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的相互关系。方法将慢性乙肝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为湿热中阻、肝郁脾虚、肝肾阴虚、气滞血瘀和脾肾阳虚五个证型各40例,分别做放免两对半定量、HBV-DNA定量、肝功能(ALT、AST、GGT、TBIL、A、G)、肝纤维四项(HA、PC-Ⅲ、LN、IV-C)检测,观察各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的相互关系。结果湿热中阻型,其HBV-DNA定量、肝功能、HBsAg、HBeAg指标均高于其他各型,由高至低依次为肝郁脾虚型、气滞血瘀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各型之间肝纤维四项、HBV-DNA、HBsAg、HBeAg、ALT、AST、GGT、TBIL、ALB、GLB有明显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发病率较高,寻找CHB的中医证型与免疫指标之间的关系,成为祖国医学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HBeAg阴性CHB患者的预后与HBeAg阳性的CHB患者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随着HBeAg阴性CHB发病率的日渐增长,很有必要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来研究。此外,树突状细胞作为免疫应答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与CHB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却几乎无人关注。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中医理论指导下的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辨证分型及α干扰素治疗疗效的研究概况,并就两者相关性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检索近5年国内外慢性乙型肝炎证型的相关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6篇文献进行证型分布情况统计和评价。结果在文献中出现频次前5位的证型依次为肝郁脾虚、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脾肾阳虚、湿热中阻;在病例总数统计中,分布前5位的证型分别为肝郁脾虚、湿热中阻、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脾肾阳虚;将湿热中阻、肝胆湿热、湿热内蕴以"湿热蕴结证"统括,则其病例数比例最大,肝郁脾虚证居次,此2组与其余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湿热蕴结和肝郁脾虚是慢性乙型肝炎最主要的证型。 相似文献
5.
从生化、免疫、病理、病毒、基因等方面综述了近6年来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客观化指标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6.
从生化、免疫、病理、病毒、基因等方面综述了近6年来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客观化指标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病毒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进一步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实验室客观指标的关系,使中医辨证论治进一步客观化,笔者研究了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常见中医证型与病毒复制指标、HBV前C区突变株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证型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进一步加深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中医证型实质的认识,以探讨慢乙肝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我们对200例慢乙肝患者进行了辨证分型和肝功能多项生化指标的检测,并对慢乙肝中医证型与肝功能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阿德福韦酯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对79例符合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肝胆湿热型、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及瘀血阻络型.观察不同中医证型患者接受阿德福韦酯治疗48周后,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HBV-DNA变化情况.结果:各组疗程完成后,HBV-DNA阴转率、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HBeAg转换率均以肝胆湿热型显著高于其他型别(P<0.05).结论: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阿德福韦酯抗病毒疗效与中医证型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CSH)的中医基本证型分布及其病性、病位特点.方法 检索1980-2010年国内公开发表的系统描述CSH辨证分型的文献,对CSH患者各基本证型的出现率以及疾病的病性、病位等要素的构成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符合人选标准的文献15篇,涉及病例1649例;共报道CSH辨证分型40种,出现率≥10%...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 :寻找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剂。方法 :将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 94例病人随机分成三组进行双盲对照研究。 A组用中药 A方治疗 ,B组用中药 B方治疗 ,C组用中药 C方治疗。结果 :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中药 A和中药 B治疗 1 2周病人耐药量良好 ,并且对慢乙肝疗效好。结论 :复肝片治疗乙肝比其它中药疗效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三联疗法、中医免疫辨证三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12月收治的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8例患者采用三联疗法、中医免疫辨证三环治疗,对照组48例患者采用传统药物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0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联疗法、中医免疫辨证三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以及不易反复的优势,建议在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抗病毒药物干扰素和贺普丁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淋巴细胞方法,比较各型慢性乙型肝炎148例与正常对照组的关系,抗病毒药物干扰素20例和贺普丁49例治疗后细胞免疫的变化。结果 贺普丁治疗6mo后慢性乙型肝炎病人CD4^+、CD8^+绝对值、CD4^+/CD8^+比值均与未使用组相近,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扰素治疗6mo后的CD4^+、CD8^+绝对值比未使用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各型慢性乙型肝炎存在细胞免疫的紊乱,干扰素有调节细胞免疫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6):127-130
目的基于我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及既往史,来探讨中医体质与慢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一般人群样本10 381例,填写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采用判别分析法判定个体体质类型,并记录既往史,以10种慢性病种分组,采用χ~2检验分析比较各亚组构成比的差异。结果我院体检的慢性病患者以平和质为多。偏颇体质中,高血压病患者主要是气虚质(10.3%)、阳虚质(8.7%)、湿热质(8.5%)、痰湿质(8.2%);糖尿病患者是阳虚质(9.4%)、痰湿质及湿热质(9.1%)、气虚质(8.5%);高脂血症患者是痰湿质(12.7%)、气虚质(10.1%)、湿热质(10.0%)、阳虚质(9.4%);脂肪肝患者是湿热质(13.5%)、阳虚质(13.1%)、痰湿质(12.1%);肿瘤患者是气虚质及阳虚质(13.8%)、湿热质(10.1%)、气郁质及阴虚质(7.3%);冠心病患者是气虚质(14.8%)、痰湿质(10.2%)、阳虚质(7.8%);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是阳虚质(21.0%)、湿热质(11.9%)、痰湿质(9.5%);肥胖症患者是痰湿质(18.4%)、气虚质(12.2%)、湿热质(11.6%);骨质疏松患者是阳虚质(23.4%)、气虚质(16.4%)、痰湿质(8.8%);支气管哮喘是阳虚质(20.5%)、气虚质(12.2%)、痰湿质(10.9%)。不同慢性病中医体质构成比例不同,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慢病中医体质分布不同,偏颇体质与慢病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肝炎与肝癌患者血清中肝特异性自身抗体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阐明慢性肝炎与肝癌患者血清中肝特异性自身抗体的差异。方法 以肝组织切片和可溶性肝抗原为抗原基质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蛋白印迹检测 40 0例慢性肝炎、肝硬化和 12 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的肝特异性自身抗体。结果 免疫荧光法显示肝癌患者血清中肝特异性自身抗体的阳性率 (2 9.7% )显著高于慢性肝炎 (18.75 % )。蛋白印迹法测得两组病例自身抗体的阳性率相近 ,且靶抗原相对分子质量多分布在2 0× 10 3 ~ 5 5× 10 3 之间 ,有 19.83%肝癌和 1.75 %的慢性肝病患者的血清在 2 0× 10 3 左右处有 1~ 2条明显的阳性带。结论 慢性肝病和肝癌患者体内不仅存在相似的自身免疫紊乱 ,且随着病情的变化部分肝癌患者体内的自身靶抗原发生了改变。进一步纯化、鉴定这些有意义的靶抗原分子将有助于探讨自身免疫在慢性肝病的转归和恶性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慢性乙肝5种中医证型患者外周血浆蛋白质的差异表达程度,初步探索慢性乙肝各中医证型间免疫反应状况规律。方法:采用双向电泳技术结合质谱对慢性乙肝5种中医证型患者(各30例)及正常对照组(10例)的血浆全蟹白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然后扩大样本量,选取其中与肝脏损伤及机体免疫功能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ELISA检测其变化规律。结果:①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在5种慢性乙肝中医证型中均存在明显规律性差异表达的蛋白点共有5个:(haptoglobin,HPT)、免疫球蛋白J链(immunoglobulinJ—chains,IGJ)、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protein,RBP)、C一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1KP)、玻连蛋白(vitronectin,VN)。(~)ELISA检测发现在5种中医证型中与肝脏功能相关的蛋白质——RBP、HPT较正常对照组下调与机体免疫功能相关的蛋白质——IGJ较正常对照组上调的高低顺序是一致的。结论:慢性乙肝中医证型演变过程与机体体液免疫状态之间存在正相关性,肝脏病情越严重的中医证型其机体免疫功能越紊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