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中医学认为该病病位在胃,与肺、肝、脾密切相关,气机失调为根本病机。笔者在临证时以升脾气,降胃气,疏肝气,宣肃肺气,调节脏腑的气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消化不良 ( Funcional dyspesia,FD)为临床常见病 ,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不适 ,伴有餐后饱胀、腹部胀气、嗳气、早饱、厌食、恶心、呕吐、烧心、反胃、胸骨后疼痛、排便异常等症状 ,并持续 4周以上 ,检查无局部或全身器质性病变。本病属中医“胃脘痛”、“痞证”、“反胃”等范畴。笔者从肝论治取得较好疗效 ,现浅述如下。1 情志不遂为重要病因 研究发现 ,精神因素与 FD关系极为密切。实验证实间断或持续的心理应激 ,可减少胃窦移行性肌电复合波 ( MMC)发生次数 ,从而导致 FD的发生。中医学认为脾胃运化功能正常与否 ,与…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消化不良(FD)作为一种临床上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常因病情复杂经久不愈,对身心造成困扰。根据主证,FD辨病当属中医学中的“胃脘痛”“胃痞”范畴,脾胃气机升降失司是FD的基本病机,也是发病的中心环节。因此,调理脾胃气机升降可作为论治FD的基本法度贯穿始终,从调畅气机、燮理阴阳方面入手以谋升降、达上下,以寒(阴)热(阳)为纲梳理FD病理变化类型,并注重调理肝脾的交互关系,为防治FD提供一种全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白苇 《山西中医》2007,23(6):71-72
脾胃升降功能失常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基础,治疗应以疏肝健脾、调畅气机为基本大法,同时要重视精神因素,配合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因各种社会、心理因素而出现的与消化系统有关的心身疾病,主要包括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以及慢性肝炎、胃炎、消化道溃疡、消化道肿瘤伴发的抑郁焦虑状态等痰病,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越来越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甚至威胁人类健康。中医学认为此类疾病多与情志关系最为密切,其发病的核心因素是肝郁所致。现代医学强调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生的重要病因与中医学“肝郁”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从肝郁角度论治可取得十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实施中药调理脾胃升降治疗的效果,从而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采取抽签法将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4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观察组(240例,应用西药治疗方案)、对照组(240例,接受中药调理脾胃升降治疗方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空腹血浆胃动素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等。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 0. 05),治疗后观察组心理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 0. 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 83%)高于对照组(89. 58%),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 0. 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各项积分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恶心与呕吐、上腹胀、泛酸、烧心、乏力、嗳气、上腹疼痛、进食少等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2组患者空腹血浆胃动素变化对比无明显差异(P 0. 05),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 0. 05)。结论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开展中药调理脾胃升降治疗方案,其临床效果显著,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用药安全性较高,可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具有慢性消化不良症状,但其临床表现不能用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等解释的一类疾病,中医认为病机以脾虚气滞、胃失和降为主,与情志因素关系密切.FD发病可责之于肝脾协同作用失调."怒伤肝""思伤脾",抑郁多思、郁怒焦虑会引起肝气郁结、脾气受损,脾气不升、...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机制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肝与胃的生理病理关系论及肝郁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理基础,以及功能性消化不良对肝郁的影响。并通过相关文献,从现代医学角度阐述肝郁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可能性,确立了疏肝解郁为本,通降清润为标的治则,提出了研究肝郁与胃肠激素、胃肠肽等指标之间关系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通过跟随周晓虹教授抄方和收集周晓虹教授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医案,归纳总结周晓虹教授治疗FD的理论思想、治则治法、选方用药,探索总结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经验。周晓虹教授认为FD的基本病机为气机升降失常,将调畅气机作为治疗FD的基本治则,同时注重审证求因、分虚实论治,在治疗中注重药对使用(枯梗-枳壳、苍术-白术、人参、槟榔,大黄-甘草,黄芩-干姜),并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情绪疏导,使气机调畅,疾病可除。  相似文献   

10.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一般规定为超过1个月或在12月中累计超过12周。现代医学应用促胃动力药取效,但也有部分FD患者仍不能缓解症状。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腹针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7月收治的42例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试验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明确各组治疗方法;参照组(21例):选择西医方法展开治疗;研究组(21例):选择西医方法 +腹针方法展开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 24%)明显高于参照组(66. 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者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腹针方法的有效应用,对于患者治疗愈显率、总有效率以及症状评分改善,效果明显,最终促进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2.
笔者自2000年4月至2002年4月,以中药调理脾胃升降为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2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中医杂志》2016,(2):408-409
目的:从神经内分泌角度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肝郁模型大鼠胃肠道运动障碍与胃肠激素的关系。方法:运用夹尾刺激法制备FD肝郁动物模型,采用定量方法观察模型大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情况,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胃肠激素血浆胃动素(MTL)、P物质(SP)、血清胃泌素(GAS)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胃肠排空功能较空白对照组减慢(P0.05);血浆MTL、SP、血清GAS含量较空白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肝郁是FD发病的重要病理因素,胃肠激素含量的改变是肝胃不和型FD胃肠道运动障碍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常见功能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上腹饱胀、疼痛、烧灼感等不适,导师李聚林从事消化系统疾病20余年,对病因病机及治疗有着独特的见解,认为疾病病位在胃,中焦气机失调,升降无序是发病基础,肝肺气机异常,虚、滞、湿、食、瘀及寒热失衡是主要诱因,治疗上重视气机升降,抓主要诱因,切其要害,以恢复气机升降为最终目的,提出疏调肝气、和中行气、平调寒热、宣降肺气四法,临证亦可取得不错的疗效。笔者总结导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常用方法及用药,举隅典型医案,以反映李聚林导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5.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功能性疾病。郑亮教授认为,本病以脾胃虚弱为本,多伴有肝郁证,中焦气机斡旋失调为其常见病机,治疗上注重疏肝理气,调畅情志,复气机升降,根据患者证型的不同,分别采用健运脾胃、疏肝理气、泄肝和胃、和肝醒脾、解郁安神的方法。该文分享郑亮教授治疗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杂志》2017,(3):476-479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多种因素引起的异质性疾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中医学以辨证施治为主,因人因时而异的治疗思路,标本兼顾,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治疗具有一定优势。张声生教授在继承国家级名老中医关幼波、李乾构等人经验的基础上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多为本虚标实之证,以中焦虚弱为本,外感诸邪、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等为致病之因,食积、痰湿、血瘀等邪为致病之标,中焦气机升降失调为其主要病机。治疗上重视醒脾健脾,调畅气机,以升清降浊为治疗法则,运脾调气升补清阳,和胃通腑降泄浊气,同时佐以疏肝、调肺、通腑、消积、逐痰、化饮、祛瘀等药物,以达气机升降相应,五脏六腑调和之效。  相似文献   

17.
穴位埋线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疗法能否增强中药治疗的效果。方法: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配合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口服中药治疗,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和结束后3个月随访收集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26例,痊愈5例,显效11例,好转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15%;对照组29例,痊愈2例,显效8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9.66%,两组疗效比较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中药疗法和单纯性中药疗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而穴位埋线配合中药疗法,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药疗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四逆散加味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予一般治疗,治疗组加用四逆散加味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加用耐信及吗丁啉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改良消化不良严重程度评估(mSODA)积分及其差值和临床有效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8.3%,对照组7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0.05)。治疗组腹胀痛严重度评分、非腹胀痛症状评分、生活满意度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O.01),2组治疗后各评分及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护〈0.05)。结论:四逆散加味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三香汤加味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就诊顺序将13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口服莫沙比利,5 mg/次,3次/d。观察组口服加味三香汤,1剂/d,水煎早晚分服。2组均坚持服药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SODA评分、情绪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91%,对照组为68.18%。总有效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S、SA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腹部胀痛严重程度、非腹部胀痛症状及生活满意度评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三香汤治疗肝郁脾虚型FD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逍遥散加味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5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少芳 《吉林中医药》2010,30(9):772-773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味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以逍遥散加味为基础,随证加减,与采用吗丁啉治疗的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愈显率分别为67.84%,44.00%,总有效率分别为91.07%,74.00%,治疗组愈显率、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逍遥散加味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