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医药科学》2016,(6):90-93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医院药剂科管理中的应用,分析提高药品管理质量、实现合理用药实践做法。方法运用PDCA循环理论进行数据分析,找出问题原因,并制定相应对策进行干预。将2013年2月~2014年1月采用PDCA循环后所发放的65782件药品设为观察组,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采用PDCA循环前所发放的54780件药品设为对照组。观察采用PDCA循环法前后药库药品管理情况;另抽取我院1000份病历,其中采用PDCA循环前500份病历做为对照组,分析临床药物使用的医嘱共计21641项;采用PDCA循环法后的500份病历为观察组,分析临床药物使用的医嘱共计19859项。观察实施PDCA循环法前后药品临床使用情况。结果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后药物不合理医嘱率明显低于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发现采用PDCA循环前所发放的54780件药品中,药品有效使用率为96.90%,药品去向明确率为98.45%,药品不合格报损率为3.10%。采用PDCA循环后所发放的65782件药品中,药品有效使用率为98.80%,药品去向明确率为99.45%,药品不合格报损率为1.10%。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后药品有效使用率、药品去向明确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后药品不合格报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药剂科管理使用PDCA循环能帮助规范医院药品管理流程,加强医疗药品管理质量,改善不合理用药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进行为期1年的PDCA循环科学质量管理,考察某院外科围手术期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某院2013年1-12月Ⅰ类切口手术病例611份,并与2012年数据进行对比,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考察PDCA循环管理的合理性。结果 2013年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合理性明显改善,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由46.55%下降至19.48%(P<0.05);人均抗菌药费用、抗菌药物占总药品费用、抗菌药物消耗量明显下降(P<0.05);药物选择及术前、术中、术后用药时间的不合理用药频次较去年同期明显减少(P<0.05);在卫计委要求的7种原则上不使用抗菌药物的Ⅰ类切口手术均控制在5%以下(冠脉造影术要求不用抗菌药物预防);基本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得到改善。结论通过PDCA循环管理,该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好转,对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地应用抗菌药物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医院临床抗菌药物用药合理性,观察PDCA循环用于干预药品使用的效果分析.方法:于2016年1月起在我院施行PDCA管理,对院中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进行记录统计,并对记录信息进行分析、确定用药不合理原因,制定干预措施,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同时对医护人员措施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观察施行管理后的效果.结果:医院不合理用药情况如无适应症用药、联合用药、手术预防性用药等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通过建立PDCA管理对提高临床抗菌用药合理性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药实践》2016,(3):239-240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方式与效果。方法:从2014年1月开始将PDCA法应用到医院感染管理中,比较PDCA法实施前(2012年1月—2013年12月)与实施后(2014年1月—2015年7月)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物体表面合格率、空气合格率,同时比较实施前后患者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情况。结果:PDCA实施后医院感染率为2.93%,相对于实施前的4.26%有明显下降(P<0.01);PDCA实施后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物体表面合格率、空气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1);PDCA实施后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情况明显好于实施前(P<0.01)。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到医院感染管理中,可有效规范抗生素使用,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医院基本药物处方进行点评及对存在的问题采用PDCA管理,促进医院基本药物的优先合理使用及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有效实施。方法 随机抽取2019—2021年六盘水市人民医院的门急诊处方,依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及《国家基本药物临床运用指南》等,对医院基本药物处方进行点评和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采用PDCA管理工具进行有效管理。结果 共点评3 600张处方,基本药物处方2 645张,合理基本药物处方2 439张,基本药物合理率92.21%。主要不合理用药类型为不规范处方(38张,1.44%)和不适宜处方(149张,5.63%),未优先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处方占比1.75%(63/3 600)。结论 通过PDCA管理工具的运用,医院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良好,基本药物使用率、处方合格率、未优先合理使用率、不规范、不适宜基本药物处方等均得到改善,医务工作者对基本药物的认知度得到提升,医院基本药物得到了优先合理使用。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及新政策落实和优先合理使用提供支撑,为评价六盘水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及推动DRGs付费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司继刚 《中国药房》2014,(44):4129-4131
目的:促进基本药物优先合理使用,提高临床药学服务水平。方法:通过制定基本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制度,落实临床药师制度,院长与临床各科主任签订基本药物使用目标责任状,开展基本药物处方点评与基本药物使用知识培训等措施,运用"戴明环"(PDCA循环)工具,规范和加强基本药物在我院的使用。结果:我院基本药物使用指标明显改善,基本药物门诊处方比例和基本药物使用金额比例分别由2012年的36.57%、15.88%上升为2013年的39.23%、17.88%,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DCA循环有效促进了我院基本药物优先合理使用,提高了临床药学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7.
李静  刘晓玲  贺玫 《中国药业》2014,(17):82-84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采取PDCA循环管理流程对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方法分别选择医院2011年1至5月和2012年1至5月骨科Ⅰ类切口手术病例,设为干预前组及干预后组,临床药师通过PDCA循环管理流程对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时机、术后用药时长及抗菌药物使用种类等进行比较。结果抗菌药物总使用率由干预前的100.00%降为61.11%;品种选择、术前用药时机、术后用药时间的合理性提高;术前术后更换品种的病例降低;联合用药比例由2.55%降为0。结论临床药师采取PDCA循环管理流程对骨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干预效果显著,合理性提高。  相似文献   

8.
黄艳  王波  杨洪波 《中国药房》2015,(9):1156-1158
目的 :探讨戴明环(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医院基本药物管理中的应用及可行性。方法: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我院基本药物的管理进行干预,并比较干预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后,我院医护人员对基本药物的了解和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基本药物知晓率从15%上升至80%,基本药物配备率从37%上升至60%,基本药物使用金额比从20%上升至53%。结论:我院使用PDCA循环管理法管理基本药物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抗感染药学》2019,(9):1500-1503
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对降低质子泵抑制剂(PPIs)临床不合理用药的效果及其对策,为规范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7年第4季度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住院患者医嘱50份为PDCA管理干预前组;另抽取2018年第1、2、3、4季度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住院患者医嘱200份为PDCA管理干预后组,分析其医嘱中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合理用药的专项点评,比较干预前后使用合理率差异,分析不合理使用的类型及其原因。结果:PDCA循环管理干预后,质子泵抑制剂不合理使用率从28%降至16%,其合理使用率不断上升。结论:采用PDCA循环管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医院药事管理质量和药学服务水平,促进了临床合理使用质子泵抑制剂。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房》2015,(17):2423-2425
目的:评价PDCA循环管理在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3月(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186例和2013年10-12月(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192例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腹股沟疝手术、白内障手术、骨科内固定取出术、血管造影术以及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出院病例,对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后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由实施前的100%降至13.54%(P<0.01);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品种趋于合理,围术期未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由实施前的0上升至86.46%(P<0.01);术前0.5~2 h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由0上升至9.38%(P<0.05);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24 h的比例由0.54%上升至10.94%(P<0.05);联合用药率由15.05%下降至0(P<0.05);各项不合理用药情况显著改善,与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DCA循环适用于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管理,使围术期不合理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并逐浙符合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医院的用药现状,为合理调控用药结构及医院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兰州铁路局4所不同等级医院1999年~2000年用药数据进行金额统计,从药品分类及其亚类金额分配、比重、单个药品排序、金额排序前20位药品在4所医院的普及率、各类药品进入《兰州铁路局等级医院基本药品目录》的比例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抗感染类药物金额占购药总金额的4342%和4487%,头孢菌素类等3种抗感染药品金额占抗感染类药物总金额的9486%和9695%,且呈上升趋势。4所医院应用药品的总品种数占《目录》品种数的5185%。结论用药结构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2.
赵功宝  张静 《药品评价》2021,(5):265-268
目的:规范医院避光药品的管理.方法:基于国际医院联合委员会(JCI)认证标准运用戴明环(PDCA)管理法,对药事科各部门及临床科室备用药品中避光药品的管理现状调查分析、制订计划、实施改进、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从而规范管理药品的贮存和使用.结果:在JCI标准指导下,运用PDCA法后,完善了避光药品管理制度,统一了全院避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PDCA循环工具和工作方法提高我院基本药物使用率。方法调查分析2014年6~12月各临床科室基本药物使用情况,运用PDCA循环工具,对其分析、调研,制定措施,采取梳理基本药物目录,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下达各科室基本药物达标指标,通过每月1个循环进行分析,对重点不达标的前10位科室人员再培训,指出存在问题,重点反馈指导。结果临床科室的基本药物使用率有了显著提高,全院基本药物使用率达标。结论运用PDCA循环工具可有效提高基本药物使用率,促进基本药物使用达标。  相似文献   

14.
齐跃东  王松  陈成群 《中国药房》2014,(30):2851-2854
目的:探索提升我院麻醉药品及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简称"麻醉及精一处方")质量的有效途径,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3年11月1日-2014年1月31日期间的麻醉及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采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点评管理,对PDCA循环实施前后两组处方的退回率、用法用量不适宜率、通用名不规范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DCA循环实施后,处方退回率显著低于PDCA实施前,降低了0.81%;通用名不规范率显著低于PDCA实施前,降低了0.28%。两个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PDCA循环是提高麻醉及精一处方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我院临床科室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麻精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对麻精药品临床使用科室的管理中引入PDCA循环管理模式,通过分析问题、制定改进计划、监督实施及再检查、再整改逐步改善麻精药品管理质量。结果: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临床科室麻精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明显减少。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可促进麻精药品管理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2001年~2003年我院抗感染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目的:了解我院2001年~2003年3年抗感染药物的用药情况,为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服务.方法:运用医院药房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收集我院2001年~2003年抗感染药物的门诊、住院处方销售数据,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占全院药品销售总金额的比例较高,3年平均为43.63%,高于全国医院27.97%的平均水平.结论:在我院的临床药物应用管理中,加强对抗感染药物的合理用药监督十分重要,建议在我院实行抗感染药物的分线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某医院在控制药占比前后,医院药占比及合理用药的情况变化,为促进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利用PDCA循环管理法,通过计划(P)、执行(D)、检查(C)、处理(A)4个环节对该院不合理用药进行控制,并整理前后药占比及辅助用药成效分析、评价。结果:医院于2018年利用PDCA模式对药占比进行管控,2017年和2018年全年药占比分别为31.81%、27.04%,同比下降4.77%,差异显著(P<0.05),较2017年各季度药占比均呈下降趋势。全年辅助药占比分别为8.56%、3.14%,同比下降5.42%,差异显著(P<0.05),各季度辅助药占比均亦呈下降趋势。对比2017年与2018年使用排名前10位的辅助药品的使用金额、使用频次及平均日费用,2018年总体情况均呈下降趋势。结论:通过PDCA循环对医院药占比进行管控成效显著,对医院的辅助用药管理及合理化用药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PDCA循环干预对我院合理用药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全样本法统计我院2012年5~6月(干预前)与2012年10~11月、2013年4~5月、2013年10~11月(干预后)我院的合理用药指标值,分析评价PDCA循环干预对我院合理用药指标的影响。结果我院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从干预前的39.70%降至干预后的2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100人·d)]从干预前的60.63降至干预后的4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住院用抗菌药物患者病原学检查百分率均达有关要求。结论 PDCA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干预临床用药能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叶立新  龙娜 《中国医药》2013,8(10):1462-1464
目的探讨医院合理控制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药占比)的管理模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门诊处方、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及临床路径进行持续改进,从而合理控制我院药占比。结果实施PDCA循环后,我院药占比得到有效的控制,2012年上半年药占比与2011年上半年相比有大幅度的下降[1月份34.70%比39.41%,2月份33.18%比39.43%,3月份33.83%比37.50%,4月份33.41%比36.76%,5月份33.06%比35.06%,6月份33.97%比3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诊处方合格率有明显提高[1月份94%(94/100)比86%(86/100),2月份94%(94/100)比78%(78/100),3月份91%(91/100)比86%(86/100),4月份94%(94/100)比81%(81/100),5月份96%(96/100)比88%(88/100),6月份93%(93/100)比76%(76/100)](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合理控制药占比各项措施的持续改进,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及医疗质量不断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分析某三甲综合性医院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剖析基本药物使用不足的原因,促进对基本药物的优先使用。 方法:对该院2015年基本药物使用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基本药物品种占比和使用金额比。统计该院从2014年省基本药物目录中遴选的基本药物比例。对2015年出院患者典型病例进行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分析。 结果:该院基本药物累积使用品种比例为88.94%,累计使用基本药物金额比例为10.58%,而该院基本药物占湖北省2014年基本药物目录比例40.07%。病例分析和处方用药点评发现,部分科室未优先使用基本药物。未优先使用基本药物的原因包括基本药物目录和市场的因素,医院医务管理和医务人员的因素,还有患者对基本药物认知的因素。 结论:该院基本药物使用比例未达到卫生卫计委要求水平,遴选的基本药物比例低,存在未优先使用基本药物的现象。为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并使该制度实施保障患者基本医疗需求,减少患者药费负担,需要从存在问题的各个环节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