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路红 《护理与康复》2010,9(4):311-312
总结100例盆腔置管滴注抗生素联合盆腔理疗治疗盆腔炎的护理。护理重点为盆腔穿刺置管前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正确实施盆腔置管滴注抗生素及理疗,加强导管及穿刺部位皮肤护理,重视出院指导。100例中,治愈80例,好转15例,无效5例,有效率达95%。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5):3491-3492
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4年9月收治的盆腔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静脉滴注抗生素结合理疗治疗;试验组采取盆腔置管滴注抗生素联合理疗治疗,并对两组患者实施情志护理、置管和导管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和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5%、2.5%、2.5%和97.5%,对照组分别为80%、10%、17.5%和75%,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腔置管滴注抗生素联合理疗治疗,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易被患者接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慢性盆腔炎病人应用盆腔操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病人应用盆腔操的效果。方法将2004年1月-2006年6月143例慢性盆腔炎病人按人院单双日分为治疗组78例与对照组65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抗生素加中药灌肠及盆腔理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加盆腔操运动。结果慢性盆腔炎病人采用常规治疗加盆腔操运动治疗,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P〈0.05)。结论盆腔操运动可增强盆腔炎病人战胜疾病信心,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4.
洪小玲  张东 《全科护理》2013,11(15):1391-1392
[目的]探讨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使用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选择320例慢性盆腔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进行单纯抗生素治疗,另外给予观察组病人康妇消炎栓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72%,明显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妇消炎栓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抗生素治疗,且无明显副反应。  相似文献   

5.
卢少娴  卢雪明 《全科护理》2013,11(12):1077-1078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配合微波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灌肠后再给予腹部微波理疗的综合治疗法治疗50例慢性盆腔炎病人,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或2个疗程后,治愈25例,有效2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结论]中药灌肠配合微波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辅以心理护理与饮食护理等有效护理方法,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陆刘冰 《全科护理》2013,11(23):2134-2134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配合中频理疗治疗盆腔炎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82例盆腔炎病人采用本院协定灌肠方保留灌肠配合中频理疗治疗。[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显效186例,有效9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9.7%。[结论]中药灌肠配合中频理疗治疗盆腔炎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并可以避免长期应用抗生素引起的二重感染以及耐药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盆腔理疗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采用理疗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较对照组相比都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盆腔理疗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并且操作简单、方便、经济、无痛苦、无副作用、病人易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口至食管间歇置管对脑卒中咽期吞咽障碍的应用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确诊的80例脑卒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置管方式不同将病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病人给予经鼻胃管保留置管方法治疗,观察组病人给予硅胶双腔气囊导尿管经口至食管间歇置管方法治疗,观察两组病人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入院治疗14d后吞咽功能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入院24h效果,观察组病人入院治疗14d后有18例病人临床治疗有效,对照组有15例病人临床治疗有效,观察组病人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0%与15.0%),观察组病人14d后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9.4分±2.5分与67.4分±1.9分)。[结论]对于脑卒中咽期吞咽障碍病人给予经口至食管间歇置管可有效提高吞咽功能、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对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盆腔理疗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采用理疗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较对照组相比都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盆腔理疗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并且操作简单、方便、经济、无痛苦、无副作用、病人易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在ICU置管病人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ICU置管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常规护理的ICU置管病人336例作为对照组,以采用风险管理的ICU置管病人362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病人的管道护理合格率及管道滑脱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气管插管、尿管、鼻饲管及静脉留置针管护理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管道滑脱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置管病人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能提高护士管道护理水平,提高管道护理合格率,降低管道滑脱率,从而降低管道不良事件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联合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效果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将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使用中药灌肠结合理疗并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费用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总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中药灌肠联合理疗治疗,并给予系统性护理,能有效促进慢性盆腔炎的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放疗科系统化护理在PICC的置管中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确诊为肿瘤的90例需要PICC置管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病人PICC置管期间给予系统化护理,对照组病人则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置管效果并分析两组病人穿刺点渗血、静脉炎、导管相关感染等并发症差异。[结果]观察组置管效果好于对照组置管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人,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系统化护理可以提高临床置管效果,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护理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女性结核性盆腔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4例女性结核性盆腔炎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病人疼痛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情况及对疾病认知程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疼痛、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对疾病认知程度(88.04%)明显高于对照组(59.78%),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病人疼痛,缓解病人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病人对疾病知识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PICC导管所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雪花  王秀芬 《护理研究》2006,20(17):1570-1571
[目的]探讨PICC置管早期给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确诊为恶性肿瘤需行化疗予PICC置管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置管后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病人静脉炎发生及治愈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程度明显减轻(P<0.05),出现时间明显推迟(P<0.01),但在静脉炎的治愈时间上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部位与静脉炎的发生之间无必然联系。[结论]PICC置管早期给予护理干预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煤矿基层医院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依从性的现状,并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置管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对108例肿瘤化疗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置管依从性影响因素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影响置管依从性的主要因素为家属不认同(81.21%)和费用太高(73.72%),病人置管依从率由20.37%上升至87.96%。[结论]病人家属不认同和置管费用高是导致PICC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肿瘤病人置管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湿热敷联合红外线理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加用中药湿热敷联合红外线理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关节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1.11%)高于对照组(66.67%)。[结论]中药湿热敷联合红外线理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加强护理干预,可显著减轻病人疼痛,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徐银帆  廖兵飞 《全科护理》2012,10(14):1277-1278
[目的]探讨改良式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病人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对44例盆腔器官脱垂病人行改良式盆底重建术治疗,术前给予心理护理、阴道及肠道准备、盆底肌训练,术后密切观察病情、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及肺部感染、做好留置尿管的护理、指导病人饮食及活动等。[结果]44例病人手术均成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5d,均顺利出院。经随访,无补片侵蚀、感染及脱出,无盆底血肿和盆底器官脱垂复发。[结论]对改良式盆底重建术治疗的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术前、术后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PICC导管所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张雪花  王秀芬 《护理研究》2006,20(6):1570-1571
[目的]探讨PICC置管早期给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确诊为恶性肿瘤需行化疗予PICC置管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置管后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病人静脉炎发生及治愈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程度明显减轻(P〈0.05),出现时间明显推迟(P〈0.01),但在静脉炎的治愈时间上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部位与静脉炎的发生之间无必然联系。[结论]PICC置管早期给予护理干预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病人曲痛苦。  相似文献   

19.
孙晓玲  张莉莉  李丹 《全科护理》2013,11(3):207-208
[目的]通过调查肝病病人中心静脉置管处局部皮肤接触性皮炎的发生原因,总结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科及中西医结合科住院的242例中心静脉置管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穿刺处皮肤给予常规护理与观察,对过敏病人确定过敏原后,给予相应处理。[结果]242例置管的肝病病人中28例出现皮肤过敏,发生率为11.57%;通过护理干预症状缓解时间为4d~12d,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肝病病人置管处皮肤过敏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并发症之一,而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皮肤过敏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泪道内窥镜下联合置管术治疗眼部泪囊囊肿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6例泪囊囊肿病人进行泪道内窥镜下联合置管术治疗及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尤其是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6例泪囊囊肿全部消失,有效率100%;泪道冲洗通畅5例,1例有部分回流。[结论]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围术期护理,对泪道内窥镜下联合置管手术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