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紫杉醇在卵巢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紫杉醇(taxol)是天然植物的产物。1963年,首先从太平洋西岸原始森林的紫杉树树皮中分离和提取,由于其来源缺乏及难溶于水的特点,临床应用进展缓慢。1979年,发现紫杉醇具有促进细胞微管蛋白聚合、凝固成束并防止其解聚的独特作用机理,而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抗肿瘤新药紫杉醇及其在卵巢癌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杉醇是目前最热点的抗癌新药,是含于紫杉树皮中具抗癌活性的二萜类化合物,其抗瘤机制独特,通过对微管的稳定作用,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和增殖。I期临床试验显示出该药的毒副作用是可以接受的,Ⅱ期临床试验显示Taxol在复发或耐药性卵巢癌有效率高达20%-30%,Ⅲ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由于Taxol天然来源贫乏,人工合成困难,其将来应用前景取决于是否有理想的人工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3.
紫杉醇与卵巢癌化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杉醇是从紫杉的树皮中分离提纯而得的天然药物。该药治疗上皮性卵巢癌的有效率为30%~36%。本文综述了紫杉醇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及临床应用。治疗卵巢癌的推荐用药剂量为200~250mg/m^2。其限制性毒副作用是粒细胞减少症。  相似文献   

4.
紫杉醇及卡铂3周疗法是目前上皮性卵巢癌化疗的一线方案,加用其它二线化疗药物及增大化疗剂量未显示改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及总体生存期。近年通过改变给药间隔的剂量密度化疗在复发性卵巢癌化疗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而且在初治患者中也显示了较传统3周疗法更好的作用。现对紫杉醇为主的剂量密度化疗在卵巢癌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和溶剂型紫杉醇在卵巢癌患者新辅助化疗过程中的疗效,以期为卵巢的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4年8月至2019年8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一科住院的208例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104例)和溶剂型紫杉醇组(104例)。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给予白蛋白结合型注射用紫杉醇260mg/m2静脉滴注治疗;溶剂型紫杉醇组卵巢癌患者则给予紫杉醇注射液175mg/m2静脉滴注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一般特征、随访结果、不良反应情况及卵巢癌标志物表达水平。结果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患者癌性腹水(65.4%vs. 84.6%)和淋巴结转移(19.2%vs. 34.6%)发生率、化疗前肿瘤相关标志物CA125(44.9%vs. 55.1%)、肿瘤细胞增殖指数Ki67(29.5±20.16 vs. 35.71±20.0)表达水平均低于溶剂型紫杉醇组患者(均P<0.05)。结论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更适合用于卵巢癌的新辅助化疗。  相似文献   

6.
卵巢癌的致死率极高,化疗耐药是导致卵巢癌预后差、死亡的主要原因。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是一种新型紫杉醇制剂,以人血白蛋白为溶剂,具有更强的抗肿瘤能力且化疗毒副作用小。近年来,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已广泛用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肿瘤的临床治疗,其在妇科肿瘤中的临床研究也相继开展。但是,有关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在卵巢癌中应用的临床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现就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筛选卵巢癌紫杉醇耐药差异表达基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研究人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株OC3/Tax300与其亲本细胞OC3(敏感株)之间基因表达的差异,筛选耐药相关基因,探讨基因表达差异与卵巢癌耐药的相关性。方法:以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株OC3/Tax300 mRNA为检测子(tester),以其亲本细胞OC3(敏感株)mRNA为驱赶子(driver),构建cDNA消减文库。随机挑取文库克隆测序,所得结果在GenBank中做同源性比较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株的特异性cDNA消减文库。从文库中选取阳性克隆,其中76个测序成功,再随机选取36个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初步比对,8个可能为新基因,1个为蛋白序列,另27个来源于16个已知基因,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细胞代谢、信号转导、细胞骨架、凋亡、蛋白翻译合成、发育等相关基因。结论:部分基因表达差异与卵巢癌紫杉醇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紫杉醇剂量密度化疗方案治疗上皮性卵巢癌(EO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 Med、Embase、ASCO、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从建库至2014年12月31日关于紫杉醇周疗治疗上皮性卵巢癌与传统月疗方案比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者独立按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1版推荐的RCT标准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合并统计量为风险比(HR),不良反应合并统计量为相对危险度(RR)。结果:纳入5项随机对照试验共258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化疗方案相比,紫杉醇周疗在PFS(HR=0.91,95%CI 0.83~1.01)及OS(HR=1.01,95%CI 0.81~1.25)上并未显示明显优势。安全性分析显示,紫杉醇周疗方案发生贫血的风险较传统方案高(RR=1.32,95%CI 1.00~1.75),但对关节痛/肌痛具有保护作用(RR=0.70,95%CI 0.59~0.83)。结论:目前证据表明,紫杉醇周疗相较于传统3周疗法并未在改善患者OS及PFS上显示明显优势,但由于纳入文献较少,故需对此结论持审慎态度。尚需进一步开展大规模、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进行证实。由于两种方案的不良反应谱不同,仍可以为临床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与卵巢癌紫杉醇化疗耐药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北京市多家三甲医院2013年3月至10月卵巢上皮癌组织72例,根据三磷酸腺苷肿瘤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ATP-TCA)结果将其分为紫杉醇敏感组(49例)、中度敏感组(15例)和耐药组(8例)。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OPN的表达。结果 1耐药组OPN的表达(2.027±0.402)显著高于敏感组(0.603±0.271)及轻度敏感组(1.173±0.350),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且其表达与紫杉醇敏感度系数(SI)呈正相关(r=0.459,P=0.000);2 OPN在Ⅲ期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P=0.029),G3级表达显著高于G1、G2级(P=0.006),但不同病理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N表达上调与卵巢癌紫杉醇化疗耐药有一定相关性,且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卵巢癌对紫杉醇耐药的产生和细胞周期的相关性以及细胞周期同步化方法逆转卵巢癌对紫杉醇耐药的可能性。方法:化疗敏感的卵巢癌SKOV3,A2780细胞株和用脱氧胸腺嘧啶核苷(细胞周期S期同步化药物)处理相应的耐药细胞后更换普通培养基,8~10h后加入紫杉醇(100nmol/L),10~12h后撤出紫杉醇,设立不经同步化处理的细胞作对照,收集不同时间点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SK-OV3,A2780敏感和耐药组细胞经细胞周期同步化处理后加入紫杉醇其凋亡率敏感和耐药细胞均较对照组增高,以48h检测结果差异最显著。结论:细胞周期同步化方法有可能成为加强紫杉醇的作用效果以及逆转耐药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1紫杉醇对卵巢癌的双刃剑效应及问题提出的缘由在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简称卵巢癌)的综合治疗中,化疗占有重要地位,是延缓卵巢癌患者复发与赖以长期生存的主要措施。晚期患者的手术很难达到无肉眼残留病变的程度,对于残留的癌灶,有赖于术后化疗来杀灭。  相似文献   

12.
卵巢癌是死亡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因其起病隐匿,不易早期诊断,并具有易转移、易复发,且易耐药等特性,卵巢癌患者死亡率居高不下。免疫治疗在卵巢癌中的应用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其通过增强患者自身免疫细胞功能或解除肿瘤局部免疫抑制微环境,起到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及其配体PD-L1是重要的免疫调控信号分子,PD-1/PD-L1信号通路可影响T淋巴细胞浸润及功能,在肿瘤局部抑制性免疫微环境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可以促进微环境中免疫细胞发挥原有抗肿瘤功能。现就PD-1/PD-L1分子在卵巢癌诊治、预后判断及该分子通路阻断在疾病临床治疗的应用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上皮性卵巢癌仍为妇科肿瘤的死因之首。晚期卵巢癌中的80%在开始治疗时对顺铂为主的化疗有效,但是其中60%~80%以后将耐药并且病情发展。近来证明紫杉醇对难治的卵巢癌有效,其抗癌作用是稳定细胞的微管系统。对100例难治的卵巢癌用紫杉醇治疗。剂量135mg/m~2,溶于3L5%葡萄糖液中24h静脉滴注,间隔3周为一周期。用药前半小时先静脉注入西咪替丁(cimetidine)300mg和苯海拉明50mg。用药前12h及6h分别口服地塞米松20mg以防过敏反应。若血相低还需加用粒细胞集落  相似文献   

14.
卵巢癌致死率居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首,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健康。肿瘤细胞减灭术及铂类联合紫杉醇的系统化疗是治疗卵巢癌的金标准。因卵巢癌起病隐匿,多数卵巢癌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而晚期肿瘤易对目前的化疗药物产生抗药性,因此化疗耐药已成为提高卵巢癌治愈率的关键制约因素。明确化疗耐药的分子机制对探索有效的靶向治疗、研发逆转耐药的新药物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从而提高化疗敏感性和逆转化疗耐药。卵巢癌化疗耐药的形成是多基因、多因素、多水平共同参与的结果,主要的分子机制有抗凋亡、促生存、细胞内药物排出增多、细胞解毒及DNA修复功能增强等。卵巢癌对顺铂和紫杉醇耐药的分子机制尚无定论,现就其可能的耐药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对老年妇女晚期卵巢癌化疗,临床医生往往倾向于选用较低剂量的化疗剂,认为老年妇女对较大剂量化疗耐受力差,但其科学依据不足。本文就近10年倡用于卵巢癌化疗的紫杉醇进行剂量强度(dose intensity)与年龄关系的研究。 48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列入回顾性分析。年龄26~27岁(平均55岁),其中14例(29%)年龄>  相似文献   

16.
国产紫杉醇治疗晚期卵巢癌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国产紫杉醇治疗晚期卵巢上皮性癌的疗效及其毒性。方法:32例患者分为两组。单药组:12例,紫杉醇剂量为175mg/m2,溶于5%葡萄糖500ml中,静脉滴注3小时,用于既往无化疗或仅用过1个疗程化疗的患者。联合组:20例,第1天用紫杉醇,剂量为135mg/m2,溶于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3小时,第2天用顺铂,70~80mg/m2或卡铂300mg/m2,静脉滴注,主要用于顺铂化疗后肿瘤未控或复发患者。两组均为每4周1个疗程,除用药1个疗程后肿瘤进展而停药外,至少2个疗程。结果:全组有效率为39%,单药组和联合组各为27%和45%。主要毒性包括中度骨髓抑制、末梢神经病变(肌肉痛、关节痛、末梢神经炎)及严重脱发等,但无过敏反应。1例死于肠穿孔。结论:国产紫杉醇是治疗卵巢癌的有效药物,特别是与顺铂联合用药,可用于顺铂耐药的复发或未控卵巢癌患者。其药物毒性是可耐受的。  相似文献   

17.
卵巢癌是死亡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因其起病隐匿,不易早期诊断,并具有易转移、易复发,且易耐药等特性,卵巢癌患者死亡率居高不下。免疫治疗在卵巢癌中的应用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其通过增强患者自身免疫细胞功能或解除肿瘤局部免疫抑制微环境,起到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及其配体PD-L1是重要的免疫调控信号分子,PD-1/PD-L1信号通路可影响T淋巴细胞浸润及功能,在肿瘤局部抑制性免疫微环境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可以促进微环境中免疫细胞发挥原有抗肿瘤功能。现就PD-1/PD-L1分子在卵巢癌诊治、预后判断及该分子通路阻断在疾病临床治疗的应用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PTX)与PTX脂质体(力扑素)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PTX治疗的90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白蛋白结合型PTX联合奈达铂治疗30例为PTX结合型组,应用PTX脂质体联合奈达铂治疗60例为PTX脂质体组。比较两组癌抗原125(CA125)下降情况和肿瘤病灶缩小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PTX结合型组CA125下降的有效率(63.3%)高于PTX脂质体组(41.7%);PTX结合型组病灶缩小的有效率(54.5%)高于PTX脂质体组(2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X结合型组腹泻、呕吐、白细胞减少Ⅲ~Ⅳ级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少于PTX脂质体组(P0.05),两组神经毒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蛋白结合型PTX联合奈达铂与PTX脂质体联合奈达铂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相比,其临床近期疗效提高,严重不良反应率较低,使用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重介绍宫腔镜检查在不育症患者诊断及治疗方面的应用。单独应用宫腔镜检查原因不明不育症患者,发现有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宫腔粘连、子宫纵隔等病变者为36~59%。联合应用腹腔镜和宫腔镜检查是目前对输卵管、盆腔及宫腔病变所引起的女性不育最完善的诊断方法。宫腔镜检查在诊断宫内病变的同时,尚可在直视下施行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粘膜下带蒂肌瘤摘除术、宫腔粘连分离术及子宫纵隔切除术以及输卵管插管注药术。  相似文献   

20.
卵巢癌发现时往往已是晚期,生存率的提高在于理想的细胞减灭术和适宜的化疗。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CT广泛应用于卵巢癌的诊断和术前分期、预测细胞减灭术的范围和成功价值、肿瘤复发的诊断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