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用白细胞介素-2联合化疗药物治疗难治性和复发性急性白血病58例,检测了患者P-糖蛋白(P170)和肺耐药相关蛋白(LRP)的白血病细胞含量,探讨其逆转白血病细胞多药耐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研究微小残留白血病的治疗新方法。方法 采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hIL-2)和苦参碱单独或联合治疗小鼠多药耐药微小残留白血病。 DBA小鼠接种P388/VCR-G细胞(1×106/只)后第3天,用环磷酰胺(Cy)35 mg/kg一次腹腔注射,24 h 后实验分4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 ml/次,2次/d,连续5 d。rhIL-2组:腹腔注射rhIL-2 1×105U/次,2次/d,连续5 d。苦参碱组:腹腔注射苦参碱25 mg/kg,1次/d,连续5 d。rhIL-2+苦参碱组:腹腔注射rhIL-2 1×105U/次,2次/d,连续5 d;苦参碱25 mg/kg,1次/d,连续5 d。结果 对照组小鼠平均生存期(25.2±1.10)d,rhIL-2治疗组平均生存期分别延长至(36.25±1.26)d,按回归方程y天数= -1.98x细胞数+28.61推算,相当于杀灭了1×103左右的白血病细胞。苦参碱治疗组平均生存期分别延长至(37.8±13.7)d,亦相当于杀灭了1×103左右的白血病细胞。rhIL-2联合苦参碱治疗组平均生存期为(37.0±1.87)d,与单用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rhIL-2和苦参碱单独应用均有显著抑制微小残留白血病细胞增生的作用,但两者联合应用无明显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白血病(AL)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儿童AL患者血清中IL-18在化疗前后的水平。结果 AL未治组IL-18表达水平为(719.35±358.21)pg/ml,对照组为(311.80±146.6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后完全缓解组IL-18为(401.14±180.78)pg/ml,低于化疗前(P<0.01);未缓解组血清IL-18为(813.40±203.24)pg/ml,高于对照组和CR组(P<0.01),与未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IL-18为(878.64±405.86)pg/ml、中危组为(767.95±341.61)pg/ml,均高于低危组(P<0.05); IL-18在T-ALL为(1015.78±329.17)pg/ml,高于B-ALL(537.28±261.99)pg/ml(P<0.05)。AL患者IL-18水平与骨髓幼稚细胞数呈正相关(r=0.411,P=0.005)。结论 儿童 AL患者IL-18高表达,并与骨髓幼稚细胞数、疗效相关,对疗效判断有意义,儿童AL患者血清IL-18水平与临床高危险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5.
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56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显示:AL初诊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正常对照与完全缓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同类型AL患者血清sIL-2R水平间无显著差异。急性白血病sIL-2R水平与骨髓中白血病细胞百分数间有明显的相关性。血清sIL-2R水平可作为AL病情监测、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的有用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白细胞介素-2逆转急性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IL-2)对急性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方法:选择27例复发和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用IL-2联合化疗药物治疗,通过白血病细胞P-糖蛋白(p170)。肺耐药蛋白(LRP)含量的变化和临床缓解率进行分析。结果:IL-2联合化疗药物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较单用联合化疗药物患者,白血病细胞p170,LRP表达减低。临床缓解率增加。结论:IL-2对急性白血病细胞的多药耐药有逆转作用;IL-2通过下调白血病细胞P170和LRP的表达,实现对急性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7.
白细胞介素-2(IL-2)作为机体免疫网络中最重要的起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由活化的T或NK细胞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产生,在激活和维持免疫应答以及促进淋巴细胞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已应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及试验性研究中,现就IL-2的抗肿瘤机制及其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白细胞介素-6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IL-6水平,探讨其与临床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A)检测58例初治AML患者和19例完全缓解(CR)AML患者的血清中IL-6浓度,20例正常人血清作对照。结果58例初治AML患者IL蛳6均值为(60.6±17.8)pg/mL,明显高于CRAML组(25.1±13.5)pg/mL和正常对照组(19.2±9.4)pg/mL。结论IL-6在白血病患者中有较高表达,可成为预后的监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高白细胞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细胞淤滞及向组织浸润中的作用。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83例初治AML患者(其中16例为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中IL-1β的含量,比较高白细胞组与非高白细胞组以及浸润组与非浸润组的差别。以40名健康献血员为对照。结果 AML组血清中IL-1β的含量[(88.23±36.30)pg/ml]高于健康对照组[(29.56±15.5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L高白细胞组血清中IL-1β含量显著高于非高白细胞组[(136.67±65.68)pg/ml比(69.85±48.35)pg/ml]。IL-1β与外周血白细胞呈直线相关关系(r=0.74,P<0.01)。浸润组与非浸润组血清中IL-1β水平为:(111.31±57.35)pg/ml比(79.68±43.4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ML患者血清IL-1β水平与其外周血白细胞数量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疾病的病情,可能参与了白血病细胞组织浸润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对急性白血病(AL)患者诱导缓解化疗后巨核细胞-血小板等恢复的影响和疗效。方法 rhIL-11 1.5~3.0 mg于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在标准的DA方案或相似方案化疗结束24 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在蒽环类药物治疗后24 h,皮下注射,连用至血小板≥100×109/L,最多不超过14 d。结果 注射rhIL-11后血小板恢复至≥30×109/L、≥50×109/L、≥100×109/L的平均时间均早于未使用rhIL-11者,血小板输注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 rhIL-11可以有效地促进AL患者诱导缓解治疗后外周血小板恢复,从而减少患者对血小板输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12.
13.
白细胞介素-23和白细胞介素-12在人白血病细胞系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测人白细胞介素-23(IL-23)和白细胞介素-12(IL-12)亚基在各类白血病细胞系中的表达并探讨佛波二酯对IL-23和IL-12亚基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13株人白血病细胞系IL-23p19,IL-12p35,IL-12p40亚基的表达。用佛波二酯处理白血病细胞系。不同时间点取样,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上述亚基的表达变化。结果:检测的大多数白血病细胞系均表达p19mRNA,p19比p35表达更为普遍;而p40仅在EB病毒感染的LCL和16-1细胞中测到。佛波二酯可以提高EB病毒阳性细胞系中p19,p35和p40的表达水平。结论:p19可能广泛表达于各类血细胞。佛波二酯可上调EB病毒阳性细胞系p19,p35和p40的表达,表明IL-23与IL-12相类似。其在白血病细胞系中的表达可能与EB病毒感染相关。  相似文献   

14.
赵凯  蔡莉莉  王根杰 《癌症进展》2022,(15):1587-1589+1593
目的 分析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降钙素原(PCT)水平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8例ALL患儿(作为观察组)和57例非恶性血液病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L-6水平,采用免疫荧光层析法检测血清PCT水平。比较不同临床特征ALL患儿血清IL-6和PCT水平,分析血清IL-6和PCT水平与ALL患儿预后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儿血清IL-6、PC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Risk分层、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原始细胞比例的ALL患儿血清IL-6、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血清IL-6水平22.17 pg/ml为临界值将88例ALL患儿分为IL-6高表达组(n=52,≥22.17 pg/ml)和IL-6低表达组(n=36,﹤22.17 pg/ml),IL-6高表达组ALL患儿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2个月(95%CI:10.2~17.4个月),明显短于IL-6低表达组患儿的19个月(95%CI:13.5~22.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1(IL-11)及可溶性糖蛋白130(sgpl30)在初诊急性白血病(AL)诱导缓解过程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分别对47例初诊AL患者治疗前及获完全缓解(CR)后的血清IL-11及sgp130含量进行动态观测,同时观察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的变化.结果 AL患者的血清IL-11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经过诱导化疗获CR后又明显升高并接近正常水平,且与外周血血小板数呈正相关;而sgp130水平在初诊AL患者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获CR后又明显下降,且与外周血白细胞数呈正相关.结论 检测AL患者血清IL-11及sgp130水平可作为了解AL患者病情、判断疗效和预后的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17.
背景与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3受体α(IL-3Rα)在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患者原代骨髓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防治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研究的方法,对21例因化疗引起血小板减少(<50×109/L)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给予rhIL-11预防性治疗。第1周期单用化疗;第2周期化疗联合rhIL-11,即化疗结束后24 h开始用rhIL-11,25μg/kg,皮下注射,1次/d,连续用药14 d或连续2次检查血小板计数≥300×109/L停药。结果 共入选21例患者,2例因第1周期化疗后疾病进展,中止化疗而剔除,19例可评价疗效和毒性反应。对照周期:化疗后血小板最低值(31.9±9.2)×109/L,血小板<50×109/L平均天数(8.9±3.3)d,输注同型异体血小板7例次。研究周期:化疗后血小板最低值(56.4±17.8)×109/L(P<0.05),血小板<50×109/L平均天数(4.6±2.9)d(P<0.05),输注同型异体血小板3例次。结论rhIL-11可提高血小板最低值,缩短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减少血小板输注量,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IL-15水平及其受体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取确诊未治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和非白血病组儿童各20例,20例正常儿童的血清,测定不同组别对象血清IL-15的水平和不同组别对象的骨髓单个核细胞IL-15受体三个亚基α、β、γ的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急性白血病患儿血清IL-15水平较正常和对照组均出现明显下降;IL-15受体α、β、γ亚基的表达水平也均较正常组和对照组明显下降,但ALL与ANLL组之间和非白血病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白血病患儿无论血清IL-15水平及其骨髓单个核细胞IL-15受体α、β、γ均出现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40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儿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40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儿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 ALL患儿初发和复发时血清sIL—2R明显增高,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完全缓解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计 血清中sIL—2R水平的测定有助于ALL患儿病情转归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