为升麻、白芷、细辛、藁本的核心方。核心方中山柰酚、白芷醇等成分可通过作用于PTGS2、PIK3CA、MAPK8等多个靶点影响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癌症、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等多条通路发挥抗炎作用。结论 揩齿方善用风药,注重祛风止痛、芳香除臭、清热泻火。其核心方发挥抗炎作用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选桔梗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干膏率和桔梗总皂苷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溶剂用量、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次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加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提取2.0 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