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中医外感病学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运用《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结合外感寒温证治方药,对中医外感病的发病规律做一探讨,件能有益于临床。1导致人体六经气机失调人体六经经气循开阀枢之机,处在不断的运行变化中。若感受外邪,影响了六经经气的正常转输规律,则导致气机失调而为病。太阳、太阴为开,转输阳气阴律于周身肤表,特别是太阳,统率营卫,内通于六经,外应于六气。人体通过太阳表气的调节作用以适应自然界的气候变化,维护人体和自然环境间的协调统一。外邪初犯,经皮毛和口鼻而入,首伤太阳一经,闭卫郁营,肺气不…  相似文献   

2.
将六经九分法和三焦证治对照,提示三焦不同层次的证治要点,补充后世临床对治法方药的扩展,理解寒温在临床上的一体性,从理法方药的角度对经方和时方作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3.
一、六经病(三阳三阴) 《伤寒论》原著之“目次”,原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辩厥阴病脉证并治”等。称“六病”而并未称“六经”。“六经”字眼为后人所改用。考《伤寒论》“六病”所论述之六大证候群,是指病者在病理生理状态时所呈现之证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医学典籍,据六经分病,以八纲辨证,主要是对八纲所属脏腑经络病理反应的症候概括,在生理上它代表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及其气化活动;在病理上它是脏腑、经络、气血在病变过程中的综合反映和变化规律。掌握六经病的临床特点,就能够知病之所在,明确主治方向。正由于六经病是对人体病理反应的概括,具有物质的客观性,不单是归类方法,无论外感病杂病,还是形态、功能、病理等方面,都离不开六经物质基础和运动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中蕴含的六经辨证、方证相应、定量辨证等辨证方法,对培养和提高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故通过从溯本清源,厘定六经本质,诠释六经辨治体系;法依病机,方从法出,揭示方证相应内涵;类方对比,解析方规,动态展现证候演变;前后互参,融会贯通,临证应对知常达变;寒温结合,兼收并蓄,弥补张仲景未备方药,从5个角度进行归纳阐发,以期对提高临床辨证思维方法和诊治疑难杂症能力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沈钦荣 《中医药学刊》2011,(12):2725-2726
从形层说解六经、八纲辨证析六经、寒温一统成新论三方面,对俞根初辨治感证理论作了探讨,认为俞氏以六经统摄三焦、气血辨证,从表里寒热论治外感病,既不同于伤寒学派,又异于温病学派,具有独创性,是绍派伤寒理论的精粹。  相似文献   

7.
从形层说解六经、八纲辨证析六经、寒温一统成新论三方面,对俞根初辨治感证理论作了探讨,认为俞氏以六经统摄三焦、气血辨证,从表里寒热论治外感病,既不同于伤寒学派,又异于温病学派,具有独创性,是绍派伤寒理论的精粹。  相似文献   

8.
基于龙砂医家柳宝诒医案研究,探析其六经辨证学术思想与用药特色,发现柳宝诒力畅寒温统一,明辨六经,依六经之证辨治六经,以"欲解时"辨治六经,以脉证相合辨治六经,以腹诊之象辨治六经,临床据证选用剂型,汤丸并用,讲求药物炮制,以药制药,善用鲜药,注重服药时间,分时而服,注重体质,善用膏方缓图调治。  相似文献   

9.
冯世纶教授认为男科病可从六经论治。经方治疗的特点是先辨六经,继辨方证,以求方证对应。方证对应不仅指方药与证的对应,还体现在方药用量、煎服法等多方面的对应。六经辨治还要结合气血、瘀血、痰饮、水湿等致病因素的辨治。  相似文献   

10.
从《医学衷中参西录》对"阳明寒温"的论述,结合临证医案,浅析张锡纯寒温统一的思想。认为"伤寒与温病,始异而终同",提出当以伤寒六经分治温病,辨治疾病过程中应注重"寒温"概念;分析其自创治疗寒温的方剂及书中附载的临证医案,以证其理。  相似文献   

11.
<伤寒质疑>一书,围绕祝味菊的伤寒六经五段说展开,以六经为话题,对中医临证治疗机理作出了阐释,并引西说以解中医证治之规律,传为当时医界美谈.祝氏不满足于一般传统对于六经的解说,以五段说展开分析和归纳,注重人体在疾病中的反应,特别注重阳气的有余与不足,对临证有着实际的指导价值.另外,祝氏对中医中习以为常的一些术语和概念,也有深入的见解,时当时的寒温之争以及临证时寒温的用法,见解不乏公允.祝味菊为中西医学间的沟通,中医理论与临床间的沟通所作出的努力与贡献不得不令今人叹服.  相似文献   

12.
从"六经为百病立法"之说入手,结合古今医家的阐释和临床应用分析《伤寒论》六经辨证的临床指导意义。六经辨证不独为外感病而设,亦可指导杂病的辨证治疗。故以痹症为例,通过系统梳理《伤寒论》六经病证相应的理法方药,结合痹症发展不同阶段的病机特点,初步探讨痹症的六经证治规律。痹症初起多见邪在三阳之证,可按三阳证相应之法治疗:风湿在表,治以发汗散邪;邪郁化热,治以清热宣痹;少阳气郁,治以调气和血。若痹症日久从阳入阴,正虚邪恋,则取决于中焦脾胃的功能状态,以及肝肾阴血、阳气充盛与否,分别治以调补脾胃、温肾养肝、养血通脉,即按六经病三阴之证治疗。  相似文献   

13.
一、六经统病八纲辨证《伤寒论》以三阳三阴名篇。每篇均冠以“辨××病脉证并治”,从诸多疾病中概括出证状,又从证候中抽引出六经,再以六经统领百病。因六经病证实际是六经所属脏腑病理反映的证候概括。所以,这一分类具有客观基础。论中在对某一经病进行研究时,一方面在这经病与其它经病的有机联系中对它进行考察,另一方面又在认识某经病的一定阶段上,通过研究这经病的一个主要的和决定性的方面来对其进行阐述。以太阳病篇为例,它共有178条条文,74首方剂,除太阳病本身证治以外,尚有太阳病兼证,  相似文献   

14.
毛淑娴  孙良生 《河北中医》2023,(4):630-634+638
齐玉茹老师认为,圆运动理论源于天地宇宙规律,其理论核心观点为一气周流,左升右降,中土斡旋,并认为《伤寒杂病论》六经生理、病理及其治疗与人体生理、病理及其治疗中的圆运动规律有密切的联系,临证强调六经运动圆为生理,六经运动不圆为病理,六经辨证蕴含圆运动理论的规律,恢复六经运动圆为六经病的治疗。基于圆运动理论探讨齐玉茹运用大柴胡汤诊疗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正>蓄血证的辨治主要包括病机病位认识、证候辨识、治疗原则及选方施治。其辨治体系以仲景六经辨证为主,温病学派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为辅。本文以《伤寒论》辨治蓄血证的体系为基础,阐述温病学派对伤寒蓄血证辨治的继承及创新。在比较归纳蓄血证寒温辨治异同的基础上,使蓄血证的辨治思路更加清晰完整。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历来被推崇为外感病专著 ,其实《伤寒论》并非专论外感病 ,其临床价值亦不囿于诊治外感病。《伤寒论》中贯穿八纲的六经辨证体系 ,揭示、概括了各种病证的病变规律 ,“随证治之”的治则和因证而定的治法方药 ,对临床各科皆有指导意义。笔者在 30年的临证实践中 ,体会到运用《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精神和方法 ,治疗胃病可取得满意疗效。1 六经辨治胃病原理胃病又称胃脘痛 ,以中脘部经常发生痞胀疼痛为主症 ,属内伤杂病范畴。胃脘痛属脏腑之病变。脏腑病证是脏腑病理变化反映于临床的证候。由于各脏腑的生理与病理变化不同 ,所以反映…  相似文献   

17.
唐晓波 《中医药学刊》2006,24(2):342-343
对《伤寒论》中烦躁证以六经分证为主,并结合其他方法加以分类,对其病因病机、证候特点、治法和方药加以阐述,以期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8.
陈峰  刘平庄 《国医论坛》2005,20(3):19-21
六经辨证是张仲景全面继承《内经》关于六经的理论,结合外感病的临床实践所创立的包括邪正、阴阳、气血、脏腑、经络、气化、发展阶段等理论以及治法、方药在内的综合性临床辨证论治体系。至今,无论对于外感还是内伤杂病都仍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本文拟从少阴病角度试探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CHF)心肾阳虚型的因机证治,以期拓展《伤寒论》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六经气化学说是我国古代治《伤寒论》学的一个重要学派,系统形成于清代。其主要特点是在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指导下,运用《内经》六气本标中气理论分析《伤寒论》六经证治规律,认为六经之为病,乃六经气化之病。这一学说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明确了形与气的辩证关系,认识到气化有生理病理之别等,因而能比较满意地解释六经,从而成为《伤寒论》六经理论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胡方林 《中医药导报》2008,14(2):3-4,11
根据陈大舜教授辨病论治的学术思想提出内外合治甲亢(Graves病)的思路与方法。其一,根据内病外治的原理和甲状腺解剖生理及其甲亢病机特点,内外合治较其它疾病具有更好的病理生理基础;其二,建立内外合治诊疗模式的方法,首先确定主要证型,其次找准基本病理,再次选择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