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产后6~12周糖代谢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妊娠糖尿病患者产后糖代谢异常提供理论参考。  方法  选择慈溪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G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产后6~12周的糖代谢不同结局分为糖代谢正常组(120例)和糖代谢异常组(80例),比较分析2组患者孕前、孕中和新生儿相关指标。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GDM患者产后6~12周糖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糖尿病家族史、孕前BMI、OGTT FPG和OGTT 2hP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GDM患者产后6~12周糖代谢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OR=2.177,P=0.002)、孕前BMI(OR肥胖=3.062,P=0.001;OR超重=0.038,P=0.036;OR正常=0.002,P=0.001)和糖尿病家族史(OR=6.968, P=0.030)。  结论  GDM患者产后出现糖代谢异常可能与患者年龄、糖尿病家族史以及孕前BMI有关,临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应警惕相关危险因素,针对以上情况做好随访和防控措施,降低GDM患者产后糖代谢异常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癫痫青少年发生焦虑及抑郁障碍的危险因素,为其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5例癫痫患儿为病例组,同期70例健康体检青少年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再将病例组分为发生焦虑抑郁障碍组及未发生焦虑抑郁障碍组,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及临床特征,比较两组各指标差异,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使用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病例组的SDS、S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癫痫并发抑郁及焦虑组病程、发作频率、抗癫痫药物的种数及类别与不并发焦虑及抑郁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发作频率和抗癫痫药物的种数是癫痫青少年焦虑及抑郁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发作频率、使用抗癫痫药物的种数是患癫痫青少年焦虑及抑郁障碍的影响因素。规律用药及控制癫痫发作次数可能有助于青少年焦虑及抑郁症的治疗与预防。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颅内海绵状血管畸形(CCM)所致癫痫的疗效及术后癫痫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  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包含2009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及上锦分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04例CCM所致癫痫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最后一次随访时是否有癫痫复发,将患者分为无发作组(n=75)和复发组(n=29),并对所有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绘制生存曲线,分层评估有差异的危险因素对患者术后癫痫无发作概率的影响。  结果  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3.89±2.61)年,术后无癫痫发作的概率在术后第1年为86.2%,第2年为75.2%,第3年为67.7%。通过对影响手术疗效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手术时年龄和癫痫病程长度是导致术后癫痫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提示手术时年龄≤31岁、癫痫病程>3年者,术后复发的可能性大。性别、术前癫痫发作类型、磁共振检查和头皮脑电图结果是否符合、致痫灶位置、定侧及手术方式对疗效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于CCM所致癫痫,手术时年龄越小(≤31岁)、癫痫病程越长(>3年),术后复发的可能性就越大,应尽量早期手术干预。  相似文献   

4.
宋晓灵  邹欣 《中国民康医学》2012,(21):2587-2589
目的:研究绵阳市农村地区癫痫患者合并抑郁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自制统一调查表对2009~2010年间我院收治的103名农村癫痫患者进行资料收集,根据中国神经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对其进行抑郁障碍诊断。以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起病年龄、病程、病因等可能影响抑郁障碍的因素为自变量,发生抑郁障碍为因变量分别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影响农村癫痫患者抑郁障碍发生的因素。结果:42名患者存在抑郁障碍,发生率为40.8%。病程、发作频率、局灶性发作及使用对心境有负面影响的抗癫痫药物是农村癫痫患者的发生抑郁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农村地区癫痫患者合并抑郁障碍发生率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在治疗癫痫的同时应关注农村癫痫患者的社会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胡寅田  胡希文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11):1913-1915
  目的  探讨老年住院患者衰弱综合征与认知功能障碍及抑郁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治疗的老年患者178例,根据Fried衰弱评估量表将患者分为非衰弱组(42例)、衰弱前期组(64例)和衰弱组(72例)。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衰弱与认知功能障碍和抑郁的相关性,并探讨影响衰弱的危险因素。  结果  3组患者性别、年龄、慢性疾病数量、IL-6、CRP、ALB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衰弱组认知功能障碍和抑郁发生率[43(59.72%)、31(43.06%)]明显高于非衰弱组[3(7.14%)、1(2.38%)]和衰弱前期组[21(32.81%)、15(23.43%)],均P<0.017,而衰弱前期组明显高于非衰弱组(均P<0.017);衰弱严重程度与认知功能和抑郁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r=0.138,P=0.017;r=0.163,P=0.00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慢性疾病数量、认知功能障碍、抑郁是老年患者衰弱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老年住院衰弱综合征患者的衰弱程度与认知功能障碍、抑郁呈正相关关系;高龄、认知功能障碍、抑郁、慢性疾病数量多是影响老年衰弱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孙莹  段丽芬  王惠萍  王春霞  王左华  龚燕  张霞 《重庆医学》2021,50(23):4043-4047
目的 探讨儿童难治性癫痫(RE)早期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接诊的癫痫患儿65例,将其分为RE组(n=22)和药物有效性癫痫组(药物有效组,n=43).比较两组患儿的相关资料,分别以单因素和多因素的方法,分析儿童RE早期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局灶性癫痫发作、癫痫发作类型改变、神经功能缺损、早期智力障碍及头部磁共振成像(MRI)异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初次发病年龄、初次治疗前发作频率、初次治疗效果、癫痫发作类型种类、发作间期脑电图(EEG)显示固定病灶性异常、治疗前EEG显示弥散性非癫痫波样异常及癫痫性脑病表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治疗前发作频率、初次治疗效果、癫痫发作类型种类、发作间期EEG显示固定病灶性异常及癫痫性脑病,均为儿童R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初次治疗前发作频率及治疗效果、癫痫发作类型及发作间期EEG显示固定病灶性异常等为儿童RE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尽早干预以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使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估T2DM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状态的患病率,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  方法  对2019年11月—2020年1月蚌埠市社区医院及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87例T2DM患者进行医学病历资料回顾和结构化问卷调查,收集患者社会人口学和健康数据。采用HADS量表评估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共有效完成HADS量表201例,其中焦虑抑郁组93例,非焦虑抑郁组108例,分析焦虑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如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程度、婚姻、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发症等]。  结果  201例T2DM患者中,焦虑抑郁发生率为46.3%,病程、HbA1c、并发症和合并症的个数与焦虑抑郁的发生相关(均P < 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病程、HbA1c和糖尿病肾病等是焦虑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发生率高,心理状态较差,受病程、糖尿病并发症个数、合并症个数及HbA1c等相关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原发性失眠患者中,存在睡眠知觉障碍与否的两种不同类型患者的睡眠生理及心理特征的异同。  方法  共纳入108例原发性失眠患者,其中整夜睡眠监测显示总睡眠时间超过6.5 h、睡眠效率大于85%且主客观睡眠时间差异≥60 min的为睡眠知觉障碍组,共22例,其余为非睡眠知觉障碍组。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及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进行心理测评。  结果  睡眠监测显示,与非睡眠知觉障碍患者相比,睡眠知觉障碍患者的睡眠结构更接近正常,总睡眠时间更长,睡眠潜伏期及入睡后觉醒时间更短,快速眼球运动(REM)期比例增加,浅非REM(NREM)期睡眠比例减少(P<0.05)。主观睡眠评估显示,两组均高估睡眠潜伏期、低估总睡眠时间及入睡后觉醒时间(P<0.05)。睡眠知觉障碍组患者的睡眠效率优于非睡眠知觉障碍组,前者睡眠知觉明显偏低,即前者睡眠时间估计误差更大(P<0.05)。两组各心理量表得分间无明显差异(P>0.05)。睡眠知觉障碍患者的主观睡眠潜伏期与抑郁自评量表得分间(r=0.472,P=0.027)存在相关关系,与焦虑自评量表得分间(r=0.401,P=0.064)无相关关系;客观睡眠潜伏期与焦虑自评量表得分(r=0.192,P=0.392)、抑郁自评量表得分(r=0.159,P=0.479)间均无相关关系。  结论  两者的睡眠生理特征不同,心理特征相近,提示两个群体的治疗目标可能不同。抑郁情绪可能是睡眠知觉障碍患者高估睡眠潜伏期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老年住院患者抑郁状态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  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7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老年住院患者(≥60岁)52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自主研发的“老年综合评估系统软件”对患者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并利用其中的SDS量表对住院患者进行抑郁状态的评估。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抑郁的影响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下面积及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预测效果。  结果  在525例新入院患者中,非抑郁组418例(79.6%),抑郁组107例(20.4%);2组间的年龄、性别、慢病数量、MNA-SF、SAS、MMSE、BADL、ALS、Morse、RomaⅢ量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慢病数量(OR = 1.473,95%CI:1.050~2.067,P = 0.025)、失能(OR = 1.450,95%CI:1.073~1.958,P = 0.015)、焦虑(OR = 2.442,95%CI:1.829~3.259,P < 0.001)、认知功能障碍(OR = 1.488,95%,CI:1.072~2.066,P = 0.018)、失眠(OR = 1.620,95%CI:1.147~2.288,P = 0.006) 、社会支持障碍(OR = 2.544,95%,CI:1.165~5.555,P = 0.019)是老年住院患者抑郁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另外,通过将模型预测概率作为新变量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AUC为0.859,临界值为0.595(CI:0.822~0.897,P < 0.001),预测模型的灵敏度为0.818,特异度为0.782。  结论  老年抑郁状态与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基于该危险因素所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亦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成都市青年男性精神病性体验阳性率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使用精神病筛查问卷(PSQ)、焦虑抑郁量表(HAD)、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AUDIT)、儿童期不良经历(ACE)等对成都市4 137例18~34岁男性青年进行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精神病性体验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四川省成都市青年男性的精神病性体验阳性率为28.6%。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精神病性体验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比值比(OR)=1.260,P<0.05﹞、酒精滥用(OR=1.782,P<0.05)、焦虑情绪(OR=2.985,P<0.05)、儿童期不良经历(OR=1.192,P<0.05)、暴力行为(OR=1.501,P<0.05)、自杀企图(OR=2.328,P<0.05)、自伤行为(OR=1.705,P<0.05);已婚/同居/再婚是精神病性体验的保护因素(OR=0.784,P<0.05)。  结论  成都市青年男性精神病性体验的阳性率较高,其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酒精滥用、焦虑情绪、儿童期不良经历、暴力行为、自杀企图、自伤行为,而已婚/同居/再婚是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全科病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 为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编制的"华西心晴指数"量表(HEI)及研究组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 对2017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收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全科病房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78例进行焦虑抑郁现状调查。以HEI>8分为存在焦虑抑郁情绪, 对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与HEI得分进行分析, 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  结果  1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 80例(44.94%)患者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年龄、疾病分期、并发症、体重指数、营养风险得分、自理能力得分、文化程度及婚姻状况与其焦虑抑郁相关(均P < 0.05), 而性别、费用与其焦虑抑郁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 患者自理能力得分低、营养风险得分高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的主要危险因素(均P < 0.05)。  结论  全科病房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 自理能力低及营养风险高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更易发生焦虑抑郁, 建议临床医务人员应多关注这部分人群, 早期识别并筛查其影响因素, 从而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改善患者疾病预后, 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酒精依赖患者认知、情绪、睡眠现状和酒精依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连续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在云南省3家医院精神科住院的酒精依赖患者作为酒精依赖组,同时期在社区招募年龄和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普通居民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饮酒情况与认知、情绪、睡眠状况。比较2组人群的认知功能、情绪、睡眠质量状况,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影响酒精依赖患者酒精依赖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220份,两组各11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192份,酒精依赖组97份,对照组9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7.27%。酒精依赖组焦虑、抑郁程度高于对照组,睡眠质量与认知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酒频率、日饮酒量、焦虑筛查评分是影响酒精依赖患者酒精依赖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酒精依赖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认知损伤与睡眠问题,且3种问题之间相互影响。随着饮酒频率、饮酒量、焦虑程度的增加,酒精依赖程度会加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基础疾病治疗和规范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运动康复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入选2020年01月至2021年08月就诊于某医院的CHF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康复组(54例)。对照组给予标准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运动康复治疗。2组患者均在入选时和治疗3个月后采集以下指标:AT时VO2 /VO2max、Peak VO2/kg、Peak VO2 /VO2max、VE/VCO2;LVEF、LVEDD、LVESD;NT-ProBNP;生活质量、焦虑、抑郁评分;再住院率。  结果  干预后,康复组患者AT时VO2 /VO2 max、Peak VO2/kg、Peak VO2 /VO2 max、LVEF 均较对照组增高(P < 0.05);康复组VE/VCO2、NT-ProBNP、再住院率、生活质量、焦虑、抑郁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 < 0.05);2组LVEDD、LVESD无明显变化。  结论  心脏运动康复不仅能改善CHF患者的心肺功能指标、心脏泵血功能、血生化指标、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存质量、幸福指数、还能降低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出现非自杀性自伤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130例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精神科门诊就诊的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分为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组(n=80)和不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组(n=50)。采用中文版儿童抑郁量表(CDI)、儿童焦虑和相关障碍筛查量表、中国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来进行心理因素的调查评估,采用IITC电子Von Frey测痛仪器进行皮肤压痛阈值的测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出现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危险因素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发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预测价值。结果 不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组心理韧性量表总分高于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组,CDI总分、皮肤压痛阈值均低于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组(P均<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皮肤压痛阈值、CDI总分是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出现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独立危险因素。以皮肤压痛阈值、CDI总分判别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出现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AUC分别为0.724、0.618,两者联合检测后,对应的AUC为0.767。结论 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利用社交反应量表(social responsiveness scale,SRS)对门诊癫痫患儿社交沟通能力的筛查评估,并对筛查评估结果进行相关因素的初步研究。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对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癫痫门诊就诊的4~18岁癫痫患儿及6~12岁正常在校儿童进行一项病例对照研究。由其父母填写SRS量表,收集癫痫患儿病史及临床资料,并对癫痫患儿和正常在校儿童的筛查结果、社交反应特点及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癫痫组SRS总分及5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χ2=11.92,P<0.05)。癫痫组内SRS筛查阳性患儿在SRS 5个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癫痫组内SRS筛查阴性患儿(P<0.000 1)。癫痫组各临床特点中,早发癫痫(癫痫首发年龄≤2岁,χ2=5.26,P=0.02)和智力低下(χ2=30.04,P<0.000 1)与SRS筛查阳性相关。结论  与正常儿童相比,癫痫患儿存在社交沟通缺陷,提示临床应对癫痫患儿进行常规的社交沟通能力评估,以加强对小儿癫痫的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成人癫(癎)患者发作间期抑郁症状(interictal depression symptoms,IDs)发生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成人癫(癎)患者110例(男45,女65),年龄16~67岁(中位数24岁),登记其人口学、社会经济状况及临床资料.在癫(癎)发作间期(距最后1次发作至少间隔72h)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癫(癎)患者抑郁症状,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8分为分界点,将癫(癎)患者分为癫(癎)伴和不伴抑郁症状两组,观察癫(癎)IDs发生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 成人癫(癎)IDs发生率为38.2%,其中活动性癫(癎)为49.0%,发作缓解癫(癎)为12.1%;轻、中、重度IDs分别占30%,5.5%,2.7%.癫(癎)发作(OR=8.845,P =0.003),症状性或隐源性癫(癎)(OR=3.132,P=0.045),病程长(OR=1.106,P=0.004),就业情况(OR=0.154,P=0.001)是癫(癎)IDs的预测因素;而癫(癎)发作频率与IDs严重程度无关(Kruskal-Wallis检验,x2=4.5,P=0.104).结论 癫(癎)患者IDs发生率高,以活动性癫(癎)明显,多为轻至中度抑郁;癫(癎)发作、病因、病程、就业情况是其主要影响因素;而发作频率高低与IDs严重程度无关.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adult epileptic patients with interictal depression symptoms(IDs) and identify early predictors of IDs. Methods Adult patients with epilepsy were recruited ( n =110,45 females and 65 males) ,age between 16 and 67 years ( median 24 years). The sociodemographic and clinical factors of patients were recorded.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 HAMD ) were applied to evaluate interictal symptoms of depression ( at least 72 hours after the last epileptic seizure). According to HAMD score,the epileptic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IDs ( ≥8 ) and non-IDs(<8) groups. The sociodemographic and clinical factor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o identify the prevalence and early predictors of IDs in adult epileptic patients.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IDs in adult patients with epilepsy was 38.2% ,49.0% in active epilepsy and 12.1 %in seizure freedom. 30.0% ,5.5% ,and 2.7% were experiencing mild-to-moderate (HAMD score≥8),moderateto-severe ( ≥ 18 ) and severe ( ≥25 ) depression. 42 patients who met the HAMD score≥8 were classified as IDs group,and the remaining 68 patients were classified as non-IDs group. With multiple stepwise backward logistic regreasion,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IDs were epileptic seizures ( OR = 8. 845, P = 0. 003 ); symptomatic or cryprogenic epilepsy ( OR = 3.132, P = 0. 045 ); prolonged duration of illness ( OR = 1. 106, P = 0.004 ) and employment status (OR =0. 154, P=0.001 ). There were no relationship between seizure frequency and severity of IDs ( Kruskal-Wallis test, x2 = 4.5, P = 0. 104). Conclusion IDs is a frequent psychiatric comorbidity in adult patients with epilepsy. The prevalence of IDs is higher in those with active epilepsy compared with those in seizure freedom and most of them are mild-to-moderate. Epileptic seizure, symptomatic or cryprogenic epilepsy, prolonged duration of illness and employment status are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IDs, but seizure frequency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IDs severity of patient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癫痫患者的婚姻质量与心理应激的关系。方法 采用匹配对照方法,选取成人已婚癫痫患者组40例和正常对照组40例。以OLSON婚姻质量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心理压力综合调查表(PSS)对两组被试者的婚姻质量和心理应激进行研究。结果 癫痫患者组的婚姻满意度、性格相融性、解决冲突的方式、经济安排、业余活动因子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SAS及SDS得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应激性情绪反应、躯体反应及消极应对因子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积极应对因子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婚姻质量与发作类型、焦虑及抑郁呈显著负相关;与积极应对、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显示,抑郁(β=-1.324)、发作类型(β=-31.771)及家庭内支持(β=5.192)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癫痫患者的婚姻质量低于正常对照组,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和较高的应激反应水平。其婚姻质量与发作类型、焦虑、抑郁情绪、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