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胸腔镜技术在多节段胸椎结核前路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结核病呈高发趋势,脊柱结核越来越多,而胸椎结核约占脊柱结核的25%,而多节段胸椎结核增多,随着胸腔镜技术的发展,有学者将其应用在脊柱侧弯的治疗,有少数学者将其应用脊柱结核的治疗,但对于多节段胸椎结核却未见报道,我院于2002年10月~2006年3月胸腔镜技术辅助小切口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24例多节段胸椎结核患者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在全身骨与关节结核中,脊柱结核发病率最高(约占43.9%),而在脊柱结核中又以腰椎为最多,胸椎次之,颈椎较少见。多节段脊柱结核在脊柱结核中占10%左右嘲,多伴随脓肿、畸形及截瘫。其危害程度远远大于单节段脊柱结核,手术治疗难度相对较大。我科于2006年5月收治脊柱颈、胸、腰椎多节段8椎体结核一例,已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全身骨与关节结核中,脊柱结核发病率最高(约占43.9%),而在脊柱结核中又以腰椎为最多,胸椎次之,颈椎较少见。多节段脊柱结核在脊柱结核中占10%左右,多伴随脓肿、畸形及截瘫。其危害程度远远大于单节段脊柱结核,手术治疗难度相对较大。我科于2006年5月收治脊柱颈、胸、腰椎多节段8椎体结核一例,已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一期病灶清除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胸腰椎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一期病灶清除、同种异体骨移植联合前路和(或)后路内固定治疗脊椎结核的疗效。[方法]从2002年1月~2005年10月,共治疗多节段脊柱结核患者15例,其中胸椎结核8例,胸腰段结核5例,L2以下腰椎结核2例。采用前路病灶清除,同种异体骨移植,胸腰段及腰椎病人应用前、后路联合内固定;而胸椎结核单纯应用前路单棒内固定的方法。其中后期8例手术采用微创方法(胸腔镜、X-tube)。[结果]术后15例患者均行正规抗结核治疗,平均随访25.4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结核病灶最终获得骨性融合,后凸矫正角度平均19.9°;除1例FrankelB级患者神经功能检查无明显恢复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脊柱稳定性对于脊柱结核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内固定器材、同种异体骨移植以及合适的手术方式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微创方法能够简化手术,减少术中失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前路钉-棒系统在手术治疗胸椎结核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胸段椎体结核,因其位置高,病变连续累及椎体数目多,同时合并有胸椎后凸畸形,胸髓受压,加之结核病本身致病菌作祟的特点,导致患者全身情况差。本病虽然在脊柱结核中所占比例较低,但其致残率高,并一直是脊柱外科治疗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先前有学者主张对有手术适应证的脊柱结核患者采用积极的外科治疗,但是否采用一期局部内固定,以及行前路或后路固定尚无一致意见。我们于2001年5月以来,应用经胸前路一期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并用史赛史Xia钉一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患者1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技术前路病灶清除加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4年6月~2009年6月手术治疗的胸椎结核病人48例,男23例,女25例.按手术方式分为A组(开放手术组)和B组(胸腔镜辅助手术组),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出m量及手术时间.随访两组患者术后胸背疼痛、脊柱功能及胸椎后凸角矫正改善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A、B两组术中、术后出血鞋及手术时间组间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例患者经随访12~48个月(平均20个月),两组术后VAS、ODI及后凸角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术后VAS、ODI及后凸角改善率组间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后1周VAS改善B组较A组明显(P<0.05).A组并发症8例(38.1%)与B组5例(18.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能有效地清除胸椎结核病灶,稳定脊柱,熟悉胸椎前方解剖结构,掌握胸腔镜操作技术及手术者之间默契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胸椎结核后入路手术的优点与适应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柱结核以胸腰段脊柱结核最为常见,其主要累及部位为脊柱的前、中柱.鉴于脊柱结核的特点,Hodgson和Stock于20世纪六十年代首先提出了脊柱前路手术术式,而且多年来前路手术已成为治疗脊柱结核最常用术式.该入路视野开阔,直接显露病变椎体,可以对病灶内的死骨、椎旁脓肿作彻底的清除,且术中不会造成后柱结构的破坏,能最大限度保留脊柱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但对于开胸手术或胸骨劈开手术治疗胸椎结核,术中需单肺通气、手术对肺脏刺激大、术后并发症多,且对于有严重胸膜粘连和活动性肺结核的患者为禁忌.对于多节段脊柱结核,有学者[1、2]主张采用一期或分期后路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该术式的优点是在完成病灶清除、减压、植骨、畸形矫正的同时能较好解决多个病变椎体切除后稳定性重建的问题,其缺点是需两个切口,手术创伤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根据多节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对1997年4月-2006年4月我科手术治疗的82例多节段脊柱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颈椎结核6例,颈胸段结核11例,胸椎结核35例,腰椎结核21例,腰骶段结核9例,其中远距离跨阶段的跳跃性脊柱结核6例,采用。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64例,一期前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16例,分期手术5例。结果:平均于术时间180min(90~280min),平均出血量750ml(400-2100ml)。术后胸腔积液1例,短暂性神经损伤2例。随访3~26个月,刀口延迟愈合3例,除1例外脊髓受累患者神经功能明显恢复,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未见结核病灶复发。结论:根据多节段脊柱结核病理破坏程度部位,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
对于单节段的脊柱创伤、肿瘤或结核病例,由于复位、减压及固定技术的进步,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对多节段的胸腰椎体结核、严重骨折治疗上则有一些难度。自2000年2月~2003年5月收治了上述疾病患者12例,采用中华长城内固定系统(CGWS)作前路固定,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前路器械固定在脊柱结核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在脊柱结核中应用前路器械固定的可行性。方法:对34例前路病灶清除和内固定的脊柱结核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3例,女21例。颈椎结核4例,胸椎结核13例,腰椎结核17例(包括胸腰段)。全部病例均进行术前和术后抗痨化疗。术中经前路彻底清除病灶,椎管减压,椎体间自体骨植骨,前路器械固定。结果:平均随访2.6年,死亡2例,失访4例,其余病例内固定物没有失效,椎体间植骨全部融合,脊柱后凸畸形矫正良好,切口无感染,没有结核复发的病例。结论:在脊柱结核中应用前路器械固定可有效矫正和预防脊柱后凸畸形,并为脊柱提供即刻稳定性,促进病灶愈合和骨性融合。  相似文献   

11.
胸腔镜下病灶清除脊柱稳定性重建治疗胸椎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胸腔镜技术较常规开胸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机体康复快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操作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在脊柱疾病手术的应用逐渐增多。我科从2003年1月起应用该技术治疗胸椎结核12例,获得了一些经验与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多节段脊柱结核的手术方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根据多节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对1997年4月~2006年4月我科手术治疗的82例多节段脊柱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颈椎结核6例,颈胸段结核11例,胸椎结核35例,腰椎结核21例,腰骶段结核9例,其中远距离跨阶段的跳跃性脊柱结核6例,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64例,一期前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16例,分期手术5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80min(90-280min),平均出血量750m1(400~2100ml)。术后胸腔积液1例,短暂性神经损伤2例。随访3-26个月,刀口延迟愈合3例,除1例外脊髓受累患者神经功能明显恢复,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未见结核病灶复发。结论:根据多节段脊柱结核病理破坏程度部位,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3.
多节段脊柱结核同期内固定治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多节段脊柱结核多伴随脓肿,畸形及截瘫.其危害程度远远大于单节段脊柱结核,手术治疗难度相对较大.自1996年7月~2006年12月,笔者收治19例多节段脊柱结核,在病灶清除、椎管前外侧减压、椎体间植骨后,同期行脊柱侧前方或后路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14.
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多节段颈胸段脊柱结核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前后入路联合手术治疗多节段颈胸段脊柱结核的效果。方法对2003年以来8例患C6~T3椎体结核的病例,抗结核治疗2周后,进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术联合后路椎弓根固定术治疗,观察脊柱稳定性及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术后随访植骨部位均骨性愈合,感觉、运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胸背部疼痛或不适明显缓解,无复发,近期疗效均较满意。结论前路手术可有效清除病灶、植骨,后路手术可固定多节段颈胸段脊柱,前后路联合治疗多节段颈胸段脊柱结核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后路多椎体截骨矫形术治疗儿童胸椎结核伴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9-03采用后路多椎体截骨矫形术治疗的1例儿童胸椎结核伴脊柱后凸畸形,术中在上下正常节段的相邻椎板安装椎弓根钉,切除T10~12椎体顶锥及椎间盘,顺应脊柱弯曲弧度置入连接棒,进行双轴旋转矫形,术后持续进行抗结核治疗.结果 手...  相似文献   

16.
随着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对脊柱结核认识的提高,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积极手术治疗已得到广泛认同。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们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柱胸椎结核25例,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胸椎结核椎管内外病灶清除同期后路内固定矫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胸椎结核Ⅰ期病灶清除及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重建脊柱稳定性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1999年2月以来收治的15例合并椎管内外脓肿的胸椎结核患者,采用后路Ⅰ期双侧肋骨横突切除病灶清除、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矫正脊柱后凸畸形、取髂骨植骨的综合性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年5个月,平均1年8个月,本组15例术后胸部症状均完全消失,术后脊柱后凸角度为6°-15°,平均矫正度数为17°。术后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植骨全部骨性融合,植骨融合时间平均3.2个月。结论:经后路可Ⅰ期有效地进行胸椎结核的彻底病灶清除及脊柱稳定性的重建。  相似文献   

18.
胸腔镜技术在胸椎结核前路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目的 :探讨胸腔镜技术在胸椎结核前路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 1 998年 1 0月~ 2 0 0 2年 3月我科应用胸腔镜技术治疗的 34例胸椎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1 4例采用标准“锁孔”胸腔镜技术操作 ,2 0例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的小切口技术。除脓肿抽吸、病灶清除外 ,病灶清除后加植骨者 5例 ,加椎体植骨及前路内固定者 1 2例 ,加钛网植骨及前路内固定者 4例 ,加钛网植骨及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矫形 4者例。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 1 80min(90~2 4 0min) ,平均出血量 450ml(30 0~ 1 2 0 0ml)。术后并发胸膜炎包裹性胸腔积液 1例 ,肺不张 1例 ,短暂性下肢瘫痪 1例。随访 3~ 2 2个月 ,脊髓受累患者神经压迫症状和体征消失 ,神经功能完全恢复 ,无内固定松动、断裂。除 1例外 ,未见结核病灶复发。结论 :电视胸腔镜技术为脊柱结核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方式 ,改良扩大切口的胸腔镜技术为复杂胸椎疾病的开辟了一种新的微创外科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9.
赵凯  万双林  张剑  赵风东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8):1242-1243
脊柱结核综合治疗原则已得到公认,标准化抗结核药物及外科手术已成为脊柱结核治疗的基本手段。我院对胸腰椎结核患者在连续标准化疗的同时,通过胸腔镜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内固定手术,取得一定的经验,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后路经椎弓根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下腰段和腰骶段脊柱结核的效果和优点。方法:总结1996年3月~2000年12月采用后路经椎弓根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的42例下腰段和腰骶段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40例疼痛消失、2例腰痛减轻。30例随访1~4年(平均2年),经定期X线摄片复查证实植骨块均在6~8个月融合,未见植骨块松动移位。患者弯腰和下蹲活动无受限。1例内固定于术后1.5年松动、另1例内固定于术后2年断裂。结论:后路经椎弓根短节段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是治疗下腰段和腰骶段脊柱结核的有效方法,能有效防止植骨块松动移位而促进植骨融合,术后患者床上活动不受限,便于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