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性传播疾病是指以性行为为主要传播方式的一组传染性疾病。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的增加,过去少见的STD,近几年又复出现,且漫延到孕妇,如不及时防治,导致围产期STD,威胁产妇和胎儿,殃及子孙后代。1988年6月~1991年6月,随机抽样4359例孕妇,进行了STD检测,并讨论了围产期性病患者可能出现的危害及前瞻性预防保健措施。临床资料与检测方法一、临测对象为1988年6月~1991年6月,我院妇产科门诊部分妊娠妇女,随机抽样,本文报道的是按性病防治中心要求,逐月申报的孕妇STD病人登记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和分析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患者安全套相关认知、行为和态度,为开展针对性的预防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STD就诊患者安全套相关情况调查表”对280例ST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基本情况及安全套相关认知、行为和态度特征等。结果(1)对安全套使用方法完全知晓的STD就诊患者仅占10.4%,而且有17.9%的患者答题正确率在50%以下,存在较多误区;(2)STD患者存在感染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的高危行为,对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预防STD和AIDS等缺乏认识。结论做好STD患者的健康教育、强调安全套在预防STD/AIDS中的作用、教会STD患者正确使用安全套的方法,是STD门诊切实加强AIDS预防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性传播疾病就诊患者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态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和分析性传播疾病(STD)门诊患者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行为和态度,为介入STD人群开展AIDS相关的防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STD就诊患者情况调查表对280例STD就诊患者进行人口学特征、AIDS相关知识、行为和态度等的问卷调查,用SPSS13.0进行统计描述分析。结果STD就诊患者对AIDS相关知识认识不足;STD就诊患者存在感染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的高危行为。结论STD患者是HIV感染的高危人群,做好STD患者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对预防STD/AIDS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淋病和非淋菌性尿道炎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淋病和非淋菌性尿道炎,在性传播疾病(STD)中名列前茅,虽然治疗容易,但二病临床症状有很多相似之处,特别是经过不规则治疗的慢性患者,因此先要鉴别孰淋孰非诊断后,方能做到药到病除。笔者受非侵入性检查方法诊断STD的启发,对日常门诊尿道炎患者的首、末段尿进行观察检查发现淋和非淋之间有明显不同,为此作如下探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十堰地区主要性传播疾病(STD)感染情况。方法:对330例STD患者的淋病奈瑟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TPPA)艾滋病抗体(HIV)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STD疾病谱排序:梅毒(42.7%)、NG(31.2%)、CT(15.2%)、UU(6.4%)、混合感染率4.5%。此次STD患者HIV抗体均为阴性。结论:十堰地区STD感染情况与全国一致,梅毒感染已居首位,应引起医师注意;STD患者混合感染情况不容忽视,应加强对STD患者的多种病原体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性行为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疾病(称为任传播疾病)(SexuallytransmittedDisease,STD)有明显增多的趋势。为了探讨淋球菌和衣原体在STD中的感染频率,本文对我院性病专科门诊120例疑为STD的患者作了淋球菌和衣原体感染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林科与方法1.1临床病例选择选取在我院性病专科门诊就诊的疑为STD的患者120名,其中男性88名,女性32名,年龄在15~60岁之间。选择条件:①承认有不洁性史老;②有不同程度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刺痒。男性尿道D有粘液样分泌物症状;女性外阴和尿道口有不同程度搔痒,…  相似文献   

7.
秦凤芝 《护理研究》2004,18(3):426-427
淋病是由呈肾形的革兰阴性双球菌——淋病奈瑟菌(简称淋菌)感染,以侵袭生殖、泌尿系统黏膜的柱状上皮和移行上皮为特征的化脓性性传播疾病(STD)。人是淋球菌的惟一天然宿主,目前在国内的STD统计资料中占首位。淋菌喜潮湿,怕干燥,最适宜的培养温度为35℃~36℃,在微湿的衣裤、毛巾、被褥中可生存10h~17h,离体后在完全干燥的情况下1h~2h即死亡。一般消毒剂或肥皂液均能使其迅速灭活。1998年1月-2001年1月我院诊治淋病女童132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妇科门诊妇女性传播疾病(STD)感染状况。方法:应用病原体培养,显微镜下直接检测等方法,对门诊486例女性患者进行STD感染状况调查,取宫颈分泌物检测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淋球菌(NG)、念珠菌及滴虫等检测。结果:UU阳性检出率为28.6%,CT阳性检出率为16.7%,NG阳性检出率为3.9%,念珠菌阳性检出率为32.1%,滴虫阳性检出率为5.8%。结论:临床上应重视STD诊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伴或不伴ST段压低(STD)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2009年9月到2012年9月AMI患者65例,其中AMI伴STD患者(STD组)29例,不伴STD患者(NSTD组)36例.分析两组患者冠脉受累支数、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及体内炎症水平差异.结果 STD组患者更多罹患冠脉多支病变;AMI伴STD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较NSTD患者高;同时,AMI伴STD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较NSTD患者为高.结论 AMI伴STD发生率高,可能提示更严重心肌病变及更强烈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关新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6,10(9):1064-1065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性传播性疾病STD在我国发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病原学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由于该类疾病多表现为泌尿生殖道症状,临床鉴别有一定的困难,实验室检查是其确诊的重要依据。但由于诸多客观因素的存在,部分实验室所采用的方法不够规范造成了假阳性或假阴性的出现。为较为准确地了解我地区STD的发病情况,我科采用卫生部推荐的检测方法对2002.12-2005.3来院就诊的可疑STD患者标本共965份进行了实验室检测。结果研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聚合酶链反应在性传播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性传播疾病(STD)的发病率逐年增加,除了常见的淋球菌外,还有多种病原体可引起STD,而且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的病例不断增多.有些病原体感染的临床症状相似或不明显,易造成漏诊或误诊.因此加强对STD病原体的检测日益重要。笔者用聚合酶键反应(PCR)对410例可疑STD患者的尿道或宫颈分泌物分别进行淋球菌(NG)、钦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单纯疤疹病毒Ⅱ型(HSV-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结果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试剂PCR试剂为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2.标本来源l996年元月至6月我…  相似文献   

12.
作者从2000年开始注意了男性STD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尿道念珠菌感染的问题。直至2007年共8年间,对男性五种STD(NGU、CA、GH、S、G)患者共1451例进行了尿道拭子的真菌培养,共培养出各种念珠菌137株。  相似文献   

13.
生殖道常见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混合感染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调查本地区性传播疾病(STD)混合感染及流行状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支原体用专用培养基培养;淋菌采用血平板或巧克力平板,置入5%的二氧化碳中于36.5℃培养;沙眼衣原体(CT)采用胶体金法;单纯疱疹病毒(HSV)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检测HSVI—IgM和HSVⅡ—IgM。结果 检测的1659例男性中,有两种以上病原体混合感染的患者252例(15.2%),年龄87.9%分布在18~50岁之间;被检查的2109例女性中,有两种以上病原体混合感染的患者165例(7.8%),年龄81.9%分布在18~40岁之间。结论 临床医师接诊这2个年龄段男、女患者时,应认真分析临床症状,选择适当的组检,提高STD的检出率和治愈率;同时加强人们的性健康科普知识的教育,增强个人自我防范意识,从而减少和控制STD的流行与扩散。  相似文献   

14.
李军 《浙江临床医学》2008,10(8):1102-1103
尖锐湿疣(CA)是我国目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STD)之一,发病率占STD第二位。本病容易复发,一般认为CA复发与患者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关。作者于2006年3至11月采用高频电离子加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CA患者78例,取得较好疗效,明显降低了CA电离子治疗后复发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尖锐湿疣(CA)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的性传播疾病(STD),复发率高,治疗周期长。笔者对CA患者用微波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重组人α-2b干扰素凝胶(商品名:尤靖安),以降低其复发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子宫颈炎是妇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约占妇科门诊总数的40~60%犤1犦,在女性,子宫颈和阴道通常是STD最早感染的部位犤2犦,为了研究支原体性子宫颈炎、衣原体性子宫颈炎等,即STD性子宫颈炎的病原学特点,我们对697例STD性子宫颈炎患者进行了病原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材料1.1.1标本来源宫颈分泌物及血清标本各697份,标本来自诊断为STD患者,症状明显,白带增多、有异味,有的还有出血、小腹痛、阴道坠胀或尿频尿急等不同临床表现。可见宫颈充血、水肿、糜烂、空泡等不同体征。1.1…  相似文献   

17.
荧光定量PCR检测性病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核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本地区STD患者中HPV的感染情况,我们对2 0 0 1年9月~2 0 0 2年8月收集的35 7名STD患者标本进行HPVDNA荧光定量检测,结果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本院性病门诊尖锐湿疣(CA)患者10 3例,均为男性,年龄2 1~6 5岁,平均30 .2岁;HPV亚临床感染者2 5 4例,男137例,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重庆铁路辖区内离退休老年(≥60岁)男性性传播疾病(STD)混合感染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影响老年男性STD混合感染的相关因素,为辖区内老年男性STD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2012年间在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就诊的432例老年(≥60岁)男性STD患者进行检测,将检测到的48例混合感染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制作老年STD混合感染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调查表,依据患者病原体检测、问诊查体、治疗预后以及睾酮水平检测等方面的结果填写相关项目。结果 432例老年男性STD患者检测病原体,48例为混合感染,占11.1%。老年男性STD混合感染有6种病原体: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梅毒螺旋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类乳头瘤病毒及疑似杜克雷嗜血杆菌;有10种组合模式,以沙眼衣原体加人类乳头瘤病毒和淋病奈瑟菌加人类乳头瘤病毒混合感染最为常见,分别占27.1%和20.8%;首诊症候群首位为阴部疣状物加尿路症状(28例),其次为阴部丘疹破溃加尿路症状(6例)。采用最优的综合治疗后1个月仅治愈6例,2个月治愈7例,3个月治愈11例,治愈率为50%;血清睾酮水平:观察组为(14.7±5.8)mmol/L,健康对照组为(10.3±5.6)mmol/L,观察组血清睾酮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P<0.05)。结论老年人群STD混合感染并不少见。治疗疗程长、疗效低及婚外性行为、较高的血清睾酮水平是导致老年STD及混合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就诊人群对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相关态度及行为,评价其对AIDS/STD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整体抽样方法,对2000名就诊患者在第一次就诊时(即健康教育前)和复诊时(即健康教育后)分别下发同一调查问卷进行相关问题调查。结果被调查对象复诊时对AIDS/STD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恐惧,心理明显减轻,并能主动性伴侣前来体查。结论通过专题教育、宣传栏、小册子等多种形式,在就诊患者年开展AIDS/STD健康教育可引起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笔者通过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等标准化测评工具对200例STD感染者进行了心理状况测评和认识评价调查,并收集了人口学资料、症状资料和其他信息,结果提示:(1)41.3%的STD感染者有中、重度抑郁障碍,他们的焦虑程度高于其他泌尿生殖疾病患者;(2)性病患者会通过认知评价直接对心理状况产生影响;(3)认知评价和社会支持在STD感染者压力和情绪障碍问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