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云浮市2008-2012年肠道传染病发病特征和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云浮市2008-2012年肠道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8-2012年云浮市共报告肠道传染病7种326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7.37/10万,占法定传染病报告总数的4.39%。发病数居前3位的分别为其他感染性腹泻(2261例,占69.21%)、甲肝(386例,占11.82%)、戊肝(373例,占11.42%);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10—12月和1月份,占肠道传染病发病总数的47.87%(1564/3267);不同地区间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云城区发病率最高(336.48/10万)。年龄构成以0—9岁组所占比例最高,占肠道传染病发病总数的64.13%(2095/3267);男性2248例,女性1019例,男女性别比为2.21:1;职业构成居前3位的分别为散居儿童占58.62%(1915例)、农民占19.10%(624例)、学生占3.98%(130例)。5年间共发生暴发疫情2起,均为其他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均发生在春季。结论云浮市肠道传染病发病率较低,但有上升趋势,发病高峰集中在秋冬季,应加强对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的肠道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清远市清新区2008--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清远市清新区2008--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1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3种1606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672.40/10万:报告的乙、丙类传染病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占发病总数的60.50%(9716例);其次为呼吸道传染病,占发病总数的25.54%(4101例);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占发病总数的13.52%(2172例);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占发病总数的O.44%(71例)。报告发病率居前5位的依次为手足口病(6063例)、其他感染性腹泻(3103例)、肺结核(2855例)、梅毒(1108例)、流行性腮腺炎(877例),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253.85/10万、129.92/10万、119.53/10万、46.39/10万、36.72/10万。结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肺结核、梅毒和流行性腮腺炎是清新区近年需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今后应重点加强对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平泉县5年来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平泉县户籍人口2005--2009年甲、乙、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2种,累计报告病例7036例,发病率在259.70/10万~359.10/10万之间,年平均发病率为301.87/10万。5年间报告的法定传染病以肠道传染病为主(3256例),占发病总数的46.28%,发病率一直处于高位,下降趋势缓慢;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2340例),占发病总数的33.26%,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第3是血源及性传播疾病(1400例),占发病总数的19.90%,近年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5年间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居前5位的疾病依次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腮腺炎。结论平泉县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是要加大对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力度,同时还必须加强血液及性传播疾病的防治与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009年滦县传染病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制定相应的传染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滦县2009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滦县2009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1种2161例,报告发病率为388.03/10万;死亡2例,死亡率为0.72/10万。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为流行性腮腺炎(559例)、病毒性肝炎(411例)、其他感染性腹泻(396例)、手足口病(344例)、肺结核(257例),分别占发病总数的25.87%、19.01%、18.32%、15.92%、11.89%。各类传染病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共报告872例,占发病总数的40.35%;其次为肠道传染病,共报告803例,占发病总数的37.16%: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共报告478例,占发病总数的22.12%。结论加强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控制工作是滦县今后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高县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特征,为有效控制其他感染性腹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对2005~2012年高县其他感染性腹泻疫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12年高县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842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23.02/10万(842/3656981),2005年发病率最高,为31.25/10万(171/471669),2011年发病率最低,为6.57/10万(27/411119)(PdO.01)。全年均有病例报告,全年发病呈1高1低2个峰值,高发季节为秋冬季,占总发病数的61.88%,男女病例性别比1.83:1,以男性患儿居多。病例主要集中在3岁以下散居儿童,占病例总数的76.96%,发病率最高年龄组为O~岁组,年均发病率为1302.36/10万,其次为1~岁组,年均发病率为205.73/10万。结论高县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主要集中在3岁以下散居儿童,秋冬季好发,2005~2012年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2012年略有回升,存在流行的隐患。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东莞市2005-2009年肠道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分析东莞市2005-2009年网络直报的肠道传染病资料.结果 2005-2009年东莞市共报告肠道传染病8种25 49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10.06/10万,占法定传染病报告总数的32.31%;死亡7例...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1950-2011年猩红热发病趋势变化及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广东省1950-2011年猩红热发病的趋势变化及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开展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广东省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广东省1950-2011年猩红热的发病和流行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50-2011年广东省共报告猩红热病例15581例,死亡1例(为1950年报告),年发病率介于0-49.00/10万之间;流行可分为散发期(1950-1973年,年平均发病率0.12/10万)、暴发流行期(1974-1987年,年平均发病率15.16/10万)、低水平流行期(1988-2003年,年平均发病率1.68/10万)和流行反弹期(2004-2011年,年平均发病率4.82/10万)。发病呈现2个季节性高峰,第1个高峰(秋季高峰)发生在11-1月(发病构成比35.4%);第2个高峰(春季高峰)略低于第1个高峰,发生在4-月(发病构成比28.9%),2个高峰分别与学校秋季学期及春季学期时间基本一致。共发生3次大规模的猩红热重点地区暴发疫情,第1次发生在1974年汕头市,共1712例,年发病率为484.02/10万,〈15岁学生儿童发病占90.5%;1984年该地区再次发生猩红热暴发,共发病360例,年发病率为80.62/10万,〈15岁学生儿童占91.4%;1987年阳江县闸坡镇发生猩红热暴发流行,共发生病例690例,5-9岁组学生儿童发病人数最多,占14.6%。2004-2011年广东省流行情况有所反弹,其中2011年发病数居前4位的地市分别为深圳市(758例)、广州市(265例)、佛山市(117例)和东莞市(109例),4个地市2011年发病数均比2004-2010年平均发病数有所上升,上升幅度最大的为深圳市(上升422.7%);2011年托幼儿童发病构成比相对于2004-2010年有所上升,学生发病构成比则有所下降(P〈0.01)。结论1950-2011年广东省猩红热的发病流行周期波动模式为高发一低发相间,每一周期持续时间约15-20年;2004年以来发病反弹,特别是2011年上升明显,提示广东省今后几年可能会继续处于猩红热高流行期;托幼机构和小学等集体单位将是今后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郝玉军 《职业与健康》2008,24(20):2194-2196
目的对2006年秦皇岛市卢龙县法定传染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秦皇岛市卢龙县法定传染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卢龙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0种568例,报告发病率135.52/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丙类传染病5种217例,报告发病率51.78/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乙类传染病发病居前5位的疾病依次为肺结核(80.97/10万)、病毒性肝炎(32.39/10万)、流行性出血热(14.72/10万)、痢疾(7.61/10万)、淋病(0.98/10万);丙类传染病中其他感染性腹泻报告发病率最高(42.45/10万),其次是流行性腮腺炎(7.85/10万)。呼吸道传染病占乙类传染病的59.15%,血源及性传播性传染病占18.3l%,肠道传染病占11.44%,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占11.09%;丙类传染病占总发病的27.64%(217/785)。结论应加强对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控制工作,并加强重点人群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9.
徐斌  黄夏萍  唐莉 《职业与健康》2009,25(24):2762-2765
目的分析南宁市2004--2007年肠道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进一步做好传染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南宁市2004--2007年肠道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7年,南宁市共报告肠道传染病29961例,年均发病率114.53/10万,死亡6例,年均死亡率为0.09/10万。共发生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18起,报告病例1258例。发病以其他感染性腹泻和痢疾为主,分别占总病例数的57.52%和37.97%。南宁市肠道传染病发病率郊县高于城区(P〈0.05),男性高于女性(P〈0.01),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发病主要集中在0~5岁年龄段。结论应加强对农村、学校的肠道传染病预防的健康教育以减少肠道传染病突发疫情的发生,坚持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综合性防治是控制肠道传染病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楚雄州乙类传染病流行规律和变化趋势,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楚雄州2006-2010年各县(市)报告的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楚雄州2006--2010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7种20156例,死亡13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51.22/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1.03/10万。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在54.91/10万~76.95/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66.37/10万,居传染病发病之首;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发病率在44.65/10万-79.40/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53.30/10万,居传染病发病第2位;肠道传染病发病率23.97/10万-43.52/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29.52/10万;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发病率在1.36/10万-3.43/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2.02/10万;艾滋病和肺结核病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死亡总数的52.55%和35.77%;发病数居前6位的传染病依次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及副伤寒、梅毒、淋病,合计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95.96%。结论近几年来,楚雄州对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已经初见成效,但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增长趋势不容忽视,艾滋病、梅毒、丙肝疫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应根据传染病流行状况,适时调整传染病防控策略,针对性地制定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肠道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81~2010年大连市肠道传染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81~2010年大连市累计报告422015例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263.28/10万。肠道传染病发病率,1981年为1253.25/10万,1991年为234.23/10万,2001年为254.54/10万,2010年为28.51/10万。422015例肠道传染病病例中,细菌性痢疾占66.80%,甲肝占32.29%,伤寒和副伤寒占0.79%,霍乱占0.11%,阿米巴痢疾占0.01%,脊髓灰质炎只有9例;7~10月发病的占55.52%,其中细菌性痢疾7~10月发病的占69.30%,甲肝1~6月发病的占59.06%;男性、女性分别占57.80%、42.20%;0~4、5~14、15~34、35~54岁分别占14.63%、14.36%、42.48%、19.29%。1981~2010年年均发病率(/10万),肠道传染病城区与郊县(市)分别为341.80、172.35(P〈0.01);其中细菌性痢疾城区、郊县(市)分别为243.70、97.34(P〈0.01),甲肝城区、郊县(市)分别为95.02、73.44(P〈0.01)。[结论]大连市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呈波动性下降趋势。细菌性痢疾与肠道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一致。  相似文献   

12.
王婷 《职业与健康》2013,(23):3153-3156
目的掌握近6年无锡市北塘区法定肠道传染病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方法对2007--2012年北塘区法定肠道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7--2012年无锡市北塘区累计报告法定肠道传染病5种5970例,年均发病率为283.96/10万;合计死亡2例,平均病死率0.045%。2007--2012年年均发病率283.96/10万,病毒性肝炎为7.61/10万,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为45.09/10万,伤寒和副伤寒为0.33/10万,其他感染性腹泻为122.19/10万,手足口病为108.73/10万;0—5岁各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为4025.91/10万;男性为312.88/10万,女性为255.32/10万。地处中心的黄巷街道、北大街街道年均发病率分别为453.70/10万、295.29/10万,高于山北和惠山街道。5—7月合计占40.41%。5970例肠道传染病病例中,散居儿童占33.25%,托幼儿童占19.28%。结论北塘区肠道传染病以其他感染性腹泻和手足口病为主,0~5岁儿童为高发人群,5—7月为高发季节,黄巷、北大街街道为高发地区。应加强腹泻病门诊监测,加强散居儿童、幼托儿童的重点防控,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李晨 《职业与健康》2007,23(8):584-587
目的探讨2005年学龄前儿童传染病流行状况。方法收集、统计、分析2005年南京市学龄前儿童法定报告传染病报告卡。结果2005年学龄前儿童发生乙、丙类传染病共14种2779例,无死亡病例。总发病率为1000.99/10万,发病居前10位的依次为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细菌性痢疾、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梅毒、猩红热、淋病、百日咳、流行性感冒、伤寒副伤寒。在各类传染病构成比中,肠道传染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痢疾、伤寒和副伤寒、甲型肝炎、未分型肝炎)发病数最多,占65.13%。结论,肠道传染病是南京市儿童流行的一类主要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麻疹近年来上升较为明显,防治肠道传染病,及时开展麻疹等疫苗的接种工作,仍是南京市今后儿童传染病防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东莞市石龙镇2005—2009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趋势及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落实防控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东莞市石龙镇2005—2009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年间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9种2 959例,死亡1例,其中乙类13种2 045例,丙类6种914例,死亡1例,年均发病率为369.88/10万,年均死亡率为0.13/10万,平均病死率为0.03%。发病率居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其他感染性腹泻、梅毒、流行性腮腺炎,其发病率依次为112.63/10万、79.63/10万、56.50/10万、37.38/10万、28.50/10万。呼吸道传染病占总发病数的32.54%,肠道传染病占25.35%,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占41.80%,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占0.24%。结论东莞市石龙镇传染病发病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应重点做好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艾滋病等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湖北省建始县甲、乙、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做好疫情预警监测和制定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建始县2004—2008年各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建始县2004—2008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2种8038例,死亡1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26.62/10万,死亡率为0.41/10万.病死率为0.12%。发病率居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是肺结核(154.21/10万)、乙肝(92.61/10万)、流行性腮腺炎(25.68/10万)、痢疾(11.95/10万)和梅毒(11.17/10万)。各类传染病发病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共报告4588例,占发病总数的57.08%;其次是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占发病总数的34.82%;肠道传染病占6.43%。结论预防和控制呼吸道传染病、血液及性传播疾病、肠道传染病是建始县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同时还应加强对钩端螺旋体病的防治与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近5年连州市女性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状况,为今后制定女性传染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06—2010年连州市女性法定传染病相关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0年连州市共报告女性法定传染病16种,报告病例3422例,年发病率介于189.87/10万-583.64/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312.00/10万。各类传染病发病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累计报告1523例,占各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44.51%;其次为肠道传染病,累计报告1182例,占各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34.54%;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累计报告709例,占各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20.72%;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累计报告8例,占各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0.23%。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疾病为其他感染性腹泻(758例)、肺结核(733例)、流行性腮腺炎(733例)、梅毒(408例)和病毒性肝炎(243例)。结论连州市女性的法定传染病年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今后必须加大对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的防治力度,并加强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防治和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掌握襄阳市襄州区0-6岁儿童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有效控制其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7-2011年襄阳市襄州区0-6岁儿童传染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1年襄州区0-6岁儿童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9种6789例,发病数占全人群传染病发病总数的41.70%(6789/16280),年均发病率为2138.31/10万,各年发病率分别为426.99/10万、1178.63/10万、1503.28/10万、1746.99/10万和4743.47/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麻疹和细菌性痢疾,占发病总数的97.57%(6624/6789)。全区各镇均有病例报告,城区发病率(3375.93/10万)高于农村(1938.17/10万)(P〈0.01);全年均有病例报告,4-7月为发病高峰期(3916例,占57.68%);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80:1(4364:2425),2岁及以下年龄组发病占78.01%(5296/6789),散居儿童发病占83.72%(5684/6789)。结论襄阳市襄州区0-6岁儿童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手足口病为主要报告病种.应加大对手足口病的防控力度,防止暴发与流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德保县各类传染病的分布、流行趋势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德保县户籍人口1996—2005年10年间各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1996—2005年共报告各类法定传染病22种,累计报告病例达7365例。年发病率最高的是2004年为414.83/10万,最低为1997年85.84/10万,年均发病率为216.02/10万。10年间各类法定传染病发病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共报告3848例,占发病总数的52.25%;其次是肠道传染病,共报告1869例,占发病总数的25.38%;第三是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共报告1369例,占发病总数的18.59%;主要传染病发病以肺结核、痢疾、病毒性肝炎、伤寒、淋病为主。2005年传染病发病率前3位依次为肺结核、腮腺炎、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分别为144.06/10万、92.23/10万、54.16/10万。结论德保县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重点是要加大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的防治力度,同时还必须加强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防治与监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深圳市福田区2006—2015年肠道传染病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与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5年疫情资料和专题调查报告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6—2015年福田区共报告肠道传染病病例47 057例,年发病率的范围为186.43/10万~548.83/10万,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年平均发病率最高,为175.58/10万;其次是手足口病,年平均发病率为147.26/10万。发病时间呈现双峰特征,分别是11—12月和5—6月。0~5岁组发病例数最高,职业以散居儿童最多,占70.67%;其次为托幼儿童,占11.00%。结论福田区肠道传染病以其他感染性腹泻和手足口病为主,应加强腹泻病门诊监测,加强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的重点防控,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东莞市急性新发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分布特点和流行趋势,为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东莞市2007--2011年急性新发乙肝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东莞市2007--2011年共报告急性新发乙肝病例2193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5.62/10万;死亡3例,年均死亡率为0.04/10万。各年发病率分别为10.85/10万、6.58/10万、5.88/10万、3.42/10万、2.16/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1)。病例主要集中在桥头、企石、虎门、东城、厚街5个镇街,该5个镇街发病数占全市32个镇街发病总数的45.83%(1005/2193)。男性165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7.46/10万;女性53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84/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0.叭)。各年龄组均有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15~39岁年龄组,共1790例,占病例总数的81.62%。职业分布以工人为主,共829例,占37.80%,其次为民工506例,占23.07%。结论东莞市近5年来乙肝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高发人群为工人及民工,发病呈现地区聚集性,提示应加强工厂等集体单位及高发地区乙肝防治健康教育,针对高发人群制定有效的乙肝癌蔷务.塘簧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