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鹤壁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放射诊疗工作情况,找出当前医疗卫生机构放射诊疗防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促进医疗卫生机构放射诊疗工作的健康发展。方法 通过对医疗卫生机构放射诊疗活动的监督检查,同时收集、整理工作总结、报表等,对医疗卫生机构放射防护工作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鹤壁市医疗卫生机构放射诊疗许可证持证率94.29%,放射诊疗场所及设备检测率为42.86%。2014年放射工作人员体检率和个人剂量监测率为73.91%。结论 鹤壁市医疗卫生机构对放射诊疗场所及设备检测不足,放射工作人员防护意识不够,以后要加大对放射卫生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放射防护工作的监督管理,确保放射诊疗防护安全。  相似文献   

2.
张秋燕 《中国校医》2018,32(6):469-472
目的 探讨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现状,提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一些建议。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同时结合笔者多年从事基层全科医学工作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果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缺口比较大,必须加快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结论 建立一支能够胜任基本医疗卫生工作的卫生队伍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我国医改政策对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的影响,为实现分级诊疗提出政策建议。方法:以关键医改政策颁布时间为节点,构建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及三级医院诊疗人次的分段回归模型。结果: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月增加的诊疗人次分别为145.795万人和68.652万人;2015年9月在全国推进分级诊疗政策后医院诊疗人次在相同变化率下平均水平降低1 542.461万人;2016年1月在全国层面推行城乡医保整合后医院诊疗人次在相同变化率下平均增加1 354.540万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降低165.701万人。结论:我国当前分级诊疗的进展情况不容乐观,分级诊疗的实施未达到预期的政策效果,医保政策未能与分级诊疗的相关政策形成合力,提示应该加大政策执行力度,充分发挥政策合力,实现分级诊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放射诊疗单位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方法 针对放射诊疗单位、放射工作人员、放射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机构探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基层放射诊疗单位普遍不重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放射防护措施和管理落实不到位。结论 放射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和放射防护评价机构应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加强对基层放射诊疗单位、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知识培训和相关法律法规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了解长沙市助产机构产科服务能力,为政府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产科医疗保健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 2020年11—12月采用长沙市妇幼保健院设计《长沙市助产机构产科服务能力情况调查表》,收集2019年长沙市助产机构产科服务能力数据,2016—2019年机构活产数从湖南省妇幼卫生信息直报管理系统中获取。 结果 2019年长沙市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共74家,以公立医院为主(33.78%),其次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1.08%)和民营医院(22.97%)。全市共有产科床位2 790张,其中床位利用率最高的是妇幼保健机构(58.94),较低的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8.65)和其他医疗机构(包括部队医院和职工医院)(4.24)。全市共有产科医师966人,其中服务效率最高的是妇幼保健机构(192.06),较低的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7.27)和其他医疗机构(包括部队医院和职工医院)(8.31)。全市共有助产士739人,其中服务效率最高的是妇幼保健机构(233.74),较低的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4.69)和其他医疗机构(包括部队医院和职工医院)(8.31)。 结论 各类助产机构、各区域间产科床位利用情况不均衡,助产人员配置待进一步优化;建议通过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产科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区域性信息化建设、保证危重孕产妇救治床位等措施,在缓解医疗资源供求矛盾的同时,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开展北京市放射诊疗资源分布现状与集聚度分析,为合理统筹放射诊疗资源配置、制定政策、促进放射诊疗资源稳定发展与高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2019—2020年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辐射防护监测数据,通过放射诊疗资源数量、平均服务量、资源构成等指标描述放射诊疗资源现状,借助集聚度指标评价北京市放射诊疗资源分布均衡程度。结果 三级医院放射诊断设备配备数量、服务人次及放射工作人员数最多;单台设备服务人次三级医院占比较大,且放射治疗、核医学服务集中于三级医院。三级医院的人力资源与设备服务压力均相对较大,一级医院主要承担放射诊断服务,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人均放射诊断服务量差别不大,三级医院核医学和放射治疗人均服务量显著高于二级医院。放射诊疗资源在城区集聚程度较大。结论 不同级别医院放射诊疗资源利用率存在明显差异,各区放射诊疗资源存在显著集聚现象,北京市放射诊疗资源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布不均衡、利用不充分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2016年南宁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进行分析,评价南宁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南宁市每个区(县)随机抽取3~4家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并采用熵权TOPSIS分析法对南宁市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熵权法赋权权重最高指标为健康教育,熵权值为0.212 9,权重最低指标为居民健康档案,熵权值为0.006 3。TOPSIS法评价显示上林县、邕宁区、武鸣县排名靠前,其Ci值与理想值1最为接近,分别为0.917 2、0.898 6和0.883 0;隆安县、西乡塘区和高新区排名靠后,其Ci值与理想值1相差最远,分别为0.573 6、0.452 8和0.368 4。 结论 南宁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考核结果存在地区间差异和项目间差异,基于熵权TOPSIS分析法可更科学准确地评价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掌握惠州市开展放射诊疗的医疗机构基本情况及放射诊疗频度水平,科学实施医疗机构放射诊疗防护管理,提高放射卫生监督管理水平。方法 按照《广东省2017年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辐射防护监测工作方案》的要求,对惠州市开展放射诊疗活动的医疗机构进行普查和现场核查。采用EXCEL表格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惠州市《2017年统计年鉴》中2016年常住人口计算放射诊疗频度。结果 惠州2016年总的放射诊疗应用频度为482.68人次/千人口,其中放射诊断应用频度为478.29人次/千人口,介入诊疗应用频度为1.76人次/千人口,核医学诊疗应用频度为2.48人次/千人口,放射治疗应用频度为0.16人次/千人口。结论 惠州市放射诊疗机构的分布、放射诊疗设备和放射工作人员的配置不均衡。惠州市2016年的放射诊疗频度明显高于1998年惠州市、广东省和全国的放射诊疗频度,低于1998年周边城市深圳市、东莞市、广州市的放射诊疗频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我国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现状,探讨分级诊疗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方法运用我国2015—2017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中有关医疗服务机构、卫生服务情况的相关数据。结果截止2016年底,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83 394个,床位数为741.05万张,比去年增加39.53万张。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79.32亿人次,居民平均就诊次数为5.7次,医疗卫生机构总入院人数为22 728万人,居民年住院率呈持续增长趋势。医疗卫生机构病床周转次数为32.0次,病床位使用率为79.8%。结论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相对医院速度较慢,整体上分级诊疗制度尚未促进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建议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加强分级诊疗制度的宣传,畅通转诊机制。  相似文献   

10.
陈小平  何斐  颜玉炳 《中国校医》2019,33(6):463-465
目的研究加权TOPSIS法在临床科室的医疗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为综合考核和科学管理临床科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8项指标运用加权TOPSIS法对某三级医院22个临床科室的2017年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儿科病房、妇产科二病房、妇产科一病房、泌尿外科病房的综合指数Ci靠前,骨科病房、神经外科病房、胸心外科病房、血液科病房的综合指数Ci靠后。结论此次加权TOPSIS法综合评价结果与某三级医院的实际运行情况基本吻合,适用于对临床科室医疗质量情况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分析江苏省2010年-2015年分级诊疗实施效果,从机构规模、诊疗人次、入院人次3个方面进行比较,发现分级诊疗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以期通过建立区域内医联体信息化与分级诊疗结合机制进一步助推分级诊疗实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衡水市放射诊疗机构医疗照射诊疗现况。方法 采用普查的形式对衡水市开展医用诊断、介入治疗、放射治疗、临床核医学项目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进行调查分析,并结合衡水市人口资料计算放射诊疗应用频度。结果 衡水市2016年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的医疗卫生机构数为105家,医用诊断应用频度为253.72人次/千人口,介入放射学的应用频度为1.42人次/千人口,放射治疗的应用频度为0.36例/千人口,临床核医学的应用频度为0.33人次/千人口。全市只有4个县区开展介入放射学,7个县区开展放射治疗,临床核医学只有桃城区一家医院开展,医疗照射发展很不平衡。结论 初步掌握了本市放射诊疗机构的医疗照射频度水平,充实了本市医疗放射卫生项目的基本资料,要发挥二级医院“中流砥柱”、一级医院“基础分流”的作用,减轻三级医院的就医压力。为今后放射诊疗发展提供参考,为进一步开展放射卫生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层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态度及影响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的因素,为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问卷设计,整群抽样,对武汉市武昌区和青山区共1 858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91.8%的基层医务人员认为实施分级诊疗是必要的;53.3%的医务人员认为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效果一般;48.3%的医务人员并无转诊经历。接诊下转病人能力方面,民营办医疗机构>企业办医疗机构>政府办医疗机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诊病人经历方面,企业办医疗机构>民营办医疗机构>政府办医疗机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诊疗制度在落实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困难,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政府加强政策引导、组建紧密型医联体是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基于单病种付费的分级诊疗对于引导住院患者合理流动的政策实施效果,分析政策范围内住院患者机构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以甘肃省渭源县新农合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政策前后住院患者就医流向变化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乡级分级诊疗病种范围内住院患者就诊流向的影响因素。结果:病种分级诊疗实施后,住院患者选择乡级医疗机构的比例呈上升趋势,选择县级医疗机构的患者比例呈逐步下降趋势,住院患者县域内就诊率2016年达89.69%;分级诊疗住院病种范围内住院患者就医流向趋于合理。年龄、疾病种类、距县医院车程、患者居住地所在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均为影响乡级病种范围住院患者就诊流向的重要因素。结论:基于单病种付费的分级诊疗其对政策范围内住院患者的流向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制定合理分级诊疗病种,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是保障政策发挥积极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了解某市放射诊疗机构放射卫生管理现状,为有关部门加强放射卫生管理提供依据,促进放射诊疗工作安全、有序的开展。方法 采用放射诊疗机构基本情况调查表和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频度调查记录表,收集医疗机构放射卫生管理基本情况,并随机抽取部分机构设备进行检测。结果 某市223家放射诊疗机构配有放射诊疗设备754台,放射工作人员1754人,男女比例3∶1;日常放射诊疗工作以X射线诊断为主,设备数量、放射工作人员数和放射诊疗应用频次分别占总数的95%、78%、98.4%;全部机构均配置了防护用品,X射线诊断和介入放射学项目符合率分别为97%和94.1%;随机抽取的17家放射诊疗机构中,设备质量控制检测合格率为91.8%,放射防护检测合格率为98.4%;全部放射工作人员均参加了放射防护培训、个人剂量监测及职业健康检查并持有《放射工作人员证》。结论 该市223家放射诊疗机构放射卫生管理现状总体良好,但设备种类、人员来源、放射防护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和掌握南京市放射诊疗资源配置和分布情况,为卫生行政部门合理规划和配置全市放射诊疗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使用放射诊疗机构基本情况调查表,对全市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设备数量、放射诊疗类型、放射工作人员数等信息进行调查。结果南京市共有各级放射诊疗机构347家,放射工作人员3 999人,放射诊疗设备1 342台;市区放射诊疗机构有2 798名放射工作人员,占总数的69.99%,高于郊区(1 201人);市区放射诊疗机构有放射诊疗设备842台,占总数的62.74%,高于郊区(500台);三级放射诊疗机构27家,占总数的7.78%,其拥有放射诊疗设备629台(46.87%),高于一级(287台)、二级(189台)及未定级诊疗机构(237台)。南京市每百万人口拥有放射诊疗设备158台,每百万人口拥有放射工作人员470人。结论南京市放射诊疗设备在市区和郊区以及各级诊疗机构存在分布不均衡现象,需要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化配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系统梳理我国基层首诊研究的现状及趋势,推动后续研究和基层首诊有效实施。方法 以“基层首诊”or“社区首诊”or“社区卫生服务&首诊”or“乡镇卫生院&首诊”or“村卫生室&首诊”为主题词,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CSSCI、核心期刊相关文献进行检索,用CiteSpace软件对高频作者及机构、高频关键词及其聚类、突现词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1997—2020年发表的326篇文献,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合作网络相对分散;研究经历了起步研究(1997—2005年)、实施研究(2006—2015年)和健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研究(2016—2020年)三个阶段,研究关注点从基层首诊的实施基础到实施,再到综合体系运行;主要研究方向为基层首诊服务要素、实行效果评价和分级诊疗相关研究。结论 基层首诊研究逐步深入,应加强跨区域、跨机构的合力研究,医联体治理、签约服务个性化、医保支付改革、智慧医疗体系建设、医康养服务能力、社会办医助力基层服务体系等是未来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和掌握徐州市放射诊疗水平和发展趋势,为合理配置放射诊疗资源及放射诊疗的监管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放射诊疗的合理发展。方法 以徐州市所有放射诊疗机构为调查对象,采用信访方式对全市放射诊疗机构进行调查。结果 本次共调查放射诊疗机构314家,2013-2015年徐州市放射诊疗设备和放射工作人员总数均不断增加,但每台设备占放射工作人员无明显变化,设备区域分布不均;徐州市医疗照射总频次呈上升趋势,其中核医学治疗增长最快。一级及其他医疗机构X射线诊断频次最多,放射治疗、介入放射学和临床核医学的照射主要集中于三级医疗机构。结论 徐州市放射诊疗资源在逐年增加,区域范围内资源分配不均,医疗照射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放射诊疗总体水平远低于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控制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受照射剂量,做好医疗照射防护工作,是当前放射卫生监督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大连市2017年医疗机构(除口腔诊所或门诊)开展放射诊疗服务情况、接受X射线诊断的患者或受检者情况和监测点医疗机构的辐射防护情况。方法 通过对大连市所有医疗机构的调查和对15家监测点医疗机构的监测,对全市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服务、接受X射线诊断的患者或受检者以及监测点医疗机构的放射工作场所辐射防护检测、X射线装置质量控制检测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全市277家医疗机构均开展了X射线诊断学,开展率为100%;开展介入放射学的有14家,占5.1%;开展核医学的有5家,占1.8%;开展放射治疗的有8家,占2.9%。全市医疗机构使用X射线诊断的人次数为4 140 427,其中常规X射线诊断2 285 306人次,占55.2%;CT诊断1 740 424人次,占42.0%;其它诊断114 697人次,占2.8%。15个监测点医疗机构、141个放射工作场所辐射防护水平均合格,X射线装置的性能检测均合格。结论 CT机的使用率非常高,应注意CT机使用的正当性,并加强辐射防护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