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王伦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2):1789-1790
目的:探讨干扰素!-lb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秋季腹泻婴幼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36例。除常规补液纠正脱水、补充电解质等治疗外,治疗组加用干扰素!-1b6μg/(kg·次)肌肉注射,1次/日,连续3天为1疗程。对照组给予病毒唑10 ̄15mg/(kg·d)加葡萄糖液静脉滴入,1次/日,连续3天。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91%,对照组有效率55.56%,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止泻时间治疗组(3.15±1.37)天,对照组(4.46±1.05)天,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干扰素!-1b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明显优于病毒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费森尤斯4008B血透机及F6透析器,碳酸氢盐透析液(一般含钾量为2.0-3.0mmol/L),常规肝素化抗凝,血流量200-250ml/min,每周透析2-3次,每次4-5h。结果 血透1082次,出现心律失常43例次,发生率4.0%,发生时间以上机后2-4h最多为18例次(41.9%)。43例次心律失常中27例次超滤脱水量大于2.9kg(62.8%)。室性早搏12例次,房性早搏10例次,缓慢性心律失常15例次,快速性心律失常12例次,有伴随症状者31例次,血压明显下降者25例次(58.1%),血钾偏低5例次,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加重者20例次。结论 心律失常类型多种多样,其发生率与超滤脱水量成正比,低血压是其主要诱因,血钾异常、过敏或致热反应也要引起心律失常发生,纠正患者的营养不良及贫血。  相似文献   

3.
1硫酸阿托品足三里穴位注射[1]硫酸阿托品流射液0.01mg/kg一次加注射用水稀释2ml,垂直刺入足三里穴位约5分~1寸回抽无血后快速推药,每侧各IM,每天1~2次,连续3天。同时给婴儿素散、胃蛋白酶合剂、复合维生素B,脱水者给予口服补液或静脉补液。结果:总有效率达94%。治疗中除出现一过世面部潮红、口干外无其他副作用。2潘生丁治疗婴幼儿腹泻[2]治疗组(A)给予潘生丁3~5mg/(kg·d),分3次口服或肌注,连用5~6天。对照组(B)口服SMZCO或肌往,静注庆大霉素等,连用5~6天。结果:A组80例,显效45例,有效30例,无效5例,显…  相似文献   

4.
我们于1989年和1990年的10~12月,试用叶酸治疗要幼儿腹泻,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 (一)病例选择:年龄6个月~2岁婴幼儿;急性腹泻,蛋花汤样或水样便;粪便常规白细胞<3个/HP;粪便细菌培养无致病菌。符合上述条件者共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两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脱水程度及血清电解质浓度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意义.病程治疗组平均2.3天(1/2~4天),对照组2.6天(1/2~4天)。治疗组口服叶酸5mg,每日3次;对照组肌注穿心莲1支,每日2次;同时静脉滴注或肌注654-2,每日1~2次,每次0.5mg/kg。两组均给予常规补液,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泻合并高渗性脱水患儿的临床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收治的48例腹泻伴中度以上脱水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积极补液,纠酸等治疗,48例腹泻伴中度以上脱水患儿血压,血钠均逐渐恢复正常,脱水症状得到及时纠正,均治愈出院。结论规范、有效、安全的液体疗法,有助于纠正腹泻合并高渗性脱水患儿的血钠浓度,有利于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后早期在治疗上的经验体会.方法 回顾总结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121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婴幼儿术后的治疗情况.结果 所有轻中度肺动脉高压术后Pp/Ps降至正常,均在术后12 h内顺利脱机,病情稳定.18例重度肺高压患儿有5例术后Pp/Ps≥0.75,术后第二天Pp/Ps降至0.45-0.5.16例患者脱机时间2-6 d,2例(1.65%)死亡,死亡原因为:低心排1例,肺动脉高压危象1例.  相似文献   

7.
李静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6):190-191
笔者应用自拟健脾和胃饮,近年来治疗婴幼儿腹泻5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根据1998年全国腹泻病防治研讨会制定的中国腹泻病诊断标准,治疗婴幼儿腹泻54例,其中男31例,女23例;6个月-1岁38例,1~2岁16例。临床症状:大便10~20次/d,黄色稀水样便,量多无臭味,粪便中常伴有奶花,无脓血,部分患儿腹泻前有呕吐,多数伴轻中度脱水,少数有低热。  相似文献   

8.
我院于1990年5月至1992年9月应用针刺捏脊疗法治疗婴幼儿腹泻100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初步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56例,女34例,年龄2个月~2岁。疗程4天~1个月。母乳喂养60例,混合喂养24例,人工喂养16例。1.2 临床表现 腹泻为黄绿色或黄白色稀水样便,带有不消化奶块,酸臭,每日5~10次不等。部分病例伴有恶心,呕吐,发热,哭闹等。100例中轻度脱水22例,中度脱水3例,合并Ⅰ~0营养不良20例,Ⅱ~0营养不良8例,佝偻病15例。1.3 临床分型 中医分型:虚寒型46例,湿热型24例,食滞型30例。西医分型:感染性腹泻42例,非感染性腹泻58例。  相似文献   

9.
一、维丁胶性钙、叶酸治疗婴幼儿腹泻李氏用维丁胶性钙治疗婴幼儿腹泻186例,获满意疗效。急性者立即肌注维丁胶性钙注射液1ml,同时口服复方维生素B液5ml,每日3次,共服3天。迁延性及慢性病例,年龄<6个月者肌注维丁胶性钙注射液1ml,每3天一次,>6个月者每2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婴幼儿腹泻合并惊厥的发病原因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腹泻合并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腹泻合并惊厥患儿发病因素主要有:电解质紊乱34.6%、热性惊厥30.8%、病毒性脑炎19.2%、中毒性脑病11.5%以及低血糖3.8%等。治疗总有效率为96.2%。结论高热、电解质紊乱(低血钙、低血镁、低血钠)等是导致婴幼儿腹泻伴惊厥的主要因素,及时明确病因可有效地对症治疗,终止惊厥发作。  相似文献   

11.
我院1995年以来,治疗小儿腹泻合并重度脱水酸中毒36例,收到良好效果。我们认为在腹泻合并重度脱水酸中毒治疗过程中关键是:入院后首先快速静滴2:1液,抗生素控制感染其它对症治疗。对重度脱水酸中毒,绝不要注射过多的碳酸氢钠,因注射过多可加重组织缺氧,减少心肌收缩力,抑制大脑细胞功能,有时可造成脑后遗症或死亡,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6例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6个月~2岁。 1.2 小儿腹泻伴重度脱水酸中毒的诊断标准 ①危重病容。精神萎靡,昏睡甚至昏迷。②前囱及眼窝明显凹陷,哭时无泪,口唇干燥…  相似文献   

12.
婴幼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既往治疗多以补液,抗生素,对症等疗法,疗效欠佳。1986年8月至11月我院试用654-2治疗婴幼儿腹泻取得满意效果。材料本组腹泻患儿30例,男18例,女12例,1岁以内16例,1~2岁14例,最小年龄5个月。粪便多呈黄色或黄综色,稀水样便,6—15次/日,便常规多见脂肪球,少数有白细胞0~2个/高倍镜视野。20例伴发热,10例伴呕吐;Ⅰ°脱水21例,Ⅱ°脱水9例,  相似文献   

13.
我院儿科于1982年6月至12月对婴幼儿腹泻并脱水患者采用口服补液盐(ORS 液)治疗,现将其中资料较完整的49例及静脉补液组20例对照分析,报告如下。病例选择凡婴儿腹泻伴有轻、中度脱水患者不论病原、脱水性质、电解质酸碱紊乱情况如何,随机抽样分别选入口服组和对照组。作详细体格检查,测血钠、钾、氯及二氧化碳结合力,大便培养等,治疗有效标准为脱水纠正。  相似文献   

14.
婴幼儿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围术期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介绍婴幼儿室间隔缺损(VSD)伴肺动脉高压(PH)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自1996年1月-2003年8月,47例SVD伴PH婴幼儿应用浅低温体外循环、温血心肌停搏液连续灌注及间断褥式缝合法进行VSD修补术。围术期进行综合性降肺动脉压的处理,注意心肌保护,合理使用呼吸机及供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正确应用强心剂、利尿剂、镇静剂及广谱抗生素。结果:2例(4.3%)患儿术后分别死于呼吸功能衰竭及肺动脉高压危象,2例(4.3%)患儿术后分别并发右心功能不全及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治愈出院。随访36例,恢复良好。结论:VSD伴PH婴幼儿围术期注意维护心肺功能,合理应用肺血管扩张药物,手术安全性提高、死亡率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婴幼儿腹泻导致休克的抢救措施。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8例婴幼儿腹泻伴重度脱水造成的休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及时临床抢救,8例患儿均康复出院。结论婴幼儿腹泻伴有脱水可导致休克,临床抢救中,应及时进行液体纠正,第一时间纠正患儿的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情况,保证患儿的供氧和血容量,同时根据腹泻病原选择敏感药物,尽量缩短患儿休克时间,全面提升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氯化钾静脉滴注致婴儿过敏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例5月龄女婴,因感染性腹泻伴轻度脱水,静脉滴注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10%氯化钠注射液8ml+10%氯化钾注射液3ml。静脉滴注5min后,患儿出现寒战、发热、呼吸困难。停止输液,给予地塞米松治疗后好转。第2天又输入同样液体,再次发生过敏反应。第3天停用氯化钾,其他药物不变,继续补液,未出现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17.
秋冬季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的急性腹泻 ,主要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我们采用微生态活菌制剂米雅利桑爱儿 A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 4 6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文 84例为 1997年 8月~ 1998年 12月收治的腹泻患儿 ,其中治疗组 4 6例 ,男 2 6例 ,女 2 0例 ;年龄 6~ 2 2个月 (平均 10个月 ) ;病程 2 .92± 0 .94天。对照组 3 8例 ,男 2 1例 ,女 17例 ;年龄 6~ 2 4个月 (平均 11个月 ) ,病程 2 .87± 1.0 5天。治疗组 4 6例中 ,伴发热 15例 ,呕吐 2 8例 ,轻度脱水 3 5例 ,中度脱水 11例 ;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婴幼儿营养不良合并低钾麻痹的治疗方法。方法对44例婴幼儿营养不良合并低钾麻痹的患儿根据血钾浓度给予不同的剂量和浓度静脉补钾联合口服补钾,较高浓度(>0.3%)静脉补钾在心电监护和监测血钾下进行,同时注意补镁。观察神志、呕吐、腹胀及四肢肌力、肌张力恢复情况。结果44例中多数于24h内病情明显好转,呕吐、腹胀缓解,12~48h内四肢肌力、肌张力恢复正常,血钾浓度于入院后48~72h逐渐恢复至3.5 mmol/L以上。4例患儿补钾4d后测血钾仍低于3.5mmol/L,予补镁2d后血钾渐恢复正常,未出现高钾血症及死亡病例。结论营养不良患儿出现低钾血症时易引起四肢骨骼肌,消化道平滑肌、呼吸肌麻痹,并累及心肌,根据血钾调整静脉补钾浓度加口服补钾,注意补镁,加强支持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总结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儿科2009至2010年间收治的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87例临床资料。结果 87例病例中心肌酶CK-MB升高83例,轻度脱水49例,占56.3%,中度脱水35例,占40.2%,重度脱水3例,占3.4%;轻度酸中毒(CO2 13~18mmol/L)46例,占52.8%,中度酸中毒(CO2 9~13mmol/L)13例,占14.9%,重度酸中毒(CO2<9mmol/L)5例,占5.7%;合并支气管炎34例,占39%;合并支气管肺炎12例,占13.8%。结论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易引起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治疗的重点是及时扩容、纠正脱水及低钾血症。  相似文献   

20.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秋季婴幼儿腹泻中最常见的,好发于2岁以内婴幼儿,临床表现常较非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严重,易合并脱水及电解质紊乱,且可并发多脏器损害犤1犦。我院近2年来采用病毒唑穴位注射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按照1992年4月北京会议制定的标准(1)大便次数>5次/日;(2)大便稀水样或蛋花样,无脓血;(3)大便常规WBC≤5个/HP或少许脂肪球,无红细胞及脓球;(4)大便培养(-);(5)大便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本组病例共72例,男40例,女32例;轻度脱水40例,中度脱水28例,重度脱水4例,年龄在1月~2岁之间,将上述患儿随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