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陆涛  李红霞 《护理研究》2012,26(23):2185
临床常用的药物振荡器的振荡台面有20多个振荡夹具,每个夹具由4块不锈钢夹片组成。药物放在振荡器上振荡溶解时,瓶口的铝盖、瓶身与不锈钢夹片高速摩擦,易产生金属碎屑,金属碎屑与瓶口的消毒液或溅出的药物接触混合,形成了黑色的粉末,粘在药物振荡器的台面或夹具上,污染瓶口、瓶身、台  相似文献   

2.
目前,医疗卫生行业内,混合溶解粉剂药品是用手工或机械振动的器械来实现,临床上所使用的机械振荡器,存在以下缺陷——噪声大、效能低、药瓶振荡时不稳定,易从振荡器上脱落、甚至破碎,影响护理工作效率。同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配制注射用紫杉醇酯质体最佳的溶剂量和振荡时间,提高用药安全。[方法]将同一批号的注射用紫杉醇酯质体150支分为A组、B组、C组,每组50支,加5%葡萄糖溶液进行溶解和振荡实验。A组药瓶内溶剂量10mL,B组15mL,C组20mL,同时经漩涡专用振荡器分别振荡5min、10min、15min、20min取出,采用激光粒度测定仪和高效液相仪测定每组不同振荡时间混悬液中药物的平均粒径和包封率,进而确定该药物溶解时最佳的溶剂量和振荡时间。[结果]B组加入15mL溶媒,通过不同时间振荡混悬液中药物平均粒径最小;且在振荡15min与20min时药物平均粒径无明显变化,但与5min、10min相比粒径有变化(P0.01)。3组药液随着振荡时间延长药物包封率逐渐降低,尤其在振荡20min时均显著降低。[结论]注射用紫杉醇酯质体在配制时应加入15mL溶媒,并振荡15min,可有效保证混悬液中药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临床常用的药物有溶剂、粉剂、结晶等多种剂型。粉剂药物需用无菌生理盐水或注射用水(药物专用容媒)将粉剂溶解,待充分溶解后吸取药液。护士在配制粉剂药物时,经常会遇到比较难溶解的药物,对于此类药物溶解,一般注入溶解液后须振荡密封瓶,或使用药物振荡器,以上方法噪音大,费时  相似文献   

5.
目前,医疗卫生行业内,混合溶解粉剂药品是用手工或机械振动的器械来实现,临床上所使用的机械振荡器[1],存在以下缺陷--噪声大、效能低、药瓶振荡时不稳定,易从振荡器上脱落、甚至破碎,影响护理工作效率.同时,药品的非自然损耗增加了成本.在实际工作中,长时间噪声的刺激,给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为此,作者发明了一种新型医用超声波震动混合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周利娟 《全科护理》2008,6(29):2650-2650
临床常用的药物有溶剂、粉剂、结晶等多种剂型。粉剂药物需用无菌生理盐水或注射用水(药物专用容媒)将粉剂溶解,待充分溶解后吸取药液。护士在配制粉剂药物时,经常会遇到比较难溶解的药物,对于此类药物溶解,一般注入溶解液后须振荡密封瓶,或使用药物振荡器,以上方法噪音大,费时费力,给临床工作带来困难。笔者通过实践探索出一种有效、快速溶解粉剂药物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在集中配制时快捷科学的溶解配制方式。[方法]将环磷酰胺采用3种助溶方法进行溶解,水浴加热改进法结合药物振荡器振荡法作为试验组,临床常用的药物振荡器振荡法作为对照组1,水浴加热法为对照组2,在相同环境温度、相同溶媒量下,使用相同规格的环磷酰胺,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溶解环磷酰胺的速度。[结果]试验组环磷酰胺6min就能完全溶解,对照组环磷酰胺均在10min以上才能完全溶解,试验组明显快于对照组(P0.01)。[结论]水浴加热改进法结合药物振荡器振荡法是一种高效而科学配制环磷酰胺的助溶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安全、高效溶解冻干人纤维蛋白原的方法。[方法]将外用冻干人纤维蛋白粘合剂中冻干人纤维蛋白原加入灭菌注射用水进行溶解实验。实验分成4组,分别采用水域加温、常规溶解、降低药瓶内压力以及动态改变药瓶内压力4种方法完成溶解,比较4种方法冻干人纤维蛋白原完全溶解时间、药瓶内产生泡沫厚度、溶解过程中操作者轻摇药瓶次数及药物使用效果。[结果]4种方法溶解冻干人纤维蛋白原在溶解时间、轻摇药瓶次数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生气泡厚度及药物使用效果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冻干人纤维蛋白原溶解采用初期适当增加药瓶内压力,溶解过程中动态改变药瓶内压力的方法可缩短其溶解时间,减少配制过程中操作者摇动药瓶次数,同时又不会增加药瓶内泡沫及影响药物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紫杉醇脂质体药物溶解时,在不同振荡模式下,其粒径、包封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合理配制成品输液提供依据,寻找最佳的溶解方法。方法 :将紫杉醇脂质体冻干粉剂药物小瓶(规格30 mg/支)60支随机等分为A,B两组,每支注入5%葡萄糖15 ml回抽空气5 ml;将A组小瓶置普通型药用电子振荡器,B组置漩涡电子振荡器上振摇助溶。观测各组在分别振摇5,10,15,20 min时混悬液中药物的平均粒径、包封率。结果:紫杉醇脂质体冻干粉剂药物使用漩涡电子振荡器在振摇15 min时,混悬液中药物粒径、包封率效果最佳。结论:制备紫杉醇脂质体冻干粉剂药物成品输液时,使用漩涡电子振荡器在一定时间内振摇助溶,可保证药物质量,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配药小技巧     
在输液过程中我发现,象阿洛西林钠这种粉剂特别不好溶,向药瓶内注入溶剂后,经常是有一部分药粘在药瓶底部,必须通过长时间的敲打才能将药溶尽,这样大量的时间就浪费在敲打药瓶上了,有时患者着急用药时,等不及药物溶尽就配液了,这样就导致给药剂量不准。在实践中我发现只要通过一个小技巧即可解决这个问题:只要在溶药之前将阿洛西林钠的药瓶倒置,轻轻敲击,使药瓶中的粉剂脱离瓶底,那么在注入溶剂时粉剂就不会粘在瓶底了。  相似文献   

11.
解磷毒(PAM)又名解磷定、磷敌等,为淡黄色针状结晶,能溶于水(1∶20),水溶液稳定,在硷性溶液中易破坏。临床上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所用解磷毒为粉剂,用时以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溶解稀释,每支解磷毒(0.4克)用10毫升。溶剂温度在40~50℃时,经充分振荡,能在一分钟内完全溶解;用20℃以下的溶剂,需五分钟或更长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采用振荡和加温两种方法溶解环磷酰胺粉针剂时,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使其完全溶解的振荡时间及温度。方法:振荡溶解法:将3种不同批号的环磷酰胺西林瓶(每支200 mg)中各注入10 mL 0.9%NaCl,放在同一个振荡器上进行振荡,分别在振荡后的1、2、4、6、8、15 min取出,采用高效液相仪测定每个时间点的药物含量,进而确定振荡的时间。加温溶解法:将3种不同批号的环磷酰胺西林瓶(每支200 mg)中各注入10mL 0.9%NaCl,放入不同温度(37、50、60、65℃)的恒温箱中加温,分别在每个温度点下的1、2、4、6、8、15 min时取出,采用高效液相仪测定各时间点的药物含量,进而确定药物溶解的最佳温度。结果:加温溶解法:37℃下环磷酰胺的溶解时间为1 5 min时,含量为(94.69±1.11)%;50和60℃下环磷酰胺在溶解时间达6 min时,含量分别为(95.27±1.58)%和(97.74±0.80)%,超过6 min后,含量明显下降;在65℃时环磷酰胺在溶解时间达4 min时含量即可达(95.46±1.09)%,但其在15 min时下降至约87%。振荡溶解法:环磷酰胺完全溶解最短时间为8 min,含量为(96.09±1.67)%。结论:采用振荡溶解法环磷酰胺完全溶解的最短时间为8 min。配制环磷酰胺时温度以50~60℃为宜,时间为6 min。  相似文献   

13.
在临床医疗中,经常用瓶装粉剂药物或安瓿药物通过静脉输液治疗疾病。在治疗前必须将所需药物进行稀释溶解,即用无菌注射器把一定量的溶媒分别注入所需粉剂的药瓶内,反复抽吸或震摇使药粉溶解后,再吸入注射器内注入大液体瓶中予以静脉输入。一瓶大液体中常需加入5~10支粉剂瓶装药物或许多支安瓿药物,由于反复抽吸、溶解加药使注射准备工作费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压力与温度对粉剂药物溶解速度的影响,寻找快速溶解方法,提高护理时效.方法选择两种临床常用国产抗生素类难溶性粉状药物,加入0.9%氯化钠溶液进行溶解实验.设置3种不同药瓶内压力条件,比较3种方法的溶解速度;同时比较相同厂家、规格、批号的同种实验用药在相同压力、不同温度(室温)条件下的溶解速度.结果不同压力组药物溶解速度(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种实验用药在相同压力、不同温度(室温)条件下溶解速度(时间)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药瓶内压力越低,粉剂药物溶解速度越快,温度(室温)升高时粉剂药物的溶解速度也比温度(室温)低时快.  相似文献   

15.
巧用止血带改良药瓶振荡器使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瓶振荡器是专为各种粉剂加稀释液后均匀混合而设计制造的,该振荡器虽有诸多的优点,但在工作中也会发生因抗生素瓶大小受限不能正常使用、不锈钢夹板对药瓶松紧度不适宜、振荡器在工作中导致药瓶被弹出或瓶身破裂等问题。现介绍一种方法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抗生素,如红霉素、链霉素、氨苄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等较难溶解,而有的抗生素用量大,如氧哌嗪青霉素一次用量在10支以上,1天2次,为节约配药时间,我们研究了一种快速溶解难溶性抗生素的方法,即用注射器注入适量液体于小药瓶内,同时将小药瓶内的等量空气吸入针管,无需拔出针头(用粗短塑料针头最宜),右手持针管,左手固定注射器的乳头,轻敲桌面约15s,待小药瓶内药物全部溶解后将药液吸入注射器,依次冲完所需药物,最后将注射器内的药液注入液体。本法优点是:1.节约时间,配完10支氧哌嗪青霉素从开始配药到将药物注入液体约4.5mi…  相似文献   

17.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链霉素的应用较为广泛,但此药溶解缓慢,是众所周知的。我们自1992年1月至1993年2月,对该药采用一种快速溶解法共450例次,并取30O例次用原海解法作对照,结果:快速溶解法20秒内溶解率为95.6%(430/450),3O秒溶解率为100%。对照组30秒内溶解率仅为12.3%(37/300)。现将该药快速溶解的方法及原理介绍如下。一、方法将粉剂链霉素药瓶启开并消毒,用注射器将3.sml的注射用水沿药瓶内壁旋转注入,随即把瓶内空气全部抽出,使药瓶内形成负压,拔出针头,轻轻震动药瓶,药物在30秒内即可全部溶解。二、原理我们…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医护人员在给患者配置药液时,大多是用注射器配置,使用时用注射器将安瓿中的药液抽出或用注射器将药液抽吸后再注入粉剂药瓶中,待粉剂药物溶解后再用注射器将药液抽出并加注到大输液瓶内才完成药物的配置。医护人员反复多次使用1个注射器配制多瓶液体,易污染注射器的针  相似文献   

19.
密封瓶在临床常用于存放结晶或粉剂注射剂,使用密封瓶内的药物须用生理盐水、注射用水或专用溶媒将其充分溶解后吸取使用,而一些药物很难溶解.对于此类药物溶解一般注入溶解液后须振荡密封瓶,但此法嗓音大,容易使密封瓶内产生碎屑引起微粒污染,而且易使密封瓶破损.  相似文献   

20.
刘俊  唐进华 《现代护理》2007,13(11):1075
密封瓶在临床常用于存放结晶或粉剂注射剂,使用密封瓶内的药物须用生理盐水、注射用水或专用溶媒将其充分溶解后吸取使用,而一些药物很难溶解。对于此类药物溶解一般注入溶解液后须振荡密封瓶,但此法噪音大,容易使密封瓶内产生碎屑1引起方微法粒污染,而且易使密封瓶破损。笔者通过改进操作方法并应用于临床,取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生理盐水注入密封瓶后,将密封瓶放置于橡胶垫上来回振荡,直至药液完全溶解。2优点此法减少了噪音,且密封瓶不易破碎,不易引起碎屑污染,大大节省了药剂溶解时间,通过多次实践证明此方法值得推广应用。密封瓶粉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