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TP治疗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2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雅萍 《黑龙江医学》2002,26(10):783-783
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PSVT)是发自心房、房室交界处的快速而规则的异动心律 ,心率多在 15 0~ 2 2 0次 /min ,心律绝对均齐 ,临床发病率较高。本文应用三磷酸腺苷 (ATP)静脉注射治疗PSVT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2 8例中 ,男性 17例 ,女性 11例。年龄 19~ 73岁。选择身体素质较好 ,无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例。病程 3个月~ 10年 ,有反复发作史。突然发生胸闷、心悸、气促 ,均做心电检查 ,证实为PSVT者 ,心率在 14 6~ 2 2 0次 /min。1 2 治疗方法将ATP 2 0mg用生理盐水 10m…  相似文献   

2.
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建新  韩秀珍 《医学综述》2001,7(3):153-154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aroxysmalsupraventriculartachy cardia,PSVT)是小儿较常见的一种严重心律失常 ,发生率为0 1 %~ 0 4% ,常伴有临床症状 ,易反复发作 ,持续发作 2 4h以上易出现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 ,故需要积极处理。现结合近几年文献 ,对其治疗进展综述如下。1 病 因PSVT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儿 ,预激综合征患儿易反复发生PSVT ,感染常为诱因。PSVT亦可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 ,如风湿性心脏炎、三尖瓣下移畸形、房间隔缺损等 ,洋地黄中毒、心导管检查及心脏病手术也可…  相似文献   

3.
谢丽娟 《广西医学》2001,23(2):423-425
阵发性房性与房室结区性心动过速统称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是急诊科常见的一种重症、急诊心律失常。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年青人 ,也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常因情绪激动、劳累、体位改变等因素诱发心动过速。我科自 1 997年 1月~2 0 0 0年 1 2月收治 1 0 0例此类患者 ,现介绍其急诊治疗及护理情况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均经临床的心电图检查确诊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其中男性 54例 ,女性46例 ,年龄 2 6~ 55岁 ,平均年龄 40 .5岁 ,发作频率 1 50~ 2 2 0次 /分。1 .2 方法 :(一 )在严密心电监护及医师指…  相似文献   

4.
临床上甲亢患者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右心哀竭表现时诊断甲亢性心脏病并不困难 ,但当遇到以心脏症状为主要表现体征和症状不明显的甲亢患者 ,则易误诊为其他器质性心脏病。现将误诊的 2例报道如下。例 1女 ,5 1岁。因阵发性心悸、气短 ,心前区闷痛 9年 ,加重 2天为主诉入院。曾先后三次被诊为冠心病、高心病而住院治疗。患者素日无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怕热、体重减少和大便次数增多等症状。查体 :T 3 7℃ ,P 90次 /分 ,R 1 6次 /分。BP 2 0 /1 4 6kPa ,无突眼 ,甲状腺呈结节性肿大 ,(该患者 1 9岁时发现甲状腺肿大…  相似文献   

5.
心房颤动的电复律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一般概念  心房颤动 (Atrialfibrillation ,简称房颤 )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 ,其发病率为 0 .3%~ 4 % ,老年人群中可高达 5 %~ 10 %。临床上几乎所有的心脏病 ,尤其心房扩大伴有频发的房性早搏 (房早 ) ,或窦性心动过缓伴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者 ,最易诱发房颤 ;除各种心脏病外 ,也有原发性房颤 ,或称特发性或孤立性房颤———即病人除房颤外其他各种检查均正常者。房颤通常先呈阵发性 ,其前奏为频发的房早 ,经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房速 )、心房扑动 (房扑 )到房颤 ,可反复发作 ,其发作持续时间往往越来越长 ,间隔时间…  相似文献   

6.
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是指冲动起沅于心房或房室结的一种阵发性、心律规则而快速的心律失常。由于二者在临床与心电图上难以区分,故统称之为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在儿科心律失常中,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是常见的一种,更多见于4个月以内的婴儿。有资料报导见于新生儿,偶发生于胎儿。其临床特点为骤然发病,年令愈小,心率愈快,婴儿心率通常快达250~300次/分,儿童则多为150~250次/分。发作时间可持续数秒、数分钟至数天,往往突然终止。如发  相似文献   

7.
射频消融术 (RFCA)是目前治疗阵发性室上速(SVT)较成熟的技术。本文对我院自 1 998年以来开展的 45例射频手术病人做一总结 ,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1 1 1 病例选择 本组 45例 ,年龄 1 1~ 65岁。平均年龄 38岁。病程 1~ 2 1年。 45例中有器质性心脏病者 2例 ,1例合并冠心病 ,另 1例合并高血压心脏病 ,余均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1 1 2 病史及临床表现 均有心动过速发作病史 ,发作时有不同程度心悸症状 ,心电图记录心率为 1 50~ 2 50次 /分。其中 1 9例曾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均于术前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5个…  相似文献   

8.
刘献  王吉云 《河北医学》2001,7(9):832-833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以下简称IVT)是指发生在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的室速 ,又称正常心脏室速 ,占室性心动过速的 10 %左右[1] 。我们对 2 3例IVT的临床诊疗情况进行了分析。1 临床资料1.1  2 3例病人为 2 0 0 0年 1月至 10月经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脉造影 (3例 ) ,排除了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其中男性 14例 ,女性 9例。年龄 12~ 5 3岁。室速病史 1~ 2 3年 ,每年平均发病 5~ 2 4次。每次发作时间 0 .5~ 2 8h ,左室性发性室速 (以下简称ILVT) 6例 (男 2例 ,女 4例 )。1.2 ILVT心率在 15 0~ 2 4 0次 /m…  相似文献   

9.
特发性室速 (IVT)是指发生于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室速 ,其发生率占室速的 1 0 %左右 ,根据心电图(ECG)QRS形态又可分为左室IVT和右室IVT ,易被误诊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心房扑动 (2∶1 ) ,应注意鉴别。本病可通过药物或射频消融治疗 ,预后良好。1 临床表现1 1  IVT多见于年轻患者 ,多数有反复发作心动过速史。1 2  常规心脏物理检查 ,ECG、X线心脏像和超声心动图均正常 ,次极量运动ECG阴性 ,核素检查和左室及冠状动脉造影均无明确心脏病证据。1 3  心动过速发作时常有心悸、气短、胸闷、头晕等。心室…  相似文献   

10.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或预激症候群的患者,但有器质性心脏病者更易发生。大多数属于折返性心动过速,其中70%为房室结区折返,15%为预激症候群或通过隐匿性旁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医刊》2011,46(4)
1 定义和分类 慢性心衰也可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见的包括心房扑动(房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房速). 心房扑动是心房快速而规律的电活动,介于房性心动过速与心房颤动之间的快速性心律失常.频率一般为250~350次/分,至少在一个体表心电图导联上心房波间无明确的等电位线.常呈2∶1和4∶1下传心室.如果房室以不同比例传导则表现为心室率不等.  相似文献   

12.
1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1 2月本院应用射频消融 (RFCA)治疗室性心动过速 (VT) 2 2例 ,其中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 1 6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2例VT患者 ,男 1 6例 ,女 6例 ,年龄 36 .4± 1 2 .6(1 2~ 1 6)岁 ,病程 6 .0± 1 .8(1~ 1 8)a。VT发作频率3次 /d~ 6次 /a ,发作时心室率 1 60± 2 0 (1 2 0~ 2 60 )次 /min。2 2例中 6例有器质性心脏病 ,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 2例 ,心肌炎 2例 ,肥厚型心肌病 1例 ,高血压左室肥厚 1例 ;其他均无心脏病的依据。1 .2 IVT的心电图特点  …  相似文献   

13.
观察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特征 ,对 46例室速的动态心电图资料进行详细分析 ,其中 1 4例无器质性心脏病 ,32例属器质性心脏病 .分析显示 :联律期间短 ,速率快 ,形态相同 ,连续 3~ 1 6次 /阵 ,大部分为偶发 ,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临床症状较明显 ,反复发作 ,形态不同 ,联律期间不等 ,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多见 .1 资料和方法1 1 资料我院门诊 2 0 0 0年 7月~2 0 0 2年 8月检查 1 75 0例动态心电图 ,共检出频发室性早搏 2 32例 ,其中室性心动过速 46例 ,1 4例为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 ,32例为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 .男性2 5例 ,女…  相似文献   

14.
阵发性心动过速常见于阵发性室速及阵发性室上速 (PSVT) ,包括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IART)、房内自律性心动过速 (AAT)、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SART)以及快室率的房扑 ,其中IART、AAT、SART、房扑通过体表心电图基本可明确诊断 ,部分阵发性室速及阵发性室上速也可通过体表心电图做出诊断[1] 。但在部分急诊病人中体表心电图做出室速或室上速的诊断常有一定困难 ,或室上性心动过速需要紧急处理时 ,急诊食道心房调搏可以在诊断和治疗中起到安全…  相似文献   

15.
快速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之一,可见于有(或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人,其因发作时心室率很快,患者往往感到心悸、气短等不适,因而尽快降低病人的心室率成为临床医生治疗该病的当务之急。笔者于近10年中,在急诊病人中采用心电监护为主要观测手段,用针刺迎香穴或配合静脉注射西地兰(0 2~0 4mg)等急救药物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等3种快速心律失常4 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治疗组4 2例中,男2 0例,女2 2例;年龄最小2 1岁,最大75岁。其中阵发性房颤18例,阵发性室上速16例,窦速8例。…  相似文献   

16.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自 1 987年应用于临床以来 ,已成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阵发性心房颤动及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VT)等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根治方法[1 ,2 ] 。我院心内科于 2 0 0 0年 5月于临床应用此项新技术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资料 全组共 5 0例心动过速患者 ,男 2 2例 ,女 2 8例 ,平均年龄 ( 4 0 .5 4± 1 7.91 )岁 ,年龄 1 1~75岁。均有明确心动过速发作史并有心电图记录 ,或经食管心房调搏电生理检查诱发心动过速。合并冠心病 1例 ,…  相似文献   

17.
三种药物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分析李修昌(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昆山215300)用异搏定、ATP、ATP加阿托品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共42例次。其中男26例次,女16例次。平均年龄38.43岁。全部病例均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18.
预激综合征的发生率为0.5%~2.0%,此病的患者中约有50%~70%合并有反复发作性心动过速。11.5%~39%可并发房颤。其特点为心室率甚快,可达200~360次/分,对发病者的血液动力学影响很大。持续时间过久可发生休克,心力衰竭,甚至导致猝死。本组病人2例患有器质性心脏病,1例为非器质性心脏病。3例均为反复发作性预激综合征合并  相似文献   

19.
腺苷 (Adenosine)是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的有效药物〔1〕。用药后心动过速终止 ,但又常出现短暂的心动过缓。如剂量过大或静脉注射速度过快 ,心动过缓会更严重或持续时间更长。本文探讨终止PSVT所需的腺苷最低有效剂量及其安全性。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 :1999年 3月~ 2 0 0 0年 8月间有典型症状、经心电图确诊的PSVT患者 31例 ,其中男性 17例 ,女性 14例 ,年龄 15~ 6 7岁 ,平均 41.3±18.0岁。除 2例高血压病外 ,所有患者均无器质性心脏病。年龄≤ 14岁、怀孕、心绞痛、有哮喘史者、服用潘生丁或氨茶碱…  相似文献   

20.
万方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3):1751-1752
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特点是阵发性发作,突发突止,常由早搏所诱发,可通过按摩颈动脉窦,压迫眼球,刺激咽喉等机械方法进行转复,但采用屏气下蹲位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却未见有所报道,本文收集了我院2000年至2004年期间采用此方法转复成功的23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3例均为急诊患者,男性7例,女性16例,年龄17岁~65岁,其中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4例(冠心病2例,心肌病1例,心肌炎1例);无器质性心脏病者19例,所有患者发作时均有明显的心悸、乏力、头晕等症状,经过一次或多次心电图检查证实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心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