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脑脊液流式细胞学(FCM)检测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9例ALL患者脑脊液标本,采用脑脊液FCM技术、脑脊液细胞学(CC)法进行检测,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方式对CNSL的诊断情况。结果:经脑脊液FCM检出23例异常表型细胞,检出阳性率为25.84%,经脑脊液CC检出10例异常细胞,检出阳性率为11.24%,脑脊液FCM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脑脊液CC检查(P<0.05)。对于脑压增高患者,FCM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CC检出阳性率(P<0.05);对于脑脊液糖正常患者,FCM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CC检出阳性率(P<0.05)。结论:脑脊液FCM在ALL并发CNSL诊断中具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是脑脊液CC检查的重要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2.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14岁,因面色苍白,发热20余天,在当地查血常规发现三系细胞减少,行骨髓穿刺提示“再生障碍性贫血”,因治疗无效于2004年6月转诊于我院.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miR-128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对62例ALL患者和20例骨髓正常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miR-128的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并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miR-128在ALL患者中的相对表达量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但其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及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128的表达与是否存在bcr-abl融合基因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均无相关性(均P> 0.05).结论 miR-128在ALL患者中表达上调,可作为临床诊断ALL的潜在分子标志物,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对miR-128在ALL中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FLAG方案化疗对复发或难治的成人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9例复发、难治的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氟达拉滨、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的(FLAG)补救方案化疗.其中5例为原发耐药患者,14例为首次复发患者.结果:给予补救化疗后,8例患者(42.1%)达到完全缓解,10例患者(52.6%)未缓解,1例患者死于感染.完全缓解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数在达到0.5×109/L和1×109/L以上的平均时间分别为开始治疗后的第18(范围为15到24天)和第21天(范围为19到26天),血小板数达到20×109/L和100×109/L以上的平均时间分别为开始化疗后的第22(范围为17到23天)和第31天(范围为26到36天).19例患者中有18例(94.7%)出现了高于38.5℃的发热,其中10例为不明原因发热,8例为感染所致.主要的非血液学不良作用为粘膜炎(16/19或84.2%)和肝毒性的增加(8/19或42.1%),对于这些不良作用,患者一般都可耐受.达到缓解的8例患者接受了第二轮FLAG方案化疗,此后其中4例患者接受了异基因干细胞移植(3例来源于同胞相合供者,1例来源于无关供者),另外4例患者因缓解后出现早期复发而未行移植.19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7个月(范围为1到36个月),8例缓解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分别为6(范围为5到36个月)和10个月(范围为9到36个月).4位接受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无病生存期为12个月(范围为7到36个月). 结论:研究中,复发难治的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对于FLAG方案化疗是容易承受的,毒性可以耐受,该方案可使部分患者达到完全缓解,从而接受同种异基因移植治疗.  相似文献   

5.
急性白血病错配修复基因hMSH2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与急性白血病(AL)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组及相应对照组进行DNA斑点印迹杂交;应用岛津薄层扫描仪对上述实验结果进行扫描;扫描值采用SPSS10.0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LL组与相应对照组hMSH2斑点印迹扫描结果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ANLL组与相应对照组比较,P>0.05无明显相关性;ALL组与ANLL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错配修复基因hMSH2异常可能与ALL的发病有关,而在ANLL发病过程中不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郑素华 《现代肿瘤医学》2006,14(10):1328-1329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成人ALL由于易复发,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许多大剂量化疗方案应用,疗效明显改善。自2002年以来我们应用高剂量甲氨喋呤/阿糖胞苷(HDMTX-Ara-C)化疗成人ALL共19人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化疗药物剂量大、化疗毒副作用大、并发症多,护理工作艰巨复杂。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02年6月~2004年12月,我院血液科应用高剂量甲氨喋呤/阿糖胞苷方案(HDMTX-Ara-C)化疗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共19例次,其中男性12例次,女性7例次,年龄20岁~50岁,中位年龄23.5岁。其…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可溶性及膜结合型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的表达,探讨HLA-G表达水平的变化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45例初发、15例难治性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前后及10例正常人HLA-G5 mRNA和mHLA-G的表达情况.结果:初发组和复发组HLA-G 5 mRNA、mHLA-G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5),复发组HLA-G5 mRNA、mHLA-G水平均高于初发组,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初发ALL患者经化疗后达完全缓解(CR)者41例,未缓解(NR)者4例,化疗后获得CR患者的HLA-G5 mRNA、mHLA-G水平较化疗前显著下降(P<0.05),NR患者HLA-G5 mRNA、mHLA-G水平在化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15例复发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复发后HLA-G5 mRNA、mHLA-G水平较复发前显著升高(P<0.05).随访至2015年8月31日,初发ALL患者低表达HLA-G5 mRNA组复发率及死亡率均较高表达HLA-G5 mRNA组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1.9±10.6)%和(45.8±10.2)%,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2.4±10.9)%和(37.5±9.9)%,低表达组2年总生存率(OS)及无病生存率(DFS)均较高表达者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A-G表达水平可能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预后相关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不同亚型的各种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当前国际通用的四色流式细胞术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并综合分析76例ALL患者的免疫表型及其发生规律与特点。结果①76例ALL免疫表型系列来源可分为三种不同亚型,其中T-ALL亚型5例(占6.57%)、B-ALL亚型68例(89.48%)、T和B细胞混合型(T/B-ALL)亚型3例(3.95%)②ALL早期抗原表达特点:在B-ALL亚型中CD38、CD34、HLA-DR呈高表达;在T-ALL亚型中,CD38和CD34呈高表达,但HLA-DR不表达;在T/B-ALL亚型中,HLA-DR表达,CD34和CD38不表达。③按免疫分型相关抗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在B-ALL中,特异性抗原cCD79a占91.18%,敏感性抗原CD19表达占97.06%;在T-ALL中,特异性抗原cCD3和敏感性抗原CD7均表达为100%;在T/B混合型ALL中,cCD3、cCD79a、CD19均表达,CD7表达2例;④伴髓系抗原交叉表达分析:在B-ALL中,伴髓系抗原表达占21例(30.88%);在T-ALL中,伴髓系抗原表达1例(20%);T/...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血浆中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微球芯片捕获技术检测34例卵巢癌患者及14例健康妇女血浆中IL-2,IFN-γ,TNF-α,IL-4,IL-6,IL-10水平。结果卵巢癌患者较健康妇女血浆中IL-2,IFN-γ,TNF-α水平明显降低,而IL-4,IL-6明显升高,且这种变化随临床期别的升高更加明显。结论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Th1/Th2类细胞因子平衡失调,检测Th1/Th2类细胞因子可作为评价卵巢癌临床进展及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0.
赵凯  蔡莉莉  王根杰 《癌症进展》2022,(15):1587-1589+1593
目的 分析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降钙素原(PCT)水平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8例ALL患儿(作为观察组)和57例非恶性血液病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L-6水平,采用免疫荧光层析法检测血清PCT水平。比较不同临床特征ALL患儿血清IL-6和PCT水平,分析血清IL-6和PCT水平与ALL患儿预后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儿血清IL-6、PC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Risk分层、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原始细胞比例的ALL患儿血清IL-6、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血清IL-6水平22.17 pg/ml为临界值将88例ALL患儿分为IL-6高表达组(n=52,≥22.17 pg/ml)和IL-6低表达组(n=36,﹤22.17 pg/ml),IL-6高表达组ALL患儿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2个月(95%CI:10.2~17.4个月),明显短于IL-6低表达组患儿的19个月(95%CI:13.5~22.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Tregs)及Th1/Th2型细胞因子在急性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包括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2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13例]及28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s的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浆IL-2、IFN-γ、IL-10、IL-4和TGF-β水平。结果:AML和ALL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s比例均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5);AML及ALL患者血浆IL-4、IL-10和TGF-β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升高 (P<0.05);IFN-γ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降低 (P<0.05);IL-2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Tregs与Th1/Th2细胞因子同时参与了急性白血病的发生;急性白血病患者机体Th1/Th2细胞因子失衡,Th2占优势状态,这可能是导致急性白血病细胞免疫逃逸的原因之一;Tregs可能通过影响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参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因子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预后分层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4月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初诊AML患者83例,根据成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国诊疗指南(2017年版)将AML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45例)、预后中等组(19例)、预后良好组(19例),其中预后中等+预后不良为预后非良好。利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不同预后组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表达的差异;选取不同预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细胞因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细胞因子预测不同预后分层AML患者的cut-off值;以cut-off值为界,将所有患者分为≥cut-off值组和0.05)。预测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中等组的TNF-β cut-off值为3.23 pg/ml,ROC曲线下面积为0.866(95% CI 0.753~0.978,P<0.05);TNF-β≥3.23 pg/ml的26例患者中,25例(96.2%)为预后非良好。预测预后中等组和预后不良组的TNF-β cut-off值为3.62 pg/ml,ROC曲线下面积为0.747(95% CI 0.610~0.884,P=0.02);TNF-β≥3.62 pg/ml的18例(100%)患者均为预后非良好。预测预后良好组和预后非良好组的TNF-β cut-off值为2.19 pg/ml,ROC曲线下面积为0.719(95% CI 0.595~0.842,P=0.04);TNF-β≥2.19 pg/ml的53例患者中,46例(86.8%)为预后非良好。 结论:TNF-β的高表达可能提示AML患者预后非良好,当TNF-β≥3.62 pg/ml时可能有助于对AML患者预后分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用于急性白血病患儿脓毒症诊断的效能。方法:选取2017年07月至2020年08月于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感染情况分为脓毒症组58例和非脓毒症组42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患儿的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两组儿童的降钙素原(PCT)、hs-CRP水平以及PEWS评分,利用ROC曲线分析血清PCT、hs-CRP水平、PEWS评分对急性白血病患儿脓毒症的诊断效能。结果:脓毒症组的血清PCT、hs-CRP水平、PEWS评分均显著高于非脓毒症组(P<0.05);重度组的血清PCT、hs-CRP水平、PEWS评分均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血清PCT、hs-CRP水平、PEWS评分联合检测诊断急性白血病脓毒症的AUC为0.924(95%CI:0.854~0.968),且联合诊断的AUC高于单一诊断(P<0.05);血清PCT、hs-CRP水平、PEWS评分联合检测鉴别轻、重度脓毒症的AUC为0.929(95%CI:0.830~0.980),且联合鉴别的AUC高于单一鉴别(P<0.05)。结论:血清PCT、hs-CRP联合PEWS预警评分可有效诊断、鉴别急性白血病患儿脓毒症,有望成为脓毒症患儿的临床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NLR)和降钙素原(PCT)对肿瘤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预测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380例肿瘤患者,其中感染组215例,非感染组165例。测定患者血常规和PCT水平,获取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计算出NLR值。通过ROC曲线评价PCT和NLR以及两者联合对肿瘤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意义。结果:肿瘤患者感染组的NLR和PCT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CT曲线下面积(AUC)为0.750、检测灵敏度50.7%、特异度88.5%,NLR为0.741、88.8%、57.6%,两者联合时三个指标分别为0.823、94.4%、61.2%。结论:PCT和NLR对肿瘤患者合并细菌感染患者具有诊断价值,当两者联合检测时,检验灵敏度提高,联合检测可以成为预测肿瘤患者细菌感染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成人早期前体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TP-ALL)与非早期前体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non-ETP-ALL)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科系统诊治的成人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19例,其中ETP-ALL 6例,non-ETP-ALL 13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基本状况、血液及骨髓检测结果、免疫分型结果及诱导治疗后缓解情况。结果:ETP-ALL组患者白细胞水平显著低于non-ETP-ALL组患者,血小板水平显著高于non-ETP-AL组患者,主要见于pro-T-ALL,首次诱导治疗后完全缓解或接近完全缓解(CR/CRi)率显著低于后者。结论:ETP-ALL患者具有较独特的临床特点,对常规诱导治疗反应差,有必要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LKB1(liver kinase B1)基因在不同类型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情况,探讨LKB1基因与急性白血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初次诊断的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标本32例,同时选取非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患者骨髓标本12例作为对照组。提取骨髓标本中单个核细胞,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两组间患者LKB1基因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年龄、性别及不同类型急性白血病的关系。结果:LKB1基因表达与年龄、性别无显著相关性。对照组12例中,有12例LKB1为阳性。根据疾病类型将白血病组分为3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组19例,其中LKB1阳性为9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组8例,其中LKB1阳性为3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组5例,其中LKB1阳性为5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追踪患者治疗效果,提示LKB1+组的1疗程CR率及2疗程CR率均较LKB1-组高,且复发难治的患者比例较LKB1-组低。结论:LKB1基因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前两者不同。LKB1阴性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7.
成人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95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数等于或大于100×10~9/L成人急性白血病93例的临床及治疗结果。显示,在确诊后的14天内,易发生致死性颅内出血,且常见于其血小板数仍高于10×10~9/L(10~58×10~9/L),凝血-抗凝血指标正常者。本组患者完全缓解率(46.9%)与同期治疗的702例非商白细胞急性白血病患者的(57.6%)相似,但中位生存时间较短,且与其白细胞数呈负相关。高龄、肝和(或)脾肿大、中枢神经系统和肺、肾等白血病细胞侵犯以及骨髓中白血病细胞高值均对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有不利影响。此外,对诱导化疗失败的类型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Thirty-eight patients with a diagnosis of relapsed 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 were accrued to a treatment program of reinduction therapy by the 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ECOG). A combination of mitoxantrone, etoposide (VP-16), and high-dose cytarabine (ARA-C) were administered over a five day period. Thirty-four patients were eligible for follow-up subsequent to treatment. Twenty-seven patients were in first relapse and seven were in second relapse. Fifteen of the thirty-four patients treated were given two cycles of induction chemotherapy. The complete remission (CR) rate for the entire group treated was 17%. The median duration of the CR was 2.4 months and the estimated median survival for first relapse patients was 4.5 months and 5.0 months for second relapse patient group. There were five deaths attributable to toxicity associated with the chemotherapy. The study emphasizes the difficulty in achieving durable remissions in adult patients with relapsed ALL.  相似文献   

19.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治疗是一个世界性范围的难题,尽管化学治疗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能够一定程度的提高患者的缓解率和治愈率,但是治疗相关并发症和复发仍严重影响治疗的效果。免疫检查点是近年来恶性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这种免疫学机制和临床疗法可能给予治疗AML新的希望。免疫疗法与传统化疗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作用于免疫细胞,而不是癌细胞本身。针对T细胞免疫检查点的单克隆抗体CTLA-4、PD-1和PD-L1以及免疫微环境细胞上的PD-L1现已被批准用于多种实体肿瘤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本文综述了PD-1与PD-L1结合后在AML上造成的免疫逃逸机制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运用于治疗AML中的临床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