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贞 《护理研究》2008,22(22):1984-1985
介绍了我国护理工作特点以及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状况及特点,提出通过建立心理档案、建立导师制度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输液治疗专业学组在输液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做法及效果。方法在全院筛选42名护士组成输液治疗专业学组,明确职责、完善规章制度、运用质量保证模式建立包括要素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的静脉输液质量管理评价标准,并运用相关评价标准对全院的静脉输液质量进行管理。结果提高了静脉输液治疗护理质量及接受输液治疗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论建立输液治疗专业学组可以通过多维度质量控制及专业化护理达到输液护理质量持续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孙恩慧  朱碧华 《现代护理》2006,12(26):2525-2526
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根据护理职业的特殊性和患者的心理需求,阐述心理护理的现状和作用,探讨如何建立负责临床心理护理组织来管理心理护理质量、监督护患心理健康问题,从而促进心理护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护理部根据护士层级和培养目标组建了12个专科学组。医院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期增设了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隔离病区和重危病房等场所的护理岗位,并开展心理支持项目,同时要完成援外的紧急任务。护理部根据新冠肺炎疫期护理岗位设置及职责,遵循责-能匹配的原则,选择相应专科学组护理人员进行调配,在满足医院日常工作的前提下,完成4批次的新冠肺炎护理人力调配,累计调配专科学组152名护士。各诊疗单元均未发生新冠肺炎院内感染,住院患者满意度及心理援助者满意度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5.
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根据护理职业的特殊性和患者的心理需求,阐述心理护理的现状和作用,探讨如何建立负责临床心理护理组织来管理心理护理质量、监督护患心理健康问题,从而促进心理护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临床护理虚拟学组建设模式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根据虚拟学组的建设思想,以专项护理技术为纽带,实行督导首席负责制,建立护理虚拟学组,确立组织结构、运行模式和管理方法 .探讨护理虚拟学组建设模式在临床护理技术发展中的作用.通过虚拟学组建设,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推动了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和专项护理技术的进步,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为建设专科护理品牌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绩效考核的方法对护理专业学组进行绩效管理。方法:设计和完善护理专业学组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绩效考核评价指标对专业学组进行考核评价结果:建立了《护理专业学组建设绩效考核标准与评估细则》;自2010年以来共实施两次绩效考核,与第1次考核相比,第2次考核各个学组综合绩效评分均有所提高,各学组完成任务指标和护理专业技术水平也有所提高;专业技术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得到提高。结论: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强化了专业学组建设的科学规范;实行绩效考核制度,调动了专业学组建设发展的内在积极性;注重绩效考核的科学实施,确保了专业学组发展的方向和动力;全面推进绩效考核管理,实现了专业学组建设的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地震灾后伤员分级心理护理临床实践,分析分级心理护理的实践效果。方法:成立"心理健康坊",培训"心理健康护士"。对25例九寨沟地震伤员进行分级心理护理。结果:通过给予心理干预及心理支持后,25例地震伤员负性情绪减轻,情绪稳定,未发生急性应激障碍,睡眠状况得到好转。结论:心理健康护士分级心理护理的介入,为灾后心理危机干预起到了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作用,为今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心理弹性量表以及症状自评量表对447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使用AMOS17.0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得分与社会支持得分、心理弹性得分呈负相关(r=-0.313、r=-0.298,P<0.01),社会支持得分与心理弹性得分呈正相关(r=0.450,P<0.01);心理弹性作为中介变量,使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负向预测作用从0.302下降到0.211;社会支持通过心理弹性作用于心理健康的间接效应显著(路径系数为-0.11,P<0.01),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直接效应显著(路径系数为-0.20,P<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5.48%。结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今后护理教育工作者可从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方面着手制订干预措施,维护和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改善重症肌无力机械通气患者心理状态及提高撤机成功率中的作用。方法将38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肌无力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对2组患者进行脱机情况及症状自评量表分析比较。结果心理护理组在一次脱机成功率、脱机后耐受程度及心理健康水平比较中,均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重症肌无力机械通气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有利于提高撤机成功率,有利于患者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和分析临床心理护理小组在患者心理健康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具有心理咨询师证书的护士组成临床心理护理小组,小组成员运用心理护理知识和技能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心理干预。结果成立临床心理护理小组,通过培训加强护士的心理护理意识和心理学知识水平,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观念。结论临床心理护理小组作为一种心理护理模式,可持续提高心理护理工作质量,深化整体护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自助教育对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274名护士随机分为实验组140例和对照组1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管理方法。实验组在传统的护理管理基础上采用心理自助教育。并对两组压力源调查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采用心理自助教育后,实验组护士在压力源调查量表各维度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心理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护士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自助教育能显著降低护士的焦虑、抑郁情绪,缓解护士的心理和工作压力;通过让护士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心理困境,从而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服务,最终提高医院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的老年病房内科住院患者心理护理临床路径,提高责任护士心理护理胜任力。方法将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心理护理服务,观察组30例按照心理护理路径提供心理护理服务。比较2组患者对责任护士提供的心理护理服务满意程度和临床路径对责任护士心理护理胜任力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士情绪关注(96.67%)、心理护理内容(86.67%)、放松技巧的掌握(93.33%)、心理支持的感受(100%)及心理护理满意度(96.67%)方面较对照组(分别为63.33%、36.67%、6%、36.67%和8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0.42,15.86,45.06,27.80,4.04,P〈0.05或P〈0.01)。责任护士实施路径护理后,健康教育(94.00±0.42)分、评估干预(87.61±7.09)分、沟通合作(98.40±0.69)分,较实施前(92.80±0.49)分、(61.3.0±9.50)分、(93.70±1.24)分,有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76,14.04,20.95,P〈0.01)。结论心理护理临床路径有利于提高护士的护理胜任力,有利于引导和规范老年病房开展心理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究临终护理对晚期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生活质量的影响,旨在为晚期肿瘤患者的临终护理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陕西省肿瘤医院内一科住院并已确诊的140例晚期肿瘤患者,直系家属344例。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随机分为对照组(患者70例,家属157例)和观察组(患者70例,家属187例)。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接受本科室初步制定的晚期肿瘤患者的临终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理、精神、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家属的精神、心理、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81.43%,高于对照组的5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0);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73.26%,高于对照组的56.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临终护理可有效改善晚期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的消极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有助于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良好的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身心社灵四位一体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患者康复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乳腺癌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护士对乳腺癌康复期患者实行身心社灵四位一体护理模式,对患者本人及家属进行系统的心理疏导、康复知识健康教育及认知行为干预.于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采用生存质量FACT调查问卷对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加强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身心社灵四位一体全人护理模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助于提高其身心健康和缓解抑郁的心理反应.  相似文献   

17.
赵桂霞 《现代护理》2007,13(12):1101-1103
目的探讨精神专科医院开放式心理康复病房青少年患者陪护家属的心理需求,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开放式心理康复病房35例青少年患者的陪护家属心理需求进行调查。结果陪护家属心理需求占70%以上的选项有:希望尽快将患儿病治疗好;希望医护人员医疗技术水平高;希望用效果最好的药物;希望住院环境好;希望与医护人员沟通中多了解病情。文化程度低及年龄大的陪护家属在不愿让人知道住专科医院、担心药物影响、想多了解病情、想知道注意事项这四项需求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治疗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同时要重视陪护家属的心理需求;开展健康教育;加强护士业务技能培训,使陪护家属了解更多的精神卫生知识,减轻其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8.
19.
护理服务中心护理人员的心态与需求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克森 《天津护理》2003,11(2):84-86
目的:为提高护理服务中心的护理服务质量,完善护理服务的管理。对护理服务中心从事护理服务的226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护理人员均有一定的心理压力,需要学习与护理相关的法律知识,制订各种疾病规范化护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系统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期抑郁症住院患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将58例首次发病的老年期(>60岁)单相抑郁症患者自新入院开始进行系统性心理护理,作为干预组,对照组为随机抽出已经住院治疗6个月以上的单相抑郁症患者58例(>60岁).通过前后对比的方法,对照组应用一般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由指定的医师和经过培训的主管护理师从首次住院开始,给予系统性的健康教育、精神鼓励、心理疏导等对症干预,并在社会及家庭的配合下进行.在入院时和治疗后6个月时记录抑郁症主要症状的分布情况,并在两组问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的主要症状言语减少、兴趣减退、睡眠障碍、能力减退感、偏执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心境抑郁、焦虑、自杀意念、自杀行为、疑病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医生护士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康复中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