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1月至2018年01月在我院接受二线或以上的单纯化疗或甲磺酸阿帕替尼单独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单纯化疗组56例作为对照组,甲磺酸阿帕替尼组34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近期疗效、无进展生存期和毒副反应。结果:对照组和甲磺酸阿帕替尼组患者在性别、年龄、ECOG评分、肿瘤位置、分化程度和是否手术治疗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近期疗效:达到CR、PR和SD的患者分别为0例、5例和10例,甲磺酸阿帕替尼组患者近期疗效:达到CR、PR和SD的患者分别为1例、7例和9例。对照组ORR(8.9%)与甲磺酸阿帕替尼组ORR(23.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对照组DCR(26.8%)显著低于甲磺酸阿帕替尼组DCR(50.0%)(P=0.026)。对照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显著低于甲磺酸阿帕替尼组(P=0.020)。对照组出现乏力和骨髓抑制的比例显著高于甲磺酸阿帕替尼组(P=0.009,P=0.000)。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二线治疗晚期胃癌与对照组相比近期疗效较好,无进展生存期较长,毒副反应较少,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28例,既往均接受过二线及二线以上治疗.1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模拟片,1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剂量均为850 mg,1次/天,早餐后服用.采用RECIST、NCI以及CTC标准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疗效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PR、SD、PD、RR以及DCR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OS和PFS相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AFP阳性胃癌患者OS和PFS显著高于AFP阴性胃癌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甲磺酸阿帕替尼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骨髓抑制等血液毒性和手足综合征等非血液毒性,其中高血压发生率为64.3%、骨髓抑制发生率为78.6%,不良反应发生多为Ⅰ~Ⅱ级,无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童斯浩  汪超 《现代肿瘤医学》2022,(16):2956-2960
目的:观察阿帕替尼对二线及以上治疗失败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01月-2020年01月本院收治的110例二线及以上治疗失败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55),对照组给予支持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帕替尼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125(CA125)]、生活质量(EORTC-QLQ-C30)评分、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生存期(OS)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ORR为34.55%,DCR为63.64%,均高于对照组的14.55%和30.91%(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EA、CA199、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及情绪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FS和OS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蛋白尿和高血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减少及手足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对二线及以上治疗失败晚期胃癌患者疗效较好,可延伸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降低血清CEA、CA199、CA125水平,但对于血压控制不佳和合并肾功能障碍的晚期胃癌患者应慎重使用。  相似文献   

4.
郭军  刘登湘  王娜 《肿瘤学杂志》2019,25(9):841-843
摘 要:[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二线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经病理确诊且一线治疗失败的70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阿帕替尼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价,观察并统计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结果] 完全缓解0例(0%),部分缓解20例 (28.57%),疾病稳定34例(48.57%),疾病进展16例(22.86%),客观缓解率为28.57%,疾病控制率为77.14%,中位PFS为5.2个月。观察组疗效和PFS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组22.86%(P<0.05)。[结论] 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用于二线晚期胃癌患者治疗有较好的疾病控制率,不良反应可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 阿帕替尼是目前首个治疗晚期化疗耐药胃癌患者的有效口服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该研究旨在探讨免疫肠内营养对晚期胃癌患者使用阿帕替尼治疗后营养状况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108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免疫肠内营养)和对照组(普通饮食指导)各54例,观察组给与免疫肠内营养剂(瑞能,华瑞制药公司,200ml/瓶)联合阿帕替尼,对照组给与普通饮食营养指导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前后进行营养和代谢指标、治疗不良反应、疗效以及院内感染率的观察,对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类型、营养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两周期的阿帕替尼治疗后,观察组的PG-SGA、BMI、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院内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期治疗后,观察组的BMI、ALB、PA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对照组的BMI、Hb、ALB、PA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在阿帕替尼药物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中乏力、骨髓抑制、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抗血管生成治疗期间使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可以显著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的营养状态,并有效减轻治疗相关消化道和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入组2016年1月至2020年8月孟津县中医院收治的经病理学证实且标准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73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采用卡培他滨+亚叶酸钙+伊立替康+奥沙利铂治疗的35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的37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观察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以及血清VEGF、MMP-9水平。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86.47%(32/37),高于对照组的51.43%(1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18,P=0.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均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周围神经毒性、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且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VEGF、MMP-9水平分别为(356.98±96.04)、(294.15±78.90)n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2.54±110.42)、(378.45±90.19)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82,P=0.026;t=4.227,P<0.001)。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用于复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安全有效,且可能是通过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和生物膜通透性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盛华明  吴春  邓立春  陆超 《癌症进展》2017,15(12):1436-1438
目的 探究阿帕替尼与替吉奥二线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经化学药物治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118例,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靶向组及对照组,各59例,其中,靶向组患者口服阿帕替尼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替吉奥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不良反应情况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WBC及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靶向组患者腹泻、皮疹及口腔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高血压及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WBC及PLT水平均降低,且对照组患者降低更为显著(P﹤0.05);靶向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靶向药物阿帕替尼相对于替吉奥对二线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具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等优势;治疗过程中靶向组出现较多的血压升高患者,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阿帕替尼辅助中药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YFRA 21-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85例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卡铂治疗3个月,同时口服消癌平片;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阿帕替尼。治疗结束后,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6.0评估临床疗效,记录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测定血清CYFRA 21-1水平及KP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总体有效率(92.8%、61.9%)高于对照组(72.1%、37.2%)(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35.70%)与对照组(25.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治疗1个月、3个月后血清CYFRA 21-1水平低于治疗前,而1个月、3个月KPS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3个月后血清CYFRA 21-1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1个月、3个月后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阿帕替尼辅助中药治疗可提高子宫内膜癌总有效率,降低血清CYFRA 21-1水平,对晚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治疗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6例Ⅲb~Ⅳ期NSCLC患者接受盐酸埃克替尼治疗,直至PD或出现不能耐受的重度毒副反应而终止治疗,并以93例接受吉非替尼治疗的Ⅲb~Ⅳ期NSCLC患者作为对照,评价2种药物的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盐酸埃克替尼组饮食及睡眠质量改善率为53.2%,高于吉非替尼组的37.6%(P<0.05)。盐酸埃克替尼组有效率为46.0%,吉非替尼组为45.2%(P>0.05);盐酸埃克替尼组疾病控制率为86.5%,高于吉非替尼组的74.2%(P<0.05)。2组主要毒副反应均为皮疹、腹泻,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盐酸埃克替尼在晚期NSCLC的治疗中与吉非替尼近期疗效和安全性相近,但均稍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合并肝转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晚期胃癌合并肝转移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替吉奥治疗,研究组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临床疗效对比方面,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安全性对比方面,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MP-9以及VEGF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均得到一定改善,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期胃癌合并肝转移患者联合应用替吉奥以及奥沙利铂,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改善MMP-9以及VEGF指标,应当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用于一线及以上化疗失败后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生存分析。方法:按照制定的患者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自2016 年3 月至2017 年4 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72 例胃癌晚期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阿帕替尼单药组、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组,分析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单纯化疗组、阿帕替尼单药组、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组的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48.3%、61.1%和72.0%(P>0.05),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13.8%、16.7%和28.0%(P>0.05)。3~4 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1%、16.8%和24.0%(P>0.05)。以单纯化疗组为对照,其他两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分别为93、117(P>0.05)、160 d(P=0.001)。经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发现,有无腹水(P=0.041)、TNM分期(P=0.036)及治疗方案(P=0.001)是mPF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用于一线及以上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的缓解率较高,不良反应可控,安全性较好,有可观的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阿帕替尼在晚期胃癌真实世界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影响阿帕替尼疗效的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使用阿帕替尼的晚期胃癌患者。所有患者至少完整使用阿帕替尼1周期,剂量范围250 mg~850 mg,并有疗效及安全性的评估记录。用RECIST 1.1和CTCAE 4.0标准评估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共52例患者纳入分析,中位年龄65岁(年龄范围35~89岁)。提前(≤2线)使用阿帕替尼的患者共38例,占73.1%;PS评分≥2分得患者共8例,占15.4%。使用阿帕替尼治疗有效率(PR)9.6%,疾病控制率(DCR)55.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大(≥65岁)(P=0.028)、≤2线使用(P=0.037)和非肿瘤科使用(P=0.016)与阿帕替尼疗效更好有关。98.07%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最常见的III-IV度毒副反应为为手足综合征(9.6%)、白细胞下降(5.8%)和蛋白尿(5.8%),没有因药物相关性毒副反应而死亡的患者。结论:阿帕替尼在晚期胃癌真实世界治疗中是安全的。患者越早使用阿帕替尼,越能从阿帕替尼的治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96例二线及以上服用阿帕替尼或单纯化疗治疗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以化疗组(n=35)为对照组,阿帕替尼单用(n=32)或联合替吉奥(n=29)为观察组。结果:单纯化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3.4个月,与化疗组相比,单用阿帕替尼组mPFS为3.17个月(P=0.830),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组为4.8个月(P=0.015)。服用阿帕替尼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乏力、高血压、蛋白尿和手足综合征。大多数不良反应经积极治疗均可缓解,只有2例患者分别因严重肝损伤和严重的手足综合征停药。三组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0%(7/35)、15.62%(5/32)和17.24%(5/29),P=0.893。结论:阿帕替尼可用于晚期肺腺癌的二线及以上治疗,不良反应可控制,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方案在晚期肺腺癌患者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使患者在二线或以上继续获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晚期恶性肿瘤患者25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有行二线或二线以上治疗史。对照组患者进行最佳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最佳支持治疗基础上应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进行治疗。评价疗效、生存期及观察药物毒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患者CEA、CYFRA21-1、VEGF、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主要毒副作用为高血压、骨髓抑制、乏力、手足综合征、蛋白尿等反应。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轻,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接受阿帕替尼治疗的28例化疗失败的胃癌患者,给予阿帕替尼500 mg/d,直至患者出现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分析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率(RR)为10.7%,疾病控制率(DCR)为42.8%,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3.6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5个月,患者耐受性良好,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高血压、手足综合征和蛋白尿。结论:阿帕替尼治疗二线或以上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间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64例晚期胃癌患者,其中采用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的34例患者为观察组,仅进行化疗治疗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化疗方案均为5-氟尿嘧啶(5-Fu)、奥沙利铂和亚叶酸钙(FOLFOX6方案)。随访至2017年5月,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总缓解率分别为52.9%和26.7%,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8.2%和5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耐受性较好,在化疗基础上联合阿帕替尼能显著提高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腺五肽注射液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间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收治的68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帕替尼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胸腺五肽注射液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胃癌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血常规各项指标、免疫学指标以及远期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常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以及白细胞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免疫学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和CD4+均高于对照组患者,CD8+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6. 5%,高于对照组的55. 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用胸腺五肽注射液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血常规水平,恢复机体免疫功能指标水平,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南省荣军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92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口服单药替吉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帕替尼治疗,比较2组近期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0.87%(28/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6.96%(1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6,P=0.022)。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CA125、癌胚抗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25,P=0.039;t=5.028,P=0.036;t=4.324,P=0.038)。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蛋白尿、口腔黏膜炎和手足综合征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615,P=0.019;χ2=5.493,P=0.034;χ2=6.825,P=0.009;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正常上皮细胞特异性-1(NES1)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1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68)和对照组(n=50),观察组给予阿帕替尼+替吉奥治疗,对照组给予替吉奥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总生存时间,检测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及NES1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D3+、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NES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ES1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血清NES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9个月(95%CI:8.64~9.36),明显长于对照组的5个月(95%CI:4.51~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阿帕替尼治疗进展期胃癌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改善免疫功能,升高血清NES1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联合消岩汤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晚期非鳞NSCLC患者38例,随机分为阿帕替尼治疗组18例(A组),阿帕替尼联合消岩汤加减方治疗组20例(B组),二组治疗期间均未行手术及放、化疗。  结果  晚期非鳞NSCLC患者服用阿帕替尼后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mPFS)可达3个月,阿帕替尼联合消岩汤组mPFS、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及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较阿帕替尼单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方面,阿帕替尼联合消岩汤组均优于阿帕替尼单药组(P < 0.05)。  结论  阿帕替尼联合消岩汤加减方治疗晚期非鳞NSCLC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