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 我们采用民间中药外敷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扭、挫伤60例,治愈45例,显效12例,好转3例,全部有效.现介绍如下. 组成等量黄柏、生半夏、五倍子、面粉及适量食用醋. 配制先将面粉与五倍子共炒至熟,置冷后与余药共为细末,过箩即成,贮瓶备用.使用时加入适量食用醋,调成糊状,武火煮熟即泥膏. 用法将本泥膏涂于损伤处的皮肤上(范围应大于损伤面积),其上盖以白麻纸4-5层,再用胶布或绷带固定.1-2天换药1次至愈.见效最短1天,最长9天,平均1.23天.疗效与病程无显著性差异,而且疗效不受肿胀程度的影响,但与痛疼程度有关,疼痛明显者效果好,说明本泥膏止痛作用较好. 病例1 白××,女,5岁,以右足肿,痛3天就诊.3天前不慎,右足被卷入自行车  相似文献   

2.
我们采用自制外敷Ⅰ号膏治疗下肢象皮肿,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报导如下:组成:生黄柏、生半夏、五倍子、伸筋草各、面粉等量,研细末。使用时加食醋适量调成糊状,大火煮熟。功效:活血祛瘀、疏通经络、清热除湿。病例:赵××,男,32岁,农民。1975年8月29日初诊。3年前两下肢因静脉曲张行结扎术。术后半月,下肢沉重酸困,麻木肿胀,活动困难。查:两下肢自膝以下肿胀,压之无凹陷,皮肤增厚粗糙,左胫前有掌心大色素沉着斑(见照片)。诊断。双下肢象皮肿。治疗:外敷Ⅰ号膏贴于双下肢(自膝到足面),  相似文献   

3.
黄磊  房红军 《陕西中医》1996,17(8):350-350
采用自制中药敷脐膏(生附子、五倍子、复盆子、桑螵蛸等)治疗小儿遗尿症72例,并设遗尿丁治疗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该敷脐膏具有扶正温补,益肾缩尿之功效。  相似文献   

4.
<正> 疝是婴幼儿童常见多发病。我们自1966年至80年先后用桂香白姜膏敷脐治疗125例儿童腹股沟疝,获得较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本组125例中,男104例,女21例。发病部位在右侧者90例,左侧者31例,双侧者4例,年令:1岁以内者16例,1~6岁者90例,6岁以上19例。方剂组成:肉桂10—20克,葱白根20克,鲜生姜20克。将前二药制成粗粉,葱白根炒热,鲜生姜捣烂,四药合匀,捣成泥膏,制成7×7厘米或10×10厘米大的园饼,备用。敷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凉血解毒消肿类中药配伍治疗带状疱疹止痛、止疱的疗效。方法 :采用硝黄膏 (大黄、黄柏、五倍子、芒硝 )贴敷患处 ,隔日 1次 ,对用药 3 d前后疼痛及用药 7d前后 ,水疱积分进行分析。结果 :硝黄膏治疗带状疱疹止痛、止疱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王小民 《陕西中医》2005,26(10):1058-1059
目的观察活血消肿止痛类中药配伍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苏骨散(生半夏、生五倍子、生黄柏等)制成药膏外敷患处。结果总有效率为99.55%。提示本方具有活血消肿止痛之功,且该法具有简、便、验、效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正> 治疗方药:Ⅰ号疥疮洗剂:硫磺、生百部、白藓皮、蛇床子、地肤子各30克,苍术、苦参、五倍子、冰片各10克,川椒、薄荷各6克,枯矾20克。此方适用于轻、中度单纯性疥疮皮肤损害者。Ⅱ号疥疮洗剂:硫磺、生百部、白藓皮、蛇床子、地肤子各30克、苦参15克,川椒、薄荷、黄连各6克,黄柏、生大黄、公英、银花、五倍子、冰片各10克,生地榆、枯矾各20克,此方适用于重度及继发化脓性感染者。用药前先用硫磺香皂全身洗澡1次,然后将上药加水适量,煎熬滤渣后,趁热浸泡或搽洗全身,每d1剂,每d2次,每次30min,5d 1疗程。药物剂量可随症及  相似文献   

8.
我们用黄柏豆腐膏涂治小儿阴茎包皮水肿症,得到良好效果。兹介绍如下: 处方:黄柏五钱,豆腐五钱,石膏二钱。制法和用法:将黄柏和石膏研成细末和豆腐调成膏涂敷患处。疗效:治疗5例均痊愈,快的一天,慢的  相似文献   

9.
自拟外科解毒生肌散治疗多种慢性溃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科解毒生肌散是笔者多年来之经验方 ,配制简单 ,用途广泛 ,对多种慢性溃疡病效果甚佳 ,现介绍如下。1 药物配制五倍子 3 5g ,枯矾 2 8g ,冰片 7g ,黄连 7g ,白芷 14 g ,呋喃西林粉 3g ,五倍子洗净 ,焙起球泡 ,黄连洗净泥土杂质 ,各药研极细面混合均匀 ,高压消毒 3 0min ,装瓶密封备用。2 治疗方法先将溃疡面用双氧水洗净 ,消毒棉球揩净脓血 ,再将药面少许涂敷疮面 ,不宜过厚 ,每日一次 ,脓水少者 ,隔日一敷 ,多者每日二敷。3 病案举例3 1 中耳炎 王×× ,农民 ,3 8岁 ,1994年 8月 10日门诊。主诉 :左耳流脓水四年 ,影响听…  相似文献   

10.
处方:硼砂一钱,青黛一钱,枯礬一钱,元明粉五分,川連一錢,黄柏一钱,冰片二分。用法:先將硼砂納入泥罐內用火煆透,青黛以水飛淨晒干,再加入各藥研为細末。用藥前需用紅菰三錢煎湯洗口,后用藥粉擦之至愈为度。病例:患儿王××,生下数日口腔生滿鵝口瘡,  相似文献   

11.
治烫伤验方     
药物组成生地榆粉20g,乳香粉10g,黄柏粉(炒)20g,大黄粉(炒)20g,凡士林120g。功效主治解毒止痛,润肤敛湿。主治Ⅰ°、Ⅱ°烫伤。制用方法调匀成膏,涂消毒纱布上外贴,每天更换1次。治疗效果治疗Ⅰ°、Ⅱ°烫伤32例,治愈30例。治疗时间最短7天,最长1个月。治烫伤验方@史建伟$河北省涞源县中医院!102900  相似文献   

12.
软伤活血膏是我院伤科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经验方,具有消炎、退肿、散瘀、化痰、续筋止痛之功效,经十余年临床验证,疗效满意.本文将1993年4月——1995年2月间治疗的512例小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12例均有不同程度损伤史.其中男297例,女205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81岁;受伤时间最短10分钟,最长42天,多于受伤7天内就诊;受伤部位:上肢229例,下肢203例,躯干80例;伴骨折、脱位者67例.[治疗方法]软伤活血膏组成;生半夏、当归、白芷、川草乌、制南星,天花粉,骨碎补,细牙皂,雄黄各60g,川连、芙蓉叶、黄柏、片姜黄、生大黄各30g,熟石膏180g,煅自然铜120g,樟脑、冰片、青黛各10g,麝香少许.制备用法;诸药共研细末,过100号筛目,装瓶备用.用时取上药适量,用蜂蜜或饴糖调匀成膏.根据受伤面积大小,将药膏均匀摊于棉纸上,敷于患处,绷带包扎,胶布固定.2~3日换药一次.对伴有骨折及脱位者(闭合型),先行手法整复,在不影响复位固定的情况下,敷用此药;对表皮有破损者,先行局部清创消毒,用新洁尔灭纱布覆盖后敷药;对有开放性伤口者待伤口愈合后再敷;伤在上肢者须悬吊在功能位;伤在下肢须抬高患肢.敷药治疗期间不另用其他药物.  相似文献   

13.
五倍子膏贴脐治疗小儿腹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五倍子粉敷脐治疗多汗症的启示下,笔者以五倍子膏贴脐治疗小儿腹泻.屡用屡效。报导于下:处方及用法:五倍子15克.枯矾10克,苏蜡30克.先将五倍子、枯矾研细末.越细越好。将黄蜡置小锅内加温熔化.再入五倍子、枯矾末,边放边搅,搅匀后待凉备用。用时先用温水将脐眼洗净.取药膏约1克.放于4×4厘米胶布上.文火化开.贴于脐眼上.每日一贴,并热敷两次.以利药物吸收。一般贴一次即愈,最多3  相似文献   

14.
笔者用一些药物填敷在小儿脐部以治疗部分小儿疾患收到一定疗效。现简介如下: 一,腹泻李××,男,2岁。1977年8月12日诊。患儿反复腹泻水样或蛋花样便,日4~6次已半年。伴纳差、消瘦,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无力,指纹淡红。辨证属脾胃虚寒型腹泻,用温中散寒的“止泻散”(炒五倍子10克,干姜10克,吴萸6克,公丁香5克,川椒5克,广木香5克)研末,酒或醋调敷脐部,外用胶布固定。填敷2次后腹泻次数减少,3次后泻止纳增。继续填敷2次并配服中药而收全功。  相似文献   

15.
矾冰膏为主治疗带状疱疹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运用自制矾冰膏外搽为主治疗带状疱疹21例,全部治愈。治疗时间最长10天,最短4天。矾冰膏组成:雄黄、五倍子各30克,枯矾20克,冰片3克,75%酒精100ml。将前四味研末,再用酒精调至成膏,瓶装备用。用时将膏药涂在皮损部位,每天一次。典型病例:张××,男,34岁。1987年4月12日诊。左胸部长红疹子、水疱,伴疼痛两  相似文献   

16.
<正> 笔者认为小儿疳积乃儿科要症之一,既有先天元气乏亏,又有后天脾胃虚损,生化乏源,致营养不良。采用三棱针针刺小儿手指四缝穴即可观察针刺穴眼溢出淡黄色粘液物,并结合全身症状及体征。拟定诊断标准:Ⅰ°、Ⅱ°、Ⅲ°。因多数患儿畏忌口服药,在被针刺的四缝穴孔涂擦0.9%氯化钠粉;位于腹部脐眼处与涌泉穴敷自制疳积膏,敷膏面3.5×3cm~2,厚度适宜,药膏面上覆盖棉垫纱布,用绷带包扎固定,紧度适宜,保留2天,家长可自行解除。结果Ⅰ°、Ⅱ°的疳积病儿一周治愈;Ⅲ°疳积病儿间隔7天。按如此治疗即可显效。对个  相似文献   

17.
患者谢××,男性,48岁,广东高要县人,已婚。于1961年开始见肛门左侧“生疮”,经当地治疗后形成一椰菜花样肿物,如花生米大小,周围有约4×4厘米之硬块。1964年5月,患者到某肿瘤医院作活组织检查为“肝瘘外口赘生物恶性变”。后再到某人民医院作活组织检查,病理论断为“皮肤组织呈慢性炭,鳞状上皮癌样增殖”。(病理列号:25964。门诊号485252)。建议作人工肛门及病灶周围清扫术。患者不同意。1964年5月26日患者开始到本院门诊。处理方法:局部用生川乌粉、白醋、蜜糖调敷,每日换一次。内  相似文献   

18.
医文举要     
熊×女4岁头顶部6×8厘米范围头发脱光,秃顶左侧、上方、右侧各有一疮口,同时流出清稀脓液。探针检查皮内4×4厘米范围溃烂成空壳形似蝼蛄串穴。其体肥胖,面部苦楚,食少,苔白微腻,脉细弱。诊为蝼蛄疖。选用水晶丹合剂外敷,并辅以清热解毒、和营健脾之参苓白术散合四妙汤调理。治疗一周获愈。后用生姜汁擦秃发处。三月后随访未见复发,头发生长旺盛。水晶丹合剂为:芒硝粉10克大黄粉5克明矾粉10克五倍子粉5克红花粉2克制川草乌各2克如法炮制。  相似文献   

19.
临床集锦     
<正> 五味解毒散淤汤外治痔疮笔者自1990年春,试用自拟方“五味解毒散淤汤”熏洗肛门,治疗内、外痔,肛裂患者11例,疗效满意。一般3~5剂即能痊愈。方剂组成:苍术15g,黄柏15g,土茯芩15g,生大黄15g,五倍子15g。用法:将上药加水1~1.5kg,煮沸后置肛门下,先熏患部,待药液温度降至适宜后,再洗揉肛门病变处。一剂可连用2次,每晚1次。方中苍术、黄柏清热燥湿,土茯苓解毒除湿,生大黄活血散淤,五倍子收敛止血;诸药合用具有活血化淤、消肿止痛、敛疮之功效。如工人林某,男,52岁。患混合痔20年,曾先后用 P.P 溶液坐浴,局部涂用九华膏、洗必泰、痔疮栓,口服化痔灵、槐角丸等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手术后亦不理想。改用本方药3剂,  相似文献   

20.
胃下垂是一种常见病,我们试制蓖倍膏敷肚脐眼治疗本病30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来门诊就诊的胃下垂病员,病程均在2~3年以上,都经长期治疗无效。在治疗前,先经超声波检查证实,并确定胃小弯最低点在髂嵴线下的位置,再行治疗。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蓖麻子仁3克五倍子1.5克制法:把蓖麻子仁和五倍子粉按上述比例混和均匀,捣成糊状,制成形似荸荠,上尖下圆,大小不等,根据患者脐孔大小而定,随到随做。用法:对准脐孔,将荸荠形药团塞上,脐眼外复以关节镇痛膏6~8张,以固定之,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