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8 毫秒
1.
肌腱松解术治疗手部肌腱粘连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肌腱修复后肌腱粘连松解术的疗效。方法 对粘连的肌腱行松解手术,术后配合积极的主动屈指功能训练及系列的康复治疗。结果 经过6个月至4年的随访,疗效按TAM评定标准评定,31条伸肌腱松解术后优良率为58.1%,56条屈指肌腱松解术后优良率为55.3%。结论 肌腱松解术中彻底松解粘连组织。术后进行系统的正规的康复治疗,有助于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曹志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9):2583-2584
目的观察手部屈肌键粘连松解术的疗效。方法对于手部掌指关节、近中指间关节屈指肌腱反复、长期粘连挛缩畸形患者,采用指深屈肌腱充分游离配合指浅屈肌腱离断、关节囊舌形瓣松解、游离皮片植皮术及弹性支具早期活动,强调手术中彻底止血、无损伤无张力缝合皮肤及手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结果术后随访48例,时间为10个月~3年,平均为1年半,44例屈伸功能恢复正常,4例伸指功能恢复一般,屈指不受限,手指屈伸力量均正常。结论手部屈指肌腱粘连松解术可有效延长关节囊松解作用,恢复患指屈伸功能。  相似文献   

3.
急诊显微修复屈指肌腱损伤4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耀辉 《广西医学》2000,22(2):273-275
目的:防止屈指肌腱修复术后粘连。方法:急诊显微手术修复手部屈指肌腱损伤49例76指115条,配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到32例50指,随访时间6个月至4年,平均1年10个月,按TAM评定法评定疗效:优级25指,良级17指,余为中、差级,总优良率达84%。结论:修复腱鞘对恢复肌腱滑液营养系统,防止粘连有很大作用,早期控制性活动是预防粘连的有效措施,重视肌腱损伤的综合处理,有利于屈肌腱修复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指屈肌腱缺损的修复与防止肌腱粘连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肌腱移植对屈指肌腱缺损进行修复,以显微外科技术吻合,术后早期进行主动伸被动屈功能练习。结果本组96例,147指,术后随访6个月~3.5年.疗效优者98指,良37指,优良率达91.8%。结论对屈指肌腱缺损采用肌腱移植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注意保护肌腱的血运和营养,结合早期功能锻炼,能有效的修复肌腱功能和防止肌腱粘连。  相似文献   

5.
46例(58个指)屈指肌腱粘连的治疗解放军第五医院王兰廷,杜鸿章,陈国能屈指肌腱粘连仍是现今肌腱外科中的难题之一。它的主要治疗是手术松解。我院在1988至1992年间,对46例(58指)屈指肌腱粘连行松解手术,术后早期功能锻炼,3个月后随访检查,并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屈指肌腱损伤后早期显微修复及在支具辅助下的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手屈指肌腱损伤23例,显微外科早期修复肌腱、修复后采用物理因子治疗及辅助支具帮助下的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按TAM法评定患指功能,优13例,良6例,中3例,差1;优良率83%。结论屈指肌腱行早期显微外科修复及辅助支具帮助下功能锻炼,手功能恢复的优良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手指屈指肌腱损伤的修复,无论是急诊修复或二期肌腱移植术,均因术后肌腱发生粘连而使手指的屈伸功能受到影响。为了减少屈指肌腱术后粘连,作者自1987年1月~1990年3月,应用前臂石膏托控制一定屈曲角度的主动伸指及作者自行设计的人工早期被动屈指活动的方案,治疗17例24指46条屈指肌腱损伤,经1~2年随访,用TAM法评定,优良者15例,占88%。作者认为该“方案”明显优越于弹性装置的控制性技术,是预防屈指肌腱术后粘连更有效的措施。此外,对该“方案”的显著疗效的机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手部屈肌腱Ⅱ区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Ⅱ区屈肌腱断裂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28例(219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应用显微无创技术对断裂屈指肌腱手术修复、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照组采用传统肌腱吻合技术。术后随访6~12个月,采用TAM系统评定法对两组随访资料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疗效优者60指,良45指,可5指,优良率达95.45%;对照组:疗效优者38指,良52指,可14指,差5指,优良率为82.57%。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4.7,P<0.01)。结论应用显微无创技术高质量缝合配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有效地预防屈肌腱术后粘连,促进患指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手部肌腱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从健康青壮年意外死亡志愿供应或外伤断肢而无条件再植废弃肢体取出的手指屈肌腱,经深低温冰箱冷冻处理后将异体肌腱移植于手部肌建缺损处。本组14例,均为男性,肌腱缺损原因均为外伤,其中仲指肌腱缺损7条,屈指肌腱缺损8条;有l例同时修复2条仲指肌腱;移植的异体肌腱长3—9cm,肌腱缝合采用“双十字法”或“8字法”缝合,术后患适当固定制动,全部病例均没有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2年,异体肌腱移植处的伤口均愈合、手指肌腱活动功能按国际手外科联合会制定的总活动度(TAM)法评定:优级2条,良级5条,可级4条,差级4条,优良率是46.7%。4例手指屈肌腱粘连,再次行肌腱粘连松解术。[结论]应用异体肌腱移植修复手部肌腱缺损是代替自体肌建移植的方法之一,可以使手功能得到一定的恢复,但是仍存在肌腱粘连的并发症,使修复优良率减低,需要在今后的临床应用研究工作中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10.
范建亭 《吉林医学》2014,(17):3752-3753
目的:探讨手外伤中屈指肌腱腱鞘滑车损伤修复的必要性及修复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32指手外伤中屈指肌腱腱鞘滑车损伤的患者,在急诊手术中对合适的部位有选择性地修复或者移植肌腱修复屈指肌腱腱鞘滑车。结果:患指外观及功能2例3指较差,23例29指功能均为优良级。结论:急诊手外伤手术中,对屈指肌腱腱鞘滑车一期进行有选择性的修复,有助于患者早期进行功能活动,最大程度恢复患指功能,减少患指肌腱粘连和二次行松解手术的几率。  相似文献   

11.
孙秀英  刘小玲  曲秋楠 《中外医疗》2011,30(3):141+143-141,143
肌腱松解术是治疗肌腱粘连的主要方法,对70例行肌腱松解术的屈指肌腱粘连患者进行疗效评价、术后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术后密切观察切口与末梢血运情况,做好疼痛护理,指导进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肌腱松解术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998年8月至2003年8月接受肌腱松解术的患者设计了一套护理方案,在完善心理护理,术前护理及术后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功能锻炼并辅以红外线照射,并与1998年8月以前的该手术患者进行对比,记录患肢肿胀消退的程度及各关节的活动程度.结果:治疗组术后患肢肿胀消退的程度及各指间关节的活动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本研究采用的一套护理方法能有效的加快肌腱松解术后患肢肿胀消退,防止肌腱粘连,提高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13.
张桂霞  田燕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7):3790-3791
肌腱松解术是治疗肌腱粘连的主要方法,对37例行肌腱松解术的屈指肌腱粘连患者进行疗效评价、并对术前和术后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认为术前应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各种准备工作,术后密切观察切口与末梢血运情况,做好疼痛护理,指导进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4.
生物蛋白胶结合早期控制被动活动预防屈指肌腱粘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生物蛋白胶结合早期控制被动活动预防屈指肌腱修复术后粘连的疗效.方法 对30例58指屈指肌腱损伤行改良Kessler修复,术中于修复肌腱周围应用生物蛋白胶,术后行早期控制被动活动,经6~18月随访,采用国际手外科联合会肌腱损伤委员会的评价方法进行疗效的评定.结果 屈指肌腱功能恢复的优良率达91.38%,没有发现肌腱断裂现象.结论 术中应用生物蛋白胶结合早期控制被动活动可以预防屈指肌腱粘连.  相似文献   

15.
王和驹  陈彦坤 《海南医学》1995,6(3):156-157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屈肌腱损伤38例55指,全部病例获3个月-2年随访,根据测量患指TAM方法进行功能评价,优良率94%,结论:显微外科手术修复屈肌腱损伤小,腱愈合快,粘连轻,功能恢复良好,但精细手术操作仅是治疗过程一环,术后应注意指导功能锻炼才能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手部肌腱的损伤,在修复的愈合过程中,会发生肌腱与周围组织粘连.特别是屈指肌腱的Ⅱ区,由于肌腱周围是较硬韧的纤维鞘管,而且地方狭小,肌腱更容易在此粘连 [1] .肌腱松解术是对手部肌腱修复术后产生对手功能有明显粘连影响的粘连而进行的补救手术.据文献报道,肌腱修复缝合手术后的松解率为 15%~30%.其术后的康复和护理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手术效果,功能练习不恰当可以导致肌腱粘连更广泛,更严重.我院骨科在2005年至2009年共行屈肌腱粘连松解术28例,效果满意,在此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屈指浅肌腱近住转移修复Ⅱ区屈肌腱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Ⅱ区屈肌腱缺损63例共72指,采用近位指屈浅肌腱转移修补肌腱缺损,重建手功能.术后早期保护性被动活动.结果:随访10月~23个月,采用国际手外科肌腱疗效评定法(TAM)评定:优36指,良27指,可7指,差2例,优良率87.5%.结论:对手指Ⅱ区屈肌腱损伤,采用近位屈指肌腱转移修补,并运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结合早期保护性被动活动,可早期恢复手指功能、有效地防止肌腱粘连,取得明显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显微外科操作,最大限度地恢复儿童屈指肌腱损伤后手指功能。方法:2010年~2013年收治的15例儿童屈指肌腱损伤患者,均在显微镜下清创,用5/0无损伤线,采用改良Kessler方法缝合,7/0无损伤线周边腱外膜内翻连续缝合,术后逐步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患指术后均Ⅰ期愈合。经过1年随访,按TAM测定法评定,优9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85%。结论: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及术后有效的功能锻炼,是提高儿童手指屈指肌腱损伤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早期控制被动活动预防屈指肌腱粘连的疗效。方法对 102例 196指屈指肌腱损伤行改良 Kessler修复,术后行早期控制被动活动预防肌腱粘连.经6~28月随访,采用国际手外科联合会肌腱损伤委员会的评价方法进行疗效的评定。结果肌腱顺利愈合,没有发现肌腱断裂现象,屈指肌腱功能恢复优级72.96%,良级16.84%。结论早期控制被动活动可以预防屈指肌腱修复术后粘连。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自拟海桐五加透骨汤预防屈指肌腱术后粘连效果.方法 72例屈指肌腱断裂吻合术后用海桐五加透骨汤熏洗治疗,观察预防屈指肌腱术后粘连的效果.结果 优46例,良14例,可8例,差4例,总有效率94.44%.结论 海桐五加透骨汤预防屈指肌腱术后粘连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