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乙状结肠动脉弓对吻合口血供和张力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1年5月行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保留(研究组)和不保留左结肠-乙状结肠动脉弓(对照组)患者各30例。记录术中肠管断端血供、肠系膜根部淋巴结数目、保留乙状结肠肠管长度、淋巴结清扫时间、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研究组结肠断端血供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4例患者肠管预切线处血供不佳,需进一步游离结肠脾区。研究组乙状结肠剩余长度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淋巴结清扫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系膜下动静脉根部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研究组5例,对照组6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吻合口漏,对照组吻合口漏1例。结论: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乙状结肠动脉弓,未明显增加手术时间和术后...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5):39-42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4月于我院胃肠外科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病例137例,根据是否行保留左结肠动脉分为不保留LCA组和保留LCA组,比较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清扫数目、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75例患者不保留左结肠动脉,62例患者保留左结肠动脉。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明显并发症。不保留LCA组患者术中未见结肠残端缺血而追加切除肠管,保留LCA组患者术中未见因吻合口张力过高而追加行脾曲游离和高位结扎。术中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总数、IMA根部淋巴结清扫数目、吻合口瘘发生率、吻合口出血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肠系膜下动脉低位结扎与在手术安全性方面与高位结扎是相当的,并可同样彻底地清扫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  相似文献   

3.
马庆彪 《当代医学》2021,27(23):100-102
目的 探讨保留左结肠动脉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97例直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9).对照组行不保留左结肠动脉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观察组行保留左结肠动脉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肠系膜根部下淋巴结清扫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吻合口瘘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肠系膜根部下淋巴结清扫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对照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12%,与对照组的14.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保留左结肠动脉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提高肠系膜根部下淋巴结清扫效率,并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保留左结肠动脉(LCA)联合根尖淋巴结清扫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30例接受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保留LCA分为低位结扎组(LL组)64例和高位结扎组(HL组)66例,其中LL组采取保留LCA联合根尖淋巴结清扫术,HL组采取LCA切除术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淋巴结清扫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1个月内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局部复发情况和肝、肺等远处器官转移情况,以及生存率。结果 LL组的手术时间长于HL组,低位直肠前切除综合征(LARS)发生率低于HL组(P<0.05);但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中游离脾曲比例、淋巴结清扫总数、总淋巴结阳性率、No.253淋巴结清扫数、No.253淋巴结阳性率,以及术后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术口感染、腹腔感染、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年,两组的肠道局部复发率、肝脏转移率及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LCA可降低患者术后LARS的发生率,但会延长手术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低位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CA)对直肠癌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1年2月到我院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的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保留LCA,n=40例)和对照组(不保留LCA,n=45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肠胃动力指标及肛门功能(Wexner便秘评分);比较两组随访12个月时的复发及转移情况,并记录术后并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总清扫数目、第253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残端缺血性改变及预防性造口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进食流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清MTL、GAS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Wexner便秘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期间,观察组局部复发1例,肝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台州市立医院胃肠肛肠外科收治的14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直肠癌D3根治术,其中68例采用低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保留左结肠动脉组),72例采用高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不保留左结肠动脉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回肠造口率、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保留左结肠动脉组的手术时间长于不保留左结肠动脉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左结肠动脉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不保留LC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清扫总淋巴结数、第三站淋巴结数、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行回肠预防性造口率分别为7.35%(5/68)和19.44%(1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未行回肠造口)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为4.76%(3/63)和15.52%(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12.70%(8/63)和24.14%(14/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保留左结肠动脉的直肠癌根治手术对淋巴结清扫不会产生影响,可减少回肠预防性造口率及吻合口瘘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2):56-59+63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2018 年5 月~2020 年5 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00 例,按LCA 结果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 例。观察组术中保留LCA,低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IMA);对照组术中不保留LCA,高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IMA)。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病理结果(包括TNM 分期及第3 站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低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0%,低于对照组的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LCA,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淋巴清扫效果满意且不会增加手术难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低位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在老年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低位前切除术中不保留左结肠动脉治疗,观察组采用低位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治疗。评估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总数、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短期复发、转移率以及预防性回肠造瘘。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总数和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2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预防性回肠造瘘率(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保留左结肠动脉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微创手术效果。方法选取中低位直肠癌患者14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保留左结肠动脉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不保留左结肠动脉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预防性造口、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清扫数目、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吻合口出血、吻合口漏及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转移数量。记录两组肿瘤复发或转移、术后肠梗阻及死亡情况。结果两组预防性造口、吻合口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保留左结肠动脉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能够改善预防性造口及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情况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eft colonic artery,LCA)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8年2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52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成2组,保留LCA组患者26例,肠系膜下动脉(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IMA)高位结扎组26例。比较和分析2组患者在回肠造口例数、游离脾区例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总数目、第3站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吻合口瘘发生率、肠梗阻发生率、排粪失禁发生率以及术后随访12个月肿瘤复发及转移情况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 保留LCA组与IMA高位结扎组在回肠造口例数、游离脾区例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总数目、第3站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肠梗阻发生率、排粪失禁发生率以及术后随访12个月肿瘤复发及转移情况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MA高位结扎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80±0.52) d,术后发生吻合口瘘6例,而保留LCA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44±0.44) d,无吻合口瘘发生,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保留LCA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临床疗效与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相当,保留LCA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吲哚菁绿荧光联合纳米碳示踪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定位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PTC患者90例,术中使用吲哚菁绿荧光联合纳米碳活检者60例作为观察组,使用纳米碳活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2组SLN的位置及数目,随后行颈淋巴结清扫术。手术切除的前哨淋巴结和其他清扫的淋巴结冷冻作病理检查,比较2组的相关指标。  结果  2组患者性别、肿瘤大小、多灶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SLN检出率、准确度、灵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假阴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5);2组平均检出SLN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69,P>0.05);分析临床病理参数对前哨淋巴结检测的影响,发现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多灶性、TNM分期等病理参数对其SLN检出率和准确率均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吲哚菁绿荧光联合纳米碳作为淋巴结示踪剂具有良好的可视性,SLN检出率高于单用纳米碳,在甲状腺乳头状癌SLN活检术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高雄  唐震  贡会源  李伟  张雷  王彪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8):1307-1310
  目的  探讨肺门淋巴结(第10组淋巴结)在cTNM-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转移规律以及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2021年1月1日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收治的233例原发性cTNM-ⅠA期NSCLC患者在接受肺叶切除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后的肿瘤及淋巴结病理情况。  结果  233例患者共取得淋巴结3 145枚,平均每例13.5枚,440枚淋巴结存在癌转移,转移率为14.0%。233例患者中49例有胸内淋巴结转移,其中N1有16例,N1+N2有25例[注:N1为单纯肺内淋巴结存在转移;N1+N2为存在N2(纵隔2~9组淋巴结)转移的同时,亦存在N1(肺内第10~14组淋巴结)],跳跃性N2有8例,总转移率为21.0%(49/233)。其中N1中第10组淋巴结阳性的有10例,占62.5%(10/16),N1+N2中第10组淋巴结阳性的有18例,占72.0%(18/25)。第10组淋巴结转移率在T1b期和T1a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第10组淋巴结在低分化及中分化肺癌中的转移率分别为25.9%(21/81)和8.3%(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60,P < 0.05)。  结论  NSCLC中第10组淋巴结转移与原发肿瘤大小、临床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在N1、N1+N2、N2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下,第10组淋巴结阳性的概率较大;因此,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手术时优先对第10组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测,根据第10组淋巴结病理情况,决定下一步手术方案更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收集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基因资料并整理分析,探究PTC基因突变与其侵袭性的相关性,并探讨BRAF V600E单基因突变与中央区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相关性,以期细化PTC的精准治疗。  方法  选择2018年4月至2022年4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符合入组标准且同意入组的PTC患者,收集入组患者临床病理及基因资料并整理分析:(1)各基因突变作观察组、野生型作对照,对比各基因型突变与野生型的差异;(2)多基因突变作观察组,单基因突变作对照,对比多基因突变与单基因突变的差异; (3)cN0患者中:BRAF V600E单基因突变作观察组,无基因突变作对照,分析BRAF V600E突变与中央区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相关性。  结果  (1)BRAFV600E突变: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CLNM)、N1占比大,转移淋巴结数目多,TPO-Ab降低(P < 0.05);TERT突变:高龄、男性、侧颈淋巴结转移占比大,侧颈淋巴结转移数目多,T分期晚(P < 0.05);RET突变:侧颈淋巴结转移占比大、侧颈转移淋巴结数目多,T分期晚(P < 0.05),NTRK3与ETV6均融合突变,结果一致:突变组侵犯甲状腺包膜占比大(P < 0.05);RAS突变:Tg-Ab水平低(P < 0.05);TP53,CCDC6:突变组与野生型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2)多基因突变组侵犯包膜、侧颈淋巴结转移占比大、侧颈转移淋巴结数量多,M分期晚(P < 0.05);3.cN0患者中:BRAF V600E单基因突变组CLNM占比大,中央区转移淋巴结数目较多(P < 0.05)。  结论  (1)PTC中,BRAF V600E突变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相关;(2)多基因突变较单基因突变表现出更强的侧颈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能力;(3)cN0 PTC患者中,BRAF V600E单基因突变与隐匿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甲状腺系膜切除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中的效果及其对远期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择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14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其中行甲状腺系膜切除术病人50例作为观察组,行常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病人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病人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钙水平。随访至2019年1月,随访终点为复发或转移,比较2组病人复发转移率。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 < 0.01),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手术前后的血清PTH、血钙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二次手术病人,对照组中1例进行二次手术,2组二次手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60个月,观察组复发转移率低于对照组(P <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腺外侵犯、淋巴结转移、甲状腺系膜切除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复发转移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 结论 甲状腺系膜切除术的短期效果与常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相当,远期复发转移率较低,远期预后更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US)与超声造影(CEUS)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侧颈区淋巴结转移(LCLNM)术前诊断的超声特征,评价其在PTC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术前诊断效能。  方法  选取80例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PTC手术及侧颈区淋巴结清扫术患者并获得126枚淋巴结超声检查资料。经术后病理证实,81枚为PTC转移性淋巴结,45枚为未转移性淋巴结。观察常规超声(US)及超声造影(CEUS)检查淋巴结转移声像图特征。与病理结果对比,计算US、CEUS及联合应用对PTC患者LCLNM的术前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结果  US检查转移性淋巴结声像图特征多表现为淋巴门消失或偏移、皮质回声为非均匀低回声、内部存在团状高回声及钙化,血流类型多表现为周围型和混合型,血流分级多为Adler2级和3级,与非转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EUS检查转移性淋巴结声像图特征多表现为向心型和Ⅱ型,其次见于Ⅲ型; US与CEUS联合应用对于诊断PTC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优于US或CEUS单独应用。  结论   术前US与CEUS联合应用能提高PTC患者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可以在临床上为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和术前制定淋巴结清扫术及手术治疗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radical surgery, NACT+RS)与单纯手术(radical surgery, RS)对局部晚期宫颈癌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瘤科收治的119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NACT+RS组74例,RS组45例,其中NACT+RS组根据化疗疗效分为有效组45例,无效组29例。比较NACT+RS组与RS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理特征及5年生存情况,比较NACT有效组与RS组术后病理特征及5年生存情况,评价NACT有效联合手术对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 NACT+RS组与RS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及5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ACT+RS组术中出血量较RS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ACT有效组与RS组淋巴结转移阳性率分别为4.4%、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0,P=0.044),深肌层浸润率分别为20.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辅助手术治疗乳腺癌及对腋窝淋巴结分期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8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与乳腺全切术治疗,观察组根据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病理结果确定是否对患者实施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并发症发生率,并探究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对淋巴分期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20%,低于对照组的3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前哨淋巴结活检检出率为97.56%(40/41),在每例患者中发现1~3枚前哨淋巴结,前哨淋巴结共57枚。通过开展HE染色和连续切片,发现前哨淋巴结阳性率为41.46%(17/41),其中微转移4例。结论乳腺癌患者开展手术治疗前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能有效评估腋窝淋巴结情况,准确判断是否开展腋窝淋巴结清扫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促进机体恢复。  相似文献   

18.
冯敏  罗兵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10):1689-1692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INSURE技术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9月就诊于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NICU 8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INSURE技术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PS 70 mg/kg,观察组给予PS 100 mg/kg,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指标、氧合指数、用氧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100.0%)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5.0%,P < 0.05);观察组用氧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5);2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血气分析结果及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血气分析结果及氧合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其中PaO2上升,PaCO2下降,pH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观察组PaO2[(77.55±5.79)mm Hg,1 mm Hg=0.133 kPa]明显高于对照组[(72.45±4.37)mm Hg],PaCO2[(39.45±2.45)mm Hg]低于对照组[(40.88±2.32)mm Hg],观察组pH(7.36±0.02)改善优于对照组(7.35±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5%)低于对照组(35.0%,P < 0.05)。  结论  100 mg/kg PS联合INSURE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氧合指数,减少用氧时间及临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胆囊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为胆囊癌的综合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胆囊癌根治术且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胆囊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将患者分为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胆囊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