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特点、治疗疗效。方法对52例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的住院患儿的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及X线胸片、治疗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治愈26例,好转24例,死亡2例。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一般治疗效果较满意,早期明确诊断与积极的治疗对其预后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特点、治疗疗效。方法对26例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的住院患儿的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及x线胸片、治疗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治愈13例,好转12例,死亡1例。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一般治疗效果较满意,早期明确诊断与积极的治疗对其预后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诊断以及治疗,提高患儿的治愈率。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1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诊断情况以及治疗情况,观察疗效。结果所有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完成治疗后,在患儿17例中,显效8例,有效8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结论针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进行早期诊断,实施对症治疗,能有效促进患儿的康复,显著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目的 通过对 52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特点进行分析 ,总结了重症心肌炎的不同临床表现及转归。方法 收集 1 977年 1月~ 2 0 0 0年 1月临床诊断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52例 ,男 30例 ,女 2 2例 ,年龄 1 7~ 49(33 5± 1 6)岁。分析归纳了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经过和发病特点。结果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危重 ,严重者可同时伴有其他脏器的损害 ;少数患者可遗留心室增大 ,随后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 ;血清酶增高持续时间长和不伴有酶峰变化为其特点。虽然病毒学检测是诊断心肌炎的常规方法 ,但阳性率低 ,目前临床诊断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仍然依据典型的临床特征和心肌受损的客观依据。结论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多样 ,注重临床资料、提高诊断心肌炎的客观指标是临床医生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预后。方法对17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进行3个月至7年的随访。结果17例患儿痊愈9例,恢复迁延4例,死亡2例,转变为扩张型心肌病2例。结论小儿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给予及时有效治疗预后较好。影响预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早期应用激素可改变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动态心电图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期间医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40例患儿均接受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的阳性检出率比常规心电图检查的阳性检出率显著更高(P0.05)。结论临床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采用动态心电图能够提高阳性检出率,早期有效发现心律失常现象,为治疗提供有利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7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 对该院1994年至1998年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的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5例全部治愈。结论 确诊需结合临床和辅助检查,治疗应采取综合措施,必要时使用激素、血管活性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检查改变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共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5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做为研究对象,分别行心电图检查和心肌酶检查,并给予综合对症治疗,疗程为1周。结果 56例患儿心电图检查改变阳性率为78.57%,心肌酶检查改变阳性率为55.36%,两种检查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56例患儿经治疗后,治愈43例,好转1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0%。结论心电图改变的临床特点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制定治疗方案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故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资料 ,总结出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自 1999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住院收治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41例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对其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起病急 ,病情进展迅速 ;肌钙蛋白I(c TnI)不仅对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有重要价值 ,而且可能在判断和预测病毒性心肌炎演变为扩张型心肌病有一定参考意义 ;病理性Q波的出现提示心肌损伤严重 ,其预后不佳 ;血清中和抗体和免疫球蛋白M(IgM )测定阳性率较低 ,只能作为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的完善和补充。结论 根据临床特征和心肌损害情况 ,同时全面结合临床资料是提高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准确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电图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2例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预后好组和预后差组患儿脑电图异常率。结果两组患儿脑电图异常率均为100%,两组患儿脑电图重度异常率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脑电图作为常规检查可应用于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6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一般资料、感染情况、临床表现、相关检查结果、治疗和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22例患者抢救成功,成功率为84.6%。死亡4例,其中2例死于急性期(均存在心源性休克),另2例死于急性肺水肿。结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发展迅速,预后欠佳,在临床上应高度重视,尽早诊断并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及疑似心肌炎应用辅酶Q10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5年6月收治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及疑似心肌炎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辅酶Q10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毒性心肌炎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低于疑似病毒性心肌炎总有效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酶Q10用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及疑似心肌炎的治疗中,疗效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治疗费用,促进患儿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苑修太  孙玉忠 《山东医药》2000,40(22):23-24
为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我们对47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进行了临床前瞻性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本院收治的住院患儿。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按照1994年5月威海会议修订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3~12岁,平均病程8.6天。对照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3~12岁;平均病程8.5天。两组均为首次发病,均有乏力、胸闷、气短、自汗等表现。心电图异常(治疗组和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62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血清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并对诊断心肌炎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血清cTnI诊断心肌炎阳性率明显高于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2例患儿心电图表现:心律失常者24例(38.7%),ST段改变者21例(33.9%),房室传导阻滞者10例(16.13%),P波改变者5例(8.1%),束支传导阻滞者2例(3.2%)。结论 cTnI对于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早期诊断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5.
背景病毒性心肌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B3(CVB3)感染引起,而微小RNA(miRNAs)与CVB3感染密切相关,因此明确miRNAs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关系可能为临床诊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提供新思路。目的探讨外周血miRNA-216a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疑似病毒性心肌炎患儿38例,其中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30例(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外周血miRNA-216a表达量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 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外周血miRNA-216a表达量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住院时间、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血清cTnI、CK-MB水平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价外周血miRNA-216a表达量及血清cTnI、CK-MB水平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1)观察组患儿外周血miRNA-216a表达量及血清cTnI、CK-M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miRNA-216a表达量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住院时间(r=0.409)、APACHEⅡ评分(r=0.607)及血清cTnI(r=0.491)、CK-MB(r=0.472)水平呈正相关(P0.05)。(3)ROC曲线显示,外周血miRNA-216a表达量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62,血清cTnI水平为0.705,血清CK-MB水平为0.678。结论外周血miRNA-216a表达量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及其病情严重程度、心肌损伤程度有关,且其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与血清cTnI、CK-MB水平相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2年3月儿科病房收治的103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按照家长自愿原则,将患儿分为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51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儿采取基础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模式,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心电图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42、2.23,P<0.05)。结论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在临床上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后,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总结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护理方案。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小儿暴发性心肌炎患儿29例全部临床资料,总结该病临床特点和重要的护理内容。结果小儿暴发性心肌炎致死率高、临床症状复杂,心电图检测结果复杂多变。29例研究对象中死亡6例。结论小儿暴发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临床初诊时要根据病情结合辅助检查结果多方面分析,提高早期确诊率,对症治疗联合临床护理是改善小儿暴发性心肌炎患儿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18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分为综合组95例与常规组94例。常规组给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综合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维生素C、抗生素及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的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及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综合组与常规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68%、72.34%,综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9.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可使多种药物合用,预后情况得以改善,临床症状得以控制,并有效改善心电图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生脉饮注射液结合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与生脉饮、黄芪、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心肌酶谱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采用生脉饮、黄芪、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治疗,疗效显著,利于患儿健康。  相似文献   

20.
将我院 1 995~ 2 0 0 1年以来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 60例临床心电图进行分析 ,以探讨早期诊断的线索。1 资料与方法本组男 2 6例 ,女 34例 ,年龄 2~ 38(平均 1 8 4)岁 ,其中 2 1~ 38岁的 2 6例 ,1 4~ 2 0岁的 1 0例 ,2~ 1 3岁的 2 4例 ,60例均为 7年来住院者。符合 1 995年全国心肌炎 ,心肌病专题座谈会提出的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根据以 1 994年《第六届全国小儿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2 结果窦性心律失常 36例 (窦性心律不齐9例、窦性心动过速 2 0例、窦性心动过缓7例 )。异位心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