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食管癌高发区,尤以华北太行山地区较为严重,其河南省每年平均死亡25000多人,居全国食管癌死亡率的第一位。1959年,中国医学科学院根据全国恶性肿瘤防治规划,组织华北四省一市食管癌防治研究协作,在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建立了全国食管癌防治研究试点基地。河南医学院(今郑州大学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河南省医学科学研究所、河南省肿瘤研究所的医疗科研人员,先后深入高发区林县,与当地医疗卫生人员协作,开展了流行病学和病因学调查研究,建立肿瘤防治专业机构和全县居民食管癌发病、死亡登记报告制度,有计划地收集研究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动态资料,为各单位、多学科大协作开展食管癌病因学预防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食管癌综合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食管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48万新发病例,其发病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第8位.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区,每年平均死亡15万人,近年其死亡率与1976年相比有下降的趋势,但仍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第4位.  相似文献   

3.
肠内营养支持对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全世界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食管癌,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区,因食管癌死亡人数仅次于胃癌居第二位。营养不良是食管癌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可高达70%~80%,约22%的患者直接死于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高危人群的预防与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食管癌是人类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 ,位于全球肿瘤发病的第八位 ,肿瘤死亡的第四位。全世界每年约有 48万 (1 996 )人发生食管癌 ,占总癌新发生病例的 4.6 %;死亡 45 .6万人 ,占总癌死亡病例的6 .4%。食管癌主要流行地区是不发达国家 ,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地区 ,食管癌位居肿瘤死亡的第四位。世界年龄调整死亡率中国最高 ,男性 2 7.73 /1 0万 ,女性 1 3 .6 3 /1 0万 ,合计 2 0 .40 /1 0万。食管癌受累地区遍及大江南北十余个省市 ,覆盖人口近两亿 ,高发区人口大约为九千万 ,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和健康。研究表明 ,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  相似文献   

5.
泰兴市上消化道肿瘤的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学富  王飞霞 《中国肿瘤》2005,14(8):522-524
据15年的死因监测资料反映,泰兴市癌症死亡率(288.67/10万)远高于全国(108.26/10万)平均水平,而其中以肝癌(67.86/10万)、胃癌(56.02/10万)、食管癌(77.52/10万)为主,这3种癌症的死亡水平约为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倍,占我市癌症总死亡的68.25%,我市每年报告2000人新患此3种癌症.肝癌、胃癌、食管癌的高发病高死亡,引起省、市、县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上消化道肿瘤的防治成为迫切而艰巨的任务.在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上海医科大学有关专家通力协作和指导下,泰兴市疾控中心5年来对本市上消化道肿瘤的三级预防进行了综合防治研究,现将综合防治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国食管癌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概况及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其死亡率和病例数均居世界之冠。据统计,在我国每年死于食管癌者近16万人,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为23.40/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1.8%。因此食管癌是我国肿瘤防治研究的重点。近年来国内外对食管癌病因进行了多途径探索,从真菌、亚硝胺、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7.
乔友林 《中国肿瘤临床》2016,43(12):499-501
食管癌居世界癌症死因顺位的第6位。2012年全球约有45.6万食管癌新发病例和40万死亡病例,其中发展中国家的发病和死亡病例均占全球的80%以上[1]。我国食管癌发病和死亡病例均约占全球的50%,占发展中国家的60%。尤其是在卫生资源欠缺的中西部农村高发区,食管癌仍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疾病负担[2-3]。  相似文献   

8.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内科治疗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欧美国家乳腺癌的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在我国某些大城市已升至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并且呈上升趋势。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新发乳腺癌患者,约有50万患者死亡。在我国,每年新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已增至近17万人,死亡人数近4万人。复发和转移是导致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自1969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在河南省林县设立食管癌高发区现场防治点以来,河北、河南、山西、北京、四川、湖北、福建、广东、新疆等省,市在我国1974~1976年连续3年恶性肿瘤死亡回顾调查基础上,结合本地区情况,陆续开展的食管癌高发区现场工作,对病因学研究及防治效果评价所起的作用,受到国际公认并在世界上处领  相似文献   

10.
<正>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约30万人死于食管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各国及各地区差异极大,其中欧美国家食管癌病理类型主要为腺癌,而我国90%以上食管癌病理类型为鳞癌。我国是食管癌发病大国,是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平均每年约15万人死于食管癌。2015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汇总了我国2012年恶性肿瘤情况显示,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于各类恶性肿瘤的第五位和第四位[1],  相似文献   

11.
《中国肿瘤临床》2021,(2):65-65
中国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新发食管癌病例约24.6万例,死亡约18.8万例,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中国食管癌病例约95%为食管鳞癌,其5年生存率男、女分别为5.88%、6.23%。研究证实食管异型增生是食管癌的重要癌前病变,且随着癌前病变等级的升高其发生癌变的风险也随之升高,对食管癌进行早期筛查和诊断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措施。山东省肥城市是中国食管癌高发区之一。  相似文献   

12.
晚期胃癌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统计,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胃癌排名第4位,每年新发病例约93.3万人,死亡约70万人[1],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区域,每年约有40万胃癌新发患者,占世界发病患者数的42%,且新发胃癌患者呈年轻化趋势,近5年来,19~35岁青年人胃癌发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据统计在我国大中城市,胃癌死亡率为男性52.24/10万,居恶性肿瘤第  相似文献   

13.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从死亡回顾调查的资料,可以看出在华北太行山区、广东东部、四川西北部都存在有一个食管癌死亡明显高于周围地区的高发中心。此外,江苏苏北平原、安徽、湖北、山东、陕西、新疆等地也有食管癌相对集中的高发区,分布也有明显的地区性。在高发区相继地开展了现场防治研究。我省仙居县白塔、李宅、寺前公社  相似文献   

14.
宫颈癌的化学预防(维生素A类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6年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在全世界40亿人口中,每年约有500万人死于癌症,在某些国家癌症已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我国1976年对76个省、市、自治区8亿人口的死因调查统计,每年至少有80万人口死于恶性肿瘤,其中平均有5~6万妇女因患子宫颈癌而死亡,这些患者主要集中在广大农村,可见,宫颈癌是威胁我国农村妇女生命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  相似文献   

15.
嘉定区1976~1997年肺癌死亡率趋势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每年有15万人死于肺癌,在一些大城市,肺癌死亡率平均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上升。为了解肺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给今后的肺癌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嘉定区1976~1997年的肺癌死亡资料进行趋势分析和预测,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资料来...  相似文献   

16.
我国恶性肿瘤死亡中胃癌居于首位。据统计,全国每年死于胃癌者约16万名,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0%。本病在我国有明显的地理分布特点,高发区集中在西北和沿海各省。全国胃癌综合考察流行病学组提到胃癌高发区常位于地质结构上有深大断层的一侧。因此,研究地质大断层地区胃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林州市(原林县)是全国食管癌高发区之一,每年平均死亡一千多人,居各种疾病死亡的第一位,严重危害着人民的生命和健康。自1959年以来,在各级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经过国内外各单位、多学科协作研究,建立了县、乡、村三级防治网及居民发病率和死亡率登报系统;开展了高危险人群的预防性普查,提高了诊疗技术水平;在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防霉、去胺、施银肥、治增生、改善不良饮食习惯”五项预防措施,开展了群众性的防癌宣传教育,并有计划地进行了癌前病变的化学预防和人群营养干预试验研究。3O多年来…  相似文献   

18.
饮食与癌症     
食管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食管癌标化死亡率为23.4/10万,是世界上死亡率最高国家之一。估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30万人新发病,其中60%在我国。我国食管癌死亡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2.34%,仅次于胃癌,居第2位。  相似文献   

19.
我国食管癌高发区居民贲门癌前 病变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赖少清  王国清 《癌症》2001,20(5):544-544
在食管癌高发区,贲门癌的发生率较高。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食管癌高发区,贲门癌的发病率约为 50/10万,食管癌∶贲门癌约为 6 ∶ 4[1]。研究贲门癌前病变,对探索贲门癌在体内发生发展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调查分析了我国食管癌贲门癌高发区河北省涉县 [2]当地居民的贲门区粘膜的癌前病变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对象为我国食管癌高发区河北省涉县偏店、固新两乡当地居民,经舌诊法初筛,选出青紫舌者 201例,年龄 35~ 65岁,中位年龄 55岁。男 122人,女 79人。对 201人进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在食管胃交界线下方 2~ 3 cm长的管状贲门区粘膜取活检,活检组织迅速经中性福尔马林液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 HE染色,进行病理学诊断。病理诊断参照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的慢性胃炎病理诊断标准和分类标准 [3]。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肝癌(下称肝癌)在我国每年死亡约10万人,且其发病率仍在上升。我区为肝癌高发区,根据1971~1973年回顾性调查,我自治区肝癌标化死亡率为16.49/10万,而南宁地区则高达27.86/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40.04%。为了达到“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