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琼  关明智 《中医研究》2009,22(12):22-24
慢性尿酸性肾病(CUAN)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使血尿酸升高而导致的肾脏损害,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随着我国居民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长期高尿酸血症有显著肾损害者占41%,25%死于肾衰竭,痛风患者尸检几乎都有肾损害。  相似文献   

2.
尿酸性肾病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试行方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诊断 尿酸性肾病又称高尿酸血症肾病、痛风肾病,是指血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所致的肾损害.  相似文献   

3.
清利瘀结法治疗痛风性肾病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茂盛  吴宇红  徐业  王捷  李翔  赵俊 《中医杂志》2008,49(12):1100-1100
痛风性肾病,又称为高尿酸性肾病,是由于尿酸盐在血中浓度呈过饱和状态时沉积于肾脏而引起肾损害.近年来高尿酸血症肾病患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4.
高尿酸血症导致的肾损害成为高尿酸血症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目前现代医学对尿酸性肾病的病机和治疗的研究逐渐清楚。但由于诊断为尿酸性肾病时肾损害已经是中晚期,且西药的毒副作用不能忽略,因此近年来从中医药方面寻求有效且安全的防治方法为本病开阔了前景。本文旨在从中医治疗尿酸性肾病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尿酸性肾病是由于血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所致的肾损害,通常称为痛风肾病。临床表现为尿酸结石、蛋白尿、水肿、夜尿增多、高血压、尿酸升高及肾小管功能损害,晚期多数肾小球受累,出现氮质血症甚至尿毒症。近十余年来,我国高尿酸血症及尿酸性肾病的发病呈迅速上升趋势,中年男  相似文献   

6.
尿酸性肾病,原称为痛风性肾病,是指高尿酸血症和(或)高尿酸尿症导致尿酸在肾组织沉积所造成的肾损害,主要包括痛风性肾病、尿酸性肾石病和急性肾衰竭三种类型。目前尿酸性肾病发病率逐渐升高,长期痛风而有显著性肾损害者占41%,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中医药界对此日益重视,并开展了相关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在病名上,中医古代文献对痛风性肾病、尿酸性肾病无直接记载,多归属于"痛风、痹病、历节病、虚劳、腰痛、石淋"等病证的范畴。病因病机方面,脾肾亏虚,湿浊瘀血是痛风肾的病理基础,以脾肾亏虚为本,湿浊瘀血为标。在治疗上,多采取中医辨证论治,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专方及经验方治疗以及单味中药治疗。在实验研究方面,湿热(湿浊)、瘀血被认为是痛风肾的主要邪实病理因素,西医所说高尿酸与这些病理因素有相似之处,一些学者对于利湿化浊、活血化瘀中药在尿酸性肾病中的作用也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尿酸性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主要是因体内血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所致的肾损害,目前该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是终末期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健康问题.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尿酸性肾病方面展现独特优势,本文主要对尿酸性肾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慢性尿酸性肾病(CUAN)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形成高尿酸血症所致的肾损害。本文就CUAN近年中医药研究的概况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慢性尿酸性肾病(亦称痛风性肾病)是指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升高,引起尿酸及其结晶沉积于肾脏,造成肾损害的一类疾病.病变主要累及肾小管和间质,临床表现为慢性高尿酸血症、轻中度蛋白尿、酸性尿、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多伴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水肿、关节肿胀不利等.  相似文献   

10.
<正>痛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嘌呤代谢紊乱,尿酸盐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所致血尿酸增高的慢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急性和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痛风性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严重者呈关节畸形和(或)肾衰竭[1]。西医学与中医学之痛风概念有异同,二者临床症状表现有相同之处。发病过程中都有遍历关节疼痛或肿胀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益肾蠲痹方治疗痛风性肾损害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国胜 《中医正骨》2004,16(10):42-42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障碍,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致血尿酸增高,临床上以复发性急性关节炎,肾小球和肾小管等实质性病变和痛风石形成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如病人仅有血尿酸增高而无症状,称为高尿酸血症,如累及关节和肾脏,则称痛风.痛风性肾损害是由于高尿酸血症尿酸钠结晶沉积在肾脏髓质,引起炎症反应及间质纤维化病损的一种疾病.自2001年来,我们自拟益肾蠲痹方治疗痛风性肾损害取得一定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长期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生成增多和(或)排泄减少,血液中尿酸浓度高出正常范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临床可表现为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也可因尿酸盐沉积引起相应组织的病变,如尿石症、痛风性关节炎、尿酸性肾病、痛风等[1]。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存在密切的相关性[2]。车树强教授致力于中医肾病临床研究,治疗高尿酸血症及长期高尿酸血症导致的痛  相似文献   

13.
尿酸性肾病的预防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酸是人类嘌呤类化合物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正常人体内尿酸的生成率和清除率维持着稳定平衡.尿酸合成过多和排泄障碍均可产生高尿酸血症.当高尿酸血症时,尿酸及其盐类沉积于肾脏所产生的病变为尿酸性肾病.如能早诊断并给予恰当的治疗和护理,肾脏病变可减轻或停止发展,如治疗不当则病情恶化.我科2002年1月-2004年6月收治尿酸性肾病患者38例,现将预防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补肾健脾泄浊祛瘀方配合灌肠治疗尿酸性肾病3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立杰 《河南中医》2006,26(8):41-42
高尿酸血症是我国常见多发病之一,慢性尿酸性肾病也随之发病日益增多,我院肾内科2003年5月~2005年10月采用补肾健脾泄浊祛瘀方加减配合灌肠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所有病人排除继发性高尿酸血症,符合原发性尿酸性肾病诊断标准[1]。32例患者  相似文献   

15.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及皮下组织而致的一种疾病[1]。临床上以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结石形成为特点,严重者可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急性梗阻性肾病或痛风性肾病。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显著增高,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2]。  相似文献   

16.
复方豨莶草胶囊降血尿酸及对肾损害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复方稀豨草胶囊对实验性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血清尿酸水平、肾功能及肾损害的修复作用。方法:采用腺嘌呤联合氧嗪酸钾建立动物模型。设立中药组、模型组、西药组与空白组。检测实验前及实验后第7、14和21d的血清尿酸、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行肾组织超微病理学观察。结果:复方豨莶草胶囊具有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并对肾损害具有保护作用,其第7d、14d和21d血清尿酸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均〈0.01);复方豨莶草胶囊能改善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的肾功能,其Cr、BUN已接近正常水平(P均〉0.05);对高尿酸血症肾脏病理损害有修复作用,肾组织病理及超微病理结果示中药组大鼠肾脏结构基本正常。结论:复方豨莶草胶囊可降低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血尿酸水平,对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具有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四通"论治慢性尿酸性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刚 《新中医》2008,40(10)
慢性尿酸性。肾病(亦称痛风性肾病)是指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升高,引起尿酸及其结晶沉积于肾脏,造成肾损害的一类疾病。病变主要累及肾小管和间质,临床表现为慢性高尿酸血症、轻中度蛋白尿、酸性尿、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多伴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水肿等。现代医学认为,慢性高尿酸血症是导致此病的病理学基础,但其具体的发生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根据慢性尿酸性。肾病临床表现,可将其归为中医学的腰痛、水肿、肾劳、石淋、脚气等范畴,其中医学病机,可以归纳为痰浊湿瘀为标,脾肾亏虚为本。笔者据此提出本病从“四通”论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地榆对高尿酸血症肾病肾损害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74只,随机分为地榆高、低剂量组,阳性组,模型组和对照组。除对照组外每天下午灌胃酵母浸膏8g·kg-1和腺嘌呤100mg·kg-1造成高尿酸血症肾病肾损害模型。同时每天上午地榆高、低剂量组分别灌胃地榆20g·kg-1、10g·kg-1,阳性组灌胃别嘌呤醇50mg·kg-1模型组、空白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6周后收集尿液测定尿尿酸。未次给药后眼眶采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黄嘌呤氧化酶、尿酸、尿素氮、肌酐。并对各组肾损害情况进行组织病理学评价。结果:地榆高、低剂量组血清尿酸、肌酐以及肾小管扩张、肾小管内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肾小球囊腔扩张等主要病理改变的评分均显著低于高尿酸血症肾病模型组(P〈0.05,P〈0.01,P〈0.001)。地榆高、低剂量组对黄嘌呤氧化酶活力没有影响(P〉0.05),血清尿素氮高剂量组有显著性降低(P〈0.001),低剂量组的降低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榆对酵母加腺嘌呤诱导的高尿酸血症肾病大鼠有降低血尿酸和减少肾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19.
胡维  仇珺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4):112-113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及皮下组织而致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结石形成为特点,严重者可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急性梗阻性肾病或痛风性肾病。近年来,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呈现低龄化,给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本病中医亦称痛风,又  相似文献   

20.
高尿酸血症可以继发痛风、尿酸性。肾病与肾功能不全,且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发生有相关性。因此,对于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已引起临床关注。笔者在采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老年病过程中发现,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高尿酸血症患者有明显作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