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护生艾滋病知识与态度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 了解护生对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AIDS患者的态度。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03名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生AIDS知识分数为(8.7±1.8),对HIV经性、静脉途径传播的认识正确率高,对不会传播HIV的途径回答正确率低。态度分值为(44.2±3.4),其中同意HIV感染者在社区应该被隔离者占91%,86%害怕护理AIDS患者时被感染,愿意去护理AIDS患者的为47.3%。知识与态度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0.17,P=0.013)。结论 护生对AIDS存在错误的认识,害怕护理患者时被感染的心理普遍存在,护理AIDS患者的意愿不高。对护生开展针对性AIDS专题培训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护理实习生个性、专业态度和临床实习表现的现状,探讨个性对临床实习表现和专业态度的影响,为护理教育及管理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Arthur的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和护理实习生临床实践行为表现自评量表,对584名护理实习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实习表现平均得分3.88分,不同个性特征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实习表现和专业态度均存在差异,性格外向、情绪稳定和无精神质倾向的护生临床实习表现和专业态度均明显优于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和有精神质倾向的护生(P〈0.05)。结论个性是临床实习表现和专业态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加强护理专业学生个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安全管理课程设置及培训对提高骨科实习生安全管理意识及其对降低护理纠纷的作用。方法以美国护理人员质量安全教育(QSEN)作为安全管理课程培训内容,对在本院骨科实习的2009级65名护理本科生进行安全管理培训,培训前后采用护理人员安全文化认知调查问卷、安全态度调查问卷对护生进行调查,并比较培训前后护生护理差错发生情况。结果培训后护生安全文化认知、安全文化态度总分分别为(4.77±1.07),(4.53±0.99)分,均高于培训前的(2.48±0.96),(2.83±0.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458,3.418;P〈0.05)。培训前护生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7.5%,培训后降至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801,P〈0.05)。结论对骨科护理实习生进行系统化的安全管理培训有助于提高护生临床安全意识,减少护生护理差错发生率,进而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4.
临床护生艾滋病知识、态度与护理意愿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了解护理实习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护理意愿度其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方法对68名护理实习生进行现况调查。结果护生的艾滋病知识均分为13.7分,对职业感染、不可能传播HIV的途径等知识回答正确率低。态度均分为0.89分,86.8%护生的态度分为正分,表示同情和支持艾滋病病人。但对因静脉吸毒、性乱、同性恋染上艾滋病者持歧视态度。护理意愿均分为77.7分,有25%的护生表示不愿意为艾滋病病人提供护理。相关分析表明艾滋病知识、态度、护理意愿之间呈显著性相关关系。结论护生艾滋病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对艾滋病病人护理意愿低。本文为此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上海浦东新区护理实习生多元文化护理的认知水平及相关因素,为多元文化护理培训课题的设置提供依据及管理建议。方法采用“护士多元文化护理问卷”(四个维度)进行认知调查,对浦东3所综合性教学医院全体护理实习生共305名在同一时间段内进行调查。结果护理实习生多元文化护理认知总体得分为(104.99±9.41)分,其中知识理论维度得分最低为(25.84±6.53)分;87.9%护生不知道“朝阳模式”;总体及格率为36%,良好率及优秀率为0;护生认知水平低于同一区域临床护士的认知水平(P〈0.01);本科及专科护生对宗教风俗的认知水平显著高于中专护生(P〈0.05);护生每日学习时间≥3h者总体认知水平显著高于≤2h者(P〈0.01);95%~99%护生认为,影响认知水平的主要因素有:①学校没有要求过;②没有培训过;③不知道有此内容。结论浦东新区护理实习生多元文护理认知水平亟待提高,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加强教育培训与教学管理。  相似文献   

6.
江育萍 《现代护理》2007,13(7):1811-1813
目的了解护生AIDS知识来源及AIDS知识态度行为,为开展AIDS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随机抽样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451名护生进行AIDS知识调查。结果护生获得AIDS的知识来源依次是宣传资料、电视电台、报纸杂志;AIDS的一般知识8道题,正确率为64.0%;AIDS的防治知识15道题,正确率为62.8%;对待AIDS态度10道题,正确率为60.9%。结论护生所拥有的AIDS知识相对不足,建议开展多种形式的AIDS宣教活动,以不断提高和强化学生的AIDS知识。  相似文献   

7.
护生AIDS知识调查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护生艾滋病(AIDS)健康教育前后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今后采取针对性的AIDS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珐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护理系大二、大一共400名学生在AIDS系列健康教育活动前后进行问卷调在。结果被调查护生AIDS知识总知晓率从教育前的75.3%提高到教育后的84.9%(P〈O.01);对AIDS高危行为持赞成态度的教育前后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O.05);在对待AIDS/HIV采取“跟普通人一样对待”态度者从教育前的58.5%提高到教育后的66.8%(P〈0.05);12.1%的护生曾发生过性行为。结论在护生中开展全面、系统、深入的AIDS健康教育很有必要;采用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AIDS健康教育形式对护生是有效和适宜的。  相似文献   

8.
患者对护生护理操作态度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患者对实习护生临床护理操作的态度,并找出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对实习护生临床护理操作态度及影响因素调查表对我院120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愿意接受实习护生进行有创护理操作的为55%,接受无创护理操作的为90.83%。影响患者态度的最主要原因是实习护生经验不足,操作易失败,会增加患者的痛苦。结论:实习护生的临床护理操作技能不熟练,经验不足,严重影响患者对其操作的满意度,特别是有刨护理操作。护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临床护理操作水平,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逐渐提高患者对护生临床护理操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临床本科实习护生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的2008级护理本科生32人,随机分为对照组(17人)和实验组(15人)。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临床带教;实验组按照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教学。实习结束后对2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教学效果及护生对教学的评价,并对2组护生护理过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护生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52.94%、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大多数实验组护生对循证护理的教学方式持欢迎态度。结论应用偱证护理的教学方法进行临床教学,能提高本科护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护理部运用风险管理,降低护生临床实习过程中的护理风险,提高带教质量。方法本院2012年4月~2013年3月护理大专女实习生108人为对照组,2013年4月~2014年3月护理大专女实习生128人为观察组,护理部通过对对照组的研究,了解护生医疗法律知识认知程度及临床实习存在的风险因素,从护生自身素质、临床带教老师管理、制度完善等方面,对观察组护生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生护理差错和投诉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护理差错5例,患者投诉6起;观察组发生护理差错0例,患者投诉0起。结论护理部对实习护生运用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护生临床实习过程中的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2009级40名本科护理实习生进行循证护理模式的护理查房,探讨一种提高护理实习生临床实践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方法对2009级40名本科护理实习护生进行循证护理模式的护理查房,为实验组;2008级40名本科护理实习生实行常规护理查房的模式,为对照组。然后对两个年级的共40名本科护理实习生进行前后对照,比较两组护生理论考核成绩、护生电脑知识掌握、英语阅读能力、老师对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的评价、护生自我价值的满足感、患者对临床护理实习生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的实习护生电脑知识掌握、英语阅读能力、老师对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的评价、护生自我价值的满足感、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护生理论考核成绩、患者对临床护理实习生满意度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的护理查房是一种提高护理实习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责任制成组护理在护理实习生(简称护生)带教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由科室带教小组成员制定主要责任制成组护理工作内容后,组织护生进行学习及应用,对实施责任制成组护理前后护生的护理质量合格率,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应用责任制成组护理后,护生基础护理合格率为933.%,显著高于实施前的700.%;患者对护生工作满意度为967.%,显著高于实施前的733.%;护生投诉率由200.%降为0;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由167.%降低至33.%,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5)。【结论】建立完善的责任制成组护理,并将其应用于护生带教管理中,能提高其专业水平,加强责任心,提升价值感,从而能促进护理安全和提高护理带教质量。为护理事业培养人才,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服务,提升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加强护理毕业实习生安全意识教育的效果。方法对2007年毕业实习护生162人,在实习前2d进行集体培训,内容为医院安全文化、生活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病历书写规范、医院护理管理制度、临床工作的安全意识、职业暴露防护等;实习期间带教老师言传身教、悉心指导。通过对护生进行调查、理论考试、统计实习期间护理缺陷及安全隐患发生率,并与2006年护生情况比较,评价安全意识教育的效果。结果护生认为安全意识教育很有必要占79.7%;护理缺陷及安全隐患发生率较2006年护生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内容的考试成绩较2006年护生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护理毕业实习生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护理学专业本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及护理临床决策能力现状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量表和护理临床决策能力测量工具对重庆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护理专业本科实习生223人进行调查,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护理专业本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总分为(295.92±27.95)分,求知欲得分最高,寻求真相得分最低;护理临床决策能力总分为(77.22±9.24)分,评价反馈能力得分率最高,实施决策能力得分率最低;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与临床决策能力呈正相关(P<0.01)。[结论]护理本科实习生在整体上具有正性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临床决策能力水平偏低,批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可影响护生的临床决策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促进护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从而提高护生的临床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对老年人的态度和老龄化知识,并分析影响其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因素。方法便利抽取某大学一年级和三年级共112名本科护生,采用人口学调查表、Kogan老年人态度量表( KAOP)和Palmore老年知识问卷( FAQ1)进行调查。结果85.7%的本科护生没有系统地学习老龄化知识,75.0%表示对老年人感兴趣,65.2%愿意毕业后从事老年护理工作。112名(100.0%)本科护生对老年人均持积极态度(KAOP得分>102分),一年级护生得分(145.5±11.3)分,三年级护生得分(132.9±1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6,P<0.05)。一年级护生对老龄化知识得分(12.0±2.3)分,三年级护生得分(12.9±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0,P<0.05)。本科护生的年龄和老龄化知识得分与对老年人态度得分呈相关性(r值分别为0.231,-0.374;P<0.05),对老年人的兴趣与是否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呈正相关(r=0.314,P<0.01)。结论本科护生对老年人均持正向态度,知识正确率较低,提示应该转变老年护理教学模式,提高护生对老年人的正确认识和兴趣,以培养更多优秀的老年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本科实习护生对人性的态度与临床实践能力的相关性,为护生的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hristie和Geis编制的马氏量表Ⅳ与自制临床实践能力量表,对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10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对人性的态度平均得分(93.58±11.27)分,中等偏下水平;临床实践能力平均得分为(98.72±16.34)分,中等水平者占74%。护生对人性的态度与临床实践能力呈正相关(r=0.381,P〈0.01);对人性的态度正向影响临床实践能力。结论护生对人性的态度得分越高越有助于其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越能适应护理工作的要求。护理教师和临床带教老师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护生处事冷静,重实效,能够较好的控制感情,增强科研能力及临床护理能力,以期能更好完成今后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础护理学》知识竞赛在本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2011年5月对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护理两个年级4个班的200名本科生的一般情况,对“《基础护理学》知识竞赛活动”的组织形式、内容、态度以及对护理知识竞赛效果评价等内容进行了调查。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205份,回收200份,有效回收率97.69%。共200名本科护生参与了本次调查,其中汉族护生90人,占45.0%,少数民族护生110人,占55.O%;被调查的护生中女性186人,占93.0%,男性14人,占7.0%。本科护生对举办“《基础护理学》知识竞赛活动”的应用效果的赞同率较高,占74.5%以上;有96.0%的护生认为“基础护理知识竞赛”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护理专业知识;另有94.5%的护生认为这种知识竞赛活动有必要经常开展;少数民族、汉本科护生对本次开展的护理知识竞赛活动在组织形式、组织内容等方面所持的赞同率不同,少数民族护生赞同率在83.7%以上,汉族护生为62.2%以上,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分别为13.214,23.801,8.081;P〈0.05)。不同年级本科护生对开展护理知识竞赛活动在活动组织、内容适合度、知识的难易度、经常开展的必要性及是否有助于护士对专业兴趣的提升方面态度有差异,2009级护生较2008级护生持更肯定态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1.116,20.439,16.485,6.192,4.901;P〈0.05)。结论本科护生特别是少数民族护生对举办“《基础护理学》知识竞赛活动”的效果评价普遍较高。护理知识竞赛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护理专业知识,对进一步巩固护理教学效果,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冯娟  罗芬芳 《护理学报》2010,17(8):72-73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对社区护理职业的认知和态度,为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用自制问卷对189名实习护生进行社区护理职业认知和态度调查。结果本组调查的护生中,7.0%认为非常了解社区护理工作,60.4%了解社区护理工作,而24.6%不了解社区护理工作;44.9%非常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36.4%可勉强接受从事社区护理工作,而7.5%不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是否了解社区护理工作与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意愿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习护生对社区护理认识不够,从而将影响护生从事社区护理的意愿,有必要对在校护生加强社区护理的学习教育,多增加社区护理实践,从而使更多的护生自觉加入到这项事业当中。  相似文献   

19.
情景模拟考核方式在临床实习出科考核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在护理临床实习出科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4名护理大专实习生在外科实习结束出科考核中采用情景模拟形式进行考核、考核结束后以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护生对考核效果的评价。结果90.74%的护生认为情景模拟出科考核方式可激发学习兴趣,81.48%的护生认为可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运用,94.44%的护生认为可使技术操作技能提高,88.89%的护生认为提高了懈决临床问题能力,并有效提高护生人际沟通能力(83.33%)、人文关怀理念(77.78%)和团队合作精神(85.19%)。结论情景模拟出科考核可提高护生临床实践综合能力,有利于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了提高临床护理实习生床旁带教效果,探索应用PDP评估表对患者进行性格预评估方法在护理实习生床旁带教中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来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实习的同等学历、同一学校的护理实习生40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名护生。试验组带教前对患者进行PDP性格预评估,选出孔雀型和考拉型的患者作为临床带教对象;对照组由临床带教老师根据自身经验,主观选出临床带教的对象。带教结束后对两组的护生进行理论测试和操作考核,统计各组护生平均成绩,进行带教满意度测评,职业成就感测评,统计两组护患矛盾发生率,比较两组差异。 结果 试验组护生的理论测试和操作考核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生的带教满意度和职业成就感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护生护患矛盾发生率小于对照组 (P<005)。结论 通过对患者进行PDP性格预评估,选出配合度高、情商高、易沟通、乐于接受护生的孔雀型和考拉型的患者作为床旁带教对象,能显著提高床旁带教效果,减少护患矛盾,有利于护理实习生成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