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41例无晶状体眼手术矫治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4/2009年我院无晶状体眼患者41例。每例患者均进行了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观察其矫治情况及安全性(随访6mo)。结果:患者41例植入后房型二期人工晶状体均取得了较好的矫正效果。结论: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矫治后囊破裂或缺如的无晶状体眼是有效、安全可行的方法。手术效果取决于患眼条件,与术前矫正视力有明显正相关。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屈光性人工晶状体Phakic6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安全有效性。方法表面麻醉下对9例(18眼)高度近视(-12.00~-24.00D)患者行Phakic6植入术。手术前后检查术眼裸眼及矫正视力、眼压、Phakic6在眼内的位置、角膜内皮计数。结果经术后3~12月随访观察,术后所有术眼裸眼远、近视力均达到或高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眼眼压在正常范围;术眼角膜内皮计数均大于2500个·mm-2;除1例1眼出现了Phakic6前房内旋转,另1例1眼出现瞳孔轻度扩大并上移外,其余术眼Phakic6前房内位置稳定,与角膜及自身晶状体之间保留有安全距离,房角镜下未见人工晶状体袢压迫小梁网,无视网膜脱离及慢性色素膜炎反应。结论Phakic6眼内植入矫正高度近视效果显著,但远期效果及安全性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有晶状体眼屈光性人工晶状体植入用于矫正屈光不正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至今已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近20年,随着显微手术的普及,人工晶状体设计和材质的不断改良优化,检查手段和手术操作技术的完善,该手术已经成为矫正某些屈光不正可供选择的手段之一。本对有晶状体眼屈光性人工晶状体及其手术方法近年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治中高度近视眼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Yu AY  Lin ZD 《中华眼科杂志》2005,41(6):572-576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在保留晶状体的基础上植入人工晶状体,具有可逆、保留调节及损伤小等优点,在矫治高度近视、远视、散光等方面已初步体现其优越性,是矫治屈光不正的一种新方法。本文就其矫治中、高度近视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院于1998年7月,采用德国Morchen公司生产的带虹膜人工晶状体,为2例无虹膜无晶状体眼做二期带虹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例1 患者,男,36a,因右眼角膜穿孔伤手术后视物不清,难以睁眼,畏光1a而就诊。1a前因右眼角膜穿孔伤行清创缝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初步观察发生于人工晶状体眼和无晶状体眼的青光眼,采用丝裂霉素C(MMC)联合可松解缝线小梁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对1999年2月至2005年4月的34例(35只眼)发生于人工晶状体眼和无晶状体眼的青光眼行丝裂霉素C联合可松解缝线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3~75个月,平均10个月。结果 术后随访眼压为(10.72±5.61)mmHg(1mmHg=0.133kPa),比术前用药后眼压(42±14.62)mmHg明显降低,差异性显著(t=11.942,P<0.001)。结论 采用丝裂霉素C联合可松解缝线小梁切除术,可有效的治疗发生于人工晶状体眼和无晶状体眼的青光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植入Artisan人工晶状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地分析24例24眼无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植入虹膜固定Artisan人工晶状体的手术后结果。纳入病例包括外伤性晶状体脱位、视网膜脱离或球内异物行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及晶状体摘出术后囊膜缺失。手术前后进行完整的眼部检查,包括裸眼视力、眼压、角膜内皮计数、瞳孔形态、人工晶状体固定情况、虹膜玻璃体视网膜情况,记录手术中和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结果:患者随访12~24mo。所有手术眼视力均有提高,手术前裸眼视力为手动~0.2(logMAR1.91±0.89),手术后末次随访裸眼视力为0.2~1.0(logMAR0.46±0.59)。手术后1,3,12mo术眼平均等效球镜度数分别为-1.26,-0.43,-0.35D,±2.0D以内者术后3mo和12mo分别占66.7%和83.3%,±1.0D以内者分别占41.7%和50%。手术前及术后3,12mo眼压分别为16.95±7.85,12.38±4.68,15.96±5.25mmHg。手术前及手术后3,12mo平均角膜内皮计数分别为2493.8,2270.3,2263.7个/mm2,手术后1~3mo,4~12mo内皮细胞丢失率分别为8.96%,0.27%,手术后12mo内皮细胞总丢失率为9.23%。手术后无持续性葡萄膜炎,虹膜无明显手术损伤和萎缩,瞳孔形态无变化,Artisan人工晶状体正位牢固固定,对玻璃体视网膜无影响。玻璃体切除眼手术中使用前房灌注可避免眼球塌陷。结论:无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植入虹膜固定Artisan人工晶状体是有效和安全的方法,但仍需要长期的随访观察以进一步对Artisan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8.
周健  周玲  吴玉丽  胡丹  惠延年 《眼科学报》2000,16(4):270-275
目的观察儿童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后眼球及屈光状态的变化,探讨屈光状态变化的原因.方法测量10例(12只眼)白内障患儿术前及术后(指本次随访时)的眼球轴长、角膜曲率及术后角膜顶点到人工晶状体前表面顶点的距离(The distance from the vertex of the cornea to the anterior vertex of intraocularlens AVpc),比较术眼在手术前后的变化及与对照眼(未手术的对侧眼)在术前、术后的差异.在术后两周内及本次随访时检影,观察其人工晶状体眼屈光状态的变化.患儿手术时年龄7.16±1.94岁,随访时间平均35.8月(23~48月).结果术眼(n=12)眼轴长在术后平均增加0.39±0.48 mm;对照眼(n=8)轴长增加0.66±0.68mm.术眼、对照眼在手术后眼轴长的增加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眼与对照眼的轴长增加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眼、对照眼的角膜曲率在手术前后分别比较、双眼之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测量的AVpcl为3.83±0.58 mm,而估算的AVpc2为4.663 0±0.224 2 mm,两者之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提示人工晶状体在眼内的位置前移0.832 0±0.744 1 mm.根据手术前后眼轴长和角膜曲率值,按照SRKⅡ公式估算,在本次随访时人工晶状体眼有-1.53±1.70 D(n=12,P<0.01)的屈光变化;而实际检影结果却有-3.86±2.48 D(n=9,P<0.05)的变化;估计量与实际量之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儿童期行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不影响眼球的生长,由于眼轴长度的增加及并发症引起人工晶状体在眼内的位置前移可能引起人工晶状体眼向近视状态变化,所以,在决定植入儿童眼内的人工晶状体度数时应在正视度数上适当减少度数,以求得人工晶状体眼在远期获得正视或轻度近视状态.眼科学报2000;16270~275.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晶状体囊眼的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28例无晶状体囊眼,经3.2mm角膜缘切口或透明角膜切口,植入Alcon单片式折叠式人工晶状体,双襻用10-0聚丙烯缝线缝合固定于睫状沟,观察术中植入情况和术后视力、角膜、眼内炎反应症及人工晶状体位置等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植入人工晶状体,1例术中出现前房积血。术后随访3~18月,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人工晶状体位置正,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单片式折叠人工晶状体双襻缝线固定植入治疗无晶状体囊眼是可行和有效的,长期的并发症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屈光不正(refractive errors)是常见的眼科疾病,可以通过配镜、激光屈光手术等方法为患者进行矫正,但是这些方法对高度屈光不正、圆锥角膜等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是矫正屈光不正的主要方式之一,目前主要应用于矫正高度近视和散光,为探讨ICL植入术矫正低、中、高度近视及远视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将会对ICL植入术矫正屈光不正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儿童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的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儿童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视力效果、手术技巧及其安全性.方法对32例儿童眼内炎玻璃体切除术后的无晶状体眼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采用颞下方平坦部巩膜灌注,行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术后随访6~24月.结果所有患者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裸眼视力<0.1者2眼,0.1~0.2者8眼,0.2~04者16眼,>05者4眼.无严重远期并发症.结论儿童眼内炎玻璃体切除术后二期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手术效果可靠,术后并发症少,是矫正儿童无晶状体眼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少年儿童单眼外伤术后无晶状体眼的接触镜(CL)矫正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观察81名少年儿童眼外伤术后患者的眼部改变,并根据其屈光状态的变化、对侧眼的状态及其生活的实际需要,选择验配了软性接触镜(SCL)、托力克软性接触镜(TSCL)、透气性硬性接触镜(RGPCL)、加虹膜色彩的非透气性硬性接触镜(PMMA虹彩片)和软、硬组合型镜片系统(Piggyback CL),并比较视力矫正效果.结果与对侧健眼比较,外伤术后眼角膜曲率半径值显著改变,角膜散光度明显增加.52眼选用SCL和TSCL,矫正视力与框架眼镜比较无明显差异;22眼选用RGPCL,4眼选用PMMA虹彩镜,3眼选用Piggyback CL,三种镜片矫正视力比框架眼镜明显提高.PMMA虹彩镜和Piggyback CL用于外伤后角膜白斑、术后无晶状体、虹膜严重损伤眼,除显著提高视力外,还明显改善了羞明症状和眼外观.结论在严格的医疗化管理下,利用CL矫正少儿眼外伤术后无晶状体眼的高度屈光不正、屈光参差,恢复双眼视觉是安全、有效的.硬性接触镜(HCL)的视力矫正效果明显优于SCL.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虹膜型人工晶状体对外伤性无虹膜无晶状体眼的治疗作用。方法观察31例(31眼)虹膜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视力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术后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最光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虹膜型人工晶状体对治疗外伤性无虹膜无晶状体眼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晶状体眼内植入人工晶状体的理论值计算方法。
  方法:以Gullstrand (1号)模型眼及标准人工晶状体眼部分数据为基础,应用几何光学理论进行数理推导,从无晶状体眼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理论值计算入手,总结出个性化角膜数据计算法;得出无晶状体眼内植入人工晶状体的理论值与角膜前表面曲率半径( r1)、角膜后表面曲率半径(r2)、角膜厚度(T)、眼视轴长(L)、有效人工晶状体位置( ELP)的数理关系。
  结果:应用个性化角膜数据计算法,可计算出无晶状体眼内植入人工晶状体的理论值。
  结论:各类无晶状体屈光不正眼,通过植入适度的人工晶状体,均可成为配合性正视眼。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后房型人工晶体更换术矫治 7 例 (7 眼) 因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所致较大度数屈光误差及屈光参差。结果: 手术中顺利取出原后房型人工晶体 6 例 (6 眼), 1 例 (1 眼) 原人工晶体下襻与囊袋间固定粘连难以旋转取出, 剪断下襻后取出含人工晶体上襻的光学部, 后均顺利植入矫正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随访 6 个月至 3 年, 裸眼视力 04~10, 双眼屈光力差0~10 D。患者均可适应工作及生活需要。利用后房型人工晶体更换术为解决因人工晶体所致的难以适应的屈光误差及屈光参差提供了有效的矫治手段。  相似文献   

16.
复杂无晶状体眼的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伟奇 《眼科》2004,13(5):292-294
目的:探讨复杂无晶状体眼的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46例53只眼伴有不同程度眼前段结构紊乱、前房玻璃体疝、后囊膜缺损、玻璃体切除术后的复杂无晶状体眼患者,联合行眼前段重建、前段玻璃体切除、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等术式及二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术后随访5~18个月。结果:术后裸眼视力均达到或优于术前矫正视力,其中术后裸眼视力≥0.3者45只眼(84.9%)。术后瞳孔圆者42只眼,人工晶状体正位者48只眼,4只眼稍偏位,仅1只眼人工晶状体倾斜。结论:复杂无晶状体眼的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取得满意效果,熟练的操作技巧和使用高质量粘弹剂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悬吊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方法:对20例21眼晶状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切割术后无囊膜支撑或囊膜不足以支撑人工晶状体的无晶状体眼患者行折叠晶状体悬吊术,在术前、术后1wk;1,3mo行自动角膜曲率计检查,记录角膜平均屈光力及散光度,用矢量分析法计算手术性散光(SIA)度数,比较角膜散光的变化。结果:患者术后1wk;1,3mo均与术前角膜的平均屈光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患者角膜散光度术后1wk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3mo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性角膜散光度术后1,3mo与术后1wk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3mo与1mo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角膜散光轴位有向逆规性散光方向转变的趋势。结论:无晶状体眼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悬吊术后角膜平均屈光度变化小、术后3mo内基本恢复至术前状态,散光度及轴向术后1mo内变化明显,术后3mo内基本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8.
眼内屈光手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高度近视的具体病因尚不清楚,用框架眼镜矫正具有视野狭小、物像畸变、镜片厚重配戴不便等缺点,准分子激光手术因角膜本身条件受限不能进行充分矫正。而近年来晶状体相关的屈光手术矫正超高度近视均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我们就目前各类眼内晶状体相关的屈光手术的优缺点和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带虹膜人工晶体在外伤性无虹膜无晶体眼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改善外伤性无虹膜、无晶体眼或白内障患者的羞明症状 ,提高视力。方法 :使用德国MORCHER公司生产的带虹膜人工晶体为 3 7例无虹膜、无晶体或合并外伤性白内障、玻璃体出血的患者施行了白内障摘除或晶体、玻璃体切除联合带虹膜人工晶体植入术及带虹膜人工晶体二期植入术。结果 :术后患者羞明症状明显改善 ,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带虹膜人工晶体对治疗外伤性无虹膜、无晶体眼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其术后并发症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无晶状体眼并虹膜缺失患者眼中植入带虹膜膈人工晶状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18眼)由于外伤、手术等原因造成的无晶状体眼并虹膜缺失患者行带虹膜膈人工晶状体的植入,观察手术前后视力和各种手术并发症.结果平均随访1.1±0.6a,18眼术后裸眼视力为0.1~0.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不能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全部患者的畏光症状改善.结论带虹膜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无晶状体眼并虹膜缺失有效而安全,可使患者获得较好的视觉质量.但其仍存在损失最佳矫正视力的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