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莫旻龙  石崛 《临床急诊杂志》2011,12(4):249-250,253
目的:评价间苯三酚在妊娠期肾绞痛中的应用。方法:将21例妊娠期结石性肾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静脉滴注间苯三酚,对照组静脉滴注山莨菪碱。同时联合硫酸镁,黄体酮治疗。观察组间止痛效果,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止痛效果:治疗组(间苯三酚)总有效率为90.90%,对照组(山莨菪碱)为70.00%;复发率:前者18.18%,后者50.00%。组间比较止痛总有效率及复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间苯三酚)未见不良反应。2例肾绞痛频繁发作者予输尿管镜下弹道碎石术渐缓解。结论:相比山莨菪碱,静脉应用间苯三酚治疗妊娠期肾绞痛镇痛效果肯定、能有效安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间苯三酚联合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对肾绞痛的疗效。方法将524例肾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A、B、C组和对照组D组,每组各131例。观察组患者均予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2ml肌注,A组加用间苯三酚40mg静滴,B组加用间苯三酚80mg静滴,C组加用间苯三酚120mg静滴,D组给予山莨菪碱10mg静滴以及吲哚美辛栓100mg塞肛。用药30min后观察患者采用数字评价量表(NRS)评价的疼痛程度和不良反应率。结果用药30min后D、A、B和C组的NRS评分依次降低;A、B和C组的不良反应率均低于D组,A、B和C组之间的不良反应率无显著差异。结论间苯三酚联合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对肾绞痛患者有较好的止痛效果和较少的不良反应,随着间苯三酚用药剂量的增加止痛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肾绞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急性肾绞痛表现患者151例按不平衡指数最小的分配原则分成A、B、C三组,A组49例静滴间苯三酚120 mg,B组50例肌注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C组52例在静滴间苯三酚120 mg的同时肌注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观察三组在用药30 min时的止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C组疗效显著高于A组、B组(P<0.05),三组在治疗剂量时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当单用间苯三酚或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急性肾绞痛疗效欠佳时,可考虑二者联用,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朱保锋  沈君华  刘颖 《临床急诊杂志》2011,12(3):151-152,154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急诊肾绞痛的疗效.方法:将急诊诊断为肾绞痛的12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盐酸戊乙奎醚联合间苯三酚组):给予盐酸戊乙奎醚针剂1 mg肌肉注射,继以间苯三酚8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B组(间苯三酚组):给予间苯三酚8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C组(抗胆碱能药物组):给予阿托品0.5 mg肌肉注射,继以山莨菪碱1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糖尿病患者改用生理盐水稀释).观察3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及不良反应.结果:A、B、C组有效率分别为92.8%,76.2%和53.8%,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戊乙奎醚联合间苯三酚对肾绞痛的镇痛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治疗结石性肾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结石性肾绞痛患者,平行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间苯三酚治疗,对照组予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30min、1h,观察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疼痛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7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24h复发率分别为26.67%、30.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00%、2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石性肾绞痛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间苯三酚,能促使疼痛尽快缓解,且能减少复发,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50例急性肾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就诊时均给予山莨菪碱(654-2)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60mg肌肉注射,对照组给予盐酸曲马多100mg肌肉注射,对比两组患者30min内的疼痛缓解率,同时观察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8%和9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对照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为24%和6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急性结石性肾绞痛起效迅速,止痛作用明显,副作用小,可作为治疗急性肾绞痛的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肾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76例急性肾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曲马多联合山莨菪碱的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间苯三酚的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药物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间苯三酚的方案治疗急性肾绞痛的效果显著,且药物起效快,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急性结石性肾绞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6 年 4 月 ~2019 年 1 月收 治的急性结石性肾绞痛患者 60 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 30 例,接受哌替啶联合山莨菪碱治疗)和研究组( 30 例,接受间苯 三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 93.33% 高于对照组的 66.67% ( P <0.05 )。 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 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05 ),给药后 10%min 、 30%min 、 60%min 时,研究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05 )。 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6.67% 低于对照组的 36.67% ( P <0.05 )。 结论: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急性结石性肾绞痛,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比较间苯三酚、氯诺昔康对输尿管结石导致的肾绞痛镇痛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6年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2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资料,根据用药不同分为两组:A组62例,给予氯诺昔康治疗;B组60例,给予间苯三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1 h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镇痛效果明显优于A组,不良发应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间苯三酚治疗输尿管结石引起的肾绞痛效果优于氯诺昔康,且起效快,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心痛定、黄体酮、曲马多治疗肾绞痛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心痛定、黄体酮、曲马多联合用药治疗肾、输尿管结石引起的肾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心痛定、黄体酮、曲马多联合用药治疗肾绞痛 5 9例 ,与度冷丁、阿托品治疗肾绞痛随机对照观察。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总有效率无差异 (P >0 0 5 ) ,复发率减少 (P <0 0 5 ) ,差异有显著性 ,同时 ,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也明显减少。结论 :心痛定、黄体酮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协同解除输尿管平滑肌剧烈收缩痉挛 ,加用中枢镇痛药物曲马多治疗肾绞痛 ,不仅止痛效果好 ,药物副作用少 ,且可减少肾绞痛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间苯三酚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肾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酮咯酸氨丁三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间苯三酚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药物起效时间、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用药后2h、4h、6h和8h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2h、4h、6h和8h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起效时间为12.14±6.98min,短于对照组的23.45±13.6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间苯三酚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来治疗肾绞痛临床疗效更佳,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并降低疾病复发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奥尔芬-75针治疗急性肾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奥尔芬-75(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治疗急性肾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7年4~10月接诊的150例输尿管结石所致急性肾绞痛病例随机分为A、B、C组,A组单用奥尔芬-75治疗;B组采用奥尔芬-75和654-2联用治疗;C组采用盐酸曲马多和654-2联用治疗;用药后30min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肾绞痛缓解的总有效率:A组为96%,B组为100%,C组为50%。结论:奥尔芬-75针在急性肾绞痛治疗中有较高疗效,和654-2联用能显著加快缓解疼痛的起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定痉灵和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肾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急性肾绞痛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应用间苯三酚治疗,观察组应用定痉灵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肾绞痛缓解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30/34)和91%(31/34),疗效和不良反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定痉灵和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肾绞痛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肾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急性肾绞痛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肾绞痛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间苯三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1天后疼痛情况;对比两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1天后,两组VRS等级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VRS等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联合间苯三酚在治疗急性肾绞痛患者时,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不明显增加用药不良反应,保持良好用药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山莨菪碱(654-2)与酮咯酸氨丁三醇(尼松)对肾绞痛的止痛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福建省宁德市闽东医院急诊外科确诊的421例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211)和对照组(n=210),分别应用654-2注射液静脉滴注和尼松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比较两组对肾绞痛的止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92.42%和9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的不良反应较尼松组少且轻微.结论:654-2与尼松对肾绞痛的止痛效率均在90%以上,且无明显差异,但654-2的副作用少且轻;654-2治疗肾绞痛较尼松更安全,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间苯三酚联合硫酸镁治疗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患者91例,随机分为A、B、C 3组,A组30例予间苯三酚注射液80 mg加入生理盐水20 mL静脉注射,同时予25%硫酸镁针4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B组31例给予间苯三酚120 mg;C组30例给予山莨菪碱10 mg,分别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 .观察用药30 min后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A、B、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70.97%和36.67%,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症状显著改善、起效时间缩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间苯三酚联合硫酸镁治疗急性胃肠炎腹痛疗效较高、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奥尔芬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胆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3月—2012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120例胆绞痛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A组给予奥尔芬+间苯三酚,B组给予奥尔芬,C组给予间苯三酚,D组给予山莨菪碱。比较各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B、C、D组的镇痛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76.7%、66.7%、33.3%。A组与B、C、D组镇痛效果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及C、D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7%、6.7%、3.3%、53.3%。A、B、C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与D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尔芬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胆绞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和间苯三酚对输尿管结石导致肾绞痛的镇痛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2年8月85例输尿管结石疼痛的患者,根据医嘱用药不同分为两组:A组采用予氯诺昔康8~16mg加入0.9%氯化钠100-250ml静脉滴注;B组采用间苯三酚80~120mg加入5%葡萄糖100-250ml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在30min内的镇痛效果。结果两组药物使用后镇痛起效时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O.05),A组镇痛起效时间明显短于B组。结论氯诺昔康治疗输尿管结石引起的肾绞痛比间苯三酚起效快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复方双氯芬酸钠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泌尿系统结石导致的急性肾绞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4月收治的泌尿系结石导致的急性肾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复方双氯芬酸钠联合间苯三酚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双氯芬酸钠联合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治疗,观察两组VAS评分、临床症状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后,两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临床症状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复方双氯芬酸钠联合间苯三酚对治疗泌尿系统结石导致的急性肾绞痛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Disease,GD)患者碘营养状况与口服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配对、开放实验,将360例GD患者按尿碘中位数(MUI)水平正常、高、低分为A、B、C组,每组120例,均给予丙硫氧嘧啶(PTU)标准口服方案治疗3年,治疗结束3年后评定疗效。统计有效率、甲亢复发率、甲减发生率、疗程天数和副作用发生率,以A组为标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三组的有效率比较:A组B组C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甲亢复发率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甲亢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甲减发生率高于A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的甲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平均疗程比较:C组B组A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均无明显副作用。结论:GD患者碘营养状况与ATD疗效有相关性。尿碘水平正常,有效率高;尿碘水平高,治疗周期短,但甲减发生率高;尿碘水平低,有效率低,治疗周期长,甲亢复发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