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依赖性活性保护蛋白(ADNP)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2019 年6 月1 日至2019 年7 月15 日手术切除的膀胱癌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标本各28 例,采用qPCR检测20 例膀胱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ADNP mRNA表达水平,WB检测其余8 对标本的ADNP蛋白表达水平。同时,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 年1 月1 日至2007 年12 月31 日收治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221 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相应患者手术切除的石蜡标本中ADNP的表达情况,并收集同期因其他膀胱疾病而手术患者的非肿瘤膀胱组织切片用作对照。卡方检验分析ADNP表达与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Kaplan-Meier 法进行生存分析,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ADNP的转录和翻译水平均高于非肿瘤组织(均P<0.05),且ADNP的表达量与膀胱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患者存活状态有着相关性(P<0.05)。纳入的221 例患者随访中失访32 例,ADNP高表达较低表达的膀胱患者有着不良的预后(5 年OS:49.5% vs 78.6%,P<0.01;5 年PFS:40.0% vs 72.2% ,P<0.01;10 年OS:26.6% vs 58.6% ,P<0.01;10 年PFS:25.3% vs 47.9%,P<0.01)。Cox 单因素回归模型显示,ADNP表达量与膀胱癌的预后密切相关(P<0.05);同时Cox 多因素回归也表明ADNP表达量(95% CI:1.300~2.905,P=0.001)是影响膀胱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DNP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比非肿瘤的膀胱组织有显著的升高,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与ADNP的表达水平有相关性,ADNP低表达的膀胱癌患者预后相对较好,ADNP有望成为膀胱癌的特异性治疗候选靶点。  相似文献   

2.
黄媛  秦进  喻备  张锡峰 《现代肿瘤医学》2017,(13):2097-2100
目的:研究SIRT2在人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人正常膀胱移行上皮组织标本16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标本36例.按照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分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SIRT2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正常膀胱移行上皮组织中SIRT2阳性表达率为87.50%;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SIRT2阳性表达率为55.56%,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SIRT2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膀胱移行上皮组织(P=0.04).SIRT2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低级别组与高级别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和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同时SIRT2在非肌层浸润(T1)与肌层浸润(T2-4)间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6%及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SIRT2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膀胱移行上皮组织,且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呈负相关,提示SIRT2蛋白表达下调在膀胱尿路上皮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明确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窖蛋白1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膀胱尿路上皮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5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窖蛋白1的表达,比较其中64例初发者和21例复发者的表达差异,以及窖蛋白阳性和阴性表达初发患者的预后.结果 85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窖蛋白1表达阳性34例(40.0%).窖蛋白1在初发性和复发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2.8%和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例窖蛋白1阳性表达的初发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平均无瘤生存时间为14.2个月,43例窖蛋白1阴性的初发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平均无瘤生存时间为18.9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窖蛋白1阳性表达组的术后无瘤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组(P<0.05).结论 窖蛋白1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有关,其阳件表达是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CD40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表达,探讨其与肿瘤分期、病理分级、细胞凋亡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20例膀胱癌旁组织及78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CD40的表达状况,Hoechst法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确定凋亡率。结果 CD40在20例膀胱癌旁组织中2例表达(10 %),在78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55例表达(7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40的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呈负相关。CD40阳性组细胞凋亡率为(12.60±0.38)%,阴性组细胞凋亡率为(6.77±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CD40可能诱导细胞凋亡。结论 CD40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可为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诊断、治疗及指导预后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明确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窖蛋白1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膀胱尿路上皮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5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窖蛋白1的表达,比较其中64例初发者和21例复发者的表达差异,以及窖蛋白阳性和阴性表达初发患者的预后.结果 85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窖蛋白1表达阳性34例(40.0%).窖蛋白1在初发性和复发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2.8%和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例窖蛋白1阳性表达的初发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平均无瘤生存时间为14.2个月,43例窖蛋白1阴性的初发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平均无瘤生存时间为18.9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窖蛋白1阳性表达组的术后无瘤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组(P<0.05).结论 窖蛋白1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有关,其阳件表达是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6.
阮江  翁志梁 《中华肿瘤杂志》2009,32(10):429-431
目的 明确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窖蛋白1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膀胱尿路上皮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5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窖蛋白1的表达,比较其中64例初发者和21例复发者的表达差异,以及窖蛋白阳性和阴性表达初发患者的预后.结果 85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窖蛋白1表达阳性34例(40.0%).窖蛋白1在初发性和复发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2.8%和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例窖蛋白1阳性表达的初发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平均无瘤生存时间为14.2个月,43例窖蛋白1阴性的初发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平均无瘤生存时间为18.9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窖蛋白1阳性表达组的术后无瘤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组(P<0.05).结论 窖蛋白1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有关,其阳件表达是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核仁和纺锤体相关蛋白1(NUSAP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对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USAP1在84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10例正常膀胱上皮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Western blot检测NUSAP1蛋白在T24和SV-HUC-1细胞系中的表达;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价NUSAP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预后价值。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NUSAP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2.62%,在正常膀胱上皮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USAP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高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数目均无关(P>0.05),而与肿瘤复发、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转移有关(P<0.05)。NUSAP1蛋白在T24细胞系中的表达明显高于SV-HUC-1细胞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USAP1表达、临床分期和转移均为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独立预测因素。此外,Kaplan-Meier曲线表明,NUSAP1阳性表达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明显少于NUSAP1阴性表达者。结论:NUSAP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呈现高表达,且与肿瘤复发、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转移有关,NUSAP1是膀胱尿路上皮癌独立危险因素,其高表达提示预后较差,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miR-34b和miR-155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分析其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差别。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79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为观察组,选取距肿物边缘>3 cm的正常膀胱黏膜组织52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两组中miR-34b和miR-155的表达情况。结果:两组中miR-34b和miR-155的表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miR-34b和miR-155的表达在不同病变级别、是否浸润、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的表达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miR-34b的表达与增殖指数间呈负相关性,miR-155的表达与增殖指数间呈正相关性。生存分析显示二者的表达与生存时间有关。结论: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miR-34b低表达、miR-155高表达,对病变的形成和进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二者对肿瘤的作用可能与对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有关。术后检测miR-34b和miR-155的表达对判断预后可能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微乳头型(infiltrating urothelialcarcinoma,micropapilly variant)是1种新近提出的尿路上皮癌的独特亚型,它不仅具有独特的组织学结构,在临床上也具有自己的特点,有很高的转移率和复发率。对临床病理医师而言,加强对此亚型肿瘤的正确认识,并与其它类型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小RNA-206(microRNA-206,miR-206)、83序列相似成员A(family with sequence similarity 83 member A,FAM83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BU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02月至2017年02月在本院肿瘤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86例BUC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分别作为BUC组和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miR-206、FAM83A mRNA相对表达量;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FAM83A的表达情况;分析miR-206、FAM83A表达水平与BU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法分析miR-206、FAM83A表达水平与BUC患者3年生存期的关系。结果:BUC组中miR-206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AM83A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UC组中FAM83A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01)。BUC组织中miR-206、FAM83A表达与患者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无相关性(P>0.05)。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BUC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为52.33%(45/86)。miR-206高表达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高于miR-206低表达患者;FAM83A高表达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低于FAM83A低表达患者。多因素COX分析显示,miR-206低表达、FAM83A水平偏高是BUC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2.598、3.342,P<0.05)。结论:BUC患者癌组织中miR-206低表达、FAM83A高表达,miR-206、FAM83A表达与患者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及不良预后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吲哚胺2,3一二氧化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和Bin1蛋白(bridging intergrator protein-1,Bin1)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07-01-12-2011-07-31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手术切除后石蜡标本84例和同期新鲜标本50例,同期远离癌组织的非肿瘤性膀胱组织为正常膀胱组织共22例,所有新鲜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DO表达,石蜡标本采用SP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IDO和Bin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IDO阳性表达率为57.14%,Bin1阳性表达率为46.43%。IDO在浸润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表达率明显高于非浸润型,χ2=5.600,P=0.018;随着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分级(χ2=20.268,P<0.001)及TNM分期(χ2=12.075,P=0.007)增高,IDO阳性表达率增高;Bin1在浸润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非浸润型(χ2=7.685,P=0.007),随着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分级(χ2=15.817,P<0.001)及TNM分期(χ2=11.104,P=0.010)增高,Bin1阳性表达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IDO表达强度与Bin1表达强度呈负相关(r=-0.306,P=0.003),与组织学分类(r=0.258,P=0.018)、组织分级(r=0.491,P<0.001)及TNM分期(r=0.365,P=0.001)呈正相关。Bin1表达强度与组织学分类(r=-0.302,P=0.005)、组织分级(r=-0.411,P<0.001)及TNM分期(r=-0.302,P=0.005)呈负相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IDO mR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平均表达水平为7.696 1±1.745 28,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的6.397 0±1.205 17,t=2.367,P=0.023;Ta和T1期IDO mR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平均表达水平为6.803 4±1.567 53,明显低于T2~T4期的9.183 8±0.690 32,t=4.955,P<0.001;IDO mRNA在Ⅰ、Ⅱ和Ⅲ级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平均表达水平分别为7.058 7±1.771 57、7.9342±1.530 57和9.290 7±0.574 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75,P=0.017。结论 IDO高表达和Bin1低表达或表达缺失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病变进展及预后不良相关,提示IDO和Bin1可能成为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预后因子及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尿外泌体(exosome)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30例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和15例健康人群的尿外泌体。利用投射电镜观察形态,BCA法进行蛋白定量,Western blot检测尿外泌体表面分子CD9。结果:健康人群尿外泌体水平[(125.99±47.71)μg/μL]与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尿外泌体表达水平[(259.74±57.47)μg/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肿瘤的浸润程度,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尿外泌体水平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尿外泌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各期患者尿外泌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外泌体检测可能为膀胱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Membranous expression of the anti-adhesive glycoprotein podocalyxin-like (PODXL) has previously been found to correlate with poor prognosis in several major cancer forms. Here we examined the prognostic impact of PODXL expression in urothelial bladder cancer.

Methods:

Immunohistochemical PODXL expression was examined in tissue microarrays with tumours from two independent cohorts of patients with urothelial bladder cancer: n=100 (Cohort I) and n=343 (Cohort II). The impact of PODXL expression on disease-specific survival (DSS; Cohort II), 5-year overall survival (OS; both cohorts) and 2-year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 Cohort II) was assessed.

Results:

Membranous PODXL 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more advanced tumour (T) stage and high-grade tumours in both cohorts, and a significantly reduced 5-year OS (unadjusted HR=2.25 in Cohort I and 3.10 in Cohort II, adjusted HR=2.05 in Cohort I and 2.18 in Cohort II) and DSS (unadjusted HR=4.36, adjusted HR=2.70). In patients with Ta and T1 tumours, membranous PODXL expression wa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a reduced 2-year PFS (unadjusted HR=6.19, adjusted HR=4.60) and DSS (unadjusted HR=8.34, adjusted HR=7.16).

Conclusion:

Membranous PODXL expression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progressive disease and death in patients with urothelial bladder cancer.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趋化因子CCL5表达水平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2006年1月至2014年1月行手术治疗并术后病理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肿瘤及对应癌旁组织标本(90例),术后随访时间为18~90个月,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印迹法、ELISA方法分别检测趋化因子CCL5表达、血清浓度状况,分析CCL5表达与肾脏透明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血清中趋化因子CCL5浓度显著高于正常非肿瘤患者(P=0.015 2);趋化因子CCL5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内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CCL5表达强度与肿瘤大小(P<0.01)、病理分级(P<0.01)、临床分期(P<0.05)呈正相关性,而与性别与年龄关系不密切(P>0.05);CCL5表达强度与患者总生存时间(OR)呈负相关性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趋化因子CCL5表达水平与透明细胞癌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密切,其异常高表达可能是促进透明细胞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并有可能作为肾透明细胞癌早期监测指标及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究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UC)患者手术前、手术后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联。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09月至2019年11月我院诊治的87例患者,其中57例为UC组,30例为尿路上皮的良性疾病组,于术前和术后分别两次对UC组进行外周血CTC检测,良性疾病组仅术前进行CTC检测,并分析CTC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关联。结果:UC组中CTC检测阳性率为84.2%(48/57),与良性疾病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CTC与性别、T分期、血尿、肿瘤直径及肿瘤浸润深度相关,而与年龄、分化程度、病理类型以及病灶数无关。Log-rank检测显示,术后CTC与患者的PFS密切相关(P=0.001),而术前CTC与预后无关。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提示,T分期及术后CTC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后外周血CTC是UC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CTC可能成为诊断疾病和监测患者预后有力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