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本地区健康体检者血尿酸浓度。方法:将健康体检者按年龄分为4组,采用尿酸氧化酶法测定尿酸含量,观察男女尿酸浓度的变化趋势。结果:男性尿酸浓度显著高于女性,在30~49岁午龄段高于其他年龄段。结论: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出现不均衡现象,导致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增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γ-谷氨酰转肽酶与代谢综合征孕妇的相关性,为孕妇代谢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30例代谢综合征孕妇和30例健康孕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两组的静脉血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对比分析γ-谷氨酰转肽酶与代谢综合征孕妇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孕妇比较,代谢综合征孕妇FBG、FINS、TG、TC、LDL-C、GGT浓度均明显升高(P<0.01),HDL-C明显降低(P<0.01).结论 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与孕妇代谢综合征呈一定正相关性,可以作为代谢综合征发生的标志物,对于临床代谢综合征孕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合肥市某三甲医院健康体检者人群血尿酸水平及其与高血压患病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合肥市某三甲医院体检中心2011年健康体检者9 421名,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体格检查与血生化指标。结果:研究对象血尿酸水平为(334.1±82.29)μmol/L,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5.6%。其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随着尿酸水平的升高而升高(P<0.01),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升高,高血压患病率也升高(P<0.01)。通过调整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血糖、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尿素氮和肌酐等因素,血尿酸水平是影响高血压的独立影响因素。276~μmol/L组、330~μmol/L组和≥388 μmol/L组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分别是<276 μmol/L组的1.230倍、1.456倍和1.732倍。结论:血尿酸水平和血压、高血压患病率紧密相关,常规检查血尿酸水平对高血压的防治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血尿酸(BUA)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资料完者且均签署知情同意者6422名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年龄段男性、女性体检人群BUA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情况;比较不同BUA水平体检者各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体重指数(BMI)]情况;分析BUA水平与各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入选的3666名男性体检者BUA水平为(348.3±87.2)μmol/L,发生高尿酸血症826例,占22.53%,以30~39岁构成比最高,达25.30%。入选的2756名女性体检者BUA水平为(278.3±71.7)μmol/L,其中发生高尿酸血症352例,占12.78%,以50~59岁构成比最高,达31.97%。高尿酸血症组体检者FBG、TC、TG、LDL-C、BMI水平及MS发生率分别为(6.38±1.32)mmol/L、(6.12±1.07)mmol/L、(2.21±0.74)mmol/L、(0.81±0.32)mmol/L、(26.5±7.1)kg/m2、26.2%(309/1178),明显高于血尿酸正常组,而高尿酸血症组体检者HDL-C[(1.21±0.16)mmol/L]明显低于血尿酸正常组(P〈0.05)。BUA与TC、TG、LDL-C、BMI呈明显正相关(r=0.019、0.281、0.157、0.245,P〈0.01);而BUA与HDL-C呈明显负相关(r=-0.189,P〈0.01),但BUA与FBG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BUA水平与MS关系密切,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应进一步加强和重视体检人群BUA水平的检测,以及其与MS的基础和临床干预研究,从而为MS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transferase,GGT)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利用北京地区美兆自动化健检机构提供的2003年至2010年健康体检资料,将基线未患MS、关键变量完整、至少来体检两次的人群构建成动态队列,分别利用中位数趋势比较、Cox比例风险模型和样条回归模型方法深入探讨GGT水平与MS之间的关联性及剂量反应关系趋势。结果:在10 076名个体组成的动态队列中,平均随访2.54年后共1 181人发生MS,粗发生率为46.20/1 000(人.年)。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将GGT作为分类变量,在逐步调整年龄、性别、吸烟、饮酒、体力活动、体重指数、心血管病家族史、收缩压、白细胞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后,浓度最高组发生MS的风险比值(HR)为1.60(95%置信区间:1.182.17)。进一步利用样条回归模型,将GGT水平作为连续变量调整后发现其与MS剂量反应关系呈斜率逐渐下降的递增曲线分布。MS的发生风险随GGT水平升高而上升,当GGT水平较高时,对MS的发生所起作用变化较小。结论:GGT水平与MS之间存在关联性,可能是MS发生的风险因素及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明显增高,但往往由于无明显临床症状而被忽视.本文分析了维吾尔族与汉族健康体检人群的血尿酸(UA)水平.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乌鲁木齐市水磨沟社区2007年3月体检健康者,排除肝、肾、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检测指标完整者1154例作为分析对象.其中维吾尔族男性253例,女性275例;汉族男性215,女性411名.年龄为32~77岁.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某单位健康体检者的血尿酸、血脂水平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对994例体检者检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按性别、年龄分组,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TC、TG、LDL-C、UA总的趋势随年龄增长而升高,HDL-C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中、老年组血脂和血尿酸男女之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尿酸、血脂水平与性别、年龄因素有关。尤其是40岁以后,男性普遍高于女性,提示从中年开始就应重视预防工作,尤其是男性。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健康体检人员血尿酸水平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莹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3(2):271-27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M)的患病率正逐年升高,HUM可导致痛风的发生。有报道HUM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S)密切相关,因而越来越受到医务工作者的重视。由于各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居住环境的不同,血尿酸的水平的差异可能存在着区域性。为了探讨北京市的HUM的患病情况,我们对4307例健康体检者血尿酸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 生物学特性
γ-谷氨酰转肽酶又称γ-谷氨酰转移酶(γ-CT或GGT),是一种含巯基的线粒体酶, 是谷氨酰循环中的关键酶,催化谷氨酰基转移到氨基酸上,形成γ-谷氨酰氨基酸.谷氨酰基的受体可以是小分子肽、L-氨基酸或水等,催化反应的类型也有多种[1]量最多,其次为肝、胰、肺、脑、附睾、唾液腺等.胚胎期各脏器γ-CT较高.血清中的γ-CT则主要来自肝胆,红细胞中几乎无γ-CT,因此溶血对其测定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12.
过去认为中国人群高尿酸血症较少,但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不断增多,与之相关的动脉硬化及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本文对806例20岁以上的体检者的血尿酸值及与血脂的关系作一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与慢性肝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峰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7,10(6):696-697
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对于肝脏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我们对平煤集团总医院传染科104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γ-GT进行了检测与分析,以探讨血清γ-GT水平与慢性肝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γ-谷氨酰转肽酶与各种肝病关系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与各种肝病诊断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13例各型肝炎患的肝功指标,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酒精性脂肪肝、肝癌、急性肝炎患肝功指标中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明显,重型肝炎γ-谷氨酰转肽酶无明显升高:结论 酒精性脂肪肝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最明显,重型肝炎γ-谷氨酰转肽酶表现为酶-胆分离,γ-谷氨酰转肽酶明显升高对诊断肝癌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笔者医院169例DCM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检测血清GGT、ALT、AST的水平.结果 与GGT正常组相比,GGT升高组ALT和AST水平升高,NYHA分级明显增加,LVEF显著降低,LVDD和RVD明显扩大.DCM患者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GGT水平逐渐增加.GGT与LVEF均呈负相关,与LVDD、RVD呈正相关.结论 DCM患者心功能与其体内GGT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北部高寒地区少数民族人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检测结果增高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06年4月~2008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1665例γ-GT检测者(20~65岁)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1665例γ-GT检测结果统计分析,北部高寒地区少数民族男性与女性异常结果分别为935例和730例,各占总人数的56%和44%。结论:分析发现,北部高寒、少数民族地区人血清γ-GT明显增高时,多见于原发性肝癌、胆汁性肝硬化、胰头癌、肝外胆道癌等。特别在诊断恶性肿瘤患者有无肝转移和肝癌术后有无复发时,它的阳性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 GGT)对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评估作用。方法纳入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80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年龄均≤44岁。根据患者Gensini 评分将患者分为A组(0<积分≤10)、B组(10<积分≤20)、C组(20<积分≤34)、D组(34<积分≤64)、E组(积分>64)。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检测GG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肌酐( Cr)、尿酸( UA)、总胆红素。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分析GGT与Gensini评分及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各组患者相比,男性患者所占百分比、吸烟史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G、HDL-C、LDL-C、C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G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GGT与Gensini 评分、TC、TG、LDL-C、Cr成正相关,与HDL-C成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GGT进入Gensini 评分回归方程(β=0.64,P<0.01)。结论 GGT水平与Gensini 评分正相关,且随着Gensini 评分的增高GGT水平也增加,GGT水平与其他危险因素亦呈现相关性,提示GGT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可为评估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健康体检者骨密度水平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防护措施。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深圳市保健委员会办公室综合门诊部接受骨密度检测的健康体检者2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基本信息,分析不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生活方式对骨密度的影响。通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分析影响骨密度水平的主要因素。结果 与BMI为28.0~32.0kg/m2者相比,BMI在16.0~21.9kg/m2、22.0~27.9kg/m2的桡骨、胫骨骨密度检测值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90岁骨密度检测结果为骨质疏松或严重骨质疏松的人数占比达71.43%,30~39岁检测结果为0。骨量减少方面,40~49岁者占比达48.39%,70~79岁者达44.00%,30~39岁者占比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不吸烟者、每周3次及以上运动锻炼者、喝牛奶或定期补充其他含钙物质者,以及无长期饮酒、饮浓茶、咖啡习惯者,骨量正常人数占比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危险因素方面为吸烟、饮酒、饮浓茶、饮咖啡(P<0.05),保护因素方面为运动、饮牛奶(P<0.05)。结论 BMI、年龄、性别、生活饮食方式等均会对健康体检者的骨密度水平造成一定影响,针对相关因素加强预防,可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9.
病理性黄疸患儿γ-谷氨酰转肽酶与胆红素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和胆红素活性在病理性黄疸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64例,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总胆红素(BILT)、直接胆红素(DBIL)和γ-谷氨酰转肽酶.结果 64例患儿中有93%的病例γ-GT超出正常范围.治疗前后γ-GT活性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而DBIL和IBIL则相反.治疗前3组患儿胆红素与γ-GT间有较好的相关性(r=0.43,t=2.55;P<0.05),治疗前后的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8~15 d组和16~42 d组治疗前后γ-GT变化明显(P<0.05),而≤7 d组治疗前后γ-GT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γ-GT活性测定在病理性黄疸诊断中的存在一定的价值,可作为出生超过7 d的黄疸患儿的治疗监测指标,但是否能用于≤7 d的黄疸患儿仍需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自从1960年Szewczuk等用比色法测定人血清γGT活力以来,测定方法不断改进,临床应用日趋广泛,γGT活力测定不仅对肝胆炎性疾病是一项敏感指标,而且在估价肿瘤是否转移至肝也极为灵敏,此外,对药物引起的中毒性肝损害也具有较大的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