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究对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实施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方法随机将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我院96例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应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48例,应用胺碘酮及硝苯地平治疗)。均随访一年,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房颤复发率、房颤复发第一次间隔时间、房颤发作频率、房颤持续时间、左心房内径大小。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舒张压[(82.23±0.42)mmHg]、收缩压[(126.42±0.29)mmHg]低于对照组[(86.78±2.95)mmHg、(132.30±2.36)mmHg],P0.05;观察组房颤复发率、房颤复发第一次间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治疗后左心房内径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房颤发作频率[(3.95±1.42)次/年]、房颤持续时间[(16.42±0.29)h]均少于对照组[(6.89±1.95)次/年、(26.30±2.36)h],P0.05。结论对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实施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十分可行,不仅可增强降压效果,还能减少房颤复发,缩小左心房内径。  相似文献   

2.
厄贝沙坦预防阵发性房颤复发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厄贝沙坦或联合小剂量胺碘酮在预防阵发性房颤复发中的疗效。方法阵发性、症状性房颤患者88例,随机分为厄贝沙坦 胺碘酮、胺碘酮、厄贝沙坦和空白对照组,分别给予厄贝沙坦150mg/d 胺碘酮0.2mg/d、胺碘酮0.2mg/d、厄贝沙坦150mg/d,随访1年。观察房颤复发率、第一次复发间隔、发作频率、房颤持续时间等。结果①房颤复发率:厄贝沙坦 胺碘酮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52.2%,85.0%,p<0.01);②第一次复发间隔:厄贝沙坦 胺碘酮组显著高于厄贝沙坦和对照组(p<0.01;p<0.01),与胺碘酮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胺碘酮组又高于对照组(p<0.05),厄贝沙坦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发作频率:厄贝沙坦 胺碘酮组显著低于厄贝沙坦组(p<0.01)、对照组(p<0.01)以及胺碘酮组(p<0.05),胺碘酮组也显著低于厄贝沙坦组(p<0.05)、对照组(p<0.05);厄贝沙坦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房颤持续时间:厄贝沙坦 胺碘酮组低于对照组(p<0.01)、厄贝沙坦组(p<0.01)和胺碘酮组(p<0.05),胺碘酮组也低于对照组(p<0.05)。厄贝沙坦组与对照组、胺碘酮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p>0.05)。结论单用厄贝沙坦与小剂量胺碘酮联合应用,预防房颤复发优于单用胺碘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阵发性房颤的疗效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间接收的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8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使用胺碘酮和厄贝沙坦联合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左心房内径缩小情况。结果经过12个月的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对照组患者左心房内径缩小幅度明显差与观察组患者,比较均有差异,P0.05。结论针对阵发性房颤患者使用胺碘酮和厄贝沙坦进行联合治疗,其效果明显好于仅使用胺碘酮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的缩小患者的左心房内径,降低房颤的发生概率,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CHF伴阵发性心房颤病人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治疗12个月后比较两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超声心动图指标、阵发性心房颤发作次数及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9个月、12个月后,观察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左室重量指数(LVMI)、P波离散度(P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力衰竭再入院、脑卒中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能够明显降低老年CHF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的Pd,有效维持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发的疗效.方法 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厄贝沙坦加胺碘酮组(Ⅰ组)与胺碘酮组(Ⅱ组),Ⅰ组给予厄贝沙坦150 mg/d加胺碘酮0.2 mg/d,Ⅱ组给予胺碘酮0.2 mg/d.随访1年,观察两组心房颤动复发率、左心房功能变化.结果 Ⅰ组心房颤动复发率显著低于Ⅱ组(P<0.05);两组左心房内径治疗前与治疗12个月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能有效预防心房颤动的复发,维持窦性心律,改善左房重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厄贝沙坦和胺碘酮联用在风湿性心脏病持续性房颤患者复律后的窦律维持作用.方法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持续性房颤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胺碘酮组(55例)和厄贝沙坦 胺碘酮组(61例).两组均在治疗2周后行电复律术,转为窦性心律后继续分别服用.试验随访时间为18月.比较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和治疗前及治疗后6、12、18月左心房内径. 结果胺碘酮组左心房内径在治疗12月后显著大于胺碘酮 厄贝沙坦组,P<0.05.厄贝沙坦 胺碘酮组窦律维持率高于胺碘酮组,在治疗12月时有显著差异. 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在风湿性心脏病持续性房颤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延缓左房扩大,防止房颤复发.  相似文献   

7.
将211例非瓣膜病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为胺碘酮治疗组(A组)105例和厄贝沙坦 胺碘酮治疗组(B组)106例,治疗随访3 a,研究的-级终点为房颤复发.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以及治疗前、治疗后12、24和36个月的左心房内径.结果治疗12个月后,A组左心房内径为(37.01±1.56)mm,明显大于B组的(35.32±1.62)mm,P<0.05.实验终点时,A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59.05%,明显低于B组的83.52%(P<0.05).认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非瓣膜病阵发性房颤在维持窦性心律和抑制左心房扩大方面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厄贝沙坦和胺碘酮联用在风湿性心脏病持续性房颤患者复律后的窦律维持作用。方法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持续性房颤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胺碘酮组(55例)和厄贝沙坦+胺碘酮组(61例)。两组均在治疗2周后行电复律术,转为窦性心律后继续分别服用。试验随访时间为18月。比较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和治疗前及治疗后6、12、18月左心房内径。结果胺碘酮组左心房内径在治疗12月后显著大于胺碘酮+厄贝沙坦组,P<0.05。厄贝沙坦+胺碘酮组窦律维持率高于胺碘酮组,在治疗12月时有显著差异。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在风湿性心脏病持续性房颤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延缓左房扩大,防止房颤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风湿性心脏病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应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的窦性心律(窦律)维持作用及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住院准备房颤复律且符合入选标准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瓣膜置换术后持续性房颤患者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试验组(32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试验组用胺碘酮+厄贝沙坦.入选患者转复为窦律后即为试验起始时间,试验终点为转复后12个月.终点事件:症状或无症状房颤首次复发.结果 试验组窦律维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8.7%与41.9%,P<0.05).治疗12个月后,试验组左心房内径(LAD)显著小于对照组[(48.6±4.6)mm与(51.5±4.2)mm,P<0.05].风心病持续性房颤复发与LAD(OR 1.242)和是否使用厄贝沙坦(OR 0.226)有关.结论 LAD是风心病持续性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在风心病持续性房颤复律后维持窦律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延缓左心房扩大,防止房颤复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145例伴有阵发性房颤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Ⅰ组)、胺碘酮加厄贝沙坦组(Ⅱ组)、胺碘酮加阿托伐他汀组(Ⅲ组)、胺碘酮+厄贝沙坦加阿托伐他汀组(Ⅳ组),治疗并随访2年,比较4组治疗前后左心房内径、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窦性心律维持率.结果 治疗后,Ⅰ组和Ⅲ组左心房内径均大于Ⅱ组和Ⅳ组(P<0.05),而Ⅰ组和Ⅲ组间,Ⅱ组和Ⅳ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和Ⅱ组CRP水平高于Ⅲ组和Ⅳ组(P<0.05),Ⅰ组和Ⅱ组间、Ⅲ组和Ⅳ组间无统计学意义;Ⅰ组窦性心律维持率低于Ⅱ组、Ⅲ组和Ⅳ组(P<0.05).结论 厄贝沙坦和阿托汀他汀联合应用能减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阵发性房颤的复发.厄贝沙坦能抑制左心房的扩大,而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低血中CRP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窦性心律(窦律)维持作用及复发因素.方法 80例冠心病并发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替米沙坦十胺碘酮组)40例,对照组(胺碘酮组)40例.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窦律维持率和治疗前后的左心房内径(LAD).结果 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窦律维持率高于对照组(72.5%、50.0%,P<0.05),治疗组左心房内径小于对照组,分别为(37.2士4.2)mm和(39.3±3.9)mm(P<0.05).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并发阵发性房颤,能延缓患者左心房的扩大,预防房颤复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左心房内径和P波离散度(Pwd)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合并PAF患者93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厄贝沙坦+胺碘酮)47例和对照组(氨氯地平+胺碘酮)46例,观察2组治疗12个月后血压控制水平、Pwd、左心房内径、房颤复律后12个月内窦律维持率。结果88例完成整个实验,其中观察组45例、对照组43例。2组治疗前后血压控制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最大P波时限(Pmax)、Pwd较治疗前和对照组缩短,观察组最小P波时限(Pmin)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增加(P〈0.01或P〈0.05)。在治疗6个月、12个月后观察组左心房内径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窦性心律维持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用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PAF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效果良好,显著缩短Pmax和Pwd,显著缩短左心房内径,其作用独立于降压作用之外,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对慢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s failure,CHF)的P波离散度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CHF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CHF基础用药,对照组在其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疗程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波离散度及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波最大值及P波离散度降低,而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左心室舒张期内径(LVDd)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而观察组更加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心房颤动发作次数及心房颤动发生率降低,而观察组更加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CHF能够降低P波离散度,逆转左心室重构,降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预防高血压病并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复发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86例高血压并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1例和对照组95例,两组均口服胺碘酮,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同时口服替米沙坦20-80 mg/d,均连续治疗6个月;两组血压控制不理想者均联用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与利尿剂,但对照组停用和避免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随访6个月分别观察两组血压变化,房颤复发例数、发作次数、首次复发时间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变化。结果两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无显著差异;观察组6个月末房颤复发例数与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首次复发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观察组6个月末LVEDD、LAD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米沙坦可预防高血压病并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复发,机制主要是抑制心房重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左心房内径的影响。方法:选择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89例,分为胺碘酮治疗组(44例,单纯服用胺碘酮),联合治疗组(45例,服用胺碘酮及厄贝沙坦),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窦性心律维持率,左房内径的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12个月后,与胺碘酮组比较,联合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提高(64.3%比81.4%),左房内径明显减小[(40.12±10.6)mm比(34.10±10.11)mm],P均〈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明显优于单用胺碘酮,且明显抑制左房扩大,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高血压病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左房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房颤预防及治疗的作用。方法104例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基础降压治疗,治疗组除给予基础治疗外加用厄贝沙坦。3个月后通过超声心动图观察左房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左房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其中左房上下径、左房最大容积改善程度治疗组较对照组大(32.47±7.38 mm vs 38.47±6.47 mm;18.45±3.67 mm vs 30.56±3.68 mm,P<0.05或0.01)。治疗组的房颤发生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1.2±0.36次vs2.1±0.42次,P<0.01)。结论厄贝沙坦能改善高血压病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左房功能,降低房颤发生次数。  相似文献   

17.
路玉桥  汤雪璐 《山东医药》2011,51(47):89-90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辅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伴阵发性房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同期收治的94例EH伴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于房颤复律后24 h内开始服用胺碘酮600~200 mg/d,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加服厄贝沙坦(安博维)150 mg/d、非洛地平(波依定)5 mg/d,疗程均为52周;治疗前后观察两组血压变化、房颤复发情况,测定左房舒张末期前后径(LA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均控制良好,LADD显著缩小、LVEF显著增大,尤以观察组为著(P〈0.05);观察组房颤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厄贝沙坦辅助治疗EH并阵发性房颤降压效果确切、可减少房颤复发、改善左心房功能,且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8.
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89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分别给予胺碘酮、缬沙坦、胺碘酮加缬沙坦治疗,观察治疗3、6个月房颤复发率、发作次数、收缩压、舒张压、左房直径的变化.发现治疗3、6个月后,单用胺碘酮治疗组阵发性房颤复发率减少,联合治疗组复发率减少更明显(P<0.05),单用缬沙坦组变化不明显.认为胺碘酮加缬沙坦可降低阵发性房颤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病伴降发性房颤的疗效及对左房内径、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入选高血压病伴阵发性房颤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单用胺碘酮组(Ⅰ组)、胺碘酮加厄贝沙坦组(Ⅱ组)、胺碘酮加曲美他嗪组(Ⅲ组)、胺碘酮加厄贝沙坦加曲美他嗪组(Ⅳ组),每组40例,均服药1年。观察4组治疗前后疗效及左房内径、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4组治疗后.有效率Ⅰ组为46.1%,Ⅱ组为65.0%,Ⅲ组为56.4%.Ⅳ组为74.3%,Ⅱ组、Ⅲ组、Ⅳ组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Ⅱ组与Ⅲ组比较、Ⅳ组与Ⅱ组、Ⅲ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组治疗前后比较,Ⅱ组、Ⅳ组左房内径减小,Ⅰ组、Ⅲ组左房内径增大,治疗后Ⅱ组、Ⅲ组、Ⅳ组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组、Ⅳ组与Ⅲ组比较、Ⅳ组与Ⅱ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岳4组血CRP浓度均比治疗前减低。结论曲羡他嗪联合厄贝沙坦能通过抗炎、抑制左房重构作用预防阵发性房颤复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替米沙坦+胺碘酮),对照组(氨氯地平+胺碘酮),各8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左心房内径的变化及12个月内心房颤动的复发情况。结果: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能显著降低血压(P0.01),试验组降低左心房内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心房颤动复发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米沙坦能延缓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左心房内径扩大,并明显降低发颤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