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压氧联合激素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我科自1997年1月-2003年12月对52例急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患者在采用手术加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高压氧( hyperbaric oxygen,HBO)及大剂量激素治疗半年后,与同一期间单纯手术加药物治疗半年的同类患者比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纳洛酮治疗非外伤性急性脊髓损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急性非外伤性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0例急性非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接受激素,激素加纳洛酮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神经缺失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14d、1个月后神经功能评分均有改善,观察组有效率为75%,显效率为50%;对照组有效率为65%,显效率为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纳洛酮可作为治疗急性非特异性脊髓损伤的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17例急性脊髓损伤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甲基强的松龙(MP)对急性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于1997-2000年对17例须损伤患采用早期大量MP治疗,观察早期神经功能改善恢复情况,并和前期21例未使用该药的同类患进行比较。结果:使用MP治疗的脊髓损伤患,其脊髓功能早期改善恢复明显早于对照组。结论:大剂量MP治疗早期脊髓伤患对于防止脊髓继发性损伤发生、发展,以及促进残存脊髓功能得到完全恢复有非常重要的、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脊髓损伤超早期针刺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刺治疗一直被作为脊髓损伤稳定后的康复性治疗手段,随着针刺治疗脊髓损伤实验研究的开展和深入,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针刺在脊髓损伤早期介入治疗的意义,从而提出“超早期治疗”,即在损伤后6h,最好在3h之内进行针刺介入治疗。本文就脊髓损伤后针刺超早期治疗研究的进展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6.
2008年7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后并发急性附睾炎患者7例,年龄24-48岁;马尾神经损伤3例,颈髓损伤4例;ASIA分级:A、B、C级各1例,D级4例;长期留置尿管者3例,间歇导尿者3例,利用集尿器集尿者1例;主要为泌尿系统感染;双侧发病,2例以右侧为重。发病时附睾红肿、增大,其内组织水肿、淤血。急性发病患者早期均出现寒战,后期伴随持续高热。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附睾肿大,  相似文献   

7.
不同剂量GM1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神经节苷脂(GM1)对脊髓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57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3组,GM1大剂量治疗组16例,每日给予GM1100mg+生理盐水100ml静脉注射,15天为1个疗程,休息7天,再行第2个疗程,用药剂量同第1个疗程。GM1小剂量组23例,每日给予GM140mg+生理盐水100ml静脉注射,15天为1个疗程,休息7天,再行第2个疗程,用药剂量同第1个疗程。常规组18例:术后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GM1组治疗后脊髓功能总体进步与常规组无差别,但其截瘫的Frankle二级恢复率及有用恢复率明显高于常规组,而GM1大剂量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小剂量组。结论脊髓损伤患者GM1大剂量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小剂量组与常规组。  相似文献   

8.
脊髓损伤是致残率、死亡率很高的严重创伤,给社会和个人造成了沉重负担。脊髓继发损伤是脊髓原发损伤之后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脊髓再损伤,所产生的脊髓损害可能大大超过了原发损伤。关于脊髓损伤治疗方面国内外已进行了大量研究.多是针对抑制继发损伤方面机制的。目前临床上仅应用甲泼尼龙治疗脊髓急性损伤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但是由于其应用的时间窗及并发症问题.甲泼尼龙在治疗脊髓损伤方面的应用一直备受关注,有学者对此渐渐产生怀疑。因此,找到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药物一直是脊髓损伤药物治疗领域研究的重点,尤其在脊髓损伤远期治疗方面更需要有效的药物及方法。随着近几年来对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研究,发现其在中枢以及周围神经系统中均有广泛表达,并对神经系统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本文拟对EPO在脊髓损伤保护方面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急性脊髓损伤后呼吸系统并发症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呼吸系统并发症是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脊髓损伤的病死率高达80%以上,目前已有明显减低.这主要应归功于40年代磺胺药物和50~60年代抗生素的应用以及60~70年代急救医学的发展.在80年代以前,肾功能衰竭以及其它泌尿系统并发症一直是脊髓损伤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但近十几年来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因泌尿系统并发症死亡者所占比例目前已显著减少,而呼吸系统并发症目前已在脊髓损伤患者死亡原因中占据首位.本文对脊髓损伤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11.
急性脊髓损伤后促进脊髓功能恢复的药物治疗研究现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脊髓损伤包括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两类,临床治疗主要是针对继发性损伤的。一系列作用于不同发病环节的药物已经相继用于动物实验和临床,其中部分已被证明有减轻或阻止继发损伤、保留和促进脊髓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背景:目前促进神经再生与修复的策略也主要是通过促进神经内在的再生能力和改善再生的微环境两大途径,已有的研究表明联合应用一些治疗手段能更好地促进神经轴突的再生生长.目的:探讨周围神经联合生长因子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神经移植组、神经移植联合生长因子组、脊髓横断组、椎板切除组.以T_9为中心纵行切开大鼠皮肤,显露硬膜囊,水平切断脊髓并切除3mm,神经移植组、神经移植联合生长因子组取双侧第8~10对肋间神经各2 cm,将自体肋间神经修剪成合适长度后交叉移植入脊髓缺损处(近端白质与远端灰质、远端白质与近端灰质),神经移植组用纤维蛋白凝胶固定植入的肋间神经,神经移植联合生长因子组用含有2.1 mg/L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纤维蛋白凝胶固定植入的肋间神经,缝合硬膜.脊髓横断组断端间旷置,椎板切除组仅行椎板切除术.术后90 d进行体感及运动诱发电位检测,术后70 d进行Basso.Beattie.Bresnahan(BBB)后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与结论:椎板切除组均引出了体感及运动诱发电位;脊髓横断组未引出体感及运动诱发电位波形;神经移植组3只引出双侧体感诱发电位,4只引出单侧体感诱发电位,4只引出双侧运动诱发电位,3只引出单侧运动诱发电位,神经移植联合生长因子组5只引出双侧体感诱发电位,2只引出单侧体感诱发电位,神经移植联合生长因子组5只引出双侧运动诱发电位,2只引出单侧运动诱发电位.神经移植组、神经移植联合生长因子组大鼠体感及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及波幅明显优于脊髓横断组(P<0.01),自体肋神经移植联合生长因子组优于神经移植组(P<0.01).椎板切除组大鼠麻醉清醒后运动恢复正常,脊髓横断组在3个月的生存期内后肢持续伸展、旋转,神经移植组和神经移植联合生长因子组大鼠后肢功能术后3周开始明显恢复,并在整个观察期内逐渐恢复.神经移植组和神经移植联合生长因子组BBB后肢运动功能评分较脊髓横断组明显提高(P<0.01),并且神经移植联合生长因子组较神经移植组高(P<0.01).提示单纯周围神经移植能部分恢复脊髓功能,联合生长因子则能更好地恢复脊髓功能.  相似文献   

13.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脊髓损伤3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海霞  佟彦 《现代康复》2000,4(2):239-239
  相似文献   

14.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急性脊髓损伤被临床广泛认同,抢救脊髓损伤功能的疗效确切,本文总结2001年1月-2004年6月本院应用大剂量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急性脊髓损伤患者26例,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我院2003-01~2004—10共收治无骨折脱位的脊髓损伤1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甲基强的松龙(MP)对急性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于1997~2000年对17例脊髓损伤患者采用早期大量MP治疗,观察早期神经功能改善恢复情况,并和前期21例未使用该药的同类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使用MP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其脊髓功能早期改善恢复明显早于对照组。结论大剂量MP治疗早期脊髓损伤患者对于防止脊髓继发性损伤发生、发展,以及促进残存脊髓功能得到完全恢复有非常重要的、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给予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患者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联合疼痛康复治疗的疼痛抑制效果。方法选取76例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对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疼痛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联合疼痛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估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VAS)、现时疼痛强度评分(PPI)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10.678、3.897、4.455、14.910、18.441,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78.95%)(χ~2=4.145,P<0.05)。结论给予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患者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联合疼痛康复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总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刺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运动员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8-23岁,平均20岁。自2001年10月—2002年1月冬训期间观察急性软组织损伤56例次,其中肌肉损伤46例次,韧带、肌腱损伤10例次。  相似文献   

19.
对35例脊髓损伤后尿潴留且膀胱残余尿量&gt;80ml的患者进行电针配合艾灸治疗。治疗1个月后,显效11例,好转14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6%,治疗后膀胱平均残余尿量68.6±12.7ml,与治疗前膀胱平均残余尿量205.9±18.4m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针灸可以改善脊髓损伤后尿潴留患者排尿障碍。  相似文献   

20.
电针辅助治疗对急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针刺配合神经外科治疗急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照组9例,根据手术指征确定术式,并予药物治疗;治疗组7例,除上述神经外科治疗外,采用电针刺激夹脊穴及辨证取穴。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显效2例,好转4例,无效3例;治疗组治愈6例,好转1例。结论配合针刺治疗能提高急性脊髓损伤手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