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从病理生理学角度讨论水和电解质代谢与酸碱平衡紊乱。全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水和电解质代谢的正常调节以及脱水、水中毒和低钾血症的常见原因、机体变化与治疗原则;第二部分反映酸碱状况的指标以及各型酸碱紊乱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幽门梗阻(PO)多合并电解质及酸碱失衡,近年来仍时有所见,严重者危及生命。国内近年报告尚少。本文报道我院1975~1990年经外科手术与/或胃镜诊断123例,对电解质及酸碱失衡和全肠外营养(TPN)治疗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3.
4.
5.
老年人水,电解质代谢特点与酸碱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人由于免疫功能逐渐减退和衰竭,体内各器官自然老化常常带来多脏器功能低下。这种老化状态对体液影响不很明显,但当体内外环境发生剧烈变化,尤其是发生急性病变时,常使老年人不能很快或较好地进行调整和适应,从而加重多脏器受累包括水及电解质紊乱,在这种情况下... 相似文献
6.
<正>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患者,由于感染、缺氧、应用利尿剂和激素等原因,常导致复杂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统计资料表明,肺心病患者有24~97.43%。出现电解质紊乱,78.6~98.9%。出现酸碱平衡紊乱。 相似文献
7.
8.
9.
一、体液的分布和组成水是人体的主要成分。水在人体内并不是以纯水的形式存在,而是一种溶解多种无机盐(K~+、Na~+、Ca~(2+)、Mg~(2+)、Cl~-、HCO_3~-等)和有机物(糖、蛋白质)的水溶液。这种水溶液称为体液。因此,体液的主要物质结构是水和电解质,另外还有一些非电解质。电解质主要是盐类,指溶解于水后能解离或带有电荷颗粒的物质,有阴、阳离子。非电解质主要是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 相似文献
10.
11.
<正> 在文献中,有关急性肺炎的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的变化的报告不多。在重症病例中,酸—碱平衡和电解质代谢失调十分常见,且需要纠正。然而,引起这些失调的原因迄今仍不清楚。众所周知,电解质平衡与酸碱平衡密切相关。实验己证明:在酸碱平衡失调时,电解质代谢发生变化:机体由于细胞内外液电解质交换而增加血液缓冲储 相似文献
12.
叶维法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1962,(4)
测定结果一、门脉性及坏死后肝硬变患者血清钾量282例次测定,结果在正常范围4.1—5.6毫当量/升者145例次(51.42%),在4.0毫当量/升以下者132例次(46.8%),在5.7毫当量/升以上者5例次(1.78%)。 相似文献
13.
氟乙酰胺是一种高效、剧毒的有机氟农药,易溶于水而呈无色、无臭、无味的水溶液,易被小儿误食导致急性中毒。自2006年来我科成功救治急性氟乙酰胺中毒小儿44例,在救治中我们发现患儿常有明显的血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 在心肺复苏的过程中,纠正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出现的严重紊乱,是抢救工作中的主要环节之一。常见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有以下几种:一、酸中毒心脏骤停后的酸中毒均属于混合性酸中毒,心脏骤停一经诊断,在进行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的同时,必须补充碱性药物,一般5%碳酸氢钠首剂按1mEq/kg计算,在有效循环恢复之前,每10分钟给以首剂之半量维持,对高血钾或奎尼丁过量所致的心脏骤停,则应选用乳酸钠,首剂按1~1.5mEq/kg 计算,以后按需要补给,用量根据动脉血气分析中剩余碱(BE)值,参照下列公式: 相似文献
15.
氟乙酰胺是一种高效、剧毒的有机氟农药,易溶于水而呈无色、无臭、无味的水溶液,易被小儿误食导致急性中毒。自2006年来我科成功救治急性氟乙酰胺中毒小儿44例,在救治中我们发现患儿常有明显的血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在生理情况下,由于各种器官及神经、内分泌的精密调节,使细胞内外物质交换保持一种稳定的动态平衡,疾病则可以影响或导致细胞外液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紊乱。反过来这些内环境的紊乱又影响重要器官的功能。人体有极强的自身调节功能,病人正常饮食,心、肺、肝、肾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