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琳洁  李志军 《中华全科医学》2020,18(10):1619-1620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临床常见的代谢性骨病综合征,它是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OP已成为全球面临的公共健康问题。OP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OP包括绝经后OP(I型)、老年OP(I型)和特发性OP(包括青少年型)。绝经后OP一般发生在女性绝经后5~10年;老年OP一般指70岁以后发生的OP;特发性OP主要发生在青少年。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劲涛 《柳州医学》2005,18(3):130-134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以低骨量及骨组织微结构退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伴有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占骨质疏松症的90%。它又可分为2种亚型,即Ⅰ型和Ⅱ型。Ⅰ型又称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Ⅱ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可继发于其他疾病或由药物引起。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微创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发军 《微创医学》2009,4(3):270-273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而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和容易骨折的一种全身性疾病,最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群.  相似文献   

4.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并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1],该病本身及其并发骨折致病、致残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的威胁,已被公认为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病死率最高、消耗最大的疾病之一。OP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又可分为绝经后OP和老年性OP。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OP已成为危害我国人口公共健康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多种病因单独或综合引起的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观结构退化和骨的力学性能下降为特征,伴随着骨脆性和骨折风险的增加,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Ⅰ型)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enile osteoporosis,  相似文献   

6.
<正>骨质疏松症主要分为原发性OP和继发性OP,原发性OP除特发性外,分为I型和II型,I型又称为绝经后骨质疏松,为高转换型,主要原因为雌性激素缺乏;II型又称为老年性骨质疏松,为低转换型,由于年龄的老化所致。1病因:酒精性骨质疏松症(AOP)是指因长期、大量的酒精摄入导致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折  相似文献   

7.
骨质疏松症(osteopomsis,OP)是以骨量减少及骨组织微结构退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伴有骨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三大类。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约占骨质疏松症的90%,它又可分为两型:Ⅰ型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Ⅱ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目前,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已位居全球常见病的第7位,由骨质疏松所致的骨痛和骨折可直接影响中老年人的生存质量。近年来,随着对其病因、发病机制及分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骨质疏松症治疗的药物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主要可分为骨吸收抑制剂和骨形成促进剂两大类。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两种类型,原发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尤其好发于脊柱部位,主要表现为腰背部疼痛、活动障碍、身长短缩及驼背等.目前认为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传统中医没有骨质疏松及疏松性骨折这一病名,但大量中医学者认为骨质疏松症应属"骨痿"、"骨痹"、"骨枯"等范畴,肾精髓少、骨枯筋萎、脉络痹阻为其主要病机,临证特点是本虚标实.故遣方用药多按补肾填精、疏肝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止痛等辨证施治,相关报道较多,而就原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而言,复位、功能锻炼也是传统的基本疗法.现简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讨论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概述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世界卫生组织定义)。2001年NIH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髂系统疾病,骨强度反应了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该病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三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没有明确的病因。  相似文献   

10.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降低、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大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可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  相似文献   

11.
<正>骨质疏松症(osto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全身代谢性骨病~([1])。骨转换率增高,骨形成低于骨吸收是导致绝经后OP的主要机制~([2])。福美加是一种能抑制骨吸收、降低骨转换率抗OP药物,  相似文献   

12.
骨质疏松(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OP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者又可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1型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SOP,2型骨质疏松)。前者发生于绝经后女性,其中多数患者的骨转换率增高;后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  相似文献   

13.
正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多病因的全身性骨骼疾病,是老年人及绝经后妇女多发的一种常见病,它是指以骨含量降低、骨组织微细结构发生退变导致骨的生物力学性下降、骨脆性增加及骨折危险性增大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以骨痛及腰背痛、驼背、易发骨折为其主要症状。病理解剖可见骨皮质菲薄,骨小梁稀疏萎缩类骨质层不厚。它是  相似文献   

14.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与年龄密切相关。雌激素(estrogen)缺乏是引起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PMOP)的主要病因,我们采用雌激素与钙剂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治疗,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不断地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全身骨代谢障碍性疾病。骨质疏松症一般分两大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可分为原发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原发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笔者就目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症状、诊断标准及防治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刘锁 《中国医学创新》2009,6(29):193-195
近年来,对骨质疏松症治疗的研究发展很快.本文针对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从诊疗方案的设计原则到具体药物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一种,为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以松质骨变化为主,故常见脊椎和腕部骨折.其治疗的新进展包括:雌孕激素替代疗法(HRT) 是指给绝经妇女补充适量雌激素以缓解雌激素缺乏造成的各种绝经后症状的一种疗法;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它是一类对骨脂肪代谢和脑组织具有雌激素激活作用;双磷酸盐类是一类骨转换抑制剂,对成骨和破骨细胞均有抑制作用;组织蛋白酶抑制剂,研究表明组织蛋白酶K,L通过调节骨纤维胶质降解而促进骨吸收.  相似文献   

17.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单位体积内骨量绝对减少,骨组织的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骨病.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前者包括绝经后和老年性骨质疏松,后者包括因某些疾病和药物引起体内内分泌功能紊乱,影响钙磷代谢而渐发的骨质疏松病变.  相似文献   

18.
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P)是单位体积骨量减 少,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致使骨的脆性增加和容易 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1]。腰背痛是老年原 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占疼痛患者的70%~ 80%[2]。笔者采用仙灵骨葆胶囊配合针灸治疗老年原 发性骨质疏松症腰痛,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骨质疏松症(osteopomsis,OP)是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退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伴有骨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死亡率及保健费用消耗较大的疾病之一。OP可分为三类,一类为原发性OP,主要是由于增龄所致的性激素突然减少及生理性退变所致,包括绝经后OP和老年性OP;第二类为继发性OP,它是由于疾病或药物所诱发的;第三类为特发性OP,多见于青少年,一般伴有遗传病史,女性多见,妇女哺乳和妊娠期所致的OP往往也归入特发性OP。  相似文献   

20.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几乎所有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按病因分为:①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随年龄增长发生的生理性退行性变。如绝经后女性、老年人等。②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由药物或其他疾病所诱发。如长期使用类固醇激素、甲状腺素等药,性腺功能减退症、甲亢、甲旁亢、库欣综合征、1型糖尿病、全身性疾病等。③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与遗传有关。女性多于男性,妊娠期、哺乳期所发生的骨质疏松也属于此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