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18):1649-1652
[目的]观察膝关节周围存在骨缺损患者初次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近期疗效,总结骨缺损修复及假体选择的经验。[方法]从2007年10月~2011年6月,在467例需要实施初次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中有13例(13膝)存在膝关节周围胫骨、股骨缺损。分别采用自体骨块移植、楔形垫片修复骨缺损,或直接采用限制性假体。术后随访观察置换术后的膝关节KSS评分。[结果]本组13例,铰链膝置换1例;膝关节表面置换12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内翻或反屈畸形,术后畸形均得到矫正,疼痛消失。术后随访18~48个月,平均28.6个月。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78.4°提高到术后107.9°。膝关节KSS评分由术前(37±8.90)分提高到术后(88.3±3.64)分。[结论]骨缺损患者初次行膝关节置换可以应用自体骨植骨及楔形垫片修复骨缺损,重建胫骨假体的力学支撑,并能最大限度减少截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组合式金属垫块修复胫骨近端AORI Ⅱ型骨缺损后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8月~2008年5月,作者对9例(12膝)应用组合式金属垫块修复胫骨AORI Ⅱ型骨缺损的全膝关节置换病例进行了随访,男3例(3膝),女6例(9膝),年龄48~76岁,平均69岁.[结果]术后随访6~42个月,平均26个月.患者内、外翻畸形均得到有效矫正,疼痛消失,活动度良好,膝关节HSS评分由术前14.5(10~25)分提高到术后85.5分(74~95)分,膝关节屈曲活动度由术前74.6°(15~100°)提高到术后110.3°(80~155°).[结论]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组合式金属垫块修复胫骨近端AORI Ⅱ型骨缺损,手术操作方便,提高了假体的稳定性和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全膝关节翻修术中采用金属垫片修复股骨及胫骨侧非包容性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92~2001年间227例全膝关节翻修术中使用金属垫片修复AORI-Ⅱ型非包容性骨缺损而获得随访的6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8例,女34例;年龄42~87岁,平均67.8岁;假体松动翻修30例,感染后假体二期植入19例,假体周围骨溶解3例,假体位置、下肢力线不佳或关节不稳定10例。采用金属垫片来修复骨缺损及恢复关节线水平,并使用髓内假体柄来增加翻修假体的稳定性。结果术后随访13~132个月,平均60.8个月。根据膝关节协会评分,膝评分从术前平均25分(15~60分)增加到随访时的平均76分(30~95分);功能评分从术前的40分(15~65分)增加到随访时的62分(25~90分);膝关节活动度从术前的78°(30°~100°)增加到随访时的87°(40°~130°)。2例感染后二期假体植入的病例由于感染复发而失败。11例股骨后侧、4例胫骨内侧可见金属垫片下骨水泥与骨界面有透亮带,但均未呈进行性发展。结论采用金属垫片修复全膝关节翻修术中非包容性骨缺损,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既可以方便手术操作,获得即刻稳定性,又可以提高翻修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深盘型假体对全膝关节置换初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2006年6月~2012年1月,本组应用深盘型垫片假体行TKA的76例(97膝)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2~6年,平均4.2年,其中女65例,男11例;年龄55~78岁,平均65.8岁;选择男女共76名志愿者,年龄在18~42岁之间,平均30.5岁,随机左右膝。对比TKA组术前、术后KSS评分、功能评分、膝关节ROM、股骨后髁偏心距;对比TKA组与志愿者组膝关节从伸直位到最大屈曲位时股骨相对于胫骨前后移动的距离。结果 TKA组手术前后膝关节KSS评分、功能评分及膝关节RO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股骨后髁偏心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KA组膝关节从伸直位到最大屈曲位时股骨相对于胫骨向后移动距离之差(6.24±2.45)mm。志愿者组膝关节伸直至最大屈曲位时股骨相对于胫骨向后移动距离之差(10.87±1.49)m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术后出现伤口浅表感染,经处理后痊愈。1例术后出现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经二期翻修痊愈出院。术后随访X线片观察膝关节假体位置、力线、固定性能等均显示良好,无松动、透亮线等异常表现。结论使用深盘型膝关节假体行TKA术,初期临床疗效满意;TKA组术后膝关节伸直至最大屈曲位时股骨相对于胫骨后移距离较志愿者组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翻修术中采用金属垫片结合髓内延长杆重建非包容性骨缺损和关节稳定性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笔者自2013-12—2015-06对17例(17膝)AORIⅡ型非包容性骨缺损患者进行全膝关节翻修术,采用金属垫片重建骨缺损,恢复关节线水平,联合使用髓内延长杆加强翻修假体的稳定性。结果所有患者获得平均30.5(6~45)个月随访,无髌骨脱位、伸膝迟滞及膝关节前方疼痛等。术前膝关节KSS临床评分(24.5±7.9)分,功能评分(33.8±8.9)分,术后膝关节KSS临床评分(82.2±6.8)分,功能评分(85.5±8.1)分,术后KSS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328,P0.001;t=31.116,P0.001);膝关节活动度术前(63.9±9.9)°,术后(100.0±9.5)°,术后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12,P0.001);术后复查X线示假体位置及力线良好,假体周围未发现透亮带。结论全膝关节翻修术中采用金属垫块结合髓内延长柄能重建非包容性骨缺损及增加膝关节稳定性,恢复关节线水平,重建软组织平衡,简化手术操作,膝关节稳定性好,翻修成功率高,早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长髓内柄假体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和使用技术。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共有21例患者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使用长髓内柄增强固定。其中男6例,女15例,平均年龄67岁。患者中有12例为类风湿关节炎,6例为骨关节炎伴严重老年性骨质疏松,3例为骨关节炎伴严重内外翻畸形。髓内柄的使用包括股骨侧6例,胫骨侧6例,胫骨侧股骨侧均有9能结果手术平均时间为6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70ml,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5个月。随访期内无假体松动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无翻修患者。KSS关节评分,术前平均41.4分,术后平均91.1分,功能评分术前平均62.4分,最近随访时平均89.1分。术前膝关节活动度平均89°,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平均103°。术中出现1例股骨皮质穿透。结论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长髓内柄主要适用于伴有严重骨质疏松或骨皮质骨缺损的患者,合适的髓内柄和合适的技术是避免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自体松质骨打压植骨方法修复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平台骨缺损的疗效,评价该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0例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胫骨平台骨缺损患者术中采用自体松质骨打压植骨方法进行修复.术后均行6个月及1、2年3个时间点随访,对膝关节力线偏差及KSS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近、远期疗效.结果 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胫骨假体下方骨质缺损征象消失,假体位置良好,承载可靠.胫骨平台骨缺损得到有效修复.膝关节主动屈曲程度及KSS评分均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膝关节置换术中自体松质骨打压植骨方法修复胫骨平台骨缺损,术中截骨得到了合理利用,具有机械力影响小,术后功能恢复完善等优势,是修复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平台骨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固定平台与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关节骨病专科门诊就诊并收治住院手术的86例(92膝)膝关节单间室(内侧)骨性关节炎病例,分成两组:一组为固定平台(Link)组,共42例,其中男18例,女24例,选用固定平台假体行单髁置换手术;另一组为活动平台(Oxford)组,共44例,其中男20例,女24例,选用活动平台假体行单髁置换手术。由同一组医生完成手术,分别记录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前与末次随访的膝关节活动度,进行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并完成临床随访。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时间8~26(18.20±4.23)个月。临床随访过程发现在固定平台组术后1年出现1例假体周围骨折,活动平台组发现1例垫片脱位。所有患者未出现伤口愈合不良及假体周围感染、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固定平台组手术耗时(90.05±6.59) min,失血量(53.76±6.04) ml;活动平台组手术耗时(90.73±6.74) min,失血量(54.34±6.27) ml。固定平台组膝关节活动范围由术前(94.52±4.54)°提高至术后(104.64±4.42)°,活动平台组膝关节活动范围由术前(95.05±4.87)°提高至术后(105.07±4.33)°。固定平台组KSS评分由术前(48.69±5.68)分提高至术后(83.55±5.37)分,活动平台组KSS评分由术前(49.39±5.68)分提高至术后(84.11±6.14)分;固定平台组HSS评分由术前(45.45±3.62)分提高至术后(84.55±6.08)分,活动平台组HSS评分由术前(45.93±4.01)分提高至术后(85.16±6.30)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固定平台和活动平台单髁假体在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早期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的中远期并发症和翻修率还有待进一步的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膝关节单髁置换的技术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5月,在本组行单髁置换的62例患者(85膝),单侧39膝,双侧23例(46膝);其中男8例10膝,女54例75膝。男:女为1:7.5;年龄44~78岁,平均63岁;内侧单髁置换79膝,外单髁置换6膝,所有患者均使用LINK单髁假体(WMdemar Link GmbH&Co),将术前及最后一次复查KSS评分分值及关节活动度对比,评定膝关节功能。术后定期拍x线平片评估假体位置及未置换间室退变情况。结果获得随访的患者62例85膝,平均随访时间65.8个月(48~99个月)。膝关节KSS评分:术前(58.22±20.07)分,术后最后一次随访(81.24±17.96)分(P〈0.01)。关节活动度:术前(126.73°±7.53°),术后最后一次随访(124.65°±8.65°)(P〉0.05)。术后首次与最后一次随访X线平片检查,未置换间室退变进展不明显。5例患者6膝分别在术后11—42个月出现胫骨部分假体松动,3膝做全膝翻修术。另2例(3膝)患者服用镇痛药,可行走及坚持日常活动,目前在随访中。结论单髁置换可以获得良好的关节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膝关节退变进展速度,但胫骨假体松动有较高的发病率,需要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3D打印金属垫块或胫骨假体重建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和膝关节翻修术中巨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的存在巨大骨缺损的TKA或膝关节翻修患者7例(7膝), 其中TKA 4例、膝关节翻修术3例。男3例、女4例, 年龄(58.7±7.6)岁(范围54~68岁), 左膝3例、右膝4例。患者膝关节均存在骨缺损, 均为AORI Ⅲ型, 2例仅股骨存在骨缺损, 4例仅胫骨存在骨缺损, 1例胫骨和股骨均存在缺损, 采用3D打印个性化重建治疗。比较手术前后的髋膝踝角、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een Society score, KSS), 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手术时间为(189.3±35.5) min(范围125~240 min)。复杂TKA 4例, 手术时间分别175、195、210、240 min, 翻修术3例, 手术时间分别125、180、200 min。术中出血量为(114±24.4) ml(范围100~150 ml)。5例使用3D打印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随访10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5年6月至2015年12月,采用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螺钉钢丝内固定术治疗20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男3例,女17例,年龄43~76(57.80±8.05)岁。分别在术前,术后1、5、10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评价膝关节疼痛、功能恢复情况,并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20例患者中16例获得随访,4例失访,随访时间9~11(10.0±0.8)年。VAS评分由术前的7.88±1.15降至术后1、5、10年的3.19±0.91、3.44±0.96、3.69±1.20,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SS临床评分由术前的61.94±5.74增加至术后1、5、10年的75.50±4.62、80.13±3.97、77.38±6.40,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SS功能评分由术前的62.81±13.03增加至术后1、5、10年的77.50±8.56、81.88±6.55、76.88±10.78,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无腓总神经损伤及截骨不愈合的并发症。结论: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螺钉钢丝内固定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具有较好效果,可以阻止或延缓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进展,长期随访能达到与关节置换相当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患者中胫骨冠状面弯曲对胫骨假体对线的影响.方法:自2019年7月至2021年4月,选取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术前摄下肢全长X线片并测量胫骨冠状面弯曲角度(tibial bowing angle,TBA),TB...  相似文献   

13.
固定平台与旋转平台假体用于外翻膝的早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昆鹏  张雪冰  张国栋  杨光  齐欣 《中国骨伤》2015,28(10):897-902
目的:比较外翻膝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应用旋转平台和固定平台两型假体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骨关节外科由同一医师进行初次人工膝关节置换的17例(23膝)进行回顾性随访研究,其中男2例,女15例;年龄48~75岁,平均61.5岁。术前诊断为骨性关节炎14例(19膝),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4膝),所有膝关节有外翻畸形。其中9例(12膝)使用固定平台型假体(PFC Sigma),8例(11膝)使用旋转平台型假体(PFC Sigma RP).术前和术后随访行KSS、HSS、WOMAC评分,测量关节活动度、胫股角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25个月。两组患者膝外翻畸形均得到矫正,术后末次随访的KSS、HSS、WOMAC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胫股角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其中固定平台组和旋转平台组在术后KSS、HSS、WOMAC评分以及胫骨角、膝关节活范围改善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末次随访膝关活动范围固定平台组(101.8±8.8)°与旋转平台组(108.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旋转平台组没有发现垫片脱位,两组术后均无感染、腓总神经麻痹、脱位、膝关节不稳等并发症发生,X线检查未见假体骨溶解及松动发生。结论:外翻膝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使用旋转平台和固定平台型假体均能获得满意的早期临床效果,两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中长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 :分析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中长期疗效。方法 :自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采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45例63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男10例(15膝),女35例(48膝);年龄45~64岁,平均(54.76±5.54)岁。术前常规行膝关节负重正侧位X线检查,准确测量股胫角大小,根据术前股胫角决定胫骨外侧截骨量,手术均在硬膜外麻醉下常规行胫骨高位截骨术,大部分行腓骨中段截骨,部分病例行上胫腓关节松解。术后第2天即行功能锻炼,2周开始无负重下床活动,术后8~10周开始负重。术后第2天、8~10周、半年、1年及以后每年1次拍片复查,对全部病例术前、术后3~5年、术后10~14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和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评价膝关节疼痛、畸形、功能和运动范围。结果 :43例(61膝)进行了10年及以上的随访,全部患者手术切口Ⅰ期愈合,术后8~10周截骨处均达骨性愈合。术后10~14年HSS评分平均76.24±5.27,优27膝,良25膝,可7膝,差2膝。术前与术后3~5年、术前与术后10~14年VAS、HSS、KSS比较有差异,术后3~5年与术后10~14年各项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内侧间室关节炎)只要手术指征掌握适当,术后积极锻炼,其中长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开放楔胫骨高位截骨术对髌骨位置、膝前痛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2016年6月至2021年6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采用开放楔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的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病患者109例(111膝),其中男41例,女68例;年龄38~78(57.98±7.07)岁;病程1~36(8.58±6.91)个月。观察比较手术前后股胫角(femoral tibial angle,FTA),胫骨近端内侧角(medial proximal tibial angle,MPTA),负重位力线(weight bearing line,WBL)百分比,CD指数(Caton-Deschamps index),髌骨外倾角(lateral patella tilt angle,LPTA)和髌骨外移(lateral patella shift,LPS)。采用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膝前痛程度,Kellgren-Lawrence (K-L)分级系统评价髌股关节骨关节炎进展情况。结果:109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38(12.41±2....  相似文献   

16.
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冰  杨超  田竞  周大鹏 《中国骨伤》2015,28(10):955-959
目的:探讨膝关节半伸直位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共收治胫骨近端骨折16例,男14例,女2例;年龄26~57岁,平均42.2岁。所有患者为单侧闭合骨折,采用膝关节半伸直位髌上入路META-NAIL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骨愈合时间、胫骨力线和膝关节活动范围,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定手术疗效。结果:所有16例患者手术时间65~95 min,平均(75.7±8.3) min.无明显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5.6±8.1)个月。15例获得Ⅰ期骨愈合,平均骨愈合时间(3.6±1.8)个月(3~5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胫骨力线良好,无膝前疼痛。患侧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平均(124.4±18.8)°,健侧(127.5±16.7)°。Lysholm膝关节评分77~92分,平均86.4±12.3.结论:膝关节半伸直位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骨折,术中复位及固定操作方便,术后并发症少,患肢功能恢复良好,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针对伴有复杂股骨关节外畸形导致的严重膝骨性关节炎、内翻膝患者在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时施行滑移截骨技术达到内外侧软组织平衡,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6月至2018年1月共收治22例伴有复杂股骨关节外畸形的重度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施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男5例,女17例;年龄48~76(61.3±13.8)岁。均为内翻畸形,由股骨关节外畸形所导致。术前测量髋膝踝角(hip-knee-ankle,HKA)角(158.8±9.7)°,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nee Society score,KSS)临床评分(32.6±6.1)分,功能评分(35.8±9.6)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ical,HSS)评分(39.7±4.6)分。术前膝关节活动度(80.6±10.7)°。在关节置换时均采用机械对线法,先平衡屈曲间隙,冠状面的不平衡均采用内侧股骨髁行冠状面垂直上下滑移截骨,伸直间隙内外侧的差距决定截骨块滑移的距离,直至间隙平衡。以数枚螺钉固定截骨块后按常规安装假体。结果:所有患者伤口Ⅰ期愈合,无伤口并发症发生。22例均获随访,时间18~36(28.2±10.1)个月。拍X线片见截骨块骨折线消失时间2~5(3.5±1.5)个月,无骨不愈合发生;末次随访测量HKA角(178.8±0.7)°,较术前提高;HSS评分(91.3±6.0)分,KSS临床评分(93.7±3.5)分,KSS功能评分(81.2±6.5)分,膝关节活动度(121.7±11.6)°,均较术前改善。结论:针对伴有复杂股骨关节外畸形的严重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施行滑移截骨,内翻畸形严重者向下滑移股骨内髁,手术相对简单、损伤小,易于达到屈伸间隙内外侧软组织平衡,短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牛津单髁置换术三种胫骨旋转定位方法的临床结果.[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1月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59例,随机分为三组,均行牛津单髁置换术.其中,19例采用髂前上棘定位(an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ne,ASIS);20例采用替代前后线法(substitute ant...  相似文献   

20.
高屈曲垫片与标准垫片全膝关节置换的早期疗效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采用高屈曲垫片与标准垫片的膝关节假体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2月至2008年7月采用GenesisⅡ型膝关节假体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203例216膝,随机分为高屈曲垫片组(A组,98例107膝)与标准垫片组(B组,105例109膝).术前两组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系统中的膝评分及膝关节功能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周、6周、3个月、6个月、1年及以后每年随访1次.以术后1年为观测终点,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的KSS膝评分、KSS膝关节功能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结果 术后1年A组随访91例98膝,B组94例96膝.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度A组121.1°±6.9°,B组118.6°±8.1°;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度改善度A组17.1°±13.3°,B组16.1°±18.8°;膝关节被动屈伸活动度A组127.2°±7.1°,B组121.0°±7.8°;KSS膝评分A组(86.9±7.6)分,B组(87.5±6.8)分;KSS膝关节功能评分A组(91.2±8.7)分,B组(90.1±9.3)分.其中两组膝关节被动屈伸活动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A组4例,B组3例;切口脂肪液化A组3例,B组5例;术后粘连A组2例,B组3例.结论 应用GenesisⅡ型膝关节假体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时,选择高屈曲垫片者术后早期膝关节被动屈伸活动范围大于选择标准垫片者,而在主动屈伸活动范围及关节功能评分方面无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