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董晓江 《全科护理》2014,(31):2971-2972
[目的]探讨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人规范使用胰岛素的影响。[方法]将88例糖尿病病人按照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模式。评价糖尿病病人胰岛素使用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胰岛素注射技术并进行满意度调查,比较3个月后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胰岛素使用相关知识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1),胰岛素注射技术的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3个月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有助于规范糖尿病病人规范使用胰岛素,并能有效巩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用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入院当天及出院前1 d对患者进行我对胰岛素的看法自评量表调查,出院前1 d对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出院3个月后门诊检查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我对胰岛素看法评分,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指标控制优于对照组。结论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的应用既可以提高患者对注射胰岛素治疗的认知,增强患者对使用胰岛素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也良好的控制了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  相似文献   

3.
吴瑞勤 《全科护理》2013,(36):3449-3450
[目的]探讨采用一对一个性化健康教育方式指导糖尿病病人规范胰岛素注射行为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1年12月住院2 型糖尿病病人80例,将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和一对一个性化健康教育方式,比较两组糖尿病健康知识问卷得分、护理工作满意度、出院前1 d和出院3个月时糖化血红蛋白、低血糖反应例次等方面的差别.[结果]观察组各项评价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一对一个性化健康教育方式可有效规范胰岛素注射行为,有助长期有效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4.
刘晓玲  曾朝阳  朱武飞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0):1907-1908,1913
[目的]了解强化糖尿病(DM)教育对胰岛素治疗的初诊2 型糖尿病(T2DM)患者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初诊T2DM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均予胰岛素降糖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糖尿病宣教,干预组同时给予强化DM健康教育,比较治疗前后及两组治疗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糖尿病相关知识得分及血糖等相关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治疗的过程中,对不同年资的护士使用胰岛素注射访谈工具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分析。方法选取100例初次注射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50名患者由10年以上年资的护士进行教育,其余50名由年资为5年以内的护士进行教育,均使用胰岛素注射访谈工具包进行教育,然后对使用胰岛素注射访谈工具包的使用情况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满意度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低年资护士对使用胰岛素注射访谈工具包满意度达到93.4分,相比之下高年资护士对使用胰岛素注射访谈工具包的满意度较低。结论低年资护士对访谈工具包的使用满意度远远高于高年资护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岛素访谈工具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住院期间首次遵医嘱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观察组使用胰岛素访谈工具。比较两组接受健康教育前后是否愿意接受胰岛素治疗情况以及对胰岛素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接受健康教育前两组是否愿意接受胰岛素治疗情况以及对胰岛素知识的知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健康教育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访谈工具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认知情况,提高胰岛素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短信息对糖尿病(DM)病人实施院外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102例初诊2型DM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住院期间两组病人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出院后对照组采用电话随访进行院外健康教育,观察组利用短信息平台发送短信息及短信互动进行院外健康教育,6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对DM知识的掌握情况、治疗的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及各项实验室指标。[结果]观察组病人对DM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治疗的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自我管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短信息对DM病人实施院外健康教育,可提高对DM的认知度与治疗的依从性,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更好地巩固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吴荣  钟丽懿  谢婷  汪锦丽 《全科护理》2016,(19):2025-2026
[目的]探讨系统随访教育对初次注射胰岛素病人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初次注射胰岛素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病人出院前由糖尿病教育护士负责培训,保证病人能够独立进行胰岛素注射,观察组病人出院后由专门培训的糖尿病教育护士实施系统随访教育,即采用系统性、多形式的电话随访、护理门诊随访等,对照组病人出院后只给予不定期电话随访及指导。比较两组病人对初次注射胰岛素的依从性。[结果]两组病人对胰岛素看法的总体得分及各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病人注射胰岛素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系统随访教育能够提高初次注射胰岛素病人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巫海娣  崔焱  胡艳  王洁  娄青林  莫永珍 《护理研究》2013,27(22):2344-2347
[目的]探讨动机访谈技术对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素笔注射行为改变的影响。[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糖尿病防治中心住院的使用胰岛素笔注射治疗的2型糖尿病病人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系统的糖尿病相关知识及技能的教育,研究组在教育的基础上使用动机性访谈技术进行干预。通过在干预前(基线)、1个月、3个月时使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评价的方式评价干预效果。[结果]两组的胰岛素注射知识、技能及自我效能均显著改善,且研究组除胰岛素注射知识外胰岛素注射技能及自我效能评价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胰岛素注射技能及自我效能改善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现有教育模式相比,动机性访谈技术更能提高使用胰岛素笔病人的注射技能,并对认知行为转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在提高护生健康教育能力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0名护生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名.观察组利用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个体化健康教育方式.分析2组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健康教育能力、理论知识成绩、患者对2组护生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考核成绩、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健康教育能力、患者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运用于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中,可降低健康教育的难度,提高护生的兴趣、自信心、价值感和沟通技巧,从而提高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11.
王玉萍  陈佩  陶静 《护理研究》2014,(11):1364-1366
[目的]探讨动机访谈在院外注射甘精胰岛素的糖尿病病人随访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糖尿病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根据动机访谈理论实施电话访谈服务,对照组实施常规时间电话访谈服务。观察12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达标情况、甘精胰岛素注射剂量、病人对电话随访的满意度。[结果]干预12周后两组病人空腹血糖达标情况、甘精胰岛素注射剂量、电话随访满意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根据病人个体需求,选择最适合的访谈服务有助于提高病人依从性,减少血糖波动,减少胰岛素注射剂量,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王玉萍  陈佩  陶静 《护理研究》2014,(4):1364-1366
[目的]探讨动机访谈在院外注射甘精胰岛素的糖尿病病人随访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糖尿病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根据动机访谈理论实施电话访谈服务,对照组实施常规时间电话访谈服务。观察12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达标情况、甘精胰岛素注射剂量、病人对电话随访的满意度。[结果]干预12周后两组病人空腹血糖达标情况、甘精胰岛素注射剂量、电话随访满意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根据病人个体需求,选择最适合的访谈服务有助于提高病人依从性,减少血糖波动,减少胰岛素注射剂量,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张蕾  刘军  张莉萍  赵振华  丁和远 《护理研究》2015,(10):1185-118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注射意愿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注射技能相关性,为开展胰岛素注射技能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0例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规范化胰岛素注射技能教育,测量病人住院及出院3个月后的HbA1c,采用胰岛素注射技能评价表对病人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的胰岛素注射技能进行评分。[结果]以四分位法将200例2型糖尿病病人按出院3个月后继续注射胰岛素意愿分为4组,Q4组(9.0分及以上)的病人占40.0%;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的HbA1c差值比较,Q2组、Q4组与Q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3组与Q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的胰岛素注射技能得分差值比较,4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病人出院时胰岛素注射技能得分与继续使用胰岛素注射意愿呈负相关(r=-0.595,P0.01),病人出院3个月后胰岛素注射技能得分与继续使用胰岛素注射意愿呈正相关(r=0.233,P0.01),病人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的胰岛素注射技能得分差值与继续使用胰岛素注射意愿呈正相关(r=0.846,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病人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的胰岛素注射技能得分差值是影响2型糖尿病病人继续使用胰岛素注射意愿的一个独立因素。[结论]病人出院3个月后继续使用胰岛素注射意愿并不高,糖尿病专科护士在为病人制定并实施技能教育时可以充分考虑到相关影响因素,从而制定更为有效的教育手段,以提高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治疗的意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体验式健康行为教育在糖尿病病人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80例2型糖尿病(T2DM)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出院时行常规性健康教育,观察组出院时接受体验式健康行为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血糖水平、疾病知识水平及自我护理能力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控饮食知识、运动锻炼知识、药物使用知识、血糖监测知识、并发症防治知识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健康知识、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我护理责任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体验式的健康行为导入课堂能有效提高T2DM病人疾病知识及院外自我护理能力,有助于改善病人血糖水平,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视频对T管带管出院病人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T管带管出院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宣教方法,观察组在出院指导时运用健康教育微视频。比较两组病人出院期间相关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期间相关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T管带管出院病人应用健康教育微视频,可提高病人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支气管哮喘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100例支气管哮喘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病人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出院时调查病人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出院前测量病人肺功能,出院2个月后在病人回院复诊时采用成人哮喘生存质量评估表(AQLQ)对病人进行生存质量评定。[结果]观察组病人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出院前呼气峰流速(PEF)和第1秒用力呼气率(FEV1)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出院2个月后AQL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病人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对支气管哮喘相关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改善肺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在医院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普外科收治的病人33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65例和对照组166例。对照组住院时由责任护士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对病人实施阶段性教育。观察组采用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由医生护士合作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出院前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及出院后的治疗依从性。[结果]两组健康教育后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较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能更好地满足病人的需求,提升病人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尚治新  严金霞  吴伟英  王芳 《全科护理》2016,(35):3738-3740
[目的]观察品管圈管理对护士胰岛素使用的掌握情况及2型糖尿病病人的影响。[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品管圈管理,对品管圈圈员(护士)进行临床科室胰岛素。使用知识的考核,比较护士在品管圈管理前后对胰岛素使用的掌握情况,对比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对糖尿病疾病知识掌握及依从性。[结果]护士在品管圈管理后临床科室胰岛素使用知识考核得分明显优于品管圈管理前(P0.05);观察组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饮食、活动及用药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病人采取品管圈管理,可有效改善病人对糖尿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及依从性,还能有效提高护士对胰岛素使用的掌握度情况,纠正医学失误,提高医护人员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循证健康教育路径在颈椎病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8例颈椎病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用制定的颈椎病围术期循证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指导;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病人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病人术前2h及出院前焦虑情况及颈椎功能残障指数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病人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病人术前2h及出院前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颈椎功能障碍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循证护理和临床路径两种理念应用于颈椎病围术期健康教育中,能提高干预后临床健康教育的效果,有效促进颈椎病手术病人的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王英萍  张宁 《护理研究》2013,27(16):1583-1585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与护士合作健康教育模式在住院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一般性健康教育,观察组采取药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病人在出院时相关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及出院时治疗依从性。[结果]健康教育后观察组病人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药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健康教育效果、病人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以及病人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