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3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脑梗死侧支循环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96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病人(病例组),发病7d内进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并且于入院第1天及发病后90d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TCD检查结果表明:70例病人存在大脑前动脉(ACA)代偿,42例病人存在大脑后动脉(PCA)代偿,30例病人同时存在ACA代偿和PCA代偿。病例组两侧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比值(RVACA)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O.01);MCA主干脑梗死和皮层支脑梗死病人的两侧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比值显著较对照组及深穿支梗死组高(P〈O.01或〈O.05)。结论:MCA皮质软脑膜侧支吻合血管开放是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侧支循环的主要途径,侧支循环状况好的病人病情较侧支循环差的病人轻,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3D-TOF MRA评价大脑中动脉闭塞后脑部侧枝循环的作用,并研究3D-TOF MRA所评估的侧枝循环状况与脑梗死大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大脑中动脉闭塞组与36例健康对照组的3D-TOF MRA和MRI(T1WI、T2WI).统计大脑中动脉闭塞组来自病变同侧大脑后动脉(PCA)和大脑前动脉(ACA)软脑膜血管吻合(LMA)代偿的间接征象,即病变同侧PCA、ACA偏利现象(与对侧相比血管增粗,分支增多、延长)的出现频率,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同时记录34例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PCA、ACA偏利现象的评分及脑梗死的大小,对脑梗死大小分组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 病例组病变同侧PCA、ACA偏利现象的出现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脑梗死灶大小组间PCA、ACA偏利现象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CA,P〈0.01;ACA,P〈0.01或P〈0.05),梗死灶由小到大其偏利现象的评分依次降低.结论 大脑中动脉闭塞后,3D-TOF MRA可以通过观察病变同侧PCA、ACA的偏利现象间接评价来自PCA、ACA 的LMA侧枝循环状况.3D-TOF MRA所评估的LMA代偿状况与脑梗死大小有密切相关性.3D-TOF MRA对临床诊治及预后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状况。方法:用TCD检测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病例组)颅内动脉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病例组的MCA、ACA、PCA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期峰值速度(Vd)和峰值平均血流速度(Vm)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表现为血流速度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床边彩色多普勒超声动态监测氨茶碱对早产儿脑血流的影响。方法95例早产儿按孕龄分为两组:28~32孕周组46例和33~36孕周组49例。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两组早产儿在氨茶碱滴注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对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和大脑前动脉(A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FV)、舒张期末峰值流速(EDFV)、时间平均流速(TMF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进行分析。结果33~36孕周组MCA与ACA的脑血流速度高于28~32孕周组(P〈0.05);两早产儿组MCA的脑血流速度高于同组ACA(P〈0.05)。两早产儿组在使用氨荼碱后1h、2hMCA与ACA的脑血流速度降低(P〈0.05),用药后6h回升至用药前水平(P〈O.05)。结论早产儿脑血流速度随胎龄增长而增加。使用氨茶碱可影响早产儿脑血流。床边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用于监测临床用药对早产儿脑血流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TCD)在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闭塞诊断及侧支循环观察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75例单侧MCA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存在大脑前动脉(ACA)软脑膜支代偿的患者,单纯ACA代偿组和ACA+大脑后动脉(PCA)共同代偿组,dPSVACA/nPSVMCA和dPSVACA/nPSVACA比值均显著高于无脑膜支代偿组和单纯PCA代偿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单纯ACA代偿组与ACA+PCA共同代偿组间,dPSVACA/nPSVMCA和dPSVACA/nPSVACA的比值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PCA代偿组以及ACA+PCA共同代偿组的存在PCA软脑膜支代偿的患者在dPSVPCA/nPSVPCA比值方面均显著高于无脑膜支代偿组和单纯ACA代偿组患者,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单纯PCA代偿组与ACA+PCA共同代偿组在dPSVPCA/nPSVPCA比值方面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在大脑中动脉闭塞诊断以及侧支循环观察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160例偏头痛患者发作期和间歇期TCD特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筱莉 《重庆医学》2006,35(1):45-46
目的利用TCD技术研究偏头痛患者发作期和间歇期的平均血流速度(MFV)变化特点。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LOGIQ400MD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60例偏头痛患者发作期和间歇期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及大脑后动脉(PCA)的平均血流速度进行观察分析,以4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结果(1)偏头痛患者MFV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快(P〈0.01)。(2)有先兆偏头痛(MWA)与无先兆偏头痛(MWO)比较:MWO者发作期的MCA、PCA的MFV比MWA明显增快(P〈0.05);MWA间歇期MCA、ACA的MFV比MWO显著增快(P〈0.01)。结论不同类型偏头痛患者发作期和间歇期MFV有不同变化;TCD检查技术可对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对诊断老年颅内动脉狭窄的意义。方法对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卒中组)及老年体检健康者(非卒中组)各50例的颅内动脉TCD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卒中组颅内动脉流速异常29例,非卒中组流速未发现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卒中组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的峰值流速(vp)、均值流速(Vm)减低,收缩一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S/D)、搏动指数(PI)以及阻力指数(RI)增加,与卒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卒中组可见4例血管管壁狭窄,非卒中组未发现异常,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D检查能直接反映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及颅内血管狭窄,为缺血性卒中早期诊治与预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的脑血管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改变特点,PI与痴呆严重程度相关性及对VD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SE)对患者进行智能评定,并对36例VD患者和32例对照组病人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测,将PI与MMSE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VD组患者中左右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和椎动脉(VA)PI异常例数均明显增加(P〈0.05)。左右侧MCA、ACA、PCA、VA和基底动脉(BA)的PI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超出正常值范围,且VD组MMSE评分与左侧MCA(r=-0.784,P〈0.05)、ACA(r=-0.747,P〈0.05)、PCA(r=-0.692,P〈0.05)之PI呈负相关,与右侧MCA(r=-0.704,P〈0.01)、ACA(r=-0.793,P〈0.05)、PCA(r=-0.688,P〈0.05)之PI也呈负相关。结论:VD患者脑血管PI值增高,超出正常范围,通过TCD检测MCA、ACA、PCA的PI可有效反映VD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特点,有助于对VD早期作出诊断,判定痴呆发展趋势和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杨燕  张临洪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0):2405-2409
目的 探讨软脑膜侧支(LMA)代偿对伴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性闭塞脑梗死患者1年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武汉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单侧MCA粥样硬化性闭塞脑梗死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评价MCA闭塞及LMA代偿情况。根据1年随访结果,按照代偿程度分为LMA代偿阳性组和LMA代偿阴性组,按照代偿途径分为双途径代偿组、单途径代偿组、无代偿组。比较各组患者随访期间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情况。结果 112例MCA粥样硬化性闭塞患者中,LMA代偿阳性组76例,LMA代偿阴性组36例。112例患者随访1年内共有10例病变血管同侧再发缺血性脑卒中事件,1年复发率为8.9%;其中LMA代偿阳性组复发3例(脑梗死),1年复发率为3.9%(3/76);LMA代偿阴性组复发7例〔脑梗死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4例〕,1年复发率为19.4%(7/36),两组缺血性脑卒中1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20,P=0.007)。112例患者中,双途径代偿组患者34例,1年复发率为2.9%(1/34);单途径代偿组患者42例〔大脑前动脉(ACA)代偿14例、大脑后动脉(PCA)代偿28例〕,1年复发率为4.8%(2/42);无代偿组患者36例,1年复发率为19.4%(7/36)。不同LMA代偿途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1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9,P=0.026)。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除抗血小板药物停用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MCA粥样硬化性闭塞的脑梗死患者,LMA阳性代偿可以减少缺血性脑卒中1年复发率,且双途径代偿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作用优于单途径代偿及无LMA代偿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颅超声造影(CE-TCCS)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CV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1例ICVD患者颅内血管行常规超声及CE-TCCS检查。观察超声造影前后颅内动脉显示情况,并记录造影前后大脑前动脉( aurterior cerebral artery ,ACA)、大脑中动脉( middle cerebral artery ,MCA)双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和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血流频谱参数,将造影前后各大血管显示情况和血流参数分别进行对比分析;将超声检查结果与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成像( CTA )对照。结果 CE -TCCS 明显提高MCA、ACA、VA及BV显示率(P<0.05),VA及BV造影后收缩期峰值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Vp)、舒张末期流速(diastolic velocity,Vd)、平均流速(the average velocity,Vm)、达峰时间(time,T)均明显高于造影前(P<0.05),常规超声诊断ICVD颅内动脉血管狭窄或闭塞的准确性明显低于CTA(P<0.05)。 CE-TCCS诊断ICVD颅内动脉血管狭窄或闭塞的准确性与CTA相近(P>0.05)。结论 CE-TCCS可以明显提高颅内动脉的显示率,可以更准确地提示ICVD患者的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病变,且与CTA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血流变化的影响。方法 收集TIA患者121例,随机分为2组,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组)61例与未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照组)60例,治疗前后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并对比分析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双侧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Vm)的改善,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2.13%、98.3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6.67%、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MCA、ACA、VA、BA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后颈总动脉内径、血流速度、斑块面积无显著改善,治疗组治疗后颈总动脉内径、血流速度显著改善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斑块面积亦无显著改善。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可显著提高TIA患者MCA、ACA、VA、BA血液流速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磁共振的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DSC-MRI)技术和动脉自旋标记(ASL)方法的差异,并明确ASL方法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血流灌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证实的一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或闭塞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选择3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扫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5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和45例脑梗塞患者的颅外段颈动脉和颅内大脑中动脉。检测分析指标为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狭窄度、超声分型和颅内大脑中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并将有症状侧和无症状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无症状侧颅外段颈内动脉中度以上狭窄发生率(37.0%)明显高于有症状侧(11.1%,P<0.01);脑梗塞患者无症状侧重度以上狭窄发生率(17.8%),明显高于有症状侧(2.2%,P<0.01),其中1例无症状侧颅外段颈内动脉完全闭塞。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脑梗塞组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均以扁平斑和软斑最为多见,其次是硬斑和溃疡斑。且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塞组患者无症状侧软斑发生率明显高于有症状侧(P<0.01)。③脑梗塞组无症状侧大脑中动脉血流缓慢有31例(68.9%),明显高于有症状侧(P<0.01)。结论:颅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一发现对于临床上预测无症状人群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侧颈内动脉颅外段闭塞患者颅内侧支循环代偿与脑缺血发生的关系。方法对82例颈动脉彩超发现单侧颈内动脉颅外段闭塞患者,根据临床有无前循环脑缺血症状和神经功能障碍定位体征分为无症状组(38例)和有症状组(44例)。采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82例患者侧支循环开放情况及大脑中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结果无症状组均出现侧支循环开放(100%),无症状组侧支循环开放率高于有症状组(80%),以2个或3个侧支联合开放为主。无症状组的前交通动脉(ACOA)开放率明显高于有症状组(P<0.05);无症状组中ACOA开放率明显高于后交通动脉(PCOA),眼动脉(OA)侧支开放(P<0.05)。无症状组患者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明显高于有症状组。结论单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颅内侧支循环代偿与脑缺血的发生密切相关,联合代偿对颈内动脉闭塞患者颅内供血的代偿与临床预后至关重要,ACOA的开放是颈内动脉闭塞患者最主要的代偿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尿激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TIA患者137例分为观察组85例,对照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前列地尔,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9%,对照组为71.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患侧和健侧大脑前动脉(ACA)和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侧ACA及MCA的血流速度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侧无明显改变(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ACA、MCA的血流速度也有增加,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能改善TIA患者病灶侧MCA和ACA的血流速度,联合尿激酶可以提高治疗TIA的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study,transcranial Doppler (TCD) ex-amination was performed on 5 0 patients with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 from May1 993 to Oct.2 0 0 0 and a contrastexaminationsby means of digital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or MRA was made.1 MATERIALSAND METHODS1 .1  Clinical MaterialsOf the5 0 patients with TIA,3 6 were males and1 4females with age ranging from 3 1 to81 years(mean age 5 2 .3 years) .All patients accorded withthe diagnostic criteria approved by the fourth nat…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颈内动脉(ICA)颅外段重度狭窄或闭塞的脑梗死解剖特点,并探讨Ⅰ级侧支循环与脑梗死类型的关系.方法 选取症状性ICA起始段动脉粥样硬化性重度狭窄患者20例(重度狭窄组)及闭塞患者22例(闭塞组),比较两组患者Ⅰ级侧支循环代偿情况、脑梗死发生情况,分析Ⅰ级侧支循环代偿与脑梗死类型的关系.结果 重度狭窄组PCoA开放患者明显多于闭塞组,ACoA+PCoA开放患者明显少于闭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脑梗死类型均以多发性梗死为主,组间单发性脑梗死与多发性脑梗死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仅多发性梗死类型中重度狭窄组BZI+PI梗死患者显著多于闭塞组(P<0.01);仅ACoA开放患者EBZ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AcoA未开放患者(P<0.05),其余梗死类型均与侧支开放情况无关(P >0.05).结论 多发性不连续梗死是ICA起始段动脉粥样硬化性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主要梗死类型;前交通动脉的开放可减少外分水岭梗死的发生,但与其它梗死类型无关;其它侧支开放形式亦与梗死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改良ABCD2评分与脑血管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全脑血管造影的64例前循环TIA患者,根据改良ABCDz评分分为低危组(19例)、中危组(25例)、高危组(21例),分析患者脑血管形态学特点与各组的相关性。结果高危组患者中,重度狭窄及闭塞患者比例明显高于低危组及中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高危组患者出现多支脑血管狭窄的比例高于低危组及中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患者血管狭窄的分布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循环TIA的患者随改良ABCD2评分的增加。脑血管狭窄程度及出现多支血管狭窄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颈部动脉彩超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红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1):68-69,97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及椎动脉的改变,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12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及100例健康对照组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的内中膜厚度、有无硬化斑块、狭窄率、血管走行及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所探查到的大部分观测项目在两组问有明显差异。两组间椎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存在明显差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椎动脉出现盗血现象7例。结论颈部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