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984年Dougheay等首次报道一组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患者以来,单纯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导致的心力衰竭即舒张性心力衰竭(DHF)已成为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热点。DHF是指在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心室松弛性和顺应性减低,使心室充盈量减少和充盈压升高而导致的肺循环或体循环瘀血的临床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舒张充盈类型及肺动脉收缩压与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61例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50%)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肺静脉血流和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评价左室舒张充盈类型,根据连续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收缩期三尖瓣口返流血液的峰值流速测肺动脉收缩压,同时进行血浆BNP水平的检测。结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在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左室舒张充盈类型及肺动脉收缩压对血浆BNP有显著影响。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血浆BNP水平与左室舒张充盈类型及肺动脉收缩压均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当左室舒张充盈类型由正常型到限制型逐渐递增时,血浆BNP水平也相应增高,且血浆BNP水平随着肺动脉收缩压的升高而增高。结论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肺动脉收缩压及左室舒张充盈类型与血浆BNP水平密切相关,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超声心动图判断心功能时除常规的指标外,还需考虑舒张充盈类型和肺动脉收缩压,以全面评价患者的心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舒张充盈类型及肺动脉收缩压与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61例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50%)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肺静脉血流和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评价左室舒张充盈类型,根据连续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收缩期三尖瓣口返流血液的峰值流速测肺动脉收缩压,同时进行血浆BNP水平的检测。结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在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左室舒张充盈类型及肺动脉收缩压对血浆BNP有显著影响。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血浆BNP水平与左室舒张充盈类型及肺动脉收缩压均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当左室舒张充盈类型由正常型到限制型逐渐递增时,血浆BNP水平也相应增高,且血浆BNP水平随着肺动脉收缩压的升高而增高。结论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肺动脉收缩压及左室舒张充盈类型与血浆BNP水平密切相关,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超声心动图判断心功能时除常规的指标外,还需考虑舒张充盈类型和肺动脉收缩压,以全面评价患者的心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外学者强调左心功能不全分为收缩功能不全和舒张功能不全。因为收缩和舒张功能不全所致的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学变化特点截然不同,前者是因心肌纤维收缩障碍,无力将左室血流泵入高压的主动脉的结果;后者是由于左心充盈或/和松弛不全,左室难以在低压水平接受左房回流的血液所致。虽然两者在临床上均可表现为体循环和肺循环淤血而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然而左心舒张功能不全是以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舒张期主动松弛指标或被动弹性顺应性指标的减退为特征。可诊断为舒张功能衰竭。目前的研究表明:约1/3心力衰竭患者单纯由舒张功能衰竭所致,且不少心脏病在病变早期仅单纯影响舒张功能而收缩功能正常。目前影响舒张功能为主的常见心脏病有冠心  相似文献   

5.
《家庭医学》2011,(8):60-61
心力衰竭的根本问题是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和吸收血液功能下降。引起心力衰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不外乎是心肌收缩、舒张功能障碍和心脏负荷长期过重及心室充盈受限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和分析药物美托洛尔对于老年舒张性的心力衰竭病人中心脏舒张功能的具体影响。方法抽取本院自2008年4月—2011年3月3年间共收治的确诊为舒张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人共172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84例运用钙离子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临床常规的治疗;对于治疗组88例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另外使用药物美托洛尔,然后测定以上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心室舒张期的最大血流速度,并计算两者的比值。结果在治疗以后,治疗组的EA比值要明显比对照组大,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药物美托洛尔能够明显地改善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心脏舒张功能,可以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在目前在药物治疗方法相对成熟,各国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死率仍然很高的情况下,进一步探讨心脏同步化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经研究证明,心房同步双心室起搏(CRT)能增加左室充盈时间,减少间隔部运动障碍,降低二尖瓣返流,以改善心力衰竭病人由于室内传导异常会导致心室不同步化,进而产生反常间隔室壁运动,收缩前二尖瓣返流,降低左室舒张充盈时间等症状。CRT治疗,短期内将适应衰竭心脏的生化改变,有利于加强心脏功能,不增加耗氧量,改善血液动力学。CRT结合相应的药物(ACEI、β-受体阻制剂及醛固酮拮抗剂)治疗有待续症状的病人,将明显改善难治性心衰患者的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35例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长沙市第二医院(410008)李忠邓平尹芝兰盛正祥龙艳珠为评价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临床的特点,现就我院从1997年3月至1998年2月内科收治并经核素心室造影检查证实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共65例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1...  相似文献   

9.
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是指一组具有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而以心室肌舒张功能障碍、顺应性减退、僵硬度增高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1]。随着人口老龄化,DHF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研究资料显示,DHF多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其次为冠心病、肥厚型心肌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各期局部心肌运动幅度曲线特点及其评价左心室局域舒张功能的可能性.方法 对54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MI组)和78例健康对照者(NOR组)左心室心肌进行组织多普勒成像检查.记录心尖二腔动态图像,应用运动幅度曲线描记技术获取左心室各阶段心肌同步运动幅度曲线,测量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缓慢充盈期、心房收缩期局部心肌运动变化幅度,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整个舒张期,NOR组从前壁心尖、中间到心底部,76例(97.44%)幅度呈正值逐渐减小的梯度变化;MI组梯度变化规律消失,52例(96.30%)梗死区域幅度为负值.在等容舒张期,NOR组76例(97.44%)为缓慢下降波;MI组则有27例(50.00%)为缓慢下降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快速充盈期,NOR组76例(97.44%)为向下波;MI组梗死区域运动幅度为负值.在缓慢充盈期,NOR组多数为靠近基线的水平波;MI组无明显的水平波.结论 局部心肌梗死导致主动舒张期的局部心肌运动幅度显著异常.运动幅度曲线能敏感、直观、无创地定量评价左心室局域舒张功能,并可整体判断心脏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1.
过去20年中,随着对心脏舒张功能研究的逐步加深,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HFNEF)在心力衰竭患者中所占的比例从38%提高为54%,并且具有和收缩性心力衰竭同样的不良预后[1-2]。心导管法测左心室舒张末压为有创性检查,临床上主要通过无创的超声心动图(UCG)来诊断舒张功能不  相似文献   

12.
458例患者左心室舒张期充盈脉冲多普勒参数的评价北京市第六医院超声波室(北京100007)刘俊琪,刘晓菲,薛爱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为临床研究心脏功能提供了一个有效、无创而可靠的方法。众多的研究表明,左心室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频谱参数是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损害心室充盈和射血功能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简称心衰。按发展速度可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隐蔽性比较大,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由于中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因此,做好中老年人心力衰竭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美国心力衰竭学会在2006年第1期心力衰竭杂志上发布了心力衰竭实用指南(Comprehensive Heart Failure Practice Guideline),其中包括心室重塑、心功能不全和心力衰竭的预防,心功能不全和心力衰竭患者的评估,无症状左室射血分数减低患者的处理和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评估和处理等。本文就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评估和处理的有关内容作一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肌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心脏舒张充盈受限等引起的慢性进展性心系疾病,表现为呼吸困难、活动耐量受限、体液潴留等一系列临床综合征,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致病情恶化,对患者健康安全造成威胁。中医学根据慢性心力衰竭的症状表现将其归于“胸痹”“心水”等范畴。姚魁武教授认为,寒邪致病特点是易伤阳气,阻滞气血,寒性收引,尤是慢性心力衰竭发生的重要病因,故临证诊疗多善“从寒论治”慢性心力衰竭,且疗效显著。现就古今文献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记载,概括总结病理机制及姚魁武教授“从寒论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经验,为临床辨证论治慢性心力衰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普通百姓对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脑血管常见病比较熟悉,而大多数人对心力衰竭的了解却很少,对心力衰竭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极低。心力衰竭是由任何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和乏力(活动耐量受限),以及液体潴留(肺淤血和外周  相似文献   

17.
马蕴玉 《药物与人》2014,(7):161-162
目的:探讨复方卡托普利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7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加用复方卡托普利,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左心室超声舒张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有明显差异,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通过对87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认为复方卡托普利是较为理想的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药物,尤其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引起的左室舒张功能衰竭的患者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8.
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是一组具有心力衰竭(HF)症状和体征,射血分数正常或轻度受损而舒张功能异常的临床综合征,且往往发生于收缩性心力衰竭之前,成为独立疾病,约占整个HF的1/3[1]。就目前DHF诊断标准、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是以存在心力衰竭(心衰)的症状和体征、射血分数正常、舒张功能异常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诊断尚无统一标准,而且老年人多病并存和不典型性的特点,很容易误诊。现将我院2002年1月~2005年1月,以其他病收住院的18例老年DHF患者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内生长受限(IUGR)胎儿超声心动图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5月在牙克石林业总医院就诊的256例孕26~38周IUGR胎儿(观察组)和100例正常单胎(对照组)的超声心动图资料。通过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U)记录的静脉导管血流波形,采用回归性分析比较两组的血流参数:二尖瓣口及三尖瓣口的舒张早期E峰、舒张晚期A峰、E/A比值,肺静脉左心房开口及下腔静脉心室收缩期S峰、心室舒张期D峰、心房收缩期A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二尖瓣口及三尖瓣口的舒张晚期A峰明显降低、E/A比值明显增高(均P0.05);肺静脉左心房开口及下腔静脉的心房收缩期A峰明显降低(P0.05);二尖瓣口及三尖瓣口的舒张早期E峰、肺静脉左心房开口及下腔静脉心室收缩期S峰、心室舒张期D峰未见差异(P0.05)。结论通过3D-PDU检测胎儿的血流参数,对IUGR胎儿是否合并先天性心脏畸形具有辅助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