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进一步探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igyangmycin-lipiodol emulsion,PLE)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肝血管瘤,瘤体大小介于3cm-7.4cm,经超选择肿瘤供血动脉插管,注入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后定期复查。结果:经介入栓塞治疗后,碘油沉积好,所有瘤体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术后并发症少,其中2例2年后超声复查瘤体消失。结论: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在X线监视下治疗肝和因管瘤是理想的方法,其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2.
肝血管瘤为肝脏常见良性肿瘤,以往以手术治疗为主。我院于2000年7月至2004年12月对18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行平阳霉素油乳剂栓塞治疗,其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治疗肝血管瘤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LE)在肝海绵状血管瘤(CHL)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8例肝CHL,经肝动脉的PLE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肿瘤大小,碘油沉积情况,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结果 PLE治疗后,肿瘤直径明显缩小,碘油沉积良好,临床症状缓解,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PLE经肝动脉介入治疗CHL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肝海绵状血管瘤(cavermous hemsngioms of liVer,CHL)是临床上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治疗上既往多采用手术治疗,虽然疗效肯定,但损伤大,并发症多。随着动脉导管技术的发展和对化疗药物的深入研究,肝动脉导管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al embolization,TAE)技术己经广泛应用于CHL的治疗中。特别是对平阳霉素(pingyangmycin)药理作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在肝海绵状血管瘤中的治疗原理及疗效。方法:对11例肝海绵状血管瘤采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进行栓塞治疗,分别于术后1月、2月行CT检查观察疗效。结果:10例患者术后1月、2月分别缩小30-40%、70-80%,1例因血管瘤较大1月后行第二次栓塞,亦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论:应用平阳霉素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肝动脉栓塞治疗对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3例肝血管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选用超液态碘化油5~20ml与适量造影剂混合制成碘化油乳剂进行栓塞治疗;观察组将平阳霉素8~24mg溶于2%的利多卡因3~5ml中,然后与碘化油5—20ml充分混合制成碘化油乳剂进行栓塞治疗。结果本组43例患者共行栓塞治疗52次,其中7例在2个月后行第二次栓塞(包括4例无效患者),1例在2~5个月内行第三次栓塞。术后2—6个月复查B超、CT或行肝动脉造影,除3例无效患者外,其余患者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经z。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动脉栓塞对肝血管瘤疗效较好,安全可靠,副反应小,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inyangmycin Lipiodol Emulsion PLE)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疗效及临床应用。材料与方法:17例患者术前明确诊断为子宫肌瘤,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双侧子宫动脉超选择插管注入PLE;17例行25次动脉栓塞,其中8例分别做了2次栓塞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为双侧子宫动脉供血并行靶血管栓塞,术后随访3-9个月,瘤体平均缩小44%,有效率100%,2例患者术后4月B超复查瘤体基本消失,10例术后1月后月经恢复正常,3例绝经期年龄患者术后2月闭经,2例患者术后2月贫血及压迫症状明显改善。结论:PLE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近期疗效显著,副作用轻,安全性好,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常严重影响局部皮肤、肌体组织的结构和外观,导致畸形和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局部注射硬化剂疗法、冷冻疗法、激光疗法、同位素放射疗法、手术切除、留置铜针疗法等.这些方法不同程度地在治疗血管瘤时遗留明显瘢痕或疗效有限.2004年6月至2009年8月期间,我院采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栓塞治疗肢体血管瘤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23例肝海绵状血管瘤,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股动脉穿刺,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用平阳霉素+超液化碘油制成混悬乳剂栓塞血管瘤,用明胶海面颗粒栓塞瘤体供血动脉。结果 23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栓塞全部成功,栓塞后病灶缩小程度达30%~70%,总有效率100%。结论介入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创伤小、操作较传统外科手术简单、安全且疗效满意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0.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动脉内栓塞治疗原发性大肝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评价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LE)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安全性、技术成功率及临床疗效,以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方法对20例原发性大肝癌患者实施超选择性肿瘤滋养动脉PLE栓塞治疗。随机抽取前期用丝裂霉素碘油乳剂(MLE)治疗的24例原发性大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后肿瘤大小、肿瘤血管的改变及生存率等变化。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术后肿瘤缩小更明显(X^2=7.51,P〈O.05),甲胎蛋白水平下降显著(X^2=8.290,P〈0.05)。研究组6、12、24、3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5%(19/20)、70%(14/20)、30%(6/20)和20%(4/20),对照组6、12、24、3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0%(19/24)、54%(13/24)、21%(5/24)和13%(3/24),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LE超选择性肿瘤滋养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大肝癌安全,治疗效果明显,其疗效明显优于MLE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11.
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彬 《中国临床医学》2004,11(6):1109-1110
目的:总结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瘤内注射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探讨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的作用机理。方法:用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24例。7~10d注射1次,3~5次为1疗程。结果:经1年随访,未见复发。结论: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疗效高,疗程短,可能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局部注射治疗体表血管瘤(附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治疗体表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对 6例体表血管瘤病人 ,采用直接穿刺瘤体造影观察病变范围、大小 ,确诊后行平阳霉素碘油乳剂瘤体内注射 ,观察体表血管瘤大小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疗效优者 3例 ,良者 3例 ,未见表面皮肤坏死和异位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治疗体表血管瘤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操作方便、安全、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电化学疗法(EChT)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CHL)的围手术期护理规范。方法 我们首次将ECHT应用于治疗8例CHL,共17个瘤灶,治疗前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了解本治疗较肝切除治疗的优越性,消除恐惧和紧张心理,配合治疗,治疗中对血压,瞳孔,血氧饱和度和心电活动进行密切的观察监护,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治疗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气体栓塞,治疗后重点观察有无腹腔内出血,胆漏,黄疸,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果 全部治疗均获完全缓解。治疗前的心理护理使患者都能够平静地接受整个治疗过程,治疗中及治疗后均未观察到气体栓塞,黄疸,胆漏,腹腔内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治疗后有3例患者出现一过性体温升高,对症处理缓解。结论 根据EChT的治疗机理和CHL的病理特点,有机地结合护理学相关知识,应用行之有效的护理规范,保证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肝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并探讨最佳扫描方案。方法收集28例经MRI诊断的肝海绵状血管瘤,分析其MRI表现。男16例,女12例,年龄36~68岁。均无明显临床症状。MRI用05T超导型机,常规T1加权及T2加权扫描后,再行重T2加权成像,TR=4000~6000ms,TE=140~180ms。18例行GdDTPA增强扫描,9例为动态增强扫描。结果多发病灶12例,单发16例。瘤体在SET1加权像上呈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上呈明显高信号,在重T2加权像上亦呈明显高信号,边缘均清楚锐利。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持久强化,较大病灶呈向心性强化。结论重T2加权像及GdDTPA增强扫描对肝海绵状血管瘤具有确诊价值  相似文献   

15.
浅表海绵状血管瘤的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岩  袁珍  陈涛  闫冰  罗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8):1423-1424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浅表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浅表海绵状血管瘤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研究。结果:浅表海绵状血管瘤具有明显二维超声特点,表现为窦状扩张、管样、网样结构。彩色多普勤检查示丰富血流信号.挤压周围软组织后,血流信号明显增加,并随周围软组织压力改变色彩也相应发生改变。结论:超声检查为浅表海绵状血管瘤提供了一个方便,有效的方法,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周围海绵状血管瘤的彩色超声表现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1996年2月至12月,对11例病理明确诊断的海绵状血管瘤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超声特点分为局限型、弥漫型两种。看来CDI可为临床诊断血管瘤提供新的有用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动脉介入不同药物治疗的效果。材料与方法:33例患者经B超、CT或MRI及DSA中三项检查共同诊断为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分为三组分别进行了药物栓塞治疗。其一为单纯用碘化油栓塞肿瘤者7例,其二为碘化油+鱼肝油酸钠栓塞肿瘤后,加用明胶海绵栓塞肿瘤动脉近端者7例,其三为碘化油+无水酒精栓塞肿瘤者19例。结果:第一组中3例有复发现象;第二组无复发,但瘤体缩小不显著;第三组栓塞完全、无复发病例,瘤体缩小多数明显,瘤体巨大伴斑痕者例外,但术后短期反应较明显。结论:碘化油+无水酒精栓塞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安全可靠、效果好,瘤体小者碘化油+鱼肝油酸钠+明胶海绵栓塞也可达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8.
肝海绵状血管瘤不同超声造影表现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s of the liver,CHL)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 ultrasound,CEUS)不同强化形式产生的机制。方法经左肘静脉团注造影剂SonoVue2.4ml,观察5min,重点观察强化形式、时相、有无消退。结果37例44个病灶,根据强化形式分为4型,分别为型:结节状环形渐进性强化。型:细环状非渐进性强化。型:快速整体强化无消退。型:稀疏树枝状强化略消退。CHL造影表现与血流动力学密切相关,而血流动力学改变源自病理特征。当CHL窦腔大小不一时,CEUS呈环形渐进性强化,即所谓“早出晚归“的典型强化表现。因多数病例窦腔大小不等,故造影多呈此种表现。若CHL为均一细小血窦(直径<50μm),常为高血流动力学改变,呈整体快速强化。当CHL窦腔明显增大,或窦腔内血栓形成、纤维化、透明样变、钙化时,CHL内血流量明显减少,甚至窦腔内无血流进入。窦腔间有小动脉穿行,强化时呈“树枝“状改变。结论CHL窦腔的大小是否均一,有无纤维化钙化等病理特点及由此产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是CEUS不同强化形式产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导眼眶海绵状血管瘤14例,总结其诊断要点如下:(1)好发于中年人,30岁以下只有1例,男性为多;(2)球后肌锥内是典型发病部位,他处少见;(3)呈类圆形边缘光滑的肿块,无包膜的不规则形肿块不是本病;(4)均质性,多为中等度强化,一般没有钙化,有钙化的应少考虑本病;(5)显示视神经受压移位对鉴别诊断有助,冠状扫描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