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K1)水平对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CIS-1型印迹免疫-增强发光检测系统检测100例乳腺癌患者、30例乳腺良性疾病、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TK1水平。比较乳腺癌患者不同病理参数下血清TK1水平的差异。分析血清TK1水平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关系。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TK1水平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P<0.05),且血清TK1水平与乳腺癌分期密切相关。在有淋巴结转移或术后2年复发的乳腺癌患者中,TK1水平明显升高(P<0.05)。ER、PR双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术后血清TK1水平高于术前(P<0.05),ER、PR双阴性的乳腺癌患者术前和术后1年的TK1水平无差异(P>0.05),ER、PR双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TK1水平低于ER、PR双阴性患者(P<0.05)。结论血清TK1可为乳腺癌预后判断及病情监测提供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血清胸苷激酶1水平在乳腺癌术后疗效评估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惠  罗燕玲 《检验医学》2011,26(2):79-81
目的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K1)水平对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CIS-1型印迹免疫-增强发光检测系统检测100例乳腺癌患者、30例乳腺良性疾病、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TK1水平。比较乳腺癌患者不同病理参数下血清TK1水平的差异。分析血清TK1水平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关系。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TK1水平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P〈0.05),且血清TK1水平与乳腺癌分期密切相关。在有淋巴结转移或术后2年复发的乳腺癌患者中,TK1水平明显升高(P〈0.05)。ER、PR双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术后血清TK1水平高于术前(P〈0.05),ER、PR双阴性的乳腺癌患者术前和术后1年的TK1水平无差异(P〉0.05),ER、PR双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TK1水平低于ER、PR双阴性患者(P〈0.05)。结论血清TK1可为乳腺癌预后判断及病情监测提供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细胞增殖标志物Ki-67抗原(antigen Ki-67,ki67)在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68例,研究患者癌组织化疗前后ER、PR、Her-2及Ki-67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内ER、PR、Her-2新辅助化疗前后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新辅助化疗后高表达率为58.82%,低于化疗前的7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肿瘤组织内ER、PR、Her-2表达无差异,但会造成Ki-67高表达率显著降低,可作为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药物敏感性和疗效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K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术后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3月陕西省人民医院PTC患者178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次全切组(53例,行甲状腺次全切术)、全切组(125例,行甲状腺全切术62例、行甲状腺全切术+131I治疗63例)。根据患者术后12个月的恢复情况将178例PTC患者分为疗效满意(ER)组(153例)和疗效不满意(NER)组(25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监测患者术前和术后1、3、6、12个月血清TK1、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TK1、Tg水平判断PTC患者预后不良的效能。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PTC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ER组与NER组之间年龄、肿瘤多灶性、肿瘤最大直径、T分期、N分期、转移淋巴结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被膜侵犯情况、治疗方式2个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ER组术后各时间节点血清TK1水平均高于ER组(P<0.05)。次全切组和全切组NER患者术后6、12...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未化疗乳腺癌三维超声像图特征与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等异质性评价指标的内在关系。方法选取单侧单发的未经化疗的乳腺癌患者231例,术前均行三维自动乳腺超声检查,术后获取异质性评价指标相关的生物学标记物结果,分析肿瘤三维超声特征(肿瘤部位、肿块最大径、形态、边缘、微钙化、冠状面汇聚征及跳跃征)与异质性评价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未经化疗乳腺癌三维超声特征:形态在PR、ER高低表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块最大径在ER、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Her-2高低表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块内微钙化在Her-2高低表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面汇聚征在PR、eR、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高低表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部位、边缘(是否光整)及冠状面跳跃征在PR、ER、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及Her-2的高低表达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恶性肿瘤三维超声特征(形态不规则、肿块最大径、肿块内微钙化及冠状面汇聚征)与异质性评价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免疫印迹法测定乳腺肿瘤患者胸苷激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用免疫印迹发光法 ,检测乳腺肿瘤患者血清细胞质胸苷激酶 (TK1)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方法 利用抗胸苷激酶单克隆抗体 (anti TK1mAb)建立点免疫印迹发光法 ,分析乳腺肿瘤患者、非肿瘤患者和体检健康者血清TK1的水平。结果 术前的乳腺癌患者、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非肿瘤患者和体检健康者血清TK1的水平分别为 (39.3± 33.9) ,(3.7± 3.9) ,(1.7± 0 .5 )和 (1.4±0 .5 )pmol/L。淋巴结转移的术前和术后乳腺癌患者、乳腺良性肿瘤患者血清TK1与体检健康者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0 1,P <0 .0 0 1,P <0 .0 5 ) ;而淋巴结未转移的术后乳腺癌患者、非肿瘤患者血清TK1与体检健康者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10 ,P >0 .0 5 )。通过对术后乳腺癌患者血清TK1检测发现 ,淋巴结未转移患者TK1水平明显低于淋巴结转移患者 (P <0 .0 0 1)。结论 该方法有较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用于血清TK1的检测可作为乳腺癌的辅助诊断、术后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血清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以及两者与绝经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及212例绝经后非肿瘤患者临床病例资料。结果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血清FSH、LH浓度较绝经后对照组FSH、LH浓度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阳性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血清FSH水平较Her-2阴性患者FSH水平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SH水平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情况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LH水平与ER、PR以及Her-2的表达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无论FSH还是LH,在乳腺癌的4个临床类型中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与0期乳腺癌相比,其余各期的乳腺癌无论FSH还是LH都没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相比,具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体内FSH、LH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血清FSH、LH比绝经后对照人群高;血清FSH水平与绝经后乳腺癌的Her-2表达有关;绝经后血清FSH、LH浓度与绝经后乳腺癌的肿瘤ER、PR、肿瘤的临床分型、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的影响。方法:观察术前经粗针吸活检(core needle biopsy,CNB)确诊的80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肿瘤标本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并分析其手术前后ER、PR、HER2等免疫表型的变化。结果: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总显效率为67.5%,手术前后肿瘤组织的ER、PR、HER2总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ER、PR、HER2均出现较高的不符合率,依次为45.0%、37.5%、12.5%。结论:新辅助化疗能有效地作用于肿瘤组织,并能帮助寻找术后有针对性的化疗方案;但对ER、PR、HER2等免疫标记有较大影响,可能会对术后选择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造成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9.
新肿瘤标志物sB7-H4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初步探讨可溶性B7-H4(sB7-H4)作为肿瘤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用ELISA夹心法检测61例胃癌、38例原发性肝癌、37例乳腺癌、46例子宫肌瘤患者与51例健康者血清sB7-H4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分期、手术前后及其他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结果 (1)sB7-H4的分析灵敏度可达3.13μg/L,3种早期恶性肿瘤患者(胃癌、肝癌和乳腺癌)血清sB7-H4水平高于健康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胃癌、原发性肝癌、乳腺癌患者血清中sB7-H4水平均明显高于子宫肌瘤患者和健康者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子宫肌瘤患者血清中sB7-H4水平与健康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Ⅲ/Ⅳ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sB7-H4水平高于Ⅰ/Ⅱ期患者(P<0.01),而胃癌、乳腺癌患者血清sB7-H4水平则与临床分期无关(P>0.05)。(4)原发性肝癌、胃癌患者术前血清sB7-H4水平高于术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原发性肝癌、胃癌患者血清sB7-H4水平与相应血清标志物AFP、CEA、CA19-9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 sB7-H4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特异性,基本符合肿瘤标志物应具有的条件,可能是一种新的糖蛋白类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70例乳腺癌患者均接受术前新辅助化疗,同时随机选择2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纳入乳腺良性疾病组,2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记录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及比较各组研究对象血清IGF-1水平.[结果]乳腺癌组患者血清IGF-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乳腺良性疾病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血清IGF-1水平在年龄≥45岁、临床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及雌激素受体E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中明显升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乳腺癌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1.43%(50/70),血清IGF-1水平在化疗后较化疗前明显降低,且差异有显著性[(168.6±33.4) ng/mL vs (125.3±29.5) ng/mL,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IGF-1水平显著增高,新辅助化疗可抑制乳腺癌患者IGF-1的生成,进而抑制体内肿瘤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以及Ki67抗原(Ki67)状态与乳腺癌(BC)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至2020年5月216例乳腺癌患者,术前均进行新辅助化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ER、PR、Ki-67,评价疗效,分析ER、PR、Ki-67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雌二醇、孕激素及雌、孕激素受体在乳腺各组疾病中的变化及其关系。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282例乳腺疾病及100例健康女性术前血清雌二醇、孕酮,术后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30例乳腺疾病及30例正常乳腺组织雌孕激素受体,分析血清雌孕激素及受体与乳腺疾病的关系。结果血雌、孕激素含量在乳腺各组疾病中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年龄<40岁组中血雌二醇含量在乳腺增生症患者中较高,年龄≥40岁组雌二醇、孕酮激素含量在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患者中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清雌孕激素含量高及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高在乳腺癌患者中较明显,乳腺各组血清雌二醇、孕酮水平较高组和同时其测定雌孕激素受体均阳性及强阳性的患者标本观察,发现乳腺癌雌二醇水平及ER、PR阳性及强阳性例数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雌孕激素受体阳性在乳腺癌患者中较显著,乳腺各组血清雌二醇、孕酮水平较高组和同时其测定雌孕激素受体均阳性及强阳性的患者发现乳腺癌明显高于其他组,在临床上指导早期发现及治疗乳腺癌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血清肿瘤标志物CA153、CEA对乳腺癌患者骨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9例乳腺癌患者骨转移前后肿瘤标志物CA153、CEA的血清水平。结果骨转移前后血清CA153、CEA水平有显著性差异,且与乳腺癌骨转移有显著的相关性。HER-2(-)、绝经前、Ⅲ~Ⅳ期、骨转移区域数>5乳腺癌患者骨转移后CA153水平显著升高(P<0.05)。HER-2(-)、Ⅲ~Ⅳ期、骨转移区域数>5、骨外转移区域数<1、PR阴性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水平与骨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HER-2(-)、绝经后、Ⅱ期、骨转移区域数≤5、骨外转移区域数>5、ER阴性、ER阳性、PR阴性、PR阳性乳腺癌患者,骨转移后CEA水平升高,且与骨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CA153、CEA水平升高与乳腺癌骨转移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乳腺癌骨转移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及其与乳腺癌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9月-2012年9月乳腺癌患者105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PR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并分析其相互关系及与临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ER、PR及C-erbB-2的阳性率分别为58.1%、49.5%、59.0%。ER表达与PR表达呈正相关(P〈0.05),ER、PR表达一致率与C-erbB-2表达呈负相关(P〈0.05)。ER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有相关性(P〈0.05),与年龄、月经初潮年龄、肿瘤大小、部位、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癌旁组织病理学形态无关。PR表达及ER不同阳性强度表达与临床病理各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erbB.2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阳性表达率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P〈0.05)。结论ER、PR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联合检测ER、PR对评估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效果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晓英 《检验医学》2020,35(2):108-111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胸苷激酶1(TK1)、细胞分化抑制因子-1(ID-1)水平变化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行新辅助化疗的宫颈癌患者200例,检测化疗前、后的血清TK1、ID-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项指标判断宫颈癌化疗有效性的效能。结果 200例宫颈癌患者的化疗有效率为56.00%。化疗无效组化疗后血清TK1、ID-1水平明显高于化疗前(P<0.05)。化疗有效组化疗后血清TK1、ID-1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P<0.05)。化疗有效组化疗后血清TK1、ID-1水平明显低于化疗无效组(P<0.001),且化疗后TK1、ID-1水平下降比明显高于化疗无效组(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K1下降比判断宫颈癌化疗有效的最佳临界值为>24.0%,曲线下面积(AUC)为0.756,ID-1下降比判断宫颈癌化疗有效的临界值为>36.0%,AUC为0.738,二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902。结论 TK1、ID-1可作为评估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指标,二者联合检测的评价效能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癌MRI的表现与ER、PR、HER-2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53例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术前均行乳腺常规MRI、DWI及动态增强扫描。分析乳腺癌的MR特点与各项病理组织学特点及ER、PR、HER-2表达的相关性。采用卡方检验,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53例乳腺癌患者中,有毛刺组的ER、PR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无毛刺组的ER、PR的阳性率,肿块周围强化较中央明显组的ER、PR的阳性表达率低于强化无差别组的阳性率,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的ER、PR的阳性表达率低于腋窝淋巴结无转移组的阳性率;HER-2的阳性表达率与ER、PR相反;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ER、PR、HER-2的表达与乳腺癌毛刺征、肿块周围强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ER、PR、HER-2可以协同判断淋巴结转移、评估预后;乳腺癌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其与乳腺癌各生物学指标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以我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对ER、PR表达的影响与相关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228例行新辅助化疗及对照组的乳腺癌患者的ER、PR表达情况。 结果:在228例乳腺癌中ER和PR阳性表达分别为新辅助化疗组42例(36.52%),53例(46.09%),对照组79例(69.91%),82例(72.57%)。ER和PR的阳性表达率新辅助化疗组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21例患者新辅助化疗后的ER、PR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新辅助化疗前,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新辅助化疗能够改变乳腺癌患者的免疫组化表达,明显降低ER、PR的阳性表达水平。应根据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的ER、PR表达情况,制订相应的内分泌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改变.方法 52例接受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列为观察组.另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观察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外周血前梯度同源蛋白2(AGR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血清胸苷激酶1(TK1)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疗效为完全缓解(1级)0例,部分缓解(2级)16例,稳定(3级)19例及进展(4级)17例.化疗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AGR2、SIL-2R及TK1水平均较化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2周期后外周血AGR2、SIL-2R及TK1水平与化疗效果等级均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AGR2、SIL-2R及血清TK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显著降低,且下降水平与化疗效果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