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晚期脊髓损伤(spinal and injury, SCI)的治疗是极具挑战性的研究.动物实验证明,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 OEC)具有较强的修复损伤脊髓的能力.在证明OEC移植治疗晚期SCI患者的近期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评价其长期安全性.方法 2001年11月~2002年12月采用OEC移植治疗晚期SCI患者171例,随机选择其中16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男14例,女2例;年龄22~55岁.受伤至接受移植治疗1年5个月~8年,平均4.4年.所有患者均接受胚胎OEC移植治疗,即取3~4个月胚胎嗅球,消化成单个OEC后,培养12~17 d后,移植到脊髓损伤部位的上下处,共50 μl细胞悬液(1×106个细胞).术后采用1.5T MRI脊髓扫描定期随访,研究OEC移植物的生物安全性.结果患者获随访29~42个月,平均38个月.随访期间,无细胞移植相关性副反应.术前术后MRI扫描对比,脊髓移植部位及其周围未发现新生肿瘤、出血、水肿、囊性变形成、神经结构破坏以及感染(脓肿)等病理性改变.结论 OEC移植治疗脊髓损伤38个月内是安全的,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总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嗅鞘细胞(OECs)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星形胶质细胞(AST)激活的影响。[方法]乳鼠嗅球制备嗅鞘细胞,制备急性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T_(9-11)椎板去除;对照组:T_(10)脊髓损伤,DMEM/F_(12)移植;实验组:T_(10)脊髓损伤,OEC移植。行BBB评分和体感诱发电位检测评价神经功能,Western Blot检测GFAP、CSPG、bFGF表达变化,观察脊髓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激活情况及OEC移植对其影响。[结果](1)脊髓损伤后GFAP阳性细胞数目增加,实验组少于对照组,尼氏染色及NF-200阳性细胞数目实验组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Western Blot:脊髓损伤后GFAP、CSPG表达增加,bFGF表达下降,OEC干预后,GFAP、CSPG表达较对照组下降。bFGF表达增加;(3)神经功能:脊髓损伤BBB评分及SEP显示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得到改善。[结论]嗅鞘细胞移植可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增殖,调节因子分泌,促进大鼠脊髓损伤恢复。  相似文献   

3.
神经干细胞与脊髓损伤修复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髓损伤治疗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临床常用的药物治疗、手术减压等效果均不够理想.近年来神经干细胞的发现及成功分离培养,使人们看到了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新希望.神经干细胞修复脊髓损伤的动物实验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神经干细胞的直接移植,但是许多实验结果显示移植的神经干细胞很少转化为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大部分转化为星形胶质细胞,其主要与损伤部位的微环境有关;二是携带有外源基因的神经干细胞转基因治疗,由于所携带的外源基因具有部分调控损伤部位微环境的神经因子,提高了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分化的能力,成为近年来实验研究的热点.该文就神经干细胞与脊髓损伤修复的近年实验研究及其发展动态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环孢素A(cyclosporine A,CsA)作为免疫抑制剂在器官移植患者中广泛应用,最近的研究表明在急性脊髓损伤中,CsA能发挥明确的神经保护作用,其主要机制是通过抑制损伤脊髓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抗细胞凋亡、阻断小神经胶质细胞的激活、神经营养、抗炎、促进轴突再生等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脊髓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及分化情况.方法 采用Allen法制作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利用无血清培养和单细胞克隆技术在成年脊髓损伤7 d大鼠脊髓中分离具有单细胞克隆能力的神经干细胞,并进行培养鉴定.结果 从成年脊髓损伤7 d大鼠脊髓中成功分离出神经干细胞,该细胞具有连续克隆能力,可传代培养,表达神经巢蛋白抗原.分化后的细胞表达神经元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抗原.结论 致伤7 d的成年大鼠脊髓组织体外町培养出神经十细胞,并分化为神经无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有可能参与脊髓损伤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的研究认为少突胶质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形成中枢神经系统轴突髓鞘、营养和保护轴突,但近年研究发现少突胶质细胞尚有为中枢神经系统提供多种神经营养因子和生长因子、表达轴突生长抑制因子等作用,从而调节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甚至少突胶质细胞本身的生长、发育和存活.少突胶质细胞的凋亡、再生、髓鞘化和形成胶质瘢痕等反应在脊髓损伤继发性病理过程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针对少突胶质细胞这一角色制定继发性脊髓损伤治疗新策略,有望成为解决这一医学难题的新切入点.该文就少突胶质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脊髓损伤后的反应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脊髓损伤(SCI)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可致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致残率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其治疗一直是困扰医学界的一大难题.和外周神经系统(PNS)相比,中枢神经系统(CNS)的脊髓损伤后不能再生的原因主要由于:(1)脊髓髓磷脂的几个糖蛋白成份对神经轴突再生是抑制的;(2)脊髓对损伤的生理反应与周围神经不同,脊髓损伤后,损伤部位的巨噬细胞浸润较慢,使抑制性的髓磷脂清除延迟,这主要是血-脊髓屏障的存在;(3)损伤脊髓的远端不能像周围神经一样在损伤后上调表达细胞粘附分子;(4)脊髓内星形胶质细胞扩增,变成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产生抑制神经再生的胶质瘢痕.归结起来主要是两方面的作用:(1)脊髓轴突神经元本身缺乏再生的能力;(2)它们的再生被抑制性的脊髓微环境所抑制.后者在其中起了更为关键的作用,脊髓髓鞘含有丰富的轴突生长抑制因子,主要有:髓鞘相关糖蛋白( myelin-associated glycoprotein,MAG),少突胶质细胞-髓鞘糖蛋白(oligodendrocyte-myelin glycoprotein,OMgp),Nogo -A及ephrin - B3,统称为髓鞘相关抑制因子(myelin-associated inhibitor factors,MAIFs[1]),MAG,OMgp和Nogo-A虽然结构不同,但都与相同的MAIFs受体复合体- Nogo受体复合体(NgR1/p75/LIN - GO -1复合体)结合发挥作用,MAIFs的相继发现及对其作用机制逐步深入了解使围绕髓鞘抑制因子的研究成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神经轴突再生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8.
脊髓是神经功能的中介通路,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凋亡,脊髓空洞和胶质瘢痕的形成使脊髓功能永久性障碍[1-2].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困难主要有如下几个因素:(1)神经细胞的坏死和凋亡,神经轴突的崩解失去传导功能;(2)神经细胞内源性的再生能力有限;(3)损伤局部微环境存在再生抑制因素.  相似文献   

9.
脊髓损伤治疗是医学界的热点和难点,从传统的大剂量激素冲击、手术解除压迫、术后康复锻炼等到干细胞移植、基因疗法等均未取得满意效果。大量研究证实,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有促进脊髓损伤修复的作用,为脊髓损伤治疗带来新方法。该文就GDNF结构特性及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spinalcord injury,SCI)是近年来研究热点,主要是通过细胞移植来促进变性神经元的再生和抑制胶质瘢痕形成,达到修复受损的神经通路和突触连接。细胞移植根据移植物的不同大体分为神经细胞和非神经细胞移植,移植物包括周围神经源性神经元、嗅鞘细胞、活化巨噬细胞、骨髓基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胚胎干细胞以及转基因细胞等。这些实验方法已经陆续开始应用于临床,给曾经被认为完全不可治愈的SCI带来了希望。1SCI的机制和治疗策略SCI一般分为两个阶段:①原发性损害:SCI早期,局部脊髓组织的挫伤导致细胞坏…  相似文献   

11.
脊髓损伤治疗是医学界的热点和难点,从传统的大剂量激素冲击、手术解除压迫、术后康复锻炼等到干细胞移植、基因疗法等均未取得满意效果.大量研究证实,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有促进脊髓损伤修复的作用,为脊髓损伤治疗带来新方法.该文就GDNF结构特性及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大鼠损伤脊髓提取液对骨髓基质细胞培养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损伤脊髓提取液对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将正常、伤后1周及伤后6周脊髓提取液加入细胞培养基中,以四唑盐法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其对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及抗原表达的影响。结果:加入脊髓提取液后对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但抗原表达发生变化,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减弱,且出现神经丝蛋白(NF)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细胞形态出现神经细胞样改变。结论:骨髓基质细胞可能是一种脊髓损伤修复的理想细胞。  相似文献   

13.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骨科领域致残率、死亡率最高的创伤之一,人们不断努力探索神经元轴突再生机制,试图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治疗SCI的主要策略有:挽救受损神经元,减少其发生迟发性损伤和凋亡;应用刺激神经生长的因子和/或阻断抑制轴突生长和延伸物质的作用,促进受损轴突的再生;组织或细胞(外周神经、胚胎脊髓、神经干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等)移植诱导轴突再生和细胞分化。他们对修复SCI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尚无根本突破。近年来,运用组织工程支架修复SCI的新思路已日益受到人们重视。  相似文献   

14.
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近来SCI治疗的研究热点,主要是通过细胞移植来促进变性神经元的再生和抑制胶质瘢痕形成,达到修复受损的神经通路和突触连接。细胞移植根据移植物的不同可以大体分为神经细胞和非神经细胞移植,移植物包括周围神经源性神经元、嗅鞘细胞、活化巨噬细胞、骨髓基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胚胎干细胞以及转基因细胞等。这些实验方法已经陆续开始应用于临床,给曾经被认为完全不可治愈的脊髓损伤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15.
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脊髓损伤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脊髓损伤后神经元轴突再生困难,同时神经胶质瘢痕阻碍再生轴突的通过。嗅鞘细胞是一种特殊的神经胶质细胞,具有中枢神经系统(CNS)星形胶质细胞和外周雪旺氏细胞的特性,许多基础与临床研究发现嗅鞘细胞是神经系统中具有促进神经轴突再生,引导轴突正确生长的独特细胞,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脊髓损伤的修复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16.
骨形成蛋白-2诱导脊髓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骨形成蛋白-2(bone n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对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诱导分化成为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取孕14d的胚胎小鼠脊髓,原代培养出脊髓NSCs。培养四代后,分别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存在与否的不同条件下,加入不同浓度的BMP-2.观察细胞的增殖、分化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进行鉴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浓度的BMP-2(1~10ng/ml)与bFGF(20ng/ml)联合作用,可促进脊髓NSCs向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分化,抑制其向少突胶质细胞分化。较高浓度BMP-2(100ng/ml)可抑制脊髓NSCs的增殖甚至导致细胞死亡。结论:脊髓NSCs在低浓度BMP和bFGF联合作用下能有效地分化成具有多种特性的神经样细胞,并与脊髓具有良好的同源性,可为脊髓损伤的修复研究提供良好的细胞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肋间神经转位脊髓神经根桥接联合应用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恢复大鼠脊髓损伤的功能。方法:将成年大鼠分为脊髓半切洞损伤组(A组)、脊髓半切洞损伤 肋间神经转位脊髓神经根桥接组(B组)、脊髓半切洞 肋间神经转位脊髓神经根桥接 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C组)。手术后应用联合行为评分(CBS)。感觉诱发电位(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查,测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组CBS得分A组>B组>C组,SEP和MEP潜峰时,均A组>B组>C组,统计分析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肋间神经转位脊髓神经根桥接联合应用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能促进损伤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神经干细胞和施万细胞共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神经干细胞和和施万细胞共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可行性。方法 体外培养胚胎脊髓源神经干细胞和施万细胞,将两种细胞共同移植到大鼠脊髓损伤部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神经干细胞在脊髓内的分化情况并观察记录大鼠行为学功能的恢复程度。结果 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血清诱导分化可见大量具有少突胶质细胞特征的分化细胞,与施万细胞共培养则可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两种细胞共移植至脊髓损伤部位后,施万细胞可以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和成熟;共移植可以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结论 神经干细胞在体内和体外都具有多向分化能力,且其分化方向和成熟程度可以被多种环境因子所调控。神经干细胞和施万细胞共移植可以促进脊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移植在大鼠损伤脊髓后是否有独特的迁移和轴突生长导向特性。方法: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OEC注入到C4脊髓损伤大鼠距离损伤部位头端1mm及尾端1mm背柱白质处,注射后1、3、12、24h及3、7、28d灌注固定取材,冰冻切片和免疫组化分析。用骨髓基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移植到同样的损伤部位做为对照进行同样的分析。另将OEC注射到距离损伤部位头尾侧1mm处脊髓灰质内、小剂量注射在白质内、在损伤前3d或损伤后9d注射、注射到未损伤脊髓白质中,观察细胞迁移情况。结果:OEC在细胞注射后1h内即形成由注射压力造成的从注射部位向损伤处的被动性延伸带,并且不断地从注射部位向损伤处延伸扩散,在形态学方面好象起到"桥接"损伤处的作用。对照组骨髓基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注射后也迅速形成细胞"桥接"带,并扩散至损伤空腔。将OEC注射到脊髓灰质内或小剂量注射或注射到未损伤的脊髓白质内、在脊髓损伤3d前或9d后注射细胞均没有见到细胞带延伸进入损伤部位。OEC在注射部位、细胞带以及损伤部位有增殖现象。28d后,共焦免疫酶标法证实细胞带取代了脊髓原有星形胶质细胞,但是下行或上行长束轴突没有优先延伸至该细胞带,也没能起到维持皮层脊髓轴突的桥接作用。结论:OEC在植入大鼠损伤脊髓后没有独特的迁移特性,与骨髓基质细胞或成纤维细胞相比没有明显促进轴突生长的作用,也没有支持皮层脊髓轴突在脊髓损伤处形成桥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嗅鞘细胞与中枢神经损伤修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枢神经损伤特别是脊髓损伤的修复,至今仍然是医学界的一个难题。其原因是中枢神经的再生能力低下及外在环境对轴突再生的抑制作用。国内外已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来研究中枢神经损伤的修复问题。这些研究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拮抗神经生长的抑制性环境;刺激轴突再生;细胞移植。用来移植的细胞类型有:胶质细胞包括雪旺细胞、少突神经胶质细胞或其前体细胞、嗅鞘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