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与胶质瘤恶性表型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50例胶质瘤标本,10例正常脑组织中VEGF蛋白及MMP-9mRNA的表达。结果:高级别胶质瘤(Ⅲ-Ⅳ)高于低级别胶质瘤1(Ⅰ-Ⅱ),P<0.05。结论:VEGF蛋白和MMP-9mRNA参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且与胶质瘤的恶性表型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卵巢癌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水平,分析卵巢癌MMP-9和VEGF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0份卵巢癌组织作为恶性组,60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作为良性组,将获取的60份健康卵巢组织作为健康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卵巢组织中MMP-9、VEGF阳性表达情况,应用RT-PCR检测不同卵巢组织中MMP-9 mRNA、VEGF mRNA相对表达量,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MP-9和VEGF的蛋白水平,同时对比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卵巢癌组织中MMP-9、VEGF表达水平.结果:恶性组MMP-9阳性率(53.33%)、强阳性率(25.00%)和VEGF阳性率(55.00%)、强阳性率(26.67%)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良性组MMP-9阳性率(23.33%)、VEGF阳性率(26.67%)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恶性组MMP-9 mRNA、MMP-9蛋白、VEGF mRNA、VEGF蛋白显著高于其他组,其次为良性组,三组间MMP-9和VEGF表达水平差异显著(P<0.05);卵巢癌组织不同临床分期、不同淋巴结转移者的MMP-9、VEGF表达水平具有显著差异(P<0.05),且MMP-9表达和VEGF表达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MMP-9、VEGF在卵巢癌中均为高表达,且二者表达强度与卵巢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VEGF和MMP-9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以明确其在结直肠癌浸润和转移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方法 :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30例结直肠癌手术切除标本之肿瘤及切端结肠组织中VEGF、MMP-9mRNA转录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MMP-9蛋白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病理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 :肿瘤组织VEGF、MMP-9的mRNA转录水平显著高于切端结肠组织(P<0.01),肿瘤组织VEGF、MMP-9的mRNA转录水平分别在不同的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肿瘤组织VEGF、MMP-9的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6.67%(17/30)、73.33%(22/30),显著高于切端结肠组织(P<0.01),肿瘤组织VEGF、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在不同的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无论是在mRNA转录水平,还是在蛋白表达水平,肿瘤组织VEGF与MMP-9两基因之间均具有相关性(P<0.01)。 结论 :VEGF和MMP-9在结直肠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中起重要作用,其高表达者肿瘤易于侵袭、转移,可作为判断肿瘤恶性进程和浸润转移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Bcl-2/Bax蛋白表达与大鼠脑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鼠脑胶质瘤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与其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经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的不同恶性程度的大鼠脑胶质瘤20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分别检测10例正常大鼠脑组织和20例不同恶性程度的大鼠脑胶质瘤中Bcl-2、Bax蛋白表达阳性率和凋亡细胞百分率。结果:正常大鼠脑组织中未见Bcl-2和Bax蛋白阳性表达,且凋亡细胞百分率仅为(0.5±0.1)%;不同恶性程度的大鼠脑胶质瘤间Bcl-2、Bax蛋白表达阳性率和凋亡细胞百分率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随着恶性程度的增高,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有降低的趋势,而Bax蛋白表达阳性率和凋亡细胞百分率均有升高的趋势。相关分析显示,大鼠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与Bax蛋白表达阳性率和凋亡细胞百分率呈正相关(r=0.891,P<0.05),而与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呈负相关(r=-0.889,P<0.05)。结论:Bcl-2、Bax蛋白表达阳性率和凋亡细胞百分率可能与大鼠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促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s,Angs)蛋白表达水平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ar,VEGF)和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的关系,探讨其在人脑胶质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2例人脑胶质瘤组织中Ang-1、Ang-2和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并以抗CD34单克隆抗体显示血管内皮细胞,根据CD34阳性的血管计数来判定MVD。结果:42例人脑胶质瘤中,Ang-1+肿瘤的MVD比Ang-1-肿瘤高,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6;Ang-2-和Ang-2+平均MVD分别是27·67和49·63,Ang-2+肿瘤MVD显著高于Ang-2-肿瘤,P=0·000。VEGF阳性表达时,Ang-2+肿瘤平均MVD显著高于Ang-2-肿瘤,分别为56·00和36·75,P=0·001;而VEGF阴性组中,Ang-2+肿瘤平均MVD与Ang-2-肿瘤几乎相等,分别为53·17和47·36,P=0·109。随胶质瘤恶性程度增加,Ang-1和Ang-2阳性表达率均升高,但Ang-2升高更明显,不同级别间Ang-2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ng-2高表达与人脑胶质瘤血管新生密切相关,Ang-2可以作为评价胶质瘤血管生成及恶性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VEGF存在时,Ang-2过表达可促使肿瘤血管生成。肿瘤防治杂志,2005,12(19):1472-1475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及其组织抑制因子(TIMP-2)在边缘系统胶质瘤侵袭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MMP-2、MMP-9及TIMP-2在35例高、低级别胶质瘤和20例脑良性肿瘤(脑膜瘤)中的表达。结果 ①Ⅲ~Ⅳ级胶质瘤MMP-2、MMP-9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Ⅰ~Ⅱ级,Ⅰ~Ⅱ级胶质瘤MMP-2、MMP-9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脑膜瘤,其两两之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②高级别胶质瘤组TIMP-2蛋白表达明显低于低级别组,低级别组TIMP-2蛋白表达明显低于脑膜瘤组,其两两之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③35例胶质瘤和20例脑膜瘤中MMP-2与MMP-9呈正相关(y=0.86,P<0.01),MMP-2与TIMP-2呈负相关(γ=-0.65,P<0.01),MMP-9与TIMP-2呈负相关(γ=-0.58,P<0.01)。结论 ①MMP-2、MMP-9蛋白的表达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有关,可能成为胶质瘤恶性程度、侵袭能力和预后的判断指标。②TIMP-2是MMP-2的抑制因子,两者之间失衡是促进胶质瘤侵袭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管肉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VEGFR-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35例恶性胸腔积液、33例良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中VEGF,VEGFR-1和MMP-9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性比较分析.结果 恶性胸腔积液组中VEGF、VEGFR-1表达均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MMP-9表达明显低于良性胸腔积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胸腔积液中VEGF,VEGFR-1和MMP-9表达水平呈正相关.VEGF,VEGFR-1和MMP-9与恶性胸腔积液的病理类型无相关性.结论 胸腔积液中VEGF,VEGFR-1和MMP-9表达可以作为良性和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Embelin对人类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株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NF-κB表达的影响,并探讨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检测MMP-9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VEGF及NF-κB的表达。结果:Embelin可以抑制NF-κB、MMP-9 mRNA及VEGF的表达,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Embelin可通过抑制NF-κB降低MMP-9 mRNA及VEGF表达,从而可能降低白血病细胞的侵袭性。  相似文献   

9.
胃癌患者血清中MMP-9的水平及其癌组织中MMP-9与VEGF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及其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并研究两者与胃癌预后的关系。方法:运用ELISA法检测40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MMP-9的水平。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40例手术标本中MMP-9、VEGF蛋白的表达,原位杂交技术检测MMP-9mRNA的表达。结果:术前血清MMP-9水平(371.71±61.05ng/ml)与癌组织浸润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术前血清MMP-9水平明显高于术后(192.78±42.29ng/ml)及正常对照组(77.43±31.63ng/ml)(P<0.05);MMP-9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0.0%,与胃癌的浸润程度、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原位杂交检测结果与免疫组化一致;血清MMP-9水平与组织MMP-9蛋白表达呈一致性;VEGF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5.0%,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胃癌组织VEGF蛋白表达与MMP-9蛋白表达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MMP-9、VEGF在肿瘤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两者的表达,特别是检测术后血清中MMP-9的水平有助于判断胃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浸润相关基因KiSS-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方法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30例正常早期妊娠绒毛、30例葡萄胎、9例侵蚀性葡萄胎和8例绒毛膜癌中KiSS-1和MMP-9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妊娠早期绒毛、葡萄胎和侵蚀性葡萄胎组织中均有MMP-9和KiSS-1表达,而在绒毛膜癌组织中仅有MMP-9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无KiSS-1基因和其蛋白肽metas-tin的表达。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组织[包括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中MMP-9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早期妊娠绒毛组织(P=0·039、0·001、0·000),其中侵蚀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组织中显著高于葡萄胎(P=0·000),绒毛膜癌中MMP-9基因表达水平最高(分别为0·705±0·141和78·403±7·124)。而KiSS-1基因的表达正相反葡萄胎组织的KiSS-1mRNA(0·433±0·193)和metastin表达(23·831±7·522)显著低于早期妊娠绒毛组织(P=0·049、0·049),侵蚀性葡萄胎组织中KiSS-1mRNA和metastin表达水平更低(分别为0·113±0·121和10·814±3·431)。结论促浸润基因MMP-9的表达变化与滋养细胞浸润活性呈正相关,而抑浸润基因KiSS-1的表达变化则与滋养细胞浸润活性呈负相关。这两种基因相互作用在滋养细胞浸润活性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肝癌免疫组化诊断谱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Cong W  Tan L  Zhang S  Xian Z  Wu W  Pan J  Zhang X 《中华肿瘤杂志》2002,24(6):553-556
目的:探讨鉴别肝细胞癌(HCC)、肝内胆管癌(ICC)和肝转移性腺癌(MAC)的免疫组化诊断谱特点。方法:对手术切除的300例HCC、35例ICC和30例MAC分别进行AFP、Hep Pau 1、CK18、CK19、CA19-9、CD34和pCEA等7种免疫组化染色,将特异性和敏感性的综合性能计分(CCS)≥8分的抗体定为具有高度诊断价值。结果:CCS≥8分的抗体在HCC中为Hep Par 1和CD34,在ICC中为CK19,在MAC中无。Hep Par 1的CCS(9分)明显高于AFP(7分),其对HCC的敏感性达到83.7%,特异性达到96.7%。结论:HCC的一线抗体由Hep Par 1和CD34组成,二线抗体由pCEA和AFP组成:ICC的一线抗体为CK19,二线抗体为CA19-9。由3种一线抗体组合成肝癌的核心免疫组化谱,酌情使用二线抗体,可以较好地解决对HCC、ICC和MAC之间的免疫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宫颈微小偏离性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4例宫颈微小偏离性腺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宫颈微小偏离性腺癌临床表现为血性和水样黏液性白带增多 ,均见宫颈糜烂、肥大 ,呈桶状 ,表面可呈结节状。镜下表现为宫颈腺体增多且大小不一 ,腺体形态类似正常宫颈腺体 ,并向深层浸润 ,浸润生长的腺体呈分枝状 ,部分腺上皮有异形。结论 :宫颈微小偏离性腺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癌 ,应注意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研究原发性胃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lymphoma,PGL)与胃腺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GA)临床及病理特征,以期增进对该疾病的临床诊治.方法 对49例原发性胃淋巴瘤和200例胃癌患者比较其年龄、发病时间、临床症状、肿块部位、内镜及大体分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及组织病理学等临床资料,并详细分析12例早期胃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49例PGL和200例GA组患者,均表现为腹痛、腹部不适和上消化道出血等非特异性症状.PGL多发于胃体及胃窦,病灶常为多发溃疡或巨大结节,GA组病灶以胃窦部为主,常呈单发溃疡;PGL组的Hp感染率显著高于胃癌组(P<0.05);PGL术前诊断率显著低于GA组(P<0.05).12例早期PGL患者中,8例为Ⅱc型病变,治疗效果较好.结论 内镜检查示胃黏膜有多发糜烂溃疡时,应考虑PGL可能.早期PGL确诊后通过手术、化疗或根除Hp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乳腺乳头状瘤病及其癌变的全乳腺切片病理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Tian Y  Li S  Fu X 《中华肿瘤杂志》1997,19(4):290-292
目的了解乳腺乳头状瘤病的生物学特性,重点观察其早期癌变及与大导管乳头状瘤的关系。方法对行全乳腺切除或根治术的重度乳头状瘤病14例、乳头状瘤病癌变22例进行次连续大切片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两类病变分布均较广泛,分布在两个象限以上者分别占71.4%(10/14)和63.6%(14/22)。在乳头状瘤病癌变病例中,发现乳头状瘤病组织与癌组织常相互交错分布,可见前者移行为后者。两者伴发大导管乳头状瘤亦较常见。结论乳头状瘤病是乳腺癌的一种癌前病变,其与大导管乳头状瘤可能发生自同一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5.
卵巢交界性黏液瘤(mucinousborderline overian tumor,MBT)的病理诊断和生物学行为始终存在较多争论。目前,对于卵巢交界瘤有的仍按低度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进行处理,结果多数患者接受过分的治疗。近期研究证实,MBT和它伴同的上皮内癌及微浸润癌在排除了腹膜假黏液瘤和转移癌后,预后良好。500例MBT经随访,死亡率为1%。分析死亡原因认为,肿瘤内存在的破坏性浸润未被发现或者将腹膜假黏液瘤及转移癌误诊为MBT,结果出现了死亡病例。MBT伴上皮内癌的诊断标准为腺上皮细胞增生至3~4层以上,胞核明显异形性,其生存率为100%。MBT伴微浸润的诊断标准是肿瘤间质内出现单个或呈巢状排列的癌细胞浸润,癌灶直径3~5mm,经随访无1例复发和死亡。卵巢黏液癌的浸润特点是“融合性和膨胀性浸润”,若出现间质浸润则要考虑为转移癌。卵巢黏液癌内有80%为转移癌。卵巢原发性和转移性癌的病理诊断除根据上述特征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有助于鉴别。  相似文献   

16.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附4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观察分析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进一步认识、评价其病变性质。对4例肾上皮样AML的组织形态学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进行观察分析,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进行探讨。4例病例组织形态学的主要特征:均呈明显的上皮样分化;浸润破坏性生长并伴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性;肿瘤组织广泛坏死;免疫学形态表现为肿瘤细胞呈HMB45阳性;临床均呈多器官发病,远隔脏器转移;1例合并结节性硬化症,术后10个月因本病死亡。分析结果提示,明显上皮样分化的AML生物学行为与经典型肾AML不同特征在于浸润性生长方式;细胞学异形性;多器官发病或远隔脏器的转移和致死性,证明恶性上皮样AML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研究头颈部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片,以提高临床和病理诊断率,方法 收集头颈部恶性黑色素瘤(除脉络膜外)68例,其中原发于鼻腔和口腔黏膜33例,头颈部皮肤35例。发病高峰年龄为41-60岁。52例为手术切除标本,16例为活检(咬取、切除)标本。复习所有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对42例进行S-100、HMB45和NSE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 在68例中,手术切除者52例,其中有13例行补充放疖1例进行了化疗单纯放疗0例;抿绝治疗6例,在获得随诊的56例中,存活5年以上者12例,其中头颈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9例,占75.0%;鼻腔及口腔黏膜者3例外中25.0%。结论 恶性黑色素瘤在组织学结构上的改变具有重要意义;免疫组织化学对恶性黑色素瘤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发生于鼻腔和口腔黏膜的恶性黑色素瘤的预后明显比发生在头颈部皮肤的差。  相似文献   

19.
回顾性分析11例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pri mary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breast,PSCCB)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11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4例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生存超过5年的7例,3例死于肿瘤复发和转移。回顾性研究的结果提示,PSCCB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普通类型的乳腺癌比较无特异性,确诊需依据病理诊断,由于其发病率低,规范的治疗和预后评价有待进一步研究。肿瘤防治杂志,2005,12(19):1508-1509  相似文献   

20.
162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Zhao H  Li H  Wang S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4):313-315
目的阐明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学与免疫表型特征。方法收集162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学资料,其中46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抗体为波形蛋白(vimentin)、CD34、肌特异性肌纤蛋白(MSA)、平滑肌特异性肌纤蛋白(SMA)、S100蛋白、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突触素(SYN)、细胞角蛋白(CK)、癌胚抗原(CEA)、白细胞共同抗原(LCA)等10种抗体。结果病理学上肿瘤起源于胃肠道肌层,直径为0.5~43cm,55%为恶性。免疫表型特征为vimentin,占100%、CD34,占64%、MSA,占47%、SMA,占41%、NSE,占61%、S100蛋白,占19%、SYN,占15%。胃肠道间质瘤不表达CK、CEA、LCA。结论间质瘤为起源于胃肠道肌层的最常见间叶性肿瘤,消化道出血与腹部包块为最常见症状。最常见的细胞学特征为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肿瘤的大小、核分裂相是关系到肿瘤良恶性和患者预后、生存的最重要因素。免疫组化证实仅有部分肿瘤具有不完全的平滑肌、神经或双向分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