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溶性输液微粒污染的危害与控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陈希萍 《护理研究》2003,17(7):383-385
不溶性微粒是指注射液在生产或使用过程中经各种途径污染后存在于其中的微小颗粒性杂质 ,例如玻璃微粒、橡胶微粒、不溶性无机盐、活性炭微粒、棉絮纤维、配伍用药过程中产生的微粒以及输液过程中空气未经滤过而进入输液的致病菌或灰尘等[1] 。《中国药典》2 0 0 0年版规定 ,对 10 0ml以上的注射液要进行微粒限量检查 ,每 1ml中含直径 >10 μm的微粒不得超过 2 0粒 ,含直径≥ 2 5 μm的微粒不得超过 2粒[2 ] 。英国药典规定 ,大输液中每 1ml含直径≥ 2 μm和直径≥ 5 μm的微粒分别不得超过 10 0 0粒和 10 0粒。本文将对微粒污染的危害、微…  相似文献   

2.
临床输液微粒的来源及防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输液及输液器内的不溶性微粒,对人体潜在危害甚大。一旦进入体内,常引起热原样反应或末梢循环血管阻塞、组织肉芽肿、静脉炎、肺动脉炎等医源性疾病,是影响输液质量的一大难题。输液微粒的来源一、输液及药物我国1985年药典第二部规定,输液中不得检出50μm以上的微粒。同时规定每毫升输液中≥25μm的微粒不得超过5粒;≥10μm的微粒不得超过50粒(以下简称标准)。实际上尽管生产、临床严格控制,仍有不合格输液因疏忽或过期等原因进入临床。另外,许多静脉用针剂也常混有不溶性微粒,可通过输液进入体内。因此,临床使用输液及药物时仍应保持警惕。二、输液管目前,临床使用的输液管有:输液乳胶管、输血用塑料管、一次性输液塑料管,在使用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引入微粒现象。特别是输液胶管,引入  相似文献   

3.
大输液是供应临床用于调整体内水、电解质、糖或蛋白质代谢和扩充血容量的一类供应静脉注射用的大型注射剂。其用量大,质量要求严格。如果要提高灭菌制剂的质量,当前主要的是控制液体中不溶微粒对人体的危害,国内外已有足够的临床报道证明,所以各国都规定了有关微粒的控制标准和限量。《中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每1ml输液直径≥10um者不得超过20个,直径≥20um者不得超过2个。英、美药典对2um、  相似文献   

4.
静脉输液液体中的不溶性微粒是指在制备或临床应用过程中,由各种原因致使液体污染的微小杂质。这些微小杂质的直径在1~50μm之间,不溶于水,不被代谢,用肉眼看不见而只能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才能发现,一旦进入人体可终身存留。近年来,不少国家的药典已相继列入微粒异物的检查方法和限度。中国药典1985年版就制定了“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检查法”,并限定,除另有规定外,每1ml中含10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50个,含25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5个。中国药典1990年版又重新规定,每毫升输液剂中,直径大于10μm的不溶性微粒不能超过20个,直径大于…  相似文献   

5.
静脉用药是临床上普遍的治疗方法,但也是微粒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输液微粒的来源除与配液加药、配液操作、空气环境污染等有关外,还与供应室洗涤的输液器、注射器、针头等灭菌前后受到微粒污染有关。1微粒对人体的危害输液微粒是指在输液过程中进入人体内的非代谢世的颗粒杂质。其直径一般只有l~25pm,也可为50~300pm或更大的颗粒[1]。我国1990年药典规定:每毫升输液中直径>10μm的不溶微粒不能超过20个,直径>25μm的不溶微粒不能超过2个。微粒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组织缺血、缺氧,甚至组织坏死;(2)形成肉…  相似文献   

6.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但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污染较为严重,这些微粒输入人体后,对人体造成潜在的或长期的危害,如何加强对静脉用药中不溶性微粒控制及减少不溶性微粒对患者的危害愈来愈被广大医务人员所重视。探讨、分析静脉用药中不溶性微粒污染的原因及危害将有助于微粒  相似文献   

7.
陈凤群 《现代护理》1997,3(1):41-42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输液疗法在临床治疗中已广泛应用。然而.随着输液人次的增加.液体中不溶性微粒对人体的损害也不断出现.为分析液体微粒的来源和应该采取的预防措施.笔者就众多的有关文献进行了整理,现简要综述如下。】液体中不溶性微粒对人体的损害。由于液体中不溶性微粒多为非代谢性微粒”‘.如纤维、粉尘、玻璃、瓶塞屑及高分子合成材料等。一旦通过输液进入人体的血管.可造成较严重的损害。当输入的微粒较大(>25urn的粒子)或微粒数较多(每lml液体中含l加m以上的微粒超过20粒)时.可造成局部血管堵塞和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8.
无菌液体开启后被污染因素及对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菌液体被广泛用于临床。开启后的无菌液体在使用中被污染因素很多,而超过一定标准的静脉输液和静脉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进入人体后会对心、肝、肺、肾、血管等造成慢性而严重的危害,各国药典都对输液微粒作了严格要求,中国药典也明确了微粒的检查方法和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9.
刘玲  陈玉平 《现代护理》2007,13(23):2158-2159
目的对比一次性终端过滤输液器与一次性普通输液器对输液中微粒的滤过量。方法采用微粒分析仪进行检测5组配伍药液及药液流经一次性终端过滤输液器与一次性普通输液器微粒数。结果流经一次性终端过滤输液器与一次性普通输液器液体的微粒与原输液相比均有明显差异,其中流经普通输液器的液体微粒超过了中国药典要求,但流经终端过滤输液器的液体微粒符合中国药典要求。结论选择带终端过滤的输液器是减少不溶性微粒污染的一个环节。建议临床尽快普及使用带终端虑器一次性输液器,以有效地截留微粒,防止微粒进入人体从而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临床输液的微粒污染是指向输液瓶内加入药物过程中 ,以及为患者静脉穿刺时可能造成的不溶微粒污染 ,主要是橡胶塞屑、碳粒、碳酸钙、粘土、纤维素、玻璃屑、药物微晶等。微粒进入人体 ,可造成血管栓塞、过敏反应、热源反应、静脉炎等危害 ,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1 常见微粒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一次性终端过滤输液器与一次性普通输液器对输液中微粒的滤过量.方法 采用微粒分析仪进行检测5组配伍药液及药液流经一次性终端过滤输液器与一次性普通输液器微粒数.结果 流经一次性终端过滤输液器与一次性普通输液器液体的微粒与原输液相比均有明显差异,其中流经普通输液器的液体微粒超过了中国药典要求,但流经终端过滤输液器的液体微粒符合中国药典要求.结论 选择带终端过滤的输液器是减少不溶性微粒污染的一个环节.建议临床尽快普及使用带终端虑器一次性输液器,以有效地截留微粒,防止微粒进入人体从而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输液中微粒对人体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液是经静脉滴入较大剂量注射药液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高效等特点,临床应用极广。但是,液体中各种微粒异物亦随之大量进入血管内,1μm以上的微粒不易被吸收,容易引起肌肉损伤。六十年代后期,医药界对如何控制和减少临床输液过程中微粒污染引起了高度重视,下面就其对人体危害探讨如下。1微粒的来源1.1制剂生产空气中的粒尘、输液器具中的杂质、异物等所形成的微粒。1.2输液操作及病房内的空气污染等。1.3联合用药不当而产生的化学微粒‘。1.4人体中物质新陈代谢和生化反应形成的微粒。如体内结石、细胞残骸及血液凝聚等形成的微…  相似文献   

13.
微粒是指注射液中可移动的不溶性外来物质,输液中的微粒进入人体后对人体的危害却很大.据报道,微粒进入血管能引起血管肉芽肿、静脉炎及血栓等症状.为防止微粒污染,我们实施了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注射液特别是输液中异物与微粒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输液中的微粒进入人体后不像细菌、热原立即产生明显反应,但它对人体的危害却很大。据报道,微粒进入血管能引起血管肉芽肿、血栓;对心肌和其它器官(如肝、肾等)也有损害;由于微粒碰撞作用,可使血小板减少,造成出血等病症。输液中的微粒对人体的危害如此之大,我们必须了解其来源及主要的控制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微粒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曹双全  刘灵改  邢佳  曹萌华 《临床荟萃》2010,25(14):1282-1284
输液剂中不溶性微粒(以下简称“微粒”)对人体的危害已为医药界高度重视。微粒输注入人体后,由于其不能在体内代谢,较大的微粒或微粒集合体能造成局部血管堵塞或供血不足、组织缺氧、产生静脉炎和水肿、肉芽肿,甚至引起肿瘤。  相似文献   

16.
<正> 在医疗药品与器材上经常查到的微粒物质有:橡胶、塑料、骨片、玻璃、碳末、植物纤维、淀粉、滑石粉、脂肪栓子、细菌、真菌与小气泡等。本文仅讨论了非生物性微粒。目前,最引人注意的是静脉输液制剂。早在1949~1963年间,即有注射液中微粒对血管与神经系统危害的报告。英国药典(1973)规定,在1 L生理盐水中大于2μm微粒数不应超过1000个/ml,大于5 μm微粒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不断革新及护理人员无菌操作技术的提高,静脉输液器的污染环节已逐步减少,静脉输液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安全和可靠。但在用药过程中,玻璃安瓿所带来的玻璃微粒污染却不容忽视。这些微粒物质作为异物,既不能被人体代谢所吸收,又不受血液内抗凝系统的影响,对人体有潜在而持久的危害性。因此,微粒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应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重视,而临床护士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微粒污染的发生。笔者就玻璃微粒污染与安瓿掰启方法的关系、玻璃微粒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防护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静脉滴注液体中微粒的形态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静脉滴注液体中常用药物配伍后所含微粒的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液体内存在的微粒形态各异。为此,应引起广大护理工作者对静脉滴注液体中所含微粒对人体危害的重视;建议输注液体时应使用终端过滤器,将微粒截留于体外。  相似文献   

19.
静脉输液中,微粒污染对人体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近年来对微粒污染的原因和预防进行了大量而深入的研究,本文现就其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输液微粒污染是指在输液过程之中,输液微粒被带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过程[1]。输液微粒直径为1~15μm,少数微粒直径可达50~300μm[2]。随着医院质量管理的发展和病人对输液质量的要求提高,如何加强对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控制及逐步减少不溶性微粒对静脉输液病人的危害正愈来愈被医院和病人重视。故本文将从静脉输液微粒来源、相关因素和预防输液过程中微粒污染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