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泌尿系结石是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B超对于泌尿系结石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现将本院近几年来诊断为泌尿系结石患者10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途径饮食健康教育在预防泌尿系结石中的应用,以提高患者饮食预防泌尿系结石认知水平,降低术后泌尿系结石复发率。方法将20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多途径饮食预防教育方式对患者饮食行为提供全面指导,对照组采用传统口头宣教方式。结果1年后电话随访,实验组饮食预防泌尿系结石知识掌握率、饮食行为改变率、对护理健康教育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0.001)。结论多途径饮食预防教育可显著提高患者对泌尿系结石饮食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升健康教育效果,明显改变泌尿系结石患者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3.
钟锋  黄文海 《吉林医学》2014,(17):3716-3717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硫酸镁和曲马多治疗泌尿系结石疼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152例泌尿系结石疼痛的患者给予氯诺昔康、硫酸镁和曲马多治疗,观察泌尿系结石疼痛缓解程度。结果:共有134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疼痛消失,好转或缓解,其中40例显效,94例有效,18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8.1%。结论:氯诺昔康、硫酸镁和曲马多治疗泌尿系结石疼痛疗效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壮族泌尿系结石患者的发病影响因素,并分析其结石成分特点。方法 选取184例壮族泌尿系结石患者作为结石组,取100例壮族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血液代谢指标及24 h尿液代谢指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壮族泌尿系结石患者发病的影响因素。分析结石组患者的结石成分,并比较不同结石成分的泌尿系结石患者代谢异常的发生率。结果 结石组的血清肌酐、血清尿酸、尿草酸、尿尿酸、尿钙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4 h尿量及尿枸橼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尿酸、尿尿酸、尿钙水平是壮族泌尿系结石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而24 h尿量是其保护因素(均P<0.05)。结石组患者的结石以草酸钙结石、无水尿酸结石为主;草酸钙结石患者的高钙尿症、高草酸尿症发生率均高于其他结石成分的患者,无水尿酸结石患者的高尿酸尿症发生率均高于其他结石成分的患者(均P<0.05)。结论 血清尿酸、尿尿酸、尿钙水平是壮族泌尿系结石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而24 h尿量是其保护因素。壮族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以草酸钙结石、无水尿酸结石...  相似文献   

5.
朱素华 《中原医刊》2006,33(1):77-77
目的评价B超和X线对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6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B超、X线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超、X线对泌尿系结石均有较高的诊断率,分别为80.8%和88.0%,分析认为,B超对输尿管中、下段的小结石显示有一定困难(但其简单、无创),X线可补充其不足。结论B超应为首选方法,二者酌情联合,可提高泌尿系结石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泌尿系结石属临床上常见多发病之一,可发生在泌尿系统各部位,如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的根源是肾盂和肾盏结石.而肾结石在滑落中,落在哪个部位,即得名而巳.所以临床上也习惯称之为泌尿系结石.泌尿系结石近几年有增多趋势,多发病在30~40岁之间,有的呈地区性发病,其发病率高于其它地区,如我国的山东、广东、安徽等省是泌尿系结石的高发区域,但近几年来东北地区发病率也有上升趋势,我国其它区域报导数值也在上升,引起泌尿结石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7.
旋磁仪治疗泌尿系结石15例福建省人民医院(福州350004)指导江山江家麟李登瑜泌尿系结石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是常见病多发病,我们应用旋磁仪治疗泌尿系结石1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旋磁仪治疗15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小儿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特点,以便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方法:对22例小儿泌尿系结石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给予有效的治疗及满意的护理措施。结果:22例小儿泌尿系结石患者经合理有效的治疗护理恢复均良好,住院6~13天,其中3天内排石者5例,5天排石者9例,7天排石者8例。住院时间6—13天,平均9.5天。结论:小儿泌尿系结石可早期形成及发病,以男童多见,无尿、排尿困难和血尿是小儿泌尿系结石的主要表现,上尿路结石易并发肾功能减退,腹部B超是泌尿系结石最简便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单纯西医治疗与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的具体护理。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对治疗泌尿系结石效果明显,临床对泌尿系结石疾病有可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泌尿系结石是常见病、多发病.泌尿系结石以输尿管结石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肾.排石汤是我院自制的纯中药制剂,具有软坚化石,利尿通淋之功效,多年来用以治疗肾、输尿管结石,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逐渐改变,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并有上升趋势。由上尿路结石所继发或并发出现的梗阻、感染、息肉或肿瘤等并发症随之而来。为了进一步提高泌尿系结石的诊治水平,对近年来泌尿系结石的治疗进展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2.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上的常见病,随着彩超和CT重建等技术的应用,诊断泌尿系结石不再困难,然而诊断后取出结石,解除患痛苦才是我们的目的,也是我们面临的难题。以往治疗泌尿系结石从药物治疗到开放性手术以及目前应用较多的体外震波碎石和气压弹道碎石,在损伤程度或疗效上均难以完全满意。笔进修期间通过钬激光治疗泌尿系结石23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常见病,为探讨中西医结合诊治泌尿系结石的有效方法,免去患者手术的精神负担,我科自1991~2005年对50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采用了中西医结合进行诊治,收到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U100^plus激光碎石机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1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行U100^plus激光治疗,分析其碎石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81例患者一次成功77例,2~6周内结石全部排净,发生并发症4例,输尿管结石移位3例,1例肾盂结石术后形成石阶。结论:使用U100^plus治疗泌尿系结石高效、安全。  相似文献   

15.
泌尿系结石的X线分析(附500例腹部平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福川 《海南医学》2002,13(7):33-34
目的:通过复习腹部平片,了解泌尿系结石的位置、形态、大小,探讨其构成成分和结石规律,提高放射科医生对泌尿系结石的认识,为防治该病提供有关资料。方法:选择500例病人的腹部平片和治疗后的腹部平片,B型超声波检查。结果:阳性结石率为80.4%,阴性结石率为17.2%,阴性为2.4%。结论:腹部平片是发现泌尿系结石是最好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邓海洋  周建人 《实用医技》2008,15(3):356-357
目的:比较泌尿系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疗法与外科手术方法在泌尿系结石的治疗中的应用,为医生和病人选择疗法提供参考。方法:对比近年来我院泌尿系结石患者行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价格和社会效益。结果和结论:ESWL可作为泌尿系结石的首选常规治疗方法,但应严格掌握治疗指征。  相似文献   

17.
湖南永州市不同区域泌尿系结石患病情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泌尿系结石是全球性疾病,也是我国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我国南方是结石高发区,如广东省东莞市1985年泌尿系结石患病率为140/10万。湖南省永州市属南方地区,为了解永州市泌尿系结石的患病情况,我们进行了不同区、县的调查比较。现将1999年至2003年的患病现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电视监控下,通过静脉泌尿系造影引导体外冲击波(ESWL)对肾脏、输尿管阴性结石的治疗。方法根据B超和腹部平片的检查结果,在电视监控下,静脉泌尿系造影,动态观察对肾脏、输尿管阴性结石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结果182例中,168例治愈,治愈率为92.3%。14例未愈。结论电视监控和动态观察简化了造影拍片过程,提高结石定位的准确性和碎石成功率,同时对其他相关疾病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9.
泌尿系结石是常见疾病,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排(溶)石、腔内碎石、体外震波碎石、开放取石四大类。现在大部分泌尿系结石患者均可采用碎石治疗。碎石效果与结石的硬度有关,本文拟探讨CT值与泌尿系结石硬度的关系,为我们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减少并发症提供依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和研究多排螺旋 CT 非增强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疑问泌尿结石患者中选取66例随机分成三组,即实验组、对照 A 组与对照 B 组。其中实验组采用非增强多排螺旋 CT 扫查,对照 A 组采用 B 超检查,对照 B 组采用 KUB +IVP 检查。对比三组的诊断结果。结果:经过检查之后,实验组有19例患者诊断为泌尿系结石,经手术或治疗已得到证实;对照 A 组有14例患者诊断为泌尿系结石,假阳性的有1例;对照 B 组有12例患者诊断为泌尿系结石,假阳性的有2例。结论:经过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多排螺旋 CT 非增强在泌尿系结石中的诊断效果显著,是现阶段诊断泌尿系结石中效果较好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