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宋振东  闻绍云  李欣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4):577-580,606
  目的  探讨Flotrac/Vigileo监测下输液对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方法  选择台州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患者16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80例。A组给予421法液体输注,B组根据Flotrac/Vigileo监测结果进行液体输注。分别采集患者术前、术后1 d、术后3 d和术后7 d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IL-6水平。  结果  2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液体总量、出血量和尿量、血流动力学、并发症、住院时间、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膀胱内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B组胶体液量[(1 291.45±224.83)mL]高于A组(P < 0.05),晶体液量[(992.13±234.15)mL]低于A组(P < 0.05)。B组肛门排气时间[(61.35±14.16)h]、首次下床时间[(6.34±1.42)h]、恢复进食时间[(3.51±1.07)h]均小于A组(均P < 0.05)。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1 d和术后3 d血清TNF-α、IL-6水平升高(均P < 0.05),IL-2水平降低(P < 0.05);B组术后1 d和术后3 d血清TNF-α、IL-6水平高于A组(均P < 0.05),IL-2水平低于A组(P < 0.05)。  结论  Flotrac/Vigileo监测下输液可促进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抑制围手术期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并分析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方式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对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苏醒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患者右美托咪定在TAP阻滞中给予,对照组患者麻醉诱导前静脉给予负荷量。观察2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HR、MAP、SpO2)、苏醒期间SAS评分(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苏醒期恢复情况、术后疼痛评分、免疫指标(CD4+、CD8+、CD4+/CD8+)。  结果  拔管时2组患者HR及MAP显著高于手术结束时(均P < 0.05);观察组患者睁眼时、拔管时、拔管后30 min躁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 0.05);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 < 0.05);术后1、3 d 2组患者VAS评分较术后6 h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术后1、3 d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 0.05);观察组术后CD4+、CD8+、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右美托咪定局部用药联合TAP阻滞相对于静脉用药联合TAP阻滞更能有效缩短患者苏醒时间,改善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小儿推拿结合麻杏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肺炎咳嗽风热闭肺证的疗效。  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台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缓解期风热闭肺证肺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小儿推拿结合麻杏银翘散加减治疗,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结果  (1) 观察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95.00%;显效率为95.00%、77.50%(P<0.05)。(2)治疗后观察组临床体征[(4.71±1.41)分vs. (6.85±1.90)分]、中医证候积分[(2.85±0.56)分vs. (3.41±0.37)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3)治疗后观察组CD3+、CD4+ 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及CD4+/CD8+、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4)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8.01±1.04)d vs. (9.66±2.01)d]、气促消失时间[(1.56±0.27)d vs. (2.85±0.63)d]、肺啰音消失时间[(6.96±1.37)d vs. (8.56±1.74)d]及住院时间[(9.11±1.74)d vs. (11.22±1.63)d]短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小儿推拿结合麻杏银翘散治疗风热闭肺证肺炎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小儿肺炎支原体(MP)大叶性肺炎在运用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炎性指标、免疫力变化。  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9月在六安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60例MP感染引起大叶性肺炎改变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肺炎支原体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主要包括住院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炎性因子水平、细胞免疫力、体液免疫力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  (1) 治疗后肺部CT复查肺部恢复情况,观察组肺部阴影完全消失18例、部分消失10例、未有变化2例,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4.89±1.74)d]、发热时间[(2.63±0.56)d]、住院天数[(7.45±1.68)d]均少于对照组[(6.43±1.33)d、(3.85±1.29)d、(9.90±1.32)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3)2组经过治疗后实验室指标比较,WBC、血清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CD3+、CD4+、CD4+/CD8+, IgA、IgM、IgG水平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炎症反应,加快患儿免疫力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医院-家庭连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对Miles术后肠造口患者不良情绪、造口自护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在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接受Miles手术的直肠癌患者53例设为对照组,另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接受Miles手术的直肠癌患者54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与医院-家庭连续性护理模式。比较2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生活质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及出院后造口适应情况。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及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13.45±4.82)h]和首次肛门排气时间[(25.63±5.21) h]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9.85±5.24) h,(33.84±6.87) h,P <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56%)明显低于对照组(18.87%,P < 0.05)。观察组干预后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社会交往及总分[(171.83±25.6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29.53±22.43)分,P < 0.05];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医院-家庭连续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Miles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睡眠质量,有助于增强患者造口应对能力,促进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以目标导向方式输注胶体液对行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近期恢复和改善免疫功能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1月—2020年8月在衢州市人民医院行结直肠癌切除术的164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全麻诱导后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是否输注胶体液进行分组,观察组(86例)外周静脉输注胶体液,对照组(78例)外周静脉输注晶体液;比较2组围术期各项信息、不同时间点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乳酸(Lac)和血糖(Glu)浓度、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体液免疫指标水平。  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补液量、尿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半流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 < 0.05);2组手术结束时ScvO2、Lac和Glu浓度均较术前增大,手术结束时,2组间ScvO2、Lac和Glu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8.14%,低于对照组的20.51%(P < 0.05)。2组术后体液免疫指标均较术前降低,术后3 d,观察组血清IgG水平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结直肠癌切除术中以目标导向方式输注胶体液较输注晶体液,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恶心呕吐发生,保护免疫功能,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膝关节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合肥京东方医院于2019年4月—2020年8月收治的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常规护理+快速康复理念)和对照组(33例,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术前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疼痛情况及膝关节活动情况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VAS评分),活动度评分(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情况,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膝关节镜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的效果。  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0.00% vs. 18.18%, P < 0.05),术后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0.67±0.65)分vs. (2.67±0.48)分, P < 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5.84±0.71)d vs. (11.90±1.42)d, P < 0.05],膝关节术后活动度较对照组高[(92.48±2.42)分vs. (79.27±2.85)分, P < 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满意度明显较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的应用能够减少膝关节镜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的同时,提高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4例腹泻型IBS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观察组采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比较2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脑肠肽指标。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8%(47/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39/52,χ2=4.299, P=0.038)。治疗后,观察组腹泻[(1.26±0.32)分vs. (1.87±0.39)分]、腹痛[(1.28±0.37)分vs. (1.94±0.43)分]、两胁胀满[(0.74±0.16)分vs. (1.07±0.24)分]、恶心[(0.54±0.13)分vs. (0.75±0.19)分]、纳少[(0.47±0.18)分vs. (0.82±0.27)分]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t=4.418,P<0.05)。治疗后,观察组P物质、神经降压素、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型IBS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和脑肠肽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腹膜外斜隧道式乙状结肠造口在经腹腔镜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2015年1月—2017年12月行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Miles)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104例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观察组52例为经腹腔镜Miles术并行腹膜外斜隧道式乙状结肠造口患者,对照组52例为经腹腔镜Miles术并行腹膜内乙状结肠造口患者。随访24~60个月,统计分析2组患者术后造口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造口近期并发症(造口分离、造口水肿、造口缺血或坏死、造口肠管破裂、造口肠管梗阻)、造口远期并发症(造口回缩、造口狭窄、造口旁疝、造口脱垂)、术后第6个月排便感获得情况。  结果  观察组造口术后首次排气时间[(3.31±0.42)d]、首次排便时间[(4.18±0.55)d]高于对照组[(3.04±0.30)d、(3.93±0.4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而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11.96±1.62)d]与对照组[(11.64±2.32)d]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造口近期并发症发生率(15.385% vs. 17.3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造口远期并发症发生率(5.769% vs. 32.692%)、术后第6个月排便感获得率(86.538% vs. 40.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Miles术时采用腹膜外斜隧道式乙状结肠造口安全可行,并且能够明显减少术后造口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患者排便感获得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胃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方案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营养指标、免疫功能及术后康复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行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9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营养支持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45例)及对照组(45例),观察组给予EEN+PN营养支持方案,对照组给予术后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支持。对比2组患者术后营养指标、免疫功能及术后康复情况。  结果  观察组术后3 d、术后1周ALB、总蛋白(TP)及前白蛋白(PA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术后3 d:t=3.640、4.529、3.207,均P<0.05;术后1周:t=2.047、2.550、4.079,均P<0.05);观察组术后3 d及术后1周时IgG、IgA及补体C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术后3 d:t=2.058、3.649、10.680,均P<0.05;术后1周:t=2.897、2.154、6.012,均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6.010、5.784、4.851,均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2% vs. 24.4%,χ2=0.104,P>0.05)。  结论  直肠癌根治术给予EEN+PN支持方案可有效改善术后患者营养状态,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1.
庞希友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7):1159-1162
目的 观察B超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应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60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腹横肌平面阻滞组于全麻诱导后行B超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静注0.25%盐酸罗哌卡因30 ml;生理盐水对照组静注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2组麻醉前(T0)、术后1 h (T1)、术后12 h (T2)、术后24 h (T3)及术后48 h (T4)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术后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使用总量;比较CD4+%、CD8+%、IFN水平及不良反应。 结果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腹横肌平面阻滞组于T1、T2时点MAP降低,T1、T2及T3时点HR降低(均P<0.05)。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腹横肌平面阻滞组于T1、T2、T3、T4时点VAS评分均更低,且术后24 h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总量均降低(均P<0.05)。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1、T2、T3及T4时点CD4+%水平均升高,IFN水平T2、T3时点均升高(均P<0.05)。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腹横肌平面阻滞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 结论 B超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应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较佳,血流动力学平稳,且对免疫功能具有保护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保留左结肠动脉(LCA)并行第253组淋巴结清扫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手术安全性和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21年2月六安市人民医院结直肠外科80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保留LCA,并清扫第253组淋巴结.对照组不保留LCA,于肠系膜下动脉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融入加速康复理念的护理措施在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19年8月—2020年10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行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观察组40例,应用加速康复理念的护理措施;对照组40例,应用传统的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应激指标、护理满意度的差异。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t=5.300,P<0.001)及术后48 h的疼痛评分(t=6.030,P<0.00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2.68±1.01)d vs. (3.21±1.13)d]、术后排便时间[(3.56±1.02)d vs.(4.55±1.21)d]、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3.39±1.05)d vs.(4.14±0.99)d]、住院时间[(7.53±1.74)d vs.(9.28±2.13)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肝门阻断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4天的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0.00% vs. 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加速康复理念护理措施可以减少腹腔镜肝癌切除患者术后疼痛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降低术后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围术期应用目标导向容量治疗联合右美托咪定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脑保护作用,为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式提供依据。  方法  将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2018年8月—2020年8月期间于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70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2组患者均采用目标导向容量治疗,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采用右美托咪定持续静脉泵注,对照组则应用生理盐水,密切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麻醉诱导后(T0)、开硬脑膜时(T1)、关硬脑膜时(T2)、手术结束时(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清S100β水平,术前、术后7 d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  结果  2组患者T0时刻HR、MAP、血清S100β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T1、T2、T3时刻的HR、MAP、血清S100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术前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患者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3.21±1.04)分vs.(11.01±1.55)分,P<0.05]。  结论  围术期应用目标导向容量联合右美托咪定治疗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能够维持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稳定,更好地保护脑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郑氏卧位康复操联合呼吸排痰阀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20年10月—2021年2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治疗的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均给予抗感染、解痉祛痰、氧疗等基础治疗。对照组进行缩唇腹式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郑氏卧位康复操联合呼吸排痰阀治疗,研究周期为12周。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CRP、IL-6、CD3+、CD4+、CD4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及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IL-6[6.11(0.82,10.83)pg/mL]和CRP[9.15(2.15,18.91)mg/L]较对照组显著降低[8.64(5.41,15.54)pg/mL、18.64(6.49,26...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护理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20年7—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20例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给予加速康复护理,包括术前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缩短禁食禁水时间;术中限制性输液;术后早期进食、早期拔管、早期运动锻炼、疼痛管理等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心理状态、疼痛评分、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护理后(术前1 d), 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的N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6.73±1.65)h、(12.78±1.43)h和(3.71±0.42)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0.61±2.38)h、(21.06±2.45)h和(5.03±0.65)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09%(P<0.05)。  结论  加速康复护理应用于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临床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刘全丽  张婕  张静  霍蕊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9):1615-1619
  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对直肠癌术后行肠造口的患者术后自我护理能力以及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影响,旨在提高患者居家自我护理造口的能力,减少造口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1年1—9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接受直肠癌根治术并行肠造口的79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9例)及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造口健康教育,包含造口相关护理知识、生活指导、并发症处理及出院指导等,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融合思维导图宣教。采用造口自我护理能力量表于出院当日、出院1个月和3个月时分别评估患者对造口的自我护理能力,并记录患者出院后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2组患者出院当日造口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出院1个月[(53.13±2.65)分vs. (47.77±2.44)分]及出院3个月[(58.80±2.60)分vs. (54.92±2.66)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1)。对照组与观察组出院1个月(21人vs. 12人, χ2=4.617,P=0.032)及出院3个月(15人vs. 7人, χ2=4.318,P=0.038)造口并发症发生例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住院满意度分别为95.0%(38/40)及76.9%(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4,P=0.020)。  结论  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能改善肠造口患者术后居家自我护理造口的能力,减少术后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住院期间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