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病例】男,33岁。主因阵发性上腹部剧痛2个月余,加重2天住院。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上腹部痉挛性疼痛,伴烧灼感、恶心、呕吐,无腹泻、黑便。发作时有时出现全身皮疹,皮疹呈多形性,为充血性,压之褪色。既往有支气管哮喘史3年。电子胃镜检查报告为萎缩性胃炎,给予制酸、抗感染、保护胃黏膜及对症治疗效果不明显,考虑可能为胆囊穿孔,禁食2周后病情缓解出院。2天前进食鸡蛋后腹痛复发,再次入院。查体:双肺可闻及少量哮鸣音,心脏未闻及异常。剑突下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3/min。电子胃镜示:胃十二指肠广泛黏膜下出血、水肿,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与内镜特点并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例及1979年1月至2005年5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报道的131例EG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内镜表现和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20.61%的EG患者与进食有关,12.21%有过敏性疾病史。临床表现多样。消化不良型EG占51.91%,梗阻型占7.63%,腹腔积液型占18.32%,混合型占22.14%。75.58%的EG患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嗜酸粒细胞的比例为0.07—0.74,嗜酸粒细胞的绝对值为(0.48-7.64)×10^9/L。腹腔积液中可见大量嗜酸粒细胞。内镜表现多为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和息肉样增生,病理见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应用激素可在1周内迅速缓解症状,并逐渐使嗜酸粒细胞恢复正常。结论 EG临床和内镜表现无特异性,多数患者外周血和腹腔积液中嗜酸粒细胞计数明显增高,胃肠黏膜组织中嗜酸粒细胞浸润是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的诊断要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EG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因右下腹疼痛1个月,加重并稀糊状腹泻2 d入院。查体下腹拒按,查血白细胞及嗜酸粒细胞增高,B超检查示右下腹4.4 cm×2.2 cm大小低回声区及游离液性暗区。按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予急诊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报告阑尾轻度慢性炎症,大网膜血管高度扩张伴广泛出血和脂肪组织急慢性炎症。确诊为EG,予相应治疗痊愈。结论临床医生接诊有腹痛、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增多患者,要考虑到EG可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的误诊原因.方法:对6例被误诊的EG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例患者均有腹痛,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比例增高.误诊时间2日~5个月,中位时间13 d.初诊时误诊为胃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2例,胰腺炎1例,结核性腹膜炎1例,胃癌合并幽门梗阻1例,肠梗阻1例.后行胃镜检查均见胃黏膜糜烂、水肿,活组织病理检查(活检)均见嗜酸粒细胞浸润而确诊.结论:对EG的认识不足,未仔细分析检查结果,未作全面的相关检查,尤其未做胃镜及活检等是导致误诊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误诊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G)亦称变应性胃肠炎,是一种少见的胃肠道疾病,EG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早期很难做出诊断,极易误诊。现对2000-06~2005-09我院误诊的4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例,女1例,年龄18~57(平均34.5)岁。1.2临床表现病程1个月~2 a,4例均以腹痛等胃肠道症状为首发和突出表现。腹痛部位:脐周痛2例,中上腹痛1例,右下腹痛1例。腹痛性质:阵发性绞痛3例,持续性胀痛1例。体征:4例腹部均柔软,无固定疼痛部位2例,脐周压痛1例,中上腹压痛1例。伴腹泻1例,腹胀3例,血便1例,恶心、呕吐2例。有1例有食物(海产品)… 相似文献
7.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 (EG)临床上少见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以消化系统症状如乏力、腹痛、腹泻、恶心、腹部不适等为常见临床表现 ,伴有消化道不同程度的嗜酸性粒细胞 (EC)增多或浸润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等 ,少数患者因急性腹痛伴胃肠道不全梗阻起病 ,极易误诊为一般胃炎、结核性腹膜炎、外科急腹症或漏诊。为加强对本病的认识 ,现将我院 1990 - 0 1~ 2 0 0 2 - 0 5收治的 EG11例临床表现、实验室内镜检查、病理、诊断治疗和误诊原因回顾性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本组 EG11例 ,男 8例 ,女 3例 ,年龄为 15~ 5 8岁 ,平均 31岁± 12… 相似文献
8.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误诊4年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最近收治1例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误诊长达4年之久,现报告如下。 男性,31岁。间断上腹部胀痛伴恶心,呕吐,腹泻,厌食4年,复发1个月于1993年10月15日入院,4年前一次进食鱿鱼后出现呕吐及腹痛、腹泻,以后每见鱿鱼即恶心欲呕,不思饮食,但多数情况是在无明确诱因下出现上腹饱胀,继之呕吐,腹泻,厌食。每次发作数天至数周,每年发作2~4次。症状轻时几天后自愈,症状严重时卧床不起,身体消瘦可达恶液质程度。曾先后经多地及几家大医院就诊,共行纤维胃镜检查7次(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或疣状胃炎),纤维结肠镜检查2次(一次提示慢性结肠炎,一 相似文献
10.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并腹膜炎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病例】男,41岁。因食海鲜后出现腹痛、腹泻3天入院。腹痛以胀痛为主,伴阵发性绞痛,定位不清,大便4~5/d,呈稀糊状,无黏液、脓血,无发热。近10年来有类似发作5次,此前均在外院按急性胃肠炎、结核性腹膜炎等治疗好转。有磺胺类药物过敏史。查体:腹部膨隆,无压痛,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 )。B超提示:腹水,肝脾未见异常。查血白细胞16·8×109/L,中性粒细胞0·45,嗜酸粒细胞0·39,嗜酸粒细胞计数5·80×109/L。腹水检查:黄色,李凡他试验( ),蛋白10·1 g/L,白细胞14·2×109/L,涂片检查见嗜酸粒细胞>0·90。入院后按“急性胃肠炎”予以一般抗… 相似文献
11.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n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由于嗜酸粒细胞在消化道组织中浸润,释放细胞毒性蛋白导致胃肠组织损坏而引起的疾病。现将我院1982年1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11例EG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19~64岁,平均44·3岁。病程5天~3个月。1·2临床表现11例均有腹痛、腹泻、腹部压痛,恶心、呕吐及腹泻各2例,柏油便、躯干红色斑疹、哮喘、发热各1例。11例血红细胞及血小板正常,肝功能正常,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升高9例,6例查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均未见异常,11例尿、粪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的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误诊为十二指肠乳头癌的弥漫性EG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因右上腹痛伴间断发热1年,加重伴呕吐2周入院,对青霉素及多种食物过敏,先后在当地医院及我院进行胃十二指肠镜、B超、CT及MRI等检查,怀疑十二指肠肿瘤,但活组织病理检查未发现肿瘤证据。考虑十二指肠乳头癌可能性大,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冷冻病理检查也未发现肿瘤证据,应患者家属要求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弥漫性EG。予相应治疗,患者恢复顺利出院。结论 EG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像学改变有时类似十二指肠乳头癌,临床医师应注意二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5例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误诊分析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313202]徐新美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310009]劳力民,孙国钧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临床表现涉及皮肤与多种脏器组织,病人症状不一,皮肤损害缺乏特异性,故常被误诊。现收集1991~1993年... 相似文献
15.
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嗜酸细胞性胃肠炎6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4例,女2例,年龄20~61(43.3±2.5)岁。病程1周~2个月。诊断依据[1]:(1)有腹痛、腹泻、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2)病理证实胃肠黏膜或腹水中有嗜酸细胞浸润及外周血嗜酸细胞增高;(3)除外其他嗜酸细胞增高的疾病。分型[2]:仅表现为腹痛、腹泻,嗜酸细胞局限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为黏膜型;有胃肠蠕动减弱或消失,肠梗阻,嗜酸细胞浸润至固有肌层,为肌型;出现腹水、腹膜炎,腹水中可见大量嗜酸细胞或腹腔镜活检见浆膜下嗜酸细胞浸润,为浆膜型。分析6例患者的临床表…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分析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完整的13例EG患者的住院资料,并回顾性分析临床表现、内镜下表现、病理结果、治疗和预后等.结果:13例中4例既往有过敏史;临床表现以腹痛(9例)、腹泻(7例)为主,分型以黏膜型(11例)为主,10例出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算升高,3例IgE升高.内镜下病变表现为黏膜肿胀、红斑、糜烂、溃疡,无特异性,好发于胃窦及十二指肠,组织病理学及腹水检查均提示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12例应用泼尼松、1例应用酮替芬治疗有效,治疗2~7d症状缓解,10例患者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下降(P<0.01).结论:过敏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及IgE水平升高对诊断EG有提示价值,但黏膜组织及腹水检查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诊断标准,治疗以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酮替芬治疗亦有效. 相似文献
18.
对嗜酸细胞性胃肠炎误诊为急性胃肠炎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47岁.因腹泻12d于2011-06-06入院.患者自述于2011-05-26饮酒后排黄色稀便1次,无其他消化道不适.次日出现上腹不适,饭后明显,打嗝后缓解.排便次数增多,7~8次/d,为黄色稀水样便,无黏液脓血.自服阿拉坦五味丸、舒肝平胃丸,症状元改善而后就诊于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人民医院,查便潜血(+)、未见红、白细胞;血常规WBC 13.5×109/L,RBC、PLT正常;胸腹X线示:心肺膈未见异常、腹部未见阶梯气液平面及膈下游离气体. 相似文献
19.
何宏蕴 《中华适宜诊疗技术杂志》2004,22(5):64-64
患者,男,17岁,因阵发性胃部不适26天,腹痛14天为主诉入院,26天前患者因饮食不当出现胃部不适,14天前又开始腹痛、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一天3~6次/腹泻,稀水样便,含未消化食物,大便一天4~6次,无脓血便及里急后重,有皮肤过敏史,门诊口服“氟哌酸”、“复方新诺明”等,治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