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构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eurosurgery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术后交接核查表,预防交接过程中的信息遗漏、技术差错,促进患者安全.方法 课题组讨论初步设计核查表框架,并结合文献查证,形成术后交接核查表草案,运用德尔菲法开展2轮专家评审,结合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定稿,并计算其内容效度指数.结果 专家权威系数为0.86;20位专家共提出修改意见7条,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构建了NICU术后交接核查表,其内容效度指数为0.88.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NICU术后交接核查表,它作为术后交接的辅助工具,可以引导交接过程,避免交接过程中出现信息遗漏、技术差错,以此促进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安全核查表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院内转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180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20年7月-12月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18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院内转运,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安全核查表。比较2组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转运时间、转运纠纷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26.452,P<0.001);转运时间短于对照组(t=47.455,P<0.001);转运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13.553,P<0.001)。结论安全核查表应用于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院内转运中,可降低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转运时间,减少转运纠纷,提升患者转运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重症监护室患者导管交接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监护室患往往需要留置多种导管,而由于交接班不完善而导致的有关患导管的医疗护理差错时有发生。为进一步实现护理工作的有效延续性,提高护理质量,加涠各班护士关于患导管的交接班,我院重症监护室(ICU)于2003年设计并试用了“ICU患导管交接表”,经临床应用于2000多例患后,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于2009年1-12月采用护理人员标识、病人身份标识、血型标识、管道标识、药物标识、提示标识应用于护理实践中。实施后1年内了解护理工作差错发生率及病人满意度。结果应用护理标识1年中发生护理差错2次,占0.2%,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8.5%。结论护理标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中应用,增强护士风险意识,提高护士工作的有序性及警惕性,减少了差错、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探讨标准化沟通模式在重症监护室转出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6月转出重症监护室患者216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8例,采用常规模式交接。观察组108例,采用标准化沟通模式交接患者。通过制订患者转出交接表格,标准化转出交接流程等措施 ,规范重症监护患者的转出交接。结果 运用标准化沟通模式后,观察组患者转出交接中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护理文件书写不完整情况发生,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运前后, 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化沟通模式的应用,规范了患者交接流程,促进转出交接的安全性,促进信息的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6.
危重患者交接核查表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贯彻执行中国医院协会《2007年度患者安全目标》的精神,进一步规范急诊与病区和急诊与ICU对危重患者的交接形式,保证危重患者交接有序、安全,本院设计了“危重患者交接核查表”,从2007年9月开始临床应用,至2007年12月底,共使用危重患者交接核查表417份,收到较好效果,现将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ICU)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对神经外科ICU环境、护理人员、护理操作流程和护理制度实施细节的管理.[结果]在神经外科ICU应用细节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及病人满意度.[结论]细节管理应用于神经外科ICU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ICU)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对神经外科ICU环境、护理人员、护理操作流程和护理制度实施细节的管理。[结果]在神经外科ICU应用细节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及病人满意度。[结论]细节管理应用于神经外科ICU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转科病人交接记录单在重症监护室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症监护室是对危重病人进行救治的重要场所,常常有大量重症病人由外院或其他科室转入救治。此时病人常有意识不清、多器官损伤、留置管道、并发症多等情况,由于交接不完善往往会引发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的发生。为规范重症监护室转科病人交接流程、增强法律意识,我科重症监护室于2008年使用“转科病人交接记录单”,经临床应用于716例病人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基层医院神经外科病人多为颅脑损伤和高血压脑出血,具有紧急、危重和病情变化快等特性,所以基层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建立必不可少。使用先进的现代医疗护理管理模式,对于辅助临床治疗,及时发现潜在危险,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医疗护理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如何利用现代综合护理管理方法,对提高重症监护室的质量控制和护理水平非常重要。我院自2000年成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了大量颅脑损伤和高血压脑出血等危重病人,根据专业特点,精密仪器较多、病情危重和变化快等方面总结出一套综合管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加强对患者护理风险的评估,提高对患者的护理管理及护理质量。方法设计并客观、合理、简要、适用于住院患者护理评估的评估单,包括入院患者护理评估单、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表、人院患者压疮评估量表及患者安全告知书,对应用前后住院患者护理问题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使用住院患者护理评估单前,住院患者护理问题发生率为0.610%,使用后为0.0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85,P〈0.01)。结论应用住院患者护理评估单发挥了对患者健康评估的指导作用,强化了护士的护理安全意识,有效降低住院患者护理问题的发生率;评估单内容具有个体化、科学性和实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13.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 is a serious complication in neonatal patients on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VAP, particularly in every 7-day versus every 14-day ventilator circuit changes, in a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 Seventy-one neonates hospitalized in the NICU were enrolled. First, the neonates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with and without VAP. On un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es, prolong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frequent re-intubation, low gestational age, and low birth weight (BW) were significant risk factors for VAP development. After adjustments for other variables, only BW <626 g was a significant independent predictor for VAP in NICU infants. Second,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the frequency of changing ventilator circuits on the incidence of VAP, circuit chang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every 7-day group and the every 14-day group. The incidence of VAP per 1000 ventilator days was 9.66 for the every 7-day group and 8.08 for the every 14-day group,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2 groups. BW <626 g was a significant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VAP, and decreasing the frequency of ventilator circuit changes from every 7 days to 14 days had no adverse effect on the VAP rate in the NICU.  相似文献   

14.
吴桂杰  赵慧敏  李君  刘立新 《护理研究》2008,22(15):1332-1334
监护室取消家属陪护,对加强病房管理,减少医院内交叉感染,促使危重病人疾病的康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疾病状态下的病人,更需要家属亲情的温暖与支持,而处于严重心理应激状态下的家属,更加渴求在亲人病危期间能给予贴心的照顾及情感的慰藉.NICU病人起病急,加之意外事故引起的颅脑外伤,家属和病人均无思想准备,NICU病人又有其特殊性,病情危重,发展迅速,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救治困难,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新生儿监护病房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针对新生儿病房特点,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加强护士培训,改变排班模式,细化基础护理项目等,比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n=1578)和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n=1507)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质量改进及护理缺陷发生情况。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后,基础护理达标率为96.7%,护理文书书写达标率为98.0%,均高于实施前91.1%,91.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827,11.368;P〈0.01),其他护理指标达标率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比较:实施后环境设施(4.71±0.31)分,人文关怀(4.56±0.34)分,均高于实施前评分(3.72±0.69),(3.95±0.4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01,41.74;P〈0.01),其他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9〈0.01);护理缺陷发生率实施后低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7.007,8.993,6.563;P〈0.05)。结论新生儿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新生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护理缺陷。因此,在新生儿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设计ICU护理记录单,并研究其在提高护士工作效率中的作用。 方法 根据科室实际情况优化设计了文字、表格书写相结合的记录单,并与原ICU记录单比较。 结果 优化前、后的护理记录单记录字数和记录用时均少于优化前的护理记录单。 结论 优化后的护理记录单显著提高了书写质量和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本院综合ICU医院感染的现状,为医院感染监测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我国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进行判定分析。结果共调查329例住院病例,其中感染病例47例(77例次),感染率14.29%(例次感染率23.40%),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其次为泌尿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为泌尿插管、中心静脉插管和应用人工呼吸机,医院感染病例的病原菌分布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结论 ICU医院感染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切实做好医院感染监测和控制,对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医患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层次护生带教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带教实践中的效果。方法将2007届、2008届全日制护理专业准入NICU实习的中专、专科、本科护生分为两组,即A组58名和B组56名。两组护生按照实习大纲手册在传统式带教基础上施行不同的带教模式,即A组给予集体讲解、模拟演示,并根据护生不同学历层次施行学历分组细化带教;B组按照传统带教模式将不同层次学历护生施行传统式带教。结果两组护生理论知识、技能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时间、救护技能掌握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A组综合能力考评得分、带教满意率显著高于B组(P〈0.01,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施行分层次带教模式有效建立了护生经验交流的平台,不仅提高了护生的理论技能及综合能力水平,缩短了护生接受教育的时间,而且提高了带教效率及护理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师生观察病情的主动性及专业水平,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