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酮(P)、雌二醇(E2)水平与先兆流产的临床关系,为临床治疗先兆流产患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5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106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妊娠结局分为安胎成功组(84例)和安胎失败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CG、P以及E2检测结果及其对早期先兆流产结局的影响。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血清HCG、P及E2检测结果后分析得知,安胎成功组血清HCG、E2水平在孕3周时与安胎失败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安胎成功组孕6周及孕9周时血清HCG、E2水平均高于安胎失败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安胎成功组患者血清P在孕3、孕6及孕9周均高于安胎失败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HCG、P及E2是维持早期正常妊娠的重要激素,三者联合检测可以预测先兆流产的结果及保胎治疗的预后,对判断是否继续妊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1):3777-3778
目的探讨孕酮、β-HCG、CA125联合检测对早期先兆流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单胎孕妇124例,根据妊娠结局分为观察1组52例(先兆流产经治疗后继续妊娠)、观察2组17例(难免流产)和对照组55例(正常妊娠孕妇),采取化学放光法测量孕酮、β-HCG、CA125水平,观察三项指标对早期先兆流产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2组血清孕酮、β-HCG水平低于观察1组、对照组,观察1组血清孕酮、β-HC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CA125水平高于观察1组、对照组(P0.05),观察1组CA125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保胎后的结局为金标准,难免流产17例,继续妊娠52例,3个指标联合检测的各项诊断指标均较各指标单独检测明显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兆流产孕妇CA125水平明显升高,孕酮、β-HCG水平明显下降,而三个指标联合检测,对于早期先兆流产结局的预测准确性更高,值得于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联合血清金属蛋白酶-12(ADAM-12)、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检测在早孕期孕妇先兆流产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早孕期先兆流产患者123例为先兆流产组,正常妊娠者123例为正常妊娠组。先兆流产组患者均给予保胎治疗,依据治疗结果分为妊娠失败组(57例)和继续妊娠组(66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ADAM12、HMGB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阻力指数(RI)、峰值流速(PSV)、血清ADAM12、HMGB1水平对先兆流产预后的判断价值;Kappa检验分析TVCDS单独及联合血清ADAM12、HMGB1预测先兆流产预后与随访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正常妊娠组雌二醇、孕酮、β人绒毛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显著高于先兆流产组,且继续妊娠组雌二醇、孕酮、β-hCG水平显著高于妊娠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妊娠组RI显著低于先兆流产组,且继续妊娠组RI显著低于妊娠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妊娠组PSV显著高于先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联合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预测早期妊娠先兆流产结局的价值。方法将早孕先兆流产50例病例根据妊娠结局分为两组,即继续妊娠组和妊娠失败组。再选取30例正常早期妊娠妇女为对照组。各组无年龄、孕产次及体质量差异,分别检测3组血清中EMAb ,CA125的量,以评价EMAb及CA125在预测早期妊娠先兆流产预后中的价值。结果检测3组患者血清中 EMAb阳性率,继续妊娠组(11.43%),对照组(10.00%),妊娠失败组(40.00%)。继续妊娠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妊娠失败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3组血清CA125的值,继续妊娠组(28.6±12.1) U/mL与对照组(25.2±13.4)U/mL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失败组(45.1±20.5)U/mL明显高于对照组(25.2±13.4)U/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次血清CA125检测及EMAb检测均可预测早期妊娠先兆流产结局,而两者联合监测可提高其预测敏感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糖类抗原125(CA125)联合检测对于预测先兆流产结局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于我院妇产科2017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66例先兆流产患者,根据妊娠结局分为继续妊娠组35例,难免流产组31例,同时选取同期50例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β-HCG、P、CA125,分别比较三组上述指标水平。结果难免流产组血清β-HCG、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及继续妊娠组,难免流产组血清CA12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继续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指标联合检测对妊娠结局的预测的灵敏度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和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β-HCG、P、CA125联合检测可提高难免流产的诊断准确性,有助于预测先兆流产的结局。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4):605-606
目的分析血清性激素水平与早期先兆流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40例临床资料,根据妊娠结局分为保胎失败组18例和持续妊娠组22例,选取同期正常孕妇20例作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激素水平,分析血清性激素水平与早期先兆流产的相关性。结果保胎失败组雌二醇(E2)、孕酮(P)、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显著低于持续妊娠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妊娠组E2、P、HC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分析,E2、P、HCG水平与早期先兆流产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性激素水平与早期先兆流产存在相关性,观察孕妇血清性激素水平可有效预测早期先兆流产的发生与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8):1536-1537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7月在我院就诊或住院的孕期为5~12w,经超声确认先兆流产的患者111例,根据妊娠治疗结局分为继续妊娠组71例和保胎失败组40例,同时选取同一时间段正常妊娠的孕期同为5~12w的14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在5~12w孕周时检测血清孕酮(P)、雌二醇(E2)水平,并比较继续妊娠组、保胎失败组与对照者孕妇分别在第5~7、8~10、11~12w血清中P与E2的浓度变化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孕妇的血清P、E2水平在第5~7、8~10、11~12w均高于继续妊娠组与保胎失败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继续妊娠组孕妇的血清P、E2水平在第5~7、8~10、11~12w高于保胎失败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E2水平的变化与先兆流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持续观察血清P、E2水平的动态变化,可有效预测先兆流产及妊娠结局,指导临床医生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激活素A联合糖类抗原125(CA125)诊断先兆流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43例先兆流产孕妇(病例组)、50例正常妊娠孕妇(对照1组)、57例有先兆流产症状经临床处理后预后良好且继续妊娠孕妇(对照2组)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血清激活素A、CA125检测,血清激活素A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血清CA125测定采用化学发光法。结果 1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三组患者血清激活素A、CA12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例组血清激活素A显著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血清CA125显著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对照2组血清激活素A显著低于对照1组(P0.05),血清CA125显著高于对照1组(P0.05)。2血清激活素A诊断先兆流产的灵敏度为79.1%、特异度为90.7%,血清CA125诊断先兆流产灵敏度为74.4%、特异度为87.9%,采用平行试验联合血清激活素A、CA125诊断先兆流产的灵敏度为93.0%、特异度为86.9%。结论采用平行试验联合检测血清激活素A与CA125诊断先兆流产的灵敏度、特异度均良好。  相似文献   

9.
随机选取诊治的先兆流产患者49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正常妊娠妇女49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孕酮和CA125,分析两组检测结果和保胎成功情况。研究组血清CA125浓度比对照组高,血清孕酮浓度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研究组保胎成功和失败组患者的孕酮和CA12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对于先兆流产患者进行孕酮与CA125的测定,能够准确进行患者预后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血清孕酮及血HCG检测对预测妊娠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早期妊娠孕妇27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血清孕酮及血HCG检测。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先兆流产妊娠结局良好组(良好组)60例、先兆流产妊娠结局不良组(不良组)60例、早期妊娠正常组150例(对照组)。比较3组孕妇血清孕酮及HCG水平,观察不良组以孕酮、HCG单独和联合预测的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良好组和不良组血清孕酮及HC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良好组血清孕酮及HCG水平明显低于不良组(P0.05)。不良组以孕酮+HCG联合检测的准确性、敏感性明显高于单独检测,单独孕酮、HCG检测准确性、敏感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特异性明显高于孕酮单独检测(P0.05),高于单独HCG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妊娠结局孕妇的血清孕酮及血HCG水平具有一定的差异,妊娠早期检测血清孕酮及血HCG水平对妊娠结局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泌乳素、孕酮、雌二醇与早孕先兆流产的相关性。方法:将75例先兆流产患者根据病情及治疗情况分为继续妊娠组44例和难免流产组31例,选择同期顺利分娩的健康早孕者3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泌乳素(PRL)、孕酮(P)、雌二醇(E2)水平。结果:难免流产组血清PRL、P、E2水平低于继续妊娠组和对照组(P0.05),继续妊娠组血清PRL、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PRL、P、E2水平可预测先兆流产,为提前干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先兆流产多发于妊娠12周,以妊娠8周前较为常见,多数先兆流产孕妇早期若得有效保胎治疗可继续妊娠,但仍有35%的孕妇因多种因素造成流产~([1-3])。目前临床先兆流产指示指标包括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雌二醇(E_2)、孕酮(P)等~([4-5]),均可预测妊娠结局。近年来,糖链蛋白125(CA125)被认为具有预测先兆流产妊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雌二醇(E2)对预测早期先兆流产结局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孕龄在5~9周的单胎、自然受孕先兆流产孕妇,根据妊娠结局分为继续妊娠组(76例)、妊娠失败组(54例);另取同期103例同孕周、单胎、自然受孕、无任何并发症的正常妊娠者纳入健康对照组。各组再根据孕周分为5亚组。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分别动态测定各亚组孕妇血清β-HCG、P、E2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正常妊娠的各亚组与继续妊娠的各亚组中动态监测β-HCG、E2水平呈明显递增趋势,而P水平变化表现为相对平稳;妊娠失败中各亚组β-HCG、P、E2水平均较另外两组低,且3项指标的增长缓慢或不增长。结论血清β-HCG、P、E2水平低,及其水平增长缓慢或不增长,孕妇发生流产概率高,动态联合监测β-HCG、P、E2水平能预测早期先兆流产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及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检测在早期先兆流产预测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菏泽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0例出现早期先兆流产症状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妊娠结局分为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和先兆流产妊娠失败组,每组各35例;另外选择35例健康孕妇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所有孕妇血清AFP及β-HCG水平,并对各组血清AFP及β-HCG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先兆流产妊娠失败组的血清AFP、β-HCG水平均明显低于继续妊娠组和健康对照组〔AFP(μg/L):3.11±0.52比8.98±1.34、9.05±1.61,β-HCG(U/L):4 531.86±917.05比14230.82±4 188.88、15 240.89±4 202.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的血清AFP、β-HCG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中血清AFP值≥4.79 μg/L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妊娠失败组〔85.71%(30/35)比40.00%(14/35)〕,血清β-HCG值≥5 000 U/L的患者比例也明显高于妊娠失败组〔97.14%(34/35)比48.57%(17/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AFP和β-HCG水平检测可有效预测孕妇早期先兆流产结局,有助于诊断早期先兆流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动态监测血清HCG、孕酮对早期先兆流产预测价值.方法 动态监测13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HCG、孕酮的变化,并根据治疗结果将先兆流产组分为持续妊娠组和妊娠失败组.结果 102例保胎成功者中,98例首次监测血清HCG均大于2 000 IU/ml,占96.09%,85例首次监测孕酮值大于35 nmol/L,占83.33%.28例流产患者中,23例首次监测血清HCG小于2 000 IU/ml,占82.14%,25例孕酮小于35 nmol/L,共占89.29%.妊娠失败组血清孕酮、HCG水平低于持续妊娠组.结论 血清孕酮与HCG值降低的孕妇容易流产,可作为早期先兆流产预后的评价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浆糖类抗原125(CA125)、促甲状腺激素(TSH)联合检测对早期流产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该院妇产科住院部早期流产患者200例,根据不同流产结局将患者分为继续妊娠组(早期流产后继续妊娠100例)与难免流产组(早期流产后难免流产100例),另选取该院妇产科100例不具有任何流产症状的孕5~12周孕妇作为正常妊娠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CA125、TSH水平。结果继续妊娠组与难免流产组血浆CA125、TSH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难免流产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继续妊娠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3组血浆CA125与血浆TSH水平均呈明显的正性相关(r=0.815,P=0.009)。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CA125、TSH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0.05)。联合检测对难免流产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准确度均明显高于血浆CA125或TSH单项检测(P0.05)。结论血浆CA125、TSH联合检测对早期流产结局的预测意义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125(CA125)对先兆流产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检测115例具有先兆流产症状的孕妇治疗前及治疗后1~4周的血清CA125水平。结果最终流产孕妇血清CA125水平显著高于保胎成功者及正常孕妇(P<0.01),且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而递增,其首次检测最低值为52.4 U/m l,检测敏感性为97.56%,特异性为90.54%。结论血清CA125水平的监测对先兆流产的预后判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建议以52.4 U/m l作为临床判断危险的界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糖类抗原(CA)125、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FIB)联合检测预测早期流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于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30例妊娠6~8周先兆性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例失访,根据是否流产分为继续妊娠组(67例)和难免流产组(61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早孕者46例作为健康妊娠组。采用全自动发光免疫法检测β-HCG、CA125、Hcy水平;采用比浊法检测D-D水平;在全自动血凝仪上采用Clauss法检测FIB水平。比较3组间β-HCG、CA125、Hcy、D-D、FIB的水平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判断以上指标联合检测的预测效能。结果难免流产组的Hcy、CA125、D-D、FIB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妊娠组和继续妊娠组,难免流产组的β-HCG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妊娠组和继续妊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β-HCG、CA125、Hcy、D-D及FIB联合检测难免流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97,联合预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50%和98.50%。结论妊娠6~8周时,β-HCG、CA125、Hcy、D-D及FIB联合检测对难免流产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雌二醇(E2)增幅对体外受精/卵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周期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2例接受黄体中期长方案患者IVF/ICSI-ET周期的临床资料。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次日血清E2水平/HCG日E2水平计算E2增幅,采用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曲线)评价E2增幅和HCG日黄体酮(P)值对IVF/ICSI-ET周期临床妊娠的预测价值,并应用Pearson分析E2增幅与HCG日P值是否相关。结果妊娠组尿促卵泡素(FSH)启动量明显少于未妊娠组,且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和冷冻胚胎数均明显高于未妊娠组。ROC曲线结果显示E2增幅和HCG日P值用于预测临床妊娠有统计学意义,曲线下面积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0.507,0.625)和(0.508,0.626)。HCG注射日P值与E2增幅呈负相关。结论 HCG日次日E2增幅和HCG日P值可有效衡量黄体中期长方案垂体降调节IVF/ICSI-ET患者HCG日的决定时机,能有效预测临床妊娠。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联合监测孕妇的血清(CA125)、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探讨其水平在先兆流产保胎中的影响与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保胎治疗的116名孕妇作为观察对象。根据自然流产、继续妊娠这两种结局,分为流产组(32例)和妊娠组(84例),同时选择68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对象,3组均进行血清CA125(KU/L)、β-HCG (IU/L)含量检测,分析其对先兆流产的影响作用。结果流产组与妊娠组孕妇的血清CA125值分别为55.72±16.33KU/L、33.88±9.17KU/L,二者均比对照组(24.72±6.53)KU/L高,比较差异显著(P<0.05)。流产组及妊娠组的β-hCG值分别为5699.13±1439.05IU/L、43002.88±10615.50IU/L,与对照组的β-hCG值(90830.13±14701.94IU/L)比较,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孕妇的CA125值和β-HCG值是负相关关系。先兆流产孕妇血清CA125持续升高并出现β-HCG明显降低,提示存在先兆流产的不良结局,临床要加强这两项指标的监测,以实施及时的保胎治疗,改变妊娠结局,提高先兆流产保胎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